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瑛之死是自殺還是被滅口已經查無證據,當日之事發生的太過突然,周珽正在邊疆伊犁平定叛亂,事發一周後才得到消息,那時已經塵埃落定無法扭轉了。

  至於裴翊跟兩人的一雙女兒如何,周珽也不知,太子被廢的一月後他便死了。

  太子被禁在行宮不得踏出半步,中堅太子黨接連獲罪,被流放的流放,處死的處死,衛國公府早在衛國公去後就已經被奪了稱號,全靠周珽這個定邊將軍支撐。

  按周珽的說法,他死於戰亂。

  朱珏卻覺得這裡面肯定有文章。

  不過他沒有再深問,畢竟事關性命隱私,周珽能告訴他這些已經很夠意思了。

  至於說是真是假,不知為何,他直覺周珽說的都是真話。

  既然已經聊開,他所幸又問了一些無關痛癢的小八卦,譬如相熟的蕭望之,申於磐,王倬,陳士騏,以及鄭知樂鄭知禮兄弟,還有端敏郡主等等。

  周珽將他知道的說給他聽,蕭望之沒什麼大野心,不像魏瞻還跟著周珽上了兩回戰場,後來轉職去了刑部,他基本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純屬有個正式工作拿著津貼過日子了。

  申於磐跟蕭望之差不多,只求平安求穩。

  他的情況朱珏清楚,這也是他當初為何同意申於磐做他侍衛首領的原因。

  說起來都是陳年往事,一筆爛帳。

  整個申家全靠永壽昌長公主支撐,長公主一去,能接過重擔扛起申家的唯有一個申於磐。

  具體情況朱珏知道的不多,只聽說這位長公主的駙馬當年參與了奪嫡,後來被長公主親自舉報,並且親手持劍捅死。

  之後永壽昌長公主帶著兒子幽居公主府,閉門謝客,除非重大節宴,基本不露面,後來等延昌帝上位,更是以身體為由,連節宴都不出席了。

  據說永壽昌長公主與兒子的關係也不怎麼融洽,尤其在結婚這件事上兩人爆發了一次大爭執,不過這位便宜表哥沒有抗戰成功,還是乖乖娶了永壽昌長公主定下的妻子,也就是申於磐的母親。

  或許因為沒有娶到心儀的人,申於磐的父親與母親關係並不和睦,尤其庶長子庶次子接連出生後,一直到申於磐出生,兩人才消停了一些。

  朱珏之所以知道的這麼清楚,是因為申於磐的父親為了一個姬妾要殺死嫡妻且尋死覓活的事鬧得人人皆知,也正因為這件事,延昌帝可憐申於磐,給了他御前侍衛一職。

  永壽昌長公主現在還活著,不過朱珏連她一面都沒有見過,別說朱珏,就是陳氏也沒見過。

  或許因為長輩的事,申於磐對權勢地位看的不是很重,只求安穩,所以才在延昌帝要給朱珏組建侍衛團的時候站出來毛遂自薦。

  王倬陳士騏等周珽並不熟悉,也未在朝堂中聽到兩人的名字,更不知道兩人的未來,看來還真跟他們自己立的志向一樣,遊山玩水做個風流雅人去了。

  剩下幾個周珽印象中最深的是就是鄭知樂了,說到這裡他神色帶了點無奈,解釋不是他八卦,而是這件事鬧得太大傳得太廣,他不想知道都難。

  鄭知樂是被人捅死的,就在今年年底,捅死他的人就是他最近正在糾纏的那個小官之子,名叫楚維之。他捅死鄭知樂後,又反手捅了自己,兩人被發現時已被大雪覆蓋,身軀僵冷黏連在一起分都分不開。

  朱珏覺得他以後都不能直視鄭知樂了,秒變驚悚劇有沒有,這得多大仇才能不管不顧將人捅死又自殺,還臨死都抱著對方不放。

  又是一出虐戀情深?還是愛你愛到殺死你?

  這二年不來個虐戀情深驚世駭俗都不能叫愛情了?

  周珽表示不知,流言傳的很多,各種版本都有,他對這件事並不關心,自然不會去專門了解。

  “公主若感興趣,我可以幫公主留意一二,算算日子,正好來得及。”

  “這倒不必。”朱珏拒絕,他若想知道自己會查,麻煩別人欠人情這種事還是算了,尤其周珽的人情。

  周珽倒也沒有堅持。

  朱珏再打算繼續問問二公主三公主等幾人未來駙馬的情況,忽然門外傳來太子的輕咳聲,隨即一撩帘子走了進來,在兩人身上打量一圈:“我現在是真好奇,你們兩到底是怎麼背著我變得如此親近的?竟然能聊如此之久?我若不進來打斷,你們可是打算一直聊到日落?”

  因為他們要說的話有點驚世駭俗,所以兩人緊挨坐著,聲音也放的很輕,朱珏並不把自己當公主,不覺得如何,被太子這麼一瞄,又這麼一說,當即輕咳一聲慢慢跟周珽拉開距離。

  “我實在好奇邊關之事,不免多問了幾句,周將軍妙言趣語,我一時聽得入迷罷了。”

  “妙言趣語?”太子上上下下打量了周珽一番,語氣揶揄,“嘖嘖,我倒不知仁遠何時練得巧舌,如何妙言趣語的,不妨說來也讓我聽聽?”

  朱珏看向周珽,一臉無辜,周珽看了他一眼,放下手裡的茶杯站起身:“太子想聽我如何不從,正好我也有事與太子商議,公主且自隨意。”

  朱珏抬手示意二人自便,等兩人離去,才一邊喝著茶一邊慢慢消化今天得到的一系列消息。

  第61章 衝動

  朱珏出了大廳,一邊繞著院子裡的松樹打轉,一邊整理歸類著今天得到的訊息,一條一條,直到全部理順,才發覺他光顧著從周珽口中套取消息了,卻忘了跟他商量接下來要怎麼辦。

  尤其是崔瑛的事。

  他不知道周珽是什麼打算,但他聽了前世走向,覺得更不能讓崔瑛跟太子有什麼瓜葛。

  結合兩世來看,太子是對崔瑛有意,但崔瑛顯然並沒有,至於周珽說的那個裴翊,他會派人好好查一查,如果真的不錯,不如撮合他跟崔瑛再續前緣。

  當然還有一件事,不單觀眾想知道,他也想知道,就是周珽前世的妻子是誰,他之前怕誤會沒有多問。

  不過看周珽的態度,顯然跟他之前猜測的差不多,屬於第二種,夫妻不恩愛型,以至於重生後根本不考慮而是選擇重新換一個。

  朱珏心裡隱隱有個人選,端敏郡主李素瑤。

  剛才他點名詢問的那些人,唯有端敏郡主被周珽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落下了,連他不認識的幾個他都提了名字,卻偏偏沒有提端敏郡主,實在可疑。

  所以他推測,周珽前世說不定便是娶了端敏郡主。

  他將這個猜測說給觀眾聽,得到了一致贊同:

  “歐耶,我猜對了!!我剛剛就覺得有哪裡不對,挨個數過去果然是少了端敏郡主,我還納悶周珽怎麼會忘記說端敏郡主呢,畢竟端敏郡主對他的意思人人皆知,他這個當事人不可能不知道,看來這裡面果然有貓膩啊!”

  “所以說端敏郡主前世終於拗過了她爸比,如願以償嫁給了周珽?”

  “應該是,只是強扭的瓜不甜,周珽看著根本不喜歡她,或者說兩人前世結婚後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感情失和?不然周珽也不會換對象了。”

  “肯定是啊,就李素瑤那性格,刁蠻任性不講理,一個郡主比公主的排場脾氣還要大,是個人都受不了,何況周珽這種性格強勢的。”

  “理性分析,首先主播這個猜測至少有七成可能,順親王作為皇帝唯一活著的一個兄弟,在皇帝心中地位還是挺重的,而端敏郡主作為順親王的愛女,周珽娶了她也算間接給太子拉到一個助力。一個鐵了心要嫁,一個不反對,事成的可能性極高。不過就像上面說的,端敏郡主跟周珽的性格光看著就不合適,估計兩人的婚後生活不怎麼樣,以至於周珽重生後完全沒有將她納入考慮範圍。”

  “怪不得端敏郡主總是抱怨周珽幾次回京她都堵不到人,顯然是周珽刻意在躲她啊!”

  “等等,我怎麼覺得周珽有點渣呢?端敏郡主是性格不怎麼樣,但他也答應娶了啊,因為女方的勢力娶了人家,卻各種瞧不上女方,難道不渣?”

  “前面拜託,這只是我們現在在這裡胡亂假設而已,真相是什麼還不知道好嗎!怎麼就各種瞧不上對方了?周珽根本一個字都沒說好不好?說不定還有可能是端敏郡主自己先出軌給周珽帶了綠帽子呢?畢竟周珽不是經常打仗不在家麼?”

  “……”

  “前面好想法!”

  “咦?不知道為什麼,莫名有點喜聞樂見。”

  “喜聞樂見+1。”

  ……

  朱珏看著彈幕一樂,也跟著一起吐槽起來,卻不想大家一語成箴。

  之後因為太子在,朱珏沒有再跟周珽多談,只能下次找機會再繼續,只是沒想到這個下次會隔得略久。

  三月十八,元寶的生辰剛過去兩天,衛國公在道觀摔了一跤猝死,衛國公夫人聞訊暈厥,一口氣沒上來,也跟著去了。

  朱珏聽到消息第一反應是:竟然提前了!

  按照周珽的敘述,明顯是承恩公先便當,然後才輪到衛國公跟衛國公夫人,這回承恩公還吊著氣沒走,衛國公倒是先出事了。

  不過仔細一想也是,因為他的介入昭陽公主沒有直接跟紀令昭鬧翻去自殺,紀家兄弟的事也還沒有捅到承恩公面前,他沒有氣急攻心,自然還活著。

  只是這件事遲早會暴露,昭陽公主現在礙於承恩公的身體知情而不發,等她跟紀令昭和離,總會瞞不下去,就看昭陽公主到時候如何處理了。

  衛國公夫婦去世算得上是一件大事,畢竟是皇后的生父生母,太子的外祖祖母,且衛國公兩朝元老為國有功,喪事辦得極為盛大。

  太子跟二公主代表帝後出席了葬禮,

  衛國公活到這個年紀已算高壽,大家心中早有預料,只是事發的有點突然,而且一帶二,夫妻兩一起走,讓人唏噓。

  等一系列葬禮結束已經是四月,周珽作為朝廷命官,不但要服喪還需丁憂,他是孫不是兒,屬於齊衰,一年即可。

  原本按照規定大殷武將丁憂不解除官職,只給假期,不過周珽自請辭官居喪,延昌帝只解了他身上定邊將軍的實職,給了他正二品金吾將軍的勛稱,也沒有同意他一年的要求,給了半年,相比原來的百日假期多三個月。

  於是朱珏也不好上門叨擾,只能等過些日子平息下來再去。

  況且他從周珽那裡套來的消息已經足夠,不管周珽什麼打算,並不妨礙他進行他的。

  衛國公的喪事並沒有影響科舉的進行,會試過後,四月初延昌帝在含元殿進行了殿試,第三名探花郎果然是周珽提到的裴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