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地垕在這裡罵得熱鬧,劉邦立刻跳出來和吳地垕大打口水仗。反正劉邦身邊有張良、蕭何這麼一夥口舌伶俐的文臣,他們做出了一篇花團錦簇的文章,向天下所有人昭示——劉邦乃天選之人,他接替大吳的皇位乃是順應天理、服從民心,他接替皇位後,一定能為大吳的子民謀取福利,讓天下所有子民安居樂業。

  劉邦的御用文人們同時熱切的指出——劉邦才是人皇的不二人選,只要劉邦做了人皇,天下所有人族都有福了。只要劉邦做了人皇,天下所有的凡人壽命都能延長一倍,所有的老人都能和青年人一樣健壯,所有青年都能像大山一樣剛強,所有女人都能像鮮花一樣美麗,所有兒童都能像神仙一樣聰明。

  總而言之,只要劉邦做了人皇,人族的好處可就大了。什麼金槍不倒之類的小福利那是數不勝數!只要劉邦做了人皇,人族可就落進安樂鄉了,那是人人長壽,人人性福,吃得飽,穿得暖,你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么喝什麼,想穿什麼穿什麼,那就是傳說中的極樂世界!

  所以為了那極樂世界的來臨,大虞的昊尊皇你也不要負隅頑抗了,你趕緊學吳天明將大虞皇位禪讓給劉邦,那不就是滿天烏雲都散了麼?

  劉邦昭示天下的文書中鄭重的提及——只要昊尊皇將皇位禪讓給劉邦,則劉邦功成之後,一定冊封昊尊皇為天庭至高無上的大天帝,讓他永享仙福。

  當然了,劉邦也義正詞嚴的指出,類似吳地垕這種不識天道,不順人心,為了榮華富貴硬是要逆天行事的『魔頭』,他和他身邊那些『助紂為虐』的同黨,一定會受到天譴。劉邦甚至在公文中宣告了大乙尊者未來的下場——他將被破掉修為,被打入紅塵中輪迴百億世而不得超生,他生生世世要麼做畜生,要麼就做閹人,總而言之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紛紛擾擾的口水戰中,距離吳天明將皇位禪讓給劉邦的大典吉日到來了。

  大虞對此無動於衷,在昊尊皇他們看來,『禪讓』這個儀式有著它獨特的神聖地位,這是人族上古聖皇才有資格進行的事情。選天下大德,將人皇之位禪讓之,以大德治世為人族謀福,這是何等神聖何等崇高的事情?

  你劉邦和上古聖皇比起來算什麼東西?你吳天明又是哪根蔥?居然就敢舉行禪讓之禮?

  保守而傳統的大虞高層對大吳的禪讓之禮就當做笑話來看,完全不符合各種禮制嘛!再者,以龐大的大虞看來,小小大吳算得什麼呢?而且這么小的一個大吳還分裂成了兩個國家,你們自己窩裡反鬧著玩大虞是不會管的,你們若是要參合在封神大計中和大虞為難,那就對不起了,大虞會動用雷霆萬鈞之力將你們徹底抹平。

  靜朝、靈朝這樣的龐然大物都毀了,你一個大吳算什麼?

  新吳、大吳吵得不可開交,大虞卻是陷入了詭異的沉默中。就在這詭譎的氣氛中,吳天明的禪讓大典在劉邦選定且親自命名的新都城『長安城』外登場亮相了。

  抱著有熱鬧的地方就有便宜可占的想法,勿乞偷偷摸摸的攜帶著敖不尊、綺霞兩人,騎著九尾來到了位於大吳疆域幾乎最北部的『長安城』外。一行人找了一個山頭藏身,由勿乞以禁制陣法掩去了眾人的氣息和行跡,一行人眺望著長安城外的方向,敖不尊突然怪笑了起來:「嘖嘖,好大的場面!」

  果然是好大的場面!

  在長安城南門外,用五色泥土搭建了一座高三里長寬十里的祭壇。這座祭壇完全由民間夫役用人力鑄成,沒有動用半點兒仙法道術。兩個月的時間用人力搭建起這麼一座祭壇,天知道劉邦為了這件事情投入了多少人力和物力。

  祭壇上下和附近的地面上密密麻麻的插著諸般旗幡,數不清的旗幡上用金絲銀線勾勒出的滿天星辰的星圖。這些旗幡都蕩漾著淡淡的星力波動,品質都在極品金仙器上下。無數極品金仙器級的旗幡組成的大陣,若是有異寶鎮壓陣腳,加上強力的仙人主持大陣,幾乎能困殺太乙金仙。

  祭壇上矗立著精挑細選的三千六百名命中帶丁甲的長人,所謂長人,就是身高在一丈二尺以上,卻沒有龍伯國人血統的人族大漢。這些長人手捧大旗,雄糾糾氣昂昂的站在祭壇上紋絲不動,真虧了劉邦從哪裡招來了這些大塊頭。

  守拙上人帶著他網羅的仙人駐守在祭壇正北。

  鬼谷子帶著一批投奔門下的散仙散修駐守在祭壇正東。

  墨翟帶著一批門人弟子和收羅的散仙散修駐守在祭壇正西。

  祭壇的正南則是駐紮著無數的大吳將士,其中不乏各種山精水怪和其他奇奇怪怪的生靈,這些人都是勿乞偷天換日門的門人弟子,他們改頭換面用了各種藉口理由投奔大吳,如今都在大吳身居高位。

  除開這些仙人散修,遠近還有數千萬黎民百姓觀禮。

  劉邦愛排場,這數千萬黎民都是他部下的星君用神通從各處搬運而來,連夜讓他們守在四周山坡上看熱鬧。數千萬人聚集在一起,後面一點的人根本看不到前面發生了什麼。但是劉邦要的就是這個排場,至於那些老百姓是否能看到什麼,這和他有什麼關係?

  一名身穿複雜的星紋八卦道袍的道人站在祭壇正中,小心翼翼的觀察著天空太陽的移位。

  當太陽偏移到虛空中一個獨特角度的時候,這道人曼聲高呼道:「吉時將到,請兩位陛下登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