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或許到了今天,七佛九道才會真正明白什麼叫做『不要得罪女人』!

  鬼呑羅和泰始魔兩個不良腹黑之人眼看後方無窮無盡的追兵沿途洗劫襲殺各處道家山門、佛家道場,兩人對視一眼,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帶著追兵就在外域星空繞起了圈子。

  他們有意帶著這些追兵去那些名氣最大、實力最雄厚的道門、佛門的宗門去逛悠,所過之處那些外域魔神宛如發現新大陸一樣興奮之極的分兵對那些道門、佛門的宗門發動了血腥攻擊。追殺鬼呑羅和泰始魔的魔神數量逐漸減少,被兩人禍害的仙門卻越來越多。

  如此在虛空中逃竄了大半年,也不知道有多少仙門被這兩個惡棍禍害,兩人正盤算著要將追兵引去哪裡的時候,前方密密麻麻無數的外域魔神呼嘯而來,領著那些外域魔神狼狽逃竄的,同樣是鬼呑羅和泰始魔的老熟人——妖界荒皇和靈界羙靈後。

  四人迎頭碰上,神識迅速的交流了一番,鬼呑羅嘿嘿怪笑了一陣,一揮手將身後的鬼子鬼孫全部收入了自己開闢的小世界中。四人一個交錯,鬼呑羅孤身一人領著小半追兵向遠處遁去,其他三人則是領著浩浩蕩蕩無數追兵直奔高空。

  拋開泰始魔、荒皇、羙靈後三人不提,鬼呑羅一路挑釁,一路帶著眾多追兵向高空飛掠,一路飛過無數天險禁制,前方一片明光照耀下來,三十三片浩浩蕩蕩無邊無際的雲台出現在遠處,每一片雲台之間都有極長的黃金階梯相連,天庭的根本重地三十三天到了。

  數萬里外,高大宏偉,時刻散發出無量金光的南天門正搖搖欲墜,天庭駐守南天門的八大天王正領著無數天兵天將和同樣無邊無際的外域魔神死命相爭。

  駐守天庭三十三天第一重天太皇黃曾天除了八大天王,還有無數的仙官、仙君、天君、靈官、天將、天帥,其他仙人和天兵天將不計其數。

  外域魔神來勢兇猛、攻勢猛烈,但是憑藉著精良的仙器甲冑,憑藉著訓練有素的陣法,憑藉著天庭歷年來布置的無數防禦大陣,天庭勉強在南天門和外域魔神苦苦相爭。南天門作為天庭最重要的門戶,這牌坊自身就是一件混沌靈寶,有著極其強大的威力,天庭的士卒在南天門附近作戰自身修為能平均提升三品以上,而敵人在南天門附近起碼要被壓制三成的實力。

  尤其南天門禁錮了虛空,能夠通行的範圍就是南天門下這寬不足十里的空間,外域魔神無法展開兵力。

  到處都是劍光刀影,到處都是雷火噴射,巨響聲不斷傳來,每一彈指的時間都有數以千計的天兵天將和外域生靈骨肉成泥。天兵天將的身體一旦碎裂,他們的魂魄立刻被一道無形力量保護著遁入虛空,而外域生靈一旦身軀碎裂,南天門上仙光掃過,外域生靈的魂魄全部被打成了最細小的魂魄微粒飄散。

  雙方勉強相持,但是數千名修為極其強悍的外域魔神正在聯手攻擊南天門,一旦南天門倒塌,以太皇黃曾天在天庭最低下的地位,以他孱弱的兵力配備,這一重天當即會被外域魔神血洗。

  鬼呑羅得意的笑著,他化身一道黑光衝到了南天門前,一點不憐惜自己煉製的萬鬼幡受損,豁出去全部力量將萬鬼幡重重地砸向了南天門。

  萬里高下的一片黑色洪流呼嘯而下,無數鬼嘯聲沖天而起,本來就搖搖欲墜的南天門被鬼呑羅傾命一擊,金色的牌坊當即倒塌。南天門呻吟著化為一道強光直奔三十三天外而去,被堵在南天門外無法展開兵力發動全面攻擊的外域魔神則是嘩啦啦一下散開,宛如破堤的潮水一樣沖入了太皇黃曾天。

  鬼呑羅放聲狂笑,他身形一晃消失得無影無蹤,緊隨他而來的外域魔神們呆了呆,同樣大吼大叫著衝進了天庭。淡金色的仙血流了滿地都是,太皇黃曾天內的天仙慘遭屠戮。

  天庭的明光驟然暗了一絲,浩浩雲煙從四面八方席捲而來。

  第988章 血洗靈鷲

  佛門重地大靈鷲山並非一座山,而是七座巨型山脈的統稱。

  佛門七祖誕生於混沌之中,意氣相投結為兄弟,自天地未開前就守望相助,直到今日開闢了繁榮興旺的佛門一脈。七祖誕生後,並不似其他混沌魔神一般將自身母體煉化為甲冑法寶,也不像勿乞前世的元靈老人那樣將元靈幽境當做培養藥草的藥圃,而是將其化為七座大山,開闢成佛門的山門根本。

  七座大山形態各自不同,綿延不知多少萬億里,懸浮在茫茫虛空中,高空有七道靈光照耀下來,令得七座大山光焰沖天,隔開老遠就能看到這七座氣勢恢宏的山嶺。

  大山首尾相連,在虛空中結成了一條長龍一般的山脈串。從首到尾,大靈鷲山被布置了無數佛門禁法,若有人想要上山,必須從第一座妙音山到第二座觀潮山,再到第三座聽濤山,直達第四座雷音山,隨後是鐵檻山、妙住山,最後才能到第七座千佛山。

  大靈鷲山就是由這麼七座大山組成,山內靈脈相互糾纏宛如神龍,無數禁制就好似神龍上的鱗片,整個大靈鷲山經過這麼多年的佛法薰陶佛力祭煉,山體堅不可摧,四方虛空都被強力禁制籠罩,外人不經允許根本不能踏入山內一步。

  妙音山前兩山夾縫中有一條羊腸小道,青石鋪成的小路順著山勢一路向上,前行百多里,有一座占地不過三十幾丈許的小廟。這廟裡常年有三五個僧人念經,七八個火工道人打掃,這座廟也沒有名字,只是廟前數十丈外的山道拐角處有一塊尺許高的石碑,上面雕刻了『大靈鷲山』四個小字罷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