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信奉多寶自在佛,死後就能被接引去自在佛國,享受無邊福報。若是不信奉多寶自在佛,就是對佛陀大不敬,就積下了無邊的惡業,死後一定會墜落地獄永世不得超生。若是信奉多寶自在佛,生前就有福報,就能家宅安康無病無災;若是不信奉多寶自在佛,生前就會享受惡報,男的喪妻,女的喪夫,為人子女的父母早亡,為人父母的子女夭折,各種不吉利的晦氣報應盡在其中。

  兩個大和尚站在和安城中心的十字街口上,搖動三寸靈舌,噴出點點白蓮,諸般異象諸般妙音引動得和安城內的子民心魄蕩漾不能自禁。當年和安城曾經被佛門的修士控制住數百年時間,佛門的苦修士雖然沒能在和安城建立穩固的基業,但是他們平日裡講述的諸般佛經禪法依舊影響了不少人。

  當年控制和安城的佛門修士不過是元嬰境界的修為,而現在出現在和安城的,卻是兩個十品金身羅漢,在佛門中也算是核心骨幹,更專門修煉了諸般口舌上的神通,這讓和安城的居民如何抵擋得了?

  短短半刻鐘的功夫,眾多和安城的子民已經跪拜在地,向那兩個大和尚磕頭膜拜,口口聲聲高呼多寶自在佛的佛號不迭。和安城的幾條大街上擠滿了人,所有人都是磕頭如蒜,一個個如痴如醉,雙眸渾濁宛如被當面拍了一板磚的狗兒一樣亂了神智。

  明真、明性大為得意的相互一笑,兩人渾身的皮肉都哆嗦了起來,一波波的肉浪在身上徘徊滾盪,用盡全部的佛力催動兩條靈舌急速揮動,大片大片的口水噴出,點點金光裹著白色蓮花布滿了整個和安城。兩人手舞足蹈的十字街口一陣亂跳,周身佛光點點飛出,灑在身邊膜拜的那些子民身上,那些老人的白髮轉黑,那些青壯年有病的除病,沒病的只覺渾身熱流滾動,昨晚在自家女人身上消耗的精力突然又完全恢復;那些老太太一個個直起了腰板,身上再無任何酸痛,那些小女人則是驚喜的發現,自己身上的一些雀斑、瘢痕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福報,這就是信奉我佛的福報!」兩個大和尚聲嘶力竭的吼叫著,他們的口水都快噴幹了。

  就在兩個大和尚忙著在這裡用佛門禪法傳教的時候,低沉有力、整整齊齊宛如雷霆平地里響起的腳步聲從四面八方傳了過來。擁擠在大街上頂禮膜拜的子民們被身穿皮甲的軍士一個接一個的抓了起來,強行將他們扭送去了路邊的店鋪屋舍中。

  大隊大隊的手持強弓硬弩身穿沉重金屬甲冑的士卒踏著整齊的步子從四面八方涌了過來,這些士卒的目光堅定、臉上沒有絲毫表情變化,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宛如一個人一樣,顯然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

  明真、明性兩個大和尚呆住了。安樂郡只是中州的一個郡治罷了,按照大虞的軍隊編制,安樂郡這樣的人口繁多經濟發達的一等大郡,司軍殿下也最多是兩個到三個千人隊的規模罷了,安樂郡最多能有兩三千人的駐軍。但是眼下兩個大和尚的神識向四周掃過去,控制了整個和安城的士卒起碼有五人!

  其中四萬人在城池的各處強迫將那些頂禮膜拜的百姓丟進路邊的屋舍,其他一萬人則是控制了以兩個大和尚為核心的方圓兩里的城區。這一萬身披重甲的士卒手持硬弩,那弩弓上的箭矢散發出淡淡的法力波動,那詭異靈動的法力波動讓兩個大和尚都一陣陣的色變。

  那是出自於煉器高手,足以對天仙造成危險的強弩。以兩個大和尚的羅漢金身,卻也不敢硬抗這樣一萬強弩的攢射。曾經有很多仙人自負神通廣大,單獨一人去衝擊大虞軍隊的軍陣,結果凡是敢於這樣做的仙人,無不被大虞軍陣的箭雨射成了篩子。

  大覺不妙的兩個大和尚齊頌一聲佛號,二話不說駕起雲團騰空就走。兩人只是突然想起安樂郡曾經被佛門修士控制過,故此趕來這裡想要占個便宜,在眾多師兄弟面前露個臉,哪想到這和安城居然變得和刺蝟一樣,兩人剛剛在這裡傳教,就出動了大軍圍攻?

  但是兩人騰空而起不過十幾丈的高度,一團五彩神光就從高空刷了下來。

  鄣樂公主冷酷無情的聲音響徹整個和安城。

  「將這兩個禿驢殺了,其他所有出門叩拜之人,今年的賦稅增加十倍!」

  明真、明性佛力驟然鬆懈,他們宛如凡人一樣當頭從空中落下。

  『嘎嘣』聲大作,無數箭矢傾瀉而來,將兩人的身體覆蓋在一片密密麻麻的箭影中。

  第675章 輕鬆破陣

  鄣樂公主在和安城率軍誅殺兩名傳教的僧人,勿乞在伯雲霆的中軍大帳中,也將明笠的人頭給取了出來。一個小巧的金絲檀木的匣子,裡面塞滿了各種香料製成的藥粉,明笠肥大的頭顱就塞在匣子裡,齜牙咧嘴死不瞑目的頭顱看上去煞是兇狠,一對死魚般的眸子裡,還能反射出一絲猙獰的凶光。

  伯雲霆呆住了。剛剛勿乞主動請纓去破解外面的大陣,而且勿乞說他有十成十的把握破除那大陣,這是讓伯雲霆很歡喜的事情。但是勿乞領了令旗符印後,居然沒有出發,而是掏出了一顆人頭來,這是做什麼?

  站起身來,走到勿乞身邊對著明笠的頭顱打量了一陣,伯雲霆皺眉道:「佛修?」

  勿乞微微低頭,沉聲應道:「是佛修,此僧法號明笠,與一群萬仙盟的亂黨偷偷潛入海州東海郡。萬仙盟亂黨擄掠東海郡中特定生辰的美貌女子做爐鼎,這明笠和尚趁機在丟失女兒最多的村鎮中宣揚他的佛門教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