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如今皇帝卻不顧先帝之遺德,不顧身後之罵名,迫害功臣兄弟,是她這個太后的失職,未盡到教誨之責。但如今只要有她在,皇帝就別妄想動齊王和寧國公、安國侯。否則她就在奉先殿當著列祖列宗的面一頭撞下去,皇帝踏著她的屍體去對付齊王和崔家吧,哀家看皇帝能不能有顏面去面對列祖列宗。
皇太后乃天子之嫡母,從嫡後的身份升為聖母皇太后的,若是在奉先殿撞柱而亡,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至少一頂大不孝的罪名就要扣在皇帝頭上了。
先不說崔太后並沒有被牽扯進齊王和寧國公兄弟的謀逆案件之中,就是牽扯進去了,也沒有皇帝問罪太后的前例,何況齊王和寧國公兄弟的罪名說是鐵板子釘釘,卻也不是沒有可以讓人說嘴的地方。
宇文烺仿佛真的是被崔太后的恐嚇給威脅到了,正在早朝都不得不馬上散朝趕往奉先殿,奉勸崔太后三思而行。
最後兩邊你來我往的拉鋸戰,再加上旁邊不嫌事大的文武百官,最終仿佛是宇文烺不願意背負不孝的罪名而不得不妥協。對齊王和崔家謀逆一案未再繼續深查,對齊王和寧國公兄弟的處置,則只降了齊王為郡王,奪了寧國公和安國侯的官職和爵位,命寧國公交回兵符放下兵權,其他一干人等包括崔家的人都未再追究。
朝中文武百官原本都睜大了眼睛,等著看一場朝堂的血雨腥風來臨以及宇文烺和崔太后一方誰能笑到最後,結果這情況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皇帝輕拿輕放了?
文武百官中看不慣崔家的那些見是如此結局,不說心中失望,卻也覺得越來越看不清皇上是什麼心思了,難道真的是因為皇上性子突然變懦弱了。看皇上開頭的那陣仗,還以為是皇上是要徹底將崔家解決了呢。
眾人想來想去,最後也只能認為是寧國公手中的兵權讓皇上有所顧忌。
事情仿佛就此落下帷幕,皇帝妥協,崔太后和崔家也暫時蟄伏退讓,兩邊回歸到表面上的平靜,但暗處卻依舊波濤暗涌。
寧國公和安國侯仿佛是暫時屈服了皇帝對他們奪官奪爵的處置,未在喊冤喊叫屈。但卻遲遲不將手中的兵權歸還,在皇帝派人去取兵符的時候也裝起了聾啞,稱兵符忘記放在什麼地方了,等找到之後再呈交皇上。
臨王宇文烆在早朝上聽完宇文烺旨意中對齊王和崔玢兄弟的處置之後,就一臉不爽的出了皇宮。
宣旨的時候宇文烺甚至並沒有出現在早朝上,而是讓一個內侍出來宣完旨就散朝了。
宇文烆臉色青黑的回了他的臨王府,一進門就氣得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劍扔到了地上,罵道:“媽的,我還以為他終於硬氣了一回打算把崔家那群貨色全部解決了,沒想到最後還是個孬種,雷聲大雨點小。跟他姓同一個宇文我都覺得窩囊。”
潯陽長公主此時就在他的府里,親眼看到他發脾氣,代他氣撒得差不多了才敢上前,小心替他撿起寶劍,遞給宇文烆,勸道:“皇兄別這樣,皇上這樣做或許有自己的用意和安排,做皇帝不是這麼容易的,何況崔玢手裡掌握著遼東十幾萬大軍,始終讓人顧忌。我們和皇上是親骨肉,平時就算有些芥蒂嫌隙,那也是我們姐妹兄弟之間的事。但是面對外敵,我們還是應該攜手對外,守護宇文家的祖宗基業。所以皇兄,這個時候,您還是別太跟皇上對著來。”
宇文烆不屑的“哼”了一聲,道:“我堂堂大周,難道就只有崔家手裡那十幾萬軍隊?他怕個屁呀怕,不行就真槍實彈的跟崔家干一場,最後誰輸誰贏還說不定。就他這行事孬頭孬尾的樣子,那天被人奪了皇位也是他活該。”說完又罵起了先帝:“父皇就是腦子有洞,才會將皇位給了宇文烺那小子。”
潯陽長公主還想再勸,道:“皇兄……”
宇文烆瞪了她一眼,怒道:“別替他說話,否則你以後就別登我臨王府的門。”
而正在這時,門外府衛進來稟報導:“王爺,宮裡萬公公出來傳旨,說皇上傳召您進宮。”
宇文烆怒罵道:“讓他滾回皇宮去,告訴宇文烺那小子,我宇文烆不想跟他這個孬種說話。”
潯陽長公主心中著急,實在不想兩位兄長再生嫌隙,不由開口道:“皇兄……”說著拉了拉宇文烆的袖子,極力勸道:“皇兄您就別違抗聖旨了,至少也進宮去聽一聽皇上怎麼說。您就算心中有不明白皇上的做法的地方,也要當著皇上的面說出來,讓皇上給您解釋一二。您就算仍不能理解皇上的苦心用意,也可以當面諫正。”
宇文烆想了想,仿佛聽進了潯陽長公主的話,道:“你這話說的倒是不錯,我心中有火在家裡發有個毛用,我就應該進宮去當著他宇文烺的面罵他一頓才能爽快。”說完指了指正準備出去打發內侍的府衛,道:“你等等,本王現在就跟他們進宮去。”
第三百二十章 人心之變
紫宸宮裡。
姜鈺正在用一碗燕窩,聽說燕窩對小孩子的皮膚好,所以現在每日遞到她宮裡的食譜里就有一碗燕窩——宇文烺特意吩咐的。
墨玉匆匆的走進來,悄悄的對姜鈺道:“娘娘,聽宣清殿的奴才說,皇上和臨王殿下在宣清殿裡吵起來了,吵得可兇狠了。”
姜鈺滿不在乎的“哦”了一聲,繼續吃她的燕窩。
墨玉看了姜鈺一眼,猶豫了一下,又道:“娘娘,要不您去宣清殿勸一勸皇上或臨王。皇上如今虎狼環伺,可不能再讓人覺得皇上與其他親王們的關係不和。”
姜鈺看了墨玉一眼,奇道:“本宮去能幹什麼?你是覺得皇上會聽本宮的還是臨王會聽本宮的?”宇文烆那可是連宇文烺這個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的主,而他對她的印象可不大好,萬一他怒極起來,看到她進來一時不管不顧拿劍劈了她都有可能,她才不去湊這個熱鬧。
谷莠這時候拉了拉墨玉,笑著道:“墨玉姐姐真是的,後宮不可干政,皇上和臨王殿下在宣清殿爭執的自然是朝政之事,娘娘這時候過去可不讓人以為娘娘插手朝政之事,這種話您以後還是不要說了。”
墨玉垂下眉來,道:“是,奴婢多嘴了,請娘娘恕罪。”
姜鈺將手裡的碗放下來,看著墨玉道:“你和宣清殿的下人倒是挺熟。”
墨玉仰頭有些訝異的看著姜鈺,道:“不是娘娘讓奴婢……”
姜鈺道:“本宮是讓你監視後宮其他地方的動向,可沒讓你連皇上身邊的事情都去打聽。”
墨玉嚇得連忙跪了下來,請罪道:“娘娘恕罪,奴婢知錯了。”
姜鈺點了點頭,道:“你先下去吧。”
墨玉道是,然後出去了。
等墨玉走後,谷莠轉頭對姜鈺道:“娘娘,您沒發現自從我們回來之後,墨玉有些不一樣了嗎?我覺得她最近老偷偷看著娘娘,表情卻凝重疑惑,仿佛想從姐姐這裡看出點什麼來似的。您說,她會不會是已經知道姐姐你不是孟娘娘了?”
皇太后乃天子之嫡母,從嫡後的身份升為聖母皇太后的,若是在奉先殿撞柱而亡,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至少一頂大不孝的罪名就要扣在皇帝頭上了。
先不說崔太后並沒有被牽扯進齊王和寧國公兄弟的謀逆案件之中,就是牽扯進去了,也沒有皇帝問罪太后的前例,何況齊王和寧國公兄弟的罪名說是鐵板子釘釘,卻也不是沒有可以讓人說嘴的地方。
宇文烺仿佛真的是被崔太后的恐嚇給威脅到了,正在早朝都不得不馬上散朝趕往奉先殿,奉勸崔太后三思而行。
最後兩邊你來我往的拉鋸戰,再加上旁邊不嫌事大的文武百官,最終仿佛是宇文烺不願意背負不孝的罪名而不得不妥協。對齊王和崔家謀逆一案未再繼續深查,對齊王和寧國公兄弟的處置,則只降了齊王為郡王,奪了寧國公和安國侯的官職和爵位,命寧國公交回兵符放下兵權,其他一干人等包括崔家的人都未再追究。
朝中文武百官原本都睜大了眼睛,等著看一場朝堂的血雨腥風來臨以及宇文烺和崔太后一方誰能笑到最後,結果這情況卻是……雷聲大雨點小,皇帝輕拿輕放了?
文武百官中看不慣崔家的那些見是如此結局,不說心中失望,卻也覺得越來越看不清皇上是什麼心思了,難道真的是因為皇上性子突然變懦弱了。看皇上開頭的那陣仗,還以為是皇上是要徹底將崔家解決了呢。
眾人想來想去,最後也只能認為是寧國公手中的兵權讓皇上有所顧忌。
事情仿佛就此落下帷幕,皇帝妥協,崔太后和崔家也暫時蟄伏退讓,兩邊回歸到表面上的平靜,但暗處卻依舊波濤暗涌。
寧國公和安國侯仿佛是暫時屈服了皇帝對他們奪官奪爵的處置,未在喊冤喊叫屈。但卻遲遲不將手中的兵權歸還,在皇帝派人去取兵符的時候也裝起了聾啞,稱兵符忘記放在什麼地方了,等找到之後再呈交皇上。
臨王宇文烆在早朝上聽完宇文烺旨意中對齊王和崔玢兄弟的處置之後,就一臉不爽的出了皇宮。
宣旨的時候宇文烺甚至並沒有出現在早朝上,而是讓一個內侍出來宣完旨就散朝了。
宇文烆臉色青黑的回了他的臨王府,一進門就氣得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劍扔到了地上,罵道:“媽的,我還以為他終於硬氣了一回打算把崔家那群貨色全部解決了,沒想到最後還是個孬種,雷聲大雨點小。跟他姓同一個宇文我都覺得窩囊。”
潯陽長公主此時就在他的府里,親眼看到他發脾氣,代他氣撒得差不多了才敢上前,小心替他撿起寶劍,遞給宇文烆,勸道:“皇兄別這樣,皇上這樣做或許有自己的用意和安排,做皇帝不是這麼容易的,何況崔玢手裡掌握著遼東十幾萬大軍,始終讓人顧忌。我們和皇上是親骨肉,平時就算有些芥蒂嫌隙,那也是我們姐妹兄弟之間的事。但是面對外敵,我們還是應該攜手對外,守護宇文家的祖宗基業。所以皇兄,這個時候,您還是別太跟皇上對著來。”
宇文烆不屑的“哼”了一聲,道:“我堂堂大周,難道就只有崔家手裡那十幾萬軍隊?他怕個屁呀怕,不行就真槍實彈的跟崔家干一場,最後誰輸誰贏還說不定。就他這行事孬頭孬尾的樣子,那天被人奪了皇位也是他活該。”說完又罵起了先帝:“父皇就是腦子有洞,才會將皇位給了宇文烺那小子。”
潯陽長公主還想再勸,道:“皇兄……”
宇文烆瞪了她一眼,怒道:“別替他說話,否則你以後就別登我臨王府的門。”
而正在這時,門外府衛進來稟報導:“王爺,宮裡萬公公出來傳旨,說皇上傳召您進宮。”
宇文烆怒罵道:“讓他滾回皇宮去,告訴宇文烺那小子,我宇文烆不想跟他這個孬種說話。”
潯陽長公主心中著急,實在不想兩位兄長再生嫌隙,不由開口道:“皇兄……”說著拉了拉宇文烆的袖子,極力勸道:“皇兄您就別違抗聖旨了,至少也進宮去聽一聽皇上怎麼說。您就算心中有不明白皇上的做法的地方,也要當著皇上的面說出來,讓皇上給您解釋一二。您就算仍不能理解皇上的苦心用意,也可以當面諫正。”
宇文烆想了想,仿佛聽進了潯陽長公主的話,道:“你這話說的倒是不錯,我心中有火在家裡發有個毛用,我就應該進宮去當著他宇文烺的面罵他一頓才能爽快。”說完指了指正準備出去打發內侍的府衛,道:“你等等,本王現在就跟他們進宮去。”
第三百二十章 人心之變
紫宸宮裡。
姜鈺正在用一碗燕窩,聽說燕窩對小孩子的皮膚好,所以現在每日遞到她宮裡的食譜里就有一碗燕窩——宇文烺特意吩咐的。
墨玉匆匆的走進來,悄悄的對姜鈺道:“娘娘,聽宣清殿的奴才說,皇上和臨王殿下在宣清殿裡吵起來了,吵得可兇狠了。”
姜鈺滿不在乎的“哦”了一聲,繼續吃她的燕窩。
墨玉看了姜鈺一眼,猶豫了一下,又道:“娘娘,要不您去宣清殿勸一勸皇上或臨王。皇上如今虎狼環伺,可不能再讓人覺得皇上與其他親王們的關係不和。”
姜鈺看了墨玉一眼,奇道:“本宮去能幹什麼?你是覺得皇上會聽本宮的還是臨王會聽本宮的?”宇文烆那可是連宇文烺這個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的主,而他對她的印象可不大好,萬一他怒極起來,看到她進來一時不管不顧拿劍劈了她都有可能,她才不去湊這個熱鬧。
谷莠這時候拉了拉墨玉,笑著道:“墨玉姐姐真是的,後宮不可干政,皇上和臨王殿下在宣清殿爭執的自然是朝政之事,娘娘這時候過去可不讓人以為娘娘插手朝政之事,這種話您以後還是不要說了。”
墨玉垂下眉來,道:“是,奴婢多嘴了,請娘娘恕罪。”
姜鈺將手裡的碗放下來,看著墨玉道:“你和宣清殿的下人倒是挺熟。”
墨玉仰頭有些訝異的看著姜鈺,道:“不是娘娘讓奴婢……”
姜鈺道:“本宮是讓你監視後宮其他地方的動向,可沒讓你連皇上身邊的事情都去打聽。”
墨玉嚇得連忙跪了下來,請罪道:“娘娘恕罪,奴婢知錯了。”
姜鈺點了點頭,道:“你先下去吧。”
墨玉道是,然後出去了。
等墨玉走後,谷莠轉頭對姜鈺道:“娘娘,您沒發現自從我們回來之後,墨玉有些不一樣了嗎?我覺得她最近老偷偷看著娘娘,表情卻凝重疑惑,仿佛想從姐姐這裡看出點什麼來似的。您說,她會不會是已經知道姐姐你不是孟娘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