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綠萼跑得張口氣喘,捧過青竹給她的茶來,咕嘟灌了半杯子,才說:“娘娘是為了這個事兒,聖上卻不是。本來說得好好的,誰知道內閣里打起來了。”

  原來,這內閣也並非是鐵板一塊的,容閣老與桓閣老是兒女親家,桓家閨女給容七郎連兒子都生出來了,兩人眼下倒是站得牢。旁的人就有些奇特了,因京中時疫,首輔染病,元和帝的金丹給得晚了,吃下去之後還沒見效就讓他死了。瑤芳等在山上居住,並不知道此事。

  首輔一去,餘下的人開始爭這首輔之位。照慣例,次輔頂上即可。豈料次輔的資歷竟不如排在他後面的人,中進士比人晚了六年,名次也不如人家當初的好,可就是會做官兒。排後頭的不樂意了,兩下掐了起來。

  現在京城亂成一團。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也不知道兩邊有多少的門生故舊被卷了進去。眼下才開局,姜長煥已經被調了過去,接手了部分發駕貼請人喝茶的任務。直到這個時候,元和帝才發現,自己一向認為的,控制得極好的朝臣們,還是藏了許多不該有的小心思的。長期的服食丹藥,讓元和帝的脾氣變得愈發的不好,又趕上死了一個兒子病了另外兩個,這讓他處理起政務來格外的雷厲風行。

  瑤芳張了張口:怎麼什麼事兒都趕到一塊兒了呀?

  上輩子首輔好像是告過病,可直到元和帝死了,他權攝冢宰,三年後告老還鄉,一直活到九十三歲高壽。這回竟然是死了麼?瑤芳低頭看看手裡的金丹,覺得腦袋有點懵。要真是吃這玩藝兒吃死了一個首輔,那樂子可就大了。

  瑤芳對青竹道:“將這消息再告知觀主去。”

  自己卻在踱步:可要想個法子打探一下宮裡的消息,太子究竟是死是活呀!再沒常識她也知道,老人與幼童,是最容易死亡的兩類人。老的死了一個首輔,小的已經死了一個皇子了,事情會不會再有更多的變故?

  綠萼還在眼巴巴地等著,瑤芳道:“這樣,你再跑一趟吧,告訴二郎,金丹我已經請師兄指點了服食之法,叫他不要擔心寶寶。”

  綠萼重複了一回,轉身再去通報。張靈遠又過來,劈頭便問:“真的死了人?”

  瑤芳道:“說是藥服得晚了,當天就死了。”

  張靈遠踱著步子:“許是原本就體虛,又服了旁的藥。哎,這金丹可是虎狼藥啊,底子弱的人受不住。”

  瑤芳更擔心起宮裡的葉皇后來了,恨聲道:“吃吃吃吃,早晚吃死了!”

  ————————————————————————————————

  瑤芳在山上跳腳的時候,葉皇后在宮裡也幾乎要發瘋了。

  她兒子原本只是小病,到了這個季節,尤其是小孩子,有個病痛並不是那麼不能理解的事情。太醫院的兒科聖手旁的事兒全都扔下了,就圍著這孩子轉。並且向她保證,只要照料得宜,並沒有什麼大礙的。

  看完了她親生的兒子,再去看另兩個皇子,說的也是差不多的話。葉皇后便也放心,專心守著自己的兒子。這時候可不是顯示高風亮節,對不是親生的比對親生的還要好的時候。接著就傳來了死了一個庶子的消息,葉皇后驚得一夜沒敢合眼,守著兒子生怕他也出事兒。

  眼看著兒子燒漸退了,能進些米粥了,葉皇后叫來板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板子如實答了:“原本病得就有些沉,安國公如此這般一講——當時娘娘正在看著太子的病,是以不知道——聖上便給二王嘗了一些。荊王挺了過來,晉王便……薨了。”

  葉皇后怒道:“李珍他安的什麼心吶?!”葉皇后頗識經史,就沒見過吃所謂金丹能包治百病的。命板子:“再宣兩個御史去給荊王瞧瞧,調理身子。小時候身子要是虧了,一輩子都難補回來。”

  板子躬身往後退,一轉身兒,元和帝急匆匆地托著一丸金丹過來了。

  葉皇后眼睜睜看著他就要將金丹給兒子餵下去,整個人都不好了,慌忙攔住了:“你這是要做什麼呀?”

  “孩子病了,自然是要吃藥的。熙兒吃得晚了些,竟去了。”

  葉皇后想掐死他!“二王多大年紀?我兒多大年紀?這麼大顆藥塞進去,不病死也要噎死了。”

  元和帝實是一片好心,他信這個,又治好了一個兒子,安國公的孫子也說是服食了金丹之後好的。中宮嫡子,未必是他最喜愛的一個孩子,卻一定是最重視的一個。此情如同他並不深愛皇后,在有取捨的時候卻不肯輕易放棄皇后一樣。他是絕對不希望嫡子有任何的不妥的。

  元和帝或許有種種的不妥之處,對兒子們仍舊是關心的,哪怕是已經不喜歡了的兒子,也先賜了丹藥。現在對著最重視的那個兒子,必須給藥吃!

  葉皇后幾欲昏厥。才吃死了一個,又要來禍害我兒子!

  宮中寂寞,葉皇后又不是一個肯被圈養的人,閒來無事,也讀些書,經史不用講,醫理也略通一些。她本就不信這金丹一類,哪怕信,也不相信元和帝的水平。如果是已經飛升了的張真人出現在她的面前,托著一丸藥來,她或許還能接受。元和帝,算了吧!

  元和帝還一臉的熱切:“尋個藥碾子,碾碎了,兌了蜜水餵他。”

  葉皇后忙說:“我來!”

  丹藥磨碎了,呈淡金色,葉皇后眉頭一動,計上心來,取了自己妝匣里的珍珠粉,又兌了一點點藥末子,混到裝蜜水的小銀碗裡,對元和帝道:“我來餵他。”

  銀碗不透光,元和帝也看不見她兌的是什麼,只看到她將幾勺粉末放到碗裡,陽光下,閃著金光。元和帝放心地讓開,葉皇后照顧孩子,應該是盡心的。

  看兒子喝了好大一碗蜜水,還打了個小嗝兒,蜜水甜絲絲的,挺好喝,小太子露出一個滿足的笑來。

  元和帝滿意地笑了:“好了,小孩子不可多食金丹。”

  葉皇后心頭一松,卻聽他講:“隔日服一顆吧,明日我再送一粒來!”

  葉皇后坐椅子上再也爬不起來了。還要再送來?

  是的,元和帝對這兒子相當滿意。小太子生得白白淨淨的,葉皇后已經開始教他講話了,服食金丹也沒有抗拒的意思,真是太讓元和帝滿意了。等這兒子長大了,可以陪自己討論一下修道的問題了。只有自己的兒子,才是像自己的聰明孩子。相較之下,也很可愛的姜長煥就顯得愚笨了——對修道簡直是一竅不通。

  此後,葉皇后苦苦煎熬了數日,看元和帝過來教兒子,除了跟兒子說話,念詩給他聽,就是講先賢明君的時候雜雜一些修道故事。隔日還珍重地拿一顆丹藥過來,命葉皇后碾碎了餵兒子。笑對葉皇后道:“我兒聰慧我欲親自教養。”

  葉皇后撕了他的心都有了!

  千辛萬苦,日盼夜盼,才養出來這麼一個兒子,眼看就要給孩子爹給糟蹋成傻子了,心急得恨不得掐死了元和帝了帳!再聽元和帝那意思,還要帶著兒子一塊兒玩,她就想召瑤芳進宮問一問:這樣的日子她還要熬多久?上一回是怎麼應對的?兒子到底給餵傻了沒有?能不能把這皇帝給弄死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哪怕是逼她吃這藥呢,也不能叫她兒子吃啊!

  對女人而言,你得罪她,她興許就不當一回事兒忍了、扔了,要是動到她的兒女,那才是真的不共戴天之仇!

  十幾年的夫妻,元和帝寵信吳妃的時候,葉皇后沒生氣,一度與王才人玩曖昧的時候,葉皇后沒生氣,現在,他終於將葉皇后給惹毛了。

  孩子爹要親自教導兒子,這是憑誰都攔不住的事情。尤其在這宮裡,皇帝要教導他唯一的嫡子,這種事情需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嗎?不用。天下人沒有會反對的。葉皇后嘴裡苦得像是吃了八百輩子的黃蓮沒漱過口,也不能拒絕這個建議。

  只能說:“只怕他還小,不大懂事兒,吵鬧起來怕耽誤您請修。”

  元和帝不知道觸動了哪根筋,大方地表示:“我看他與道有緣,不會的。”

  葉皇后徹底絕望了。

  第122章 完結倒計1

  裹在黃色織錦緞子裡的小小軀體已經冰涼,菱形的小嘴昨天還是粉嫩的紅,今天已經轉作蒼白。長長的睫毛像小扇子一樣,蓋在眼睛上。那眼睛黑白分明,轉起來靈活轉了,如果主人還活著的話。一切的一切,都被一口朱紅的小棺所承載。

  沉睡中的葉皇后知道,那裡她曾無數次進入過的夢境。沒了初時的驚悸,只留下滿心的哀傷。靜靜地躺著,再一次在夢裡端詳愛女的臉。再多看一次吧,只有在夢裡能夠看到。

  漸漸地,孩子的那張稚嫩的小臉,從無數次回想起來的女兒的臉,變成了鮮活的兒子的面容。葉皇后悚然而起,坐在床上大口地喘著氣。帳外一片漆黑,天色未明。撫著胸口,葉皇后脫力地歪在了床板上。

  我已經失去了一個孩子了,這一個再也不能出什麼差池了!

  微帶涼意的春天裡,身上的汗水漸漸變汗,葉皇后仔細考慮著瞞過元和帝,每次都給兒子掉包“金丹”的可行性。最後失望地發現,如果兒子服藥的時候她都在場,或許可以。若是元和帝將兒子帶過去教養,然後順手餵藥,能瞞過元和帝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葉皇后又試著分析了一下,能勸阻元和帝不給兒子餵藥的可能性,最後絕望的發生——元和帝是真的重視這個兒子。沒瞅見那藥,宮裡頭他就只給了兒子們麼?宮外頭也只有幾個閣老家,以及裝點門面的兩家宗室才有。葉皇后跟韓太后,一個老婆一個老娘,還都沒得呢!

  宮外頭那能說是示意恩寵,宮裡的兒子們,那就是真心的重視,不想讓他們出事兒。尤其是自己的兒子,還親自過來看著兒子吃藥。

  那麼,讓元和不迷信丹藥呢?

  葉皇后忍不住就想起來現在抖起來的安國公,又想起那個早該流放三千里的、現在還在給元和帝查詢種種丹方典籍的謝承澤,再算一算,總有五、六個因為勸諫此事而被打發出京的言官。

  這日子沒法兒過了!葉皇后的心尖都在滴血,她絕不能容忍兒子出事,如果能替,她寧願代表兒子吃這不知道裡面放了些什麼玩藝兒的“金丹”!奈何這等“好事”,還輪不到她頭上。要她從頭開始裝成喜歡“金丹”,刻苦鑽研去學,以學識勸導元和帝別再這麼坑兒子……等她學完了,黃花菜都涼了!

  一瞬間,葉皇后想起了才死不久的吳庶子之子,眼前閃過了元和帝那張因浮了丹藥而變了樣子的臉。【我的兒子,絕不能處在這等險境裡!必須早些解決!】

  捅出去,指望朝臣去爭?爭儲可以等,等個三年五載,十年八年都沒關係,只要最後儲位到手了就行。眼下卻是性命之爭,縱然兒子能熬過這一顆顆的“金丹”,也要留後遺症的。葉皇后絕不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