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這國舅是還不知自己早無大勢,莊九遙冷冷掃他一眼,國舅一看急了,正待要開口諷刺幾句,蕭淵喝道:“你!閉嘴!”

  國舅訕訕地退了些,蕭淵看向莊九遙:“你說。”

  莊九遙磕了一頭:“兒臣話未完前,請父皇暫且不要生氣。如今燕王竟敢公然攻進京城,必然是志在必得,只能說明京城裡頭有內應。本來朱雀門是最易攻的,他卻走了玄武門,這繞的一圈,不僅是乘我軍不備,這一來也是首先便攻克了最難守的一門。”

  旁邊十幾個人瞧著他,皆有些吃驚,莊九遙佯裝不知,擲地有聲道:“兒臣請求父皇將兵力收回,集中於大明宮外!”

  這一句甫一出口,大殿便炸開了,有人立時喝道:“蜀王殿下這是什麼意思?退守大明宮,是要將整個長安城拱手讓出,好給亂臣賊子騰窩麼?敢問殿下居心何在!”

  第94章 藤蔓之所

  “本王接下去所言,每一句皆會得罪在座各位,蕭瑾於此先陪個罪。”莊九遙並不理那人,好似未曾聽到,懶散氣沒了,但也不顯銳利,整個人的平靜瞧上去卻十分有力。

  他直直盯著蕭淵,朗聲道:“為免城內有內應,兒臣建議將兵線收於大明宮外,實則是掐斷了內憂外患的可能,若叛賊的內應軍隊在城門與宮門之間,一切都完了。”

  蕭淵皺緊眉,緩緩點了點頭,眾人見他表情,聲音漸漸低下去。

  莊九遙便接著道:“兒臣斗膽,已拿著齊王私兵的符印,讓屬下衛青城與趙子顯帶了兵趕往青龍門外了。方才與石風將軍照了個面,他應當是直接去了玄武門。至於白虎門那頭,太子殿下也已自門外趕來,可以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如今只等父皇一聲令下,三方便立時斂兵,收線至大明宮外。”

  一石驚起千層浪,這一下比方才還要令人震驚。

  不知自己兒子已上了戰場的趙相國聞言一抖,差點暈過去,被旁邊人一把扶住了。

  “誰?”蕭淵難以置信地喝了一聲。

  莊九遙絲毫不懼:“太子殿下自殺,其實未遂,一直被兒臣看顧著,如今箭在弦上,兒臣懇求父皇,給他一個將功補過的機會吧!”

  蕭淵聞言再次皺緊了眉,臉上陰晴不定著,莊九遙磕了一頭:“父皇不必擔心,太子殿下這一回絕無異心,兒臣以性命擔保!”

  這一句之後,大殿先是沉寂了片刻,有人涼涼說了一句:“蜀王殿下好大的口氣,太子若是反水了,自然是所有人一起死。你以性命擔保,你怎麼擔保?”

  給太子下了蠱毒,又以太子妃性命相威脅,這種江湖手段自然不能說。莊九遙於是冷冷道:“御史大人這話什麼意思?太子不行,你行麼?”

  另有人道:“蜀王殿下一向不理政事,未曾想竟是這般有謀略之人,若不是親眼見著,我可不敢信啊!”

  口氣倒是微妙得緊。

  又有人插口:“蜀王殿下好大的膽子啊,竟敢私藏意圖謀害聖上的罪人,如今竟還擅自起用齊王私兵。若是燕王不謀反,就憑這些,蜀王殿下也是想反便能反啊!”

  各種聲音一個接一個響起,莊九遙一概充耳不聞,只轉頭看向蕭淵:“兒臣自知膽大妄為,父皇若是要怪罪,也請在解了危之後吧!”

  蕭淵年輕時戰場上練就的威武之氣,如今又顯露了出來,竟蓋過了這些時日的沉悶蒼老,頗有些意氣風發之態。

  他涼涼掃了下頭的眾人一眼,沉著聲音看向莊九遙,道:“接著說。”

  莊九遙便轉向趙相國,安撫道:“趙相國不必擔心,令公子對齊王的私兵十分熟悉,且他所行之事,乃是疏散城中百姓,不會有大危險。”

  趙相國聽了這話之後,覷了一眼蕭淵。

  蕭淵顯然沒空理他,忖著莊九遙的話:“沒錯,青龍門那邊通向行宮,離大明宮既非最遠,也非最近,無甚攻打的價值。”

  莊九遙一笑:“亂臣賊子之心不可揣測,即便是要攻打,衛青城在,應當也不會有大問題。石風將軍勇猛異常,軍備整齊,也不必擔憂。如今只剩下朱雀門,那處才是最棘手之處。兒臣請纓,求父皇將禁軍的指揮權暫交給我,由我來守朱雀門。”

  “蜀王殿下這是什麼意思?”那御史又問,“為何朱雀門最難守?我們得到的消息,朱雀門外頭的啟夏門,是唯一沒有敵軍的地方。”

  莊九遙一笑,與蕭淵對視了一眼。

  他父子二人心知肚明,朱雀門無兵,自是因為離天門最近。燕王膽敢將朱雀門這一頭留白,當然是認定了有人能替他堵上這缺口。

  四面夾攻,他孤注一擲,絕不會放過任何一處。

  然而禁軍大權,一向是蕭淵親自把著的,若是交給莊九遙,便是將最後一處命脈交給他了。

  方才那御史還要說話,老丞相拐了他一拐子,朝蕭淵那邊使了個眼色,喝了一聲:“別問了!”

  大殿寬廣,高燭照不清所有角落,燈影幢幢。

  一片寂靜,所有人皆在等蕭淵開口,只見這頭髮已花白的老皇帝眯了眼,看著莊九遙,最終緩緩道:“朱雀門,朕與你一同守。”

  有人開始勸誡,道聖上龍體要緊,不如就待在這太極殿中。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