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甚至看到戰爭,看到無辜枉死的人,謝謹畫內心也是觸動的,也想著沒有戰爭,沒有權力爭奪有多好。
可是現如今,有人動了她的逆鱗,便不要怪她徹底撕去那一層軟弱的外皮。
秦錚的遺忘,陌生的眼神,消失的蹤影,將謝謹畫心中所有的柔軟盡數斬去。
——
“嫣然看來是失敗了,廢物。”
靖王派在西北軍中的人帶來的消息便是秦錚還好好的,徐嫣然不知所蹤,秦錚身邊除了少了一個能夠當做他弱點累贅的女人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變化。
“王爺,元貞元帥沒有想要再奪回元帥之位的意思,姓劉的也對我們派去的人諸多推脫,西北軍,也許真的與我們無緣了。”
靖王身邊的謀士嘆了一聲,開口道。
至於徐嫣然的下場,沒有人在意。
失敗者便是死了,也不會讓這些有野心的男人有絲毫的難過介意。
“父皇的身子眼看著不好了,西北軍宛若臥榻之側的酣虎,本王不將之握在手中,便始終不能夠安心。”
靖王皺眉,他籌劃了這麼多年,皇帝還是沒有要將位子傳給他的意思,已經是打算鋌而走險了。
可是西北軍二十萬精兵猛將,讓他總是擔心會出了岔子。
“王爺放心,屬下已經給駐守在與大慶交界處的將領去了信,王爺若是真的決定了,西北軍那邊自然有人操心,王爺只要掌控住京城的兩萬兵力便足矣取勝。”
謀士彎腰道。
“還是文成想的周到。”
靖王看了謀士一眼,冷凝的面上忽然露出了笑,站起身子:“罷了,本王這麼多年的心愿,總不願意半途而廢,來人,去請黎城九門統領衛靜還有驍騎營統領白石,並殿門前護衛將軍朱允”
十日後便是皇帝七十大壽,那一日,所有官員皇子全都要入宮賀壽,再也沒有比這個還好的機會了。
第二百章翻手風雲
皇帝壽辰之上,本應該是歡笑喧譁之聲不斷,本應該歌舞之景不絕,本應該觥籌交錯之語頻頻。
可是此刻,這些聲音,這些畫面,全都沒有。
整座大殿所有人都僵硬著身子或坐或站,不敢多動彈一下,多出一聲,安靜的近乎死寂。
為的,就是靖王剛剛的一席話,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一席話。
為了剛剛靖王站出來的一句兒臣反對。
“靖王,你這是在做什麼?”
上首的皇帝出了聲,聲音帶著些刻意的緩慢,帶著屬於皇帝的威壓。
他的身邊站著原禹銘,就在方才,皇帝宣布立原禹銘為皇太孫,越過自己的一眾兒子,直接提拔自己的孫子。
所有在場的臣子王公都知道這件事情會引起軒然大波,便是在場幾位皇子王爺也不會甘心,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靖王確實不滿皇帝的旨意,卻不是之後找原禹銘的麻煩,而是在此時此刻發難,且是當場向皇帝表示他的不滿。
“你現在回去,朕可以當做什麼都沒有聽到。”
皇帝此言已經是給靖王臉面了,可惜這種臉面,靖王不想要,不屑要。
靖王站在皇帝的面前,聽著皇帝的話,輕笑一聲,陰鬱的容顏此刻染上了別樣的色彩,那是一種名為野心的色彩,一直小心翼翼的隱藏著,此刻再也不想隱藏了:“父皇,兒臣體諒您年事已高,容易受到jian人蒙蔽,不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現如今兒臣為了我西元的江山,不得不為了,父皇,請您退位讓賢。”
“退位,讓賢?”
皇帝喃喃著這四個字:“朕退位,那此賢是誰?”
“兒臣不才,願為父皇治理我西元百年江山,願為我西元開疆拓土,願為賢明之君!”
此言一出,幾乎是將事情直接推向了不能夠挽回的餘地。
瞬時間,剛剛安靜的大殿有隱隱的聲音開始出現。
慢慢的變成了嗡嗡一片,有人忍不住跳出來指著靖王怒罵亂臣賊子,有人沉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著後續。
有人站在靖王的身後,表示無言的支持。
皇帝的手有些抖,身側的原禹銘望著靖王,皺緊了眉。
“靖王叔,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說什麼嗎?”
“小輩閉嘴,這裡沒有你說話的餘地。”
靖王緩聲開口,卻是毫不隱瞞其中的冰冷厭惡。
到了此刻,圖窮匕見之時,他再也不需要偽裝自己對原禹銘的厭惡了。
“朕看該閉嘴的人是你,殿前軍何在,來人,將靖王帶下去,送到榮枯殿,沒有朕的允許,誰都不得探望。”
皇帝猛的將手邊的杯子摔落在地,再也不想掩飾自己心中的憤怒。
“陛下,靖王殿下只是一時鬼迷心竅,陛下息怒。”
有對靖王經營的名聲看重的臣子忍不住出列求情,可是絕大多數的人,卻都是沒有多動,靖王不會這麼魯莽的。
他一定是有所依靠或者後招。
只是就算這麼想,大多數人都不覺得靖王的後招能夠硬過皇帝,除非他要造反。
且有能力造反。
下一刻,所有人便都知道了靖王的後招,因為隨著皇帝一聲令下進來的不止是兩個殿前軍,而是浩浩蕩蕩的幾百殿前軍,外面還有軍隊不斷的聚集,打眼望去,大殿中已經全部被這些士兵占滿。
那些士兵,都站在靖王的身後,表示這對他的支持。
有知兵的,看著那不斷聚集而來的士兵,只覺得嘴巴發乾。
“殿前軍,禁衛軍,九門城防軍,驍騎營”
有人念出了那一隊隊士兵身上穿著所代表的勢力。
然後便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黎城之中各方勢力互相制衡,從來沒有一家獨大之說,兩萬人便分好幾部軍隊,從來都是互相有競爭,誰都看不上誰,見面不說直接打起來,也是互相看不順眼,使絆子。
可是現如今,這些勢力的人都站在了靖王的身後,沒有人猜的出靖王收服的只是他身後這一部分的勢力,還是身後眾多不同服侍士兵所屬的陣營。
“請陛下退位讓賢。”
靖王突然又重複了一遍自己方才的一句話。
下一刻:“請陛下退位讓賢!”
“請陛下退位讓賢!”
“請陛下退位讓賢!”
轟然聲響,出自靖王身後所有士兵之口,出自大殿中那些先前站在了靖王身後的大臣之口。
一聲比一聲洪亮,一聲比一聲壓迫,讓人的耳朵都要震聾了一般。
一個個方才中立還有指責靖王的大臣王公,望著眼前的一切,全都變得安靜如雞,不敢多出一聲,有一位排在尾座的臣子因為緊張站不穩身子,不小心碰觸到身前的碗碟,霹靂一聲響,在此刻安靜的有些怪異的大殿之中,顯得格外的刺耳。
“饒,饒命。”
那臣子嘴巴里喃喃著,腿一軟,直接跌倒在地,卻不知道自己該向哪個求饒。
可是現如今,有人動了她的逆鱗,便不要怪她徹底撕去那一層軟弱的外皮。
秦錚的遺忘,陌生的眼神,消失的蹤影,將謝謹畫心中所有的柔軟盡數斬去。
——
“嫣然看來是失敗了,廢物。”
靖王派在西北軍中的人帶來的消息便是秦錚還好好的,徐嫣然不知所蹤,秦錚身邊除了少了一個能夠當做他弱點累贅的女人之外,再也沒有其他變化。
“王爺,元貞元帥沒有想要再奪回元帥之位的意思,姓劉的也對我們派去的人諸多推脫,西北軍,也許真的與我們無緣了。”
靖王身邊的謀士嘆了一聲,開口道。
至於徐嫣然的下場,沒有人在意。
失敗者便是死了,也不會讓這些有野心的男人有絲毫的難過介意。
“父皇的身子眼看著不好了,西北軍宛若臥榻之側的酣虎,本王不將之握在手中,便始終不能夠安心。”
靖王皺眉,他籌劃了這麼多年,皇帝還是沒有要將位子傳給他的意思,已經是打算鋌而走險了。
可是西北軍二十萬精兵猛將,讓他總是擔心會出了岔子。
“王爺放心,屬下已經給駐守在與大慶交界處的將領去了信,王爺若是真的決定了,西北軍那邊自然有人操心,王爺只要掌控住京城的兩萬兵力便足矣取勝。”
謀士彎腰道。
“還是文成想的周到。”
靖王看了謀士一眼,冷凝的面上忽然露出了笑,站起身子:“罷了,本王這麼多年的心愿,總不願意半途而廢,來人,去請黎城九門統領衛靜還有驍騎營統領白石,並殿門前護衛將軍朱允”
十日後便是皇帝七十大壽,那一日,所有官員皇子全都要入宮賀壽,再也沒有比這個還好的機會了。
第二百章翻手風雲
皇帝壽辰之上,本應該是歡笑喧譁之聲不斷,本應該歌舞之景不絕,本應該觥籌交錯之語頻頻。
可是此刻,這些聲音,這些畫面,全都沒有。
整座大殿所有人都僵硬著身子或坐或站,不敢多動彈一下,多出一聲,安靜的近乎死寂。
為的,就是靖王剛剛的一席話,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一席話。
為了剛剛靖王站出來的一句兒臣反對。
“靖王,你這是在做什麼?”
上首的皇帝出了聲,聲音帶著些刻意的緩慢,帶著屬於皇帝的威壓。
他的身邊站著原禹銘,就在方才,皇帝宣布立原禹銘為皇太孫,越過自己的一眾兒子,直接提拔自己的孫子。
所有在場的臣子王公都知道這件事情會引起軒然大波,便是在場幾位皇子王爺也不會甘心,可是他們沒有想到,靖王確實不滿皇帝的旨意,卻不是之後找原禹銘的麻煩,而是在此時此刻發難,且是當場向皇帝表示他的不滿。
“你現在回去,朕可以當做什麼都沒有聽到。”
皇帝此言已經是給靖王臉面了,可惜這種臉面,靖王不想要,不屑要。
靖王站在皇帝的面前,聽著皇帝的話,輕笑一聲,陰鬱的容顏此刻染上了別樣的色彩,那是一種名為野心的色彩,一直小心翼翼的隱藏著,此刻再也不想隱藏了:“父皇,兒臣體諒您年事已高,容易受到jian人蒙蔽,不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現如今兒臣為了我西元的江山,不得不為了,父皇,請您退位讓賢。”
“退位,讓賢?”
皇帝喃喃著這四個字:“朕退位,那此賢是誰?”
“兒臣不才,願為父皇治理我西元百年江山,願為我西元開疆拓土,願為賢明之君!”
此言一出,幾乎是將事情直接推向了不能夠挽回的餘地。
瞬時間,剛剛安靜的大殿有隱隱的聲音開始出現。
慢慢的變成了嗡嗡一片,有人忍不住跳出來指著靖王怒罵亂臣賊子,有人沉默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等著後續。
有人站在靖王的身後,表示無言的支持。
皇帝的手有些抖,身側的原禹銘望著靖王,皺緊了眉。
“靖王叔,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說什麼嗎?”
“小輩閉嘴,這裡沒有你說話的餘地。”
靖王緩聲開口,卻是毫不隱瞞其中的冰冷厭惡。
到了此刻,圖窮匕見之時,他再也不需要偽裝自己對原禹銘的厭惡了。
“朕看該閉嘴的人是你,殿前軍何在,來人,將靖王帶下去,送到榮枯殿,沒有朕的允許,誰都不得探望。”
皇帝猛的將手邊的杯子摔落在地,再也不想掩飾自己心中的憤怒。
“陛下,靖王殿下只是一時鬼迷心竅,陛下息怒。”
有對靖王經營的名聲看重的臣子忍不住出列求情,可是絕大多數的人,卻都是沒有多動,靖王不會這麼魯莽的。
他一定是有所依靠或者後招。
只是就算這麼想,大多數人都不覺得靖王的後招能夠硬過皇帝,除非他要造反。
且有能力造反。
下一刻,所有人便都知道了靖王的後招,因為隨著皇帝一聲令下進來的不止是兩個殿前軍,而是浩浩蕩蕩的幾百殿前軍,外面還有軍隊不斷的聚集,打眼望去,大殿中已經全部被這些士兵占滿。
那些士兵,都站在靖王的身後,表示這對他的支持。
有知兵的,看著那不斷聚集而來的士兵,只覺得嘴巴發乾。
“殿前軍,禁衛軍,九門城防軍,驍騎營”
有人念出了那一隊隊士兵身上穿著所代表的勢力。
然後便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黎城之中各方勢力互相制衡,從來沒有一家獨大之說,兩萬人便分好幾部軍隊,從來都是互相有競爭,誰都看不上誰,見面不說直接打起來,也是互相看不順眼,使絆子。
可是現如今,這些勢力的人都站在了靖王的身後,沒有人猜的出靖王收服的只是他身後這一部分的勢力,還是身後眾多不同服侍士兵所屬的陣營。
“請陛下退位讓賢。”
靖王突然又重複了一遍自己方才的一句話。
下一刻:“請陛下退位讓賢!”
“請陛下退位讓賢!”
“請陛下退位讓賢!”
轟然聲響,出自靖王身後所有士兵之口,出自大殿中那些先前站在了靖王身後的大臣之口。
一聲比一聲洪亮,一聲比一聲壓迫,讓人的耳朵都要震聾了一般。
一個個方才中立還有指責靖王的大臣王公,望著眼前的一切,全都變得安靜如雞,不敢多出一聲,有一位排在尾座的臣子因為緊張站不穩身子,不小心碰觸到身前的碗碟,霹靂一聲響,在此刻安靜的有些怪異的大殿之中,顯得格外的刺耳。
“饒,饒命。”
那臣子嘴巴里喃喃著,腿一軟,直接跌倒在地,卻不知道自己該向哪個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