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俞大哥也給我一樣的感覺,謝謝你請我吃飯。”
“你叫我大哥,我也不客氣,以後上海這邊出差,還要麻煩你多幫我一些瑣事。北京那邊有秘書,但是有的時候找熟悉的人幫忙更方便。”
他說要送我回家,我趕緊說我家很近,打到車了。不知道以他這樣的精神狀況開車會出什麼狀況。
俞暉並不堅持,說自己剛好回酒店休息。我和俞暉真的有一種認識八百年的感覺,我從來沒有覺得一個男人能給我這樣的感覺,就是“毫無異性”的感覺。我的小雷達也告訴我,俞暉也不把我當女人,我就是他的一個在上海的信得過的“秘書”。他根本沒有時間談戀愛,或者說他工作狂到有點不食人間煙火。
俞暉的這些小事填補了我生活里那些需要發呆,失神,失意的時間,連單明升都嘲笑我不像失戀,我說你還不像離婚呢,全世界充滿了亮閃閃這種花蝴蝶生怕春天來遲了一步。有天晚上突然無所事事就跑去王宇昊以前呆過的酒吧,聽了一首歌叫《易燃易爆炸》,“圖我情真還圖我煙波銷魂,與我私奔還與我做不二臣,誇我含苞待放還誇我欲蓋彌彰……”
我知道這個春天,我可能不會在碰上一個叫王宇昊的男人,可是,誰說我不是含苞待放呢。俞暉他爸爸邀請我找個節慶去北京遛彎,我真就答應了。
首卷 第四十六章 誰會為誰做多少
我和俞老先生約著清明去北京,現在上海到北京的高鐵方便,每天無數的車次聯絡著兩個城市。清明去北京,一來可以當做遊玩,不至於像黃金周這種時候,人多景點不夠用,二來老先生提了個不情之請,因為是清明的假期,得抽時間陪他去看看俞暉的媽媽。俞暉媽媽幾年前過世的,之前並不知道,只是收到了老先生這個不情之請之後才知道自己或許挑選了個不合時宜的日子叨擾別人。
俞老先生遣俞暉來接我,推辭不掉也只好接受,事實上俞暉是真的忙,及時是節假日也沒有脫掉他那身繁重的“驅殼”,他這工作的確是不分上下班的,我想起老先生的那句話,好像全世界的錢都等不急要賺,不經笑了。
俞暉在後視鏡里看到我笑,皺了眉說:“笑我開車不好啊?”
“哪敢,覺得你太辛苦了,節假日也排的很滿,還要被你爸爸差來接我。”
“我是歡迎都來不及,越是節假日,不能陪在老爺子身邊,他嘮叨就越多。”
“一雙老年人,剩下一人,孤獨也是難免的。”
“這的確是,小遠,一會兒我給你送到老爺子那兒,還要出去辦點事情,晚飯一起吃,還要麻煩你跟老爺子也知會一聲。”
“沒事,你忙。晚飯我定好地方你直接過來就好,不用記掛著再找地方。”
“好,還是你想的周到。”
俞老先生永遠有那種淡定,仿佛我是一個經常走訪的朋友,並沒有半點生疏,又不至於過分客套。他指點我泡茶,知道他愛茶,特意帶了明前的龍井,老先生歡喜的很。俞暉應該不和老先生同住,房間裡沒有年輕人的東西,擺設樸素又不俗氣,到處有照料的很好的植物,東西也收納的井井有條。房子不大,但是被獨居的老人打理的特別有情趣,書房裡有無數老先生的藏書,書桌上還有他的老花鏡和新臨的字。
“俞老師,這是您和您太太吧?”電視機邊,端端的放著老夫婦的照片。
“對,你看俞暉像媽媽吧,可是這小子沒有長到他媽媽十足的優點。你看我太太,這鼻子多挺拔,這眉眼無論年老年輕,都犀利著呢。俞暉,就長得虎頭虎腦,這小子沒有情趣,現在哪有姑娘喜歡這樣的小子。年輕的時候應該再生個姑娘,像你一樣好看懂事。”俞老先生不像個老年人,說話想法時時透露著樂觀,談論太太的時候,沒有沉浸在過多的悲傷中。
“俞老師,這是你不了解,俞大哥這樣的人,很受姑娘們喜歡呢。”
“喜歡他啥?他哪有時間談戀愛,好好帶姑娘去吃頓飯,好好給姑娘說個情話。他呀,從小到大,好學生好孩子是做到了,可是就沒有吸收到我這一星半點的浪漫。”
“俞老師,也許俞大哥自己心裡有數呢。”
“我就怕他別的事情有數,偏偏這個事情不明白,不敢告訴他我急,怕因為我的這份急,他就像完成任務一樣給我帶個條件相當的姑娘回來草草了事。又怕他自己個兒不急,到時候年紀大了,需要個家了,旁邊沒有個合適的伴兒。”
“俞老師,急兒女結婚的父母挺多的,但是像你這樣想的深的又不多。我見過挺多父母逼兒女的,幾乎到了是個姑娘,是個男人,你就帶回來的地步。”
“年輕的時候,我在台灣讀過書,那個時候和一個台北姑娘戀愛了,在你們現在年輕人眼裡,寫情書,等對方的回信,去公園約會,這些事情都是極其老派的事情了吧,可是年輕的時候的感情,就是那麼單純,無論放那個年代,年輕的悸動都是一樣的吧。後來畢業了我要回大陸,我們的感情自然不被姑娘的父母所接受的,因為那個時候局勢不明朗,讓女兒跟著這個懵里懵懂的年輕人就這麼去了海峽對面,萬一又是好多年回不來呢,年輕人的感情如果有變,女兒在大陸豈不是真的舉目無親了。”
“後來呢?”我不由得擔心這是個遺憾的故事。
“我一次次厚著臉皮去姑娘家,帶著其實可能一文不值的承諾,帶著對我和姑娘幾年的感情的誠意,帶著懇切希望他們儘可能了解我的心情,我的岳父最後同意了讓姑娘跟我回大陸。岳父是個知書達理的人,他說年輕人,你明知道可能碰釘子,明知道遭到一次次的拒絕,但是你還是來了,我把姑娘交給你,為的是你這份誠意,勇氣,執著。我欣喜若狂的心情,現在都記得,台北姑娘,就是俞暉的媽媽。時至今日,我特別高興,能給她我允諾過的,竭盡全力能做到的最好的生活。”
“您真的很浪漫。”
“所以我才特別的擔心俞暉,他需要學會去培養感情,假以時日的感情積累,才能建立穩固的感情和家庭。一段好的感情,除卻激情,還需要時間的投入。”
老先生的一席話,也擊打著我的內心。為什麼在相親的路上,總是那麼的坎坷,就是因為感情是需要時間去累積的,不然誰會為誰做多少呢?所以我和王宇昊之間,少了那份時間的糾葛,是不是放手就特別容易。
想起他,心裡依然是隱隱作痛。說起來,過完年,我真去把智齒拔了,那疼痛的實實在在的質感,讓我心裡繃著的難過釋放出來,竟然有種無端端的痛快。身體的痛,比心痛,要好的多。
首卷 第四十七章 一件正經事,我很好
俞老先生去給老太太掃墓,不讓我進墓園,找了個特別冠冕堂皇的理由說要單獨和老太太說說話,暗裡我琢磨著他是免我行跪拜之禮。
俞暉照例是沉默不語的當司機,而後又被父親安排陪我在山裡轉轉。只有我們兩的時候,沉默倒也不顯得特別尷尬。俞暉今天穿了白色的T和牛仔褲,灰色的運動鞋,不穿西裝的他顯年輕了起碼五歲,不過也不要指望他是個多麼會打理和搭配自己的人。王宇昊和單明升這兩個人,性格完全不同,但是注意形象,在意家裡整潔這兩點,幾乎是一樣的。相比之下,俞暉就是個放在人堆里就挑不出來的男人。
“你叫我大哥,我也不客氣,以後上海這邊出差,還要麻煩你多幫我一些瑣事。北京那邊有秘書,但是有的時候找熟悉的人幫忙更方便。”
他說要送我回家,我趕緊說我家很近,打到車了。不知道以他這樣的精神狀況開車會出什麼狀況。
俞暉並不堅持,說自己剛好回酒店休息。我和俞暉真的有一種認識八百年的感覺,我從來沒有覺得一個男人能給我這樣的感覺,就是“毫無異性”的感覺。我的小雷達也告訴我,俞暉也不把我當女人,我就是他的一個在上海的信得過的“秘書”。他根本沒有時間談戀愛,或者說他工作狂到有點不食人間煙火。
俞暉的這些小事填補了我生活里那些需要發呆,失神,失意的時間,連單明升都嘲笑我不像失戀,我說你還不像離婚呢,全世界充滿了亮閃閃這種花蝴蝶生怕春天來遲了一步。有天晚上突然無所事事就跑去王宇昊以前呆過的酒吧,聽了一首歌叫《易燃易爆炸》,“圖我情真還圖我煙波銷魂,與我私奔還與我做不二臣,誇我含苞待放還誇我欲蓋彌彰……”
我知道這個春天,我可能不會在碰上一個叫王宇昊的男人,可是,誰說我不是含苞待放呢。俞暉他爸爸邀請我找個節慶去北京遛彎,我真就答應了。
首卷 第四十六章 誰會為誰做多少
我和俞老先生約著清明去北京,現在上海到北京的高鐵方便,每天無數的車次聯絡著兩個城市。清明去北京,一來可以當做遊玩,不至於像黃金周這種時候,人多景點不夠用,二來老先生提了個不情之請,因為是清明的假期,得抽時間陪他去看看俞暉的媽媽。俞暉媽媽幾年前過世的,之前並不知道,只是收到了老先生這個不情之請之後才知道自己或許挑選了個不合時宜的日子叨擾別人。
俞老先生遣俞暉來接我,推辭不掉也只好接受,事實上俞暉是真的忙,及時是節假日也沒有脫掉他那身繁重的“驅殼”,他這工作的確是不分上下班的,我想起老先生的那句話,好像全世界的錢都等不急要賺,不經笑了。
俞暉在後視鏡里看到我笑,皺了眉說:“笑我開車不好啊?”
“哪敢,覺得你太辛苦了,節假日也排的很滿,還要被你爸爸差來接我。”
“我是歡迎都來不及,越是節假日,不能陪在老爺子身邊,他嘮叨就越多。”
“一雙老年人,剩下一人,孤獨也是難免的。”
“這的確是,小遠,一會兒我給你送到老爺子那兒,還要出去辦點事情,晚飯一起吃,還要麻煩你跟老爺子也知會一聲。”
“沒事,你忙。晚飯我定好地方你直接過來就好,不用記掛著再找地方。”
“好,還是你想的周到。”
俞老先生永遠有那種淡定,仿佛我是一個經常走訪的朋友,並沒有半點生疏,又不至於過分客套。他指點我泡茶,知道他愛茶,特意帶了明前的龍井,老先生歡喜的很。俞暉應該不和老先生同住,房間裡沒有年輕人的東西,擺設樸素又不俗氣,到處有照料的很好的植物,東西也收納的井井有條。房子不大,但是被獨居的老人打理的特別有情趣,書房裡有無數老先生的藏書,書桌上還有他的老花鏡和新臨的字。
“俞老師,這是您和您太太吧?”電視機邊,端端的放著老夫婦的照片。
“對,你看俞暉像媽媽吧,可是這小子沒有長到他媽媽十足的優點。你看我太太,這鼻子多挺拔,這眉眼無論年老年輕,都犀利著呢。俞暉,就長得虎頭虎腦,這小子沒有情趣,現在哪有姑娘喜歡這樣的小子。年輕的時候應該再生個姑娘,像你一樣好看懂事。”俞老先生不像個老年人,說話想法時時透露著樂觀,談論太太的時候,沒有沉浸在過多的悲傷中。
“俞老師,這是你不了解,俞大哥這樣的人,很受姑娘們喜歡呢。”
“喜歡他啥?他哪有時間談戀愛,好好帶姑娘去吃頓飯,好好給姑娘說個情話。他呀,從小到大,好學生好孩子是做到了,可是就沒有吸收到我這一星半點的浪漫。”
“俞老師,也許俞大哥自己心裡有數呢。”
“我就怕他別的事情有數,偏偏這個事情不明白,不敢告訴他我急,怕因為我的這份急,他就像完成任務一樣給我帶個條件相當的姑娘回來草草了事。又怕他自己個兒不急,到時候年紀大了,需要個家了,旁邊沒有個合適的伴兒。”
“俞老師,急兒女結婚的父母挺多的,但是像你這樣想的深的又不多。我見過挺多父母逼兒女的,幾乎到了是個姑娘,是個男人,你就帶回來的地步。”
“年輕的時候,我在台灣讀過書,那個時候和一個台北姑娘戀愛了,在你們現在年輕人眼裡,寫情書,等對方的回信,去公園約會,這些事情都是極其老派的事情了吧,可是年輕的時候的感情,就是那麼單純,無論放那個年代,年輕的悸動都是一樣的吧。後來畢業了我要回大陸,我們的感情自然不被姑娘的父母所接受的,因為那個時候局勢不明朗,讓女兒跟著這個懵里懵懂的年輕人就這麼去了海峽對面,萬一又是好多年回不來呢,年輕人的感情如果有變,女兒在大陸豈不是真的舉目無親了。”
“後來呢?”我不由得擔心這是個遺憾的故事。
“我一次次厚著臉皮去姑娘家,帶著其實可能一文不值的承諾,帶著對我和姑娘幾年的感情的誠意,帶著懇切希望他們儘可能了解我的心情,我的岳父最後同意了讓姑娘跟我回大陸。岳父是個知書達理的人,他說年輕人,你明知道可能碰釘子,明知道遭到一次次的拒絕,但是你還是來了,我把姑娘交給你,為的是你這份誠意,勇氣,執著。我欣喜若狂的心情,現在都記得,台北姑娘,就是俞暉的媽媽。時至今日,我特別高興,能給她我允諾過的,竭盡全力能做到的最好的生活。”
“您真的很浪漫。”
“所以我才特別的擔心俞暉,他需要學會去培養感情,假以時日的感情積累,才能建立穩固的感情和家庭。一段好的感情,除卻激情,還需要時間的投入。”
老先生的一席話,也擊打著我的內心。為什麼在相親的路上,總是那麼的坎坷,就是因為感情是需要時間去累積的,不然誰會為誰做多少呢?所以我和王宇昊之間,少了那份時間的糾葛,是不是放手就特別容易。
想起他,心裡依然是隱隱作痛。說起來,過完年,我真去把智齒拔了,那疼痛的實實在在的質感,讓我心裡繃著的難過釋放出來,竟然有種無端端的痛快。身體的痛,比心痛,要好的多。
首卷 第四十七章 一件正經事,我很好
俞老先生去給老太太掃墓,不讓我進墓園,找了個特別冠冕堂皇的理由說要單獨和老太太說說話,暗裡我琢磨著他是免我行跪拜之禮。
俞暉照例是沉默不語的當司機,而後又被父親安排陪我在山裡轉轉。只有我們兩的時候,沉默倒也不顯得特別尷尬。俞暉今天穿了白色的T和牛仔褲,灰色的運動鞋,不穿西裝的他顯年輕了起碼五歲,不過也不要指望他是個多麼會打理和搭配自己的人。王宇昊和單明升這兩個人,性格完全不同,但是注意形象,在意家裡整潔這兩點,幾乎是一樣的。相比之下,俞暉就是個放在人堆里就挑不出來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