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村岡曾經說過,伊織的設計充分體現了伊織本人的性格。整體設計十分諧調,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
人們都說,文如其人,設計體現性格,這或許不無道理,但果真能體現性格來嗎?
長期以來,伊織置妻子和家庭於不顧,離家出走,結交新的女人,還與別人的妻子打得火熱。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人們只能認為這個人沒有一絲一毫溫柔和藹,相反,倒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傢伙。
不過,當他單獨和女人交往時,倒是常常可以看到他溫柔的一面。即使對待妻子,雖然在他已經醒悟到已經不再有愛情存在,因而談不上溫柔體貼,但他仍打算為她儘其所有。至於笙子和霞,伊織始終儘量設法關心幫助她們。雖然有時幾個女人同時找上門來,那也只能怪他自己不夠老練,不過是他優柔寡斷造成的結果。
儘管如此,對於伊織來說,這一年確實是動盪不安的一年。年紀已經四十過半,又返老還童,像個青年人一樣地熱戀霞,鬧騰的結果是與持續了四年關係的笙子分道揚鑣,而且還跟妻子離了婚。就女人問題而言,這一年確實是驚心動魄的一年。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糾紛不斷的一年中,他的工作卻還比較紮實,目前著手設計的多摩地區綠化帶,在地方乃至全國都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他親自設計的兩個美術館也受到好評。目前正在施工的城市廣丅場雖然曾經鬧了點糾紛,但看來建成後也將引起很大反響。也許是由於近來工作進展順利的緣故,聽說他今年春天還要參與中東的大城市開發項目。如果承接了這項設計的話,他將首次登上海外的舞台。工作上一帆風順,但和女人們卻糾葛不斷,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年。
一般說來,和女人糾纏不清,勢必影響工作。然而去年一年卻截然相反。其實還不僅僅去年如此。他和笙子熱戀時,正在設計K市的美術館,結果獲得了M公司的建築設計獎。不知什麼緣故,和家庭中風平浪靜的時候相比,熱戀的時候工作起來,覺得很充實。
莫非工作熱情和迷戀女人的激丅情同出一轍……
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就不可能迷戀並且說服女人。特別是已有家室的人,更需要特殊的耐力。不管比喻是否恰當,伊織對女人確實有一種類似完成項目時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持久力。人們常常以為,只要顧家,就是一個誠實的好男人。其實在這種男人中,有不少人缺乏毅力,雖然喜歡別的女人,卻感到無力征服。因此也可以說,誠實的反面也就是頹廢和懦弱。如果只龜縮在常識和倫理的範疇里,那麼無論做任何事情,他都會易於處世,並且容易被社會接納。他本人感到輕鬆,而且也不必花費精力。但是,結果只能是一生平庸,隨波逐流。
伊織卻不想平平庸庸地過一輩子。他雖然並不希望平地起風丅波,但他始終認為挑戰意識是一種動力,能夠推動他的工作和愛情生活。
這一天,他心情愉快地走向新幹線的八重州站口。他要再次和霞一起旅行。按照常識,和為人丅妻者出去旅行,當然為人所不容。引誘者和被引誘者都屬道德敗壞。
然而伊織卻不理會這些。壞就壞,他無所謂。現在,自己就是需要霞,就是要和霞一起享受旅遊的樂趣。什麼對不住霞的丈夫啦,什麼缺乏社會常識啦,事到如今,他已經顧不得再沒完沒了地想這些。
愛本來就是一廂情願而又自私的東西。很久以前曾經流行過一首歌,名叫《二人世界》。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曾經跟隨那優美的旋律抒情地唱過這歌。然而,仔細想來,“世界是為兩個人而創造”這句歌詞未免過於武斷。如果這世界只為兩個人存在,那該是多麼荒唐。世界自然也應該為孤獨的人、老人、貓和狗以及花糙樹木而存在。一旦相愛,人們就產生一種錯覺,似乎這世界只為他們二人存在。愛正是這樣具有自我中心和自以為是的性質。實際上,也正因為如此,愛才魅力無窮,難捨難棄。
不過,他之所以認為愛具有自以為是的性質,也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的緣故。如果從一開始就理直氣壯,那也就沒有必要編織這些道理。但是,無論是第一次與霞去奈良,也無論是去歐洲,伊織始終受到良心的苛責。他總是反問自己:這樣做對嗎?同時又自己得出結論認為沒什麼不可以。況且如今自己已經和妻子離婚,比起那時來,心情輕鬆多了。至少就自己而言,他不再感到內疚。
現在,他反過來倒為霞的丈夫感到擔心。霞的丈夫到底是否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別的男人一起去旅行呢?他難道根本沒察覺到自己的妻子已經委身於別的男人的愛撫之中?只在東京幽會還感觸還不深,一到外出旅遊,他總感到有一種內疚感。
但是這種事說起來就沒個頭。愛也是一種鬥爭,兩個男性同時追求一個女性,必然要爭鬥。再說,如今自己正在成為勝者。爭鬥之中,根本談不上同情。
正當他這樣告誡自己時,汽車已經到達八重州站口。
他和霞約好下午一點在八重州站口見面,地點是新幹線的中央檢票口。
車票是一點十二分發車的“光號列車”。
伊織到站時間是差十分一點。近來,因為星期六也常塞車,所以他稍微提前一些出來的,沒想到一路暢通。所以就早到了一會兒。他穿過檢票口,徑直走到約會的地點,發現霞還沒來。離開車還有三十分鐘,用不著著急。伊織把包放在柱子旁邊,點燃了煙。
可能因為是星期六,檢票口附近人群熙熙攘攘。大概是一列上行列車正好到站,旅客們提著各種各樣的行李下車了。像是一種呼應,逆行進入站台的旅客也很多。可能是由於一部分學校已經放春假,人流之中,年輕學生與合家旅行的人們特別顯眼。
伊織望著人流,同時留神看著八重州
站口的方向。霞來的時候,肯定要從那邊的樓梯走下來。上次去奈良時她穿的是和服,說不定今天還穿和服來。
霞個子雖然不高,但穿著和服的身段一定特別顯眼。
人越來越多。伊織走到離售票處較近的空地。他站在這裡,也可以看清八重州站口方向湧來的人流。
伊織看著前方,思索著今天的計劃。乘一點十二分的“光號列車”出發,四點鐘可以到達京都。先到旅館,休息片刻之後上街,七點左右吃晚飯。旅館靠近東山,晚飯前可以一邊品茶,一邊欣賞庭院的景色。
這時,他看到又有一股新的人流湧出了車廂。伊織看了看檢票口前面的時鐘,已經一點過五分。再不來就要誤車了。伊織擔心起來,在檢票口附近左尋右找,可就是看不到霞的身影。他們昨天曾經再次通過電話核實了約會的時間和地點,肯定不會搞錯。伊織又回到原來的地方注視著人流。
又等了一會兒,霞依然沒來。也許她已經先進了站台。伊織不放心地到十二分發車的站台上去看了看。列車已經打開車門,乘客幾乎都上了車。他專門到一等車附近察看了一遍,但車廂里和站台上都沒有霞的人影。
伊織拿著車票,霞不可能先上車。他又轉回身來到檢票口找了一遍,仍然不見霞。到底是怎麼回事?正當他情不自禁地踮起腳尖四下張望時,揚聲器通知,一點十二分的“光號列車”馬上就要發車了。
鈴丅聲響了,站台上的時鐘錶針指到十二分。伊織出了站台,走出檢票口。他又回到約好見面的地方看了一遍,還是沒有霞的影子。
到底怎麼回事……
在此之前,霞從未慡約。在飯店或者公寓幽會時,就是有時晚一些,大約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之後也一定會來。然而今天過了約好的時間依然沒來。
老實說,一直到臨開車,伊織還堅信她不會不來。
為什麼沒來呢?是誤了電車?還是突然出了什麼急事?
如果有什麼事情的話,也該打個電話來。今天出發之前,伊織一直呆在青山的公寓裡,沒接到電話。
如此看來,是在來的途中出了什麼事情……
伊織再一次環視四周。檢票口附近,出出進進的人依然很多。已經到了星期六下午,人似乎越來越多了。
伊織又等了一會兒,走向售票處,把車票改簽成下一趟車,又回到剛才等候的地方。
也許是她弄錯見面地點了?或者搞錯時間了?除此之外,他想不出別的原因。
伊織繼續等待。揚聲器又傳來了下一趟“光號列車”發車的通知,檢票口上方的指示牌不斷變換著。過了約定的時間已將近三十分鐘。伊織走向檢票口左手的“問訊處”,詢問湘南列車的運行情況,得到的回答是沒有異常。
時鐘指針一蹦一蹦地向前轉著,指向四十分。“再等五分鐘……”他安慰自己,繼續等下來,但依然不見霞露面。
人們都說,文如其人,設計體現性格,這或許不無道理,但果真能體現性格來嗎?
長期以來,伊織置妻子和家庭於不顧,離家出走,結交新的女人,還與別人的妻子打得火熱。從他的所作所為來看,人們只能認為這個人沒有一絲一毫溫柔和藹,相反,倒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傢伙。
不過,當他單獨和女人交往時,倒是常常可以看到他溫柔的一面。即使對待妻子,雖然在他已經醒悟到已經不再有愛情存在,因而談不上溫柔體貼,但他仍打算為她儘其所有。至於笙子和霞,伊織始終儘量設法關心幫助她們。雖然有時幾個女人同時找上門來,那也只能怪他自己不夠老練,不過是他優柔寡斷造成的結果。
儘管如此,對於伊織來說,這一年確實是動盪不安的一年。年紀已經四十過半,又返老還童,像個青年人一樣地熱戀霞,鬧騰的結果是與持續了四年關係的笙子分道揚鑣,而且還跟妻子離了婚。就女人問題而言,這一年確實是驚心動魄的一年。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在這糾紛不斷的一年中,他的工作卻還比較紮實,目前著手設計的多摩地區綠化帶,在地方乃至全國都引起了廣泛的反響,他親自設計的兩個美術館也受到好評。目前正在施工的城市廣丅場雖然曾經鬧了點糾紛,但看來建成後也將引起很大反響。也許是由於近來工作進展順利的緣故,聽說他今年春天還要參與中東的大城市開發項目。如果承接了這項設計的話,他將首次登上海外的舞台。工作上一帆風順,但和女人們卻糾葛不斷,真是不可思議的一年。
一般說來,和女人糾纏不清,勢必影響工作。然而去年一年卻截然相反。其實還不僅僅去年如此。他和笙子熱戀時,正在設計K市的美術館,結果獲得了M公司的建築設計獎。不知什麼緣故,和家庭中風平浪靜的時候相比,熱戀的時候工作起來,覺得很充實。
莫非工作熱情和迷戀女人的激丅情同出一轍……
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情,就不可能迷戀並且說服女人。特別是已有家室的人,更需要特殊的耐力。不管比喻是否恰當,伊織對女人確實有一種類似完成項目時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持久力。人們常常以為,只要顧家,就是一個誠實的好男人。其實在這種男人中,有不少人缺乏毅力,雖然喜歡別的女人,卻感到無力征服。因此也可以說,誠實的反面也就是頹廢和懦弱。如果只龜縮在常識和倫理的範疇里,那麼無論做任何事情,他都會易於處世,並且容易被社會接納。他本人感到輕鬆,而且也不必花費精力。但是,結果只能是一生平庸,隨波逐流。
伊織卻不想平平庸庸地過一輩子。他雖然並不希望平地起風丅波,但他始終認為挑戰意識是一種動力,能夠推動他的工作和愛情生活。
這一天,他心情愉快地走向新幹線的八重州站口。他要再次和霞一起旅行。按照常識,和為人丅妻者出去旅行,當然為人所不容。引誘者和被引誘者都屬道德敗壞。
然而伊織卻不理會這些。壞就壞,他無所謂。現在,自己就是需要霞,就是要和霞一起享受旅遊的樂趣。什麼對不住霞的丈夫啦,什麼缺乏社會常識啦,事到如今,他已經顧不得再沒完沒了地想這些。
愛本來就是一廂情願而又自私的東西。很久以前曾經流行過一首歌,名叫《二人世界》。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曾經跟隨那優美的旋律抒情地唱過這歌。然而,仔細想來,“世界是為兩個人而創造”這句歌詞未免過於武斷。如果這世界只為兩個人存在,那該是多麼荒唐。世界自然也應該為孤獨的人、老人、貓和狗以及花糙樹木而存在。一旦相愛,人們就產生一種錯覺,似乎這世界只為他們二人存在。愛正是這樣具有自我中心和自以為是的性質。實際上,也正因為如此,愛才魅力無窮,難捨難棄。
不過,他之所以認為愛具有自以為是的性質,也是因為他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內疚的緣故。如果從一開始就理直氣壯,那也就沒有必要編織這些道理。但是,無論是第一次與霞去奈良,也無論是去歐洲,伊織始終受到良心的苛責。他總是反問自己:這樣做對嗎?同時又自己得出結論認為沒什麼不可以。況且如今自己已經和妻子離婚,比起那時來,心情輕鬆多了。至少就自己而言,他不再感到內疚。
現在,他反過來倒為霞的丈夫感到擔心。霞的丈夫到底是否知道自己的妻子和別的男人一起去旅行呢?他難道根本沒察覺到自己的妻子已經委身於別的男人的愛撫之中?只在東京幽會還感觸還不深,一到外出旅遊,他總感到有一種內疚感。
但是這種事說起來就沒個頭。愛也是一種鬥爭,兩個男性同時追求一個女性,必然要爭鬥。再說,如今自己正在成為勝者。爭鬥之中,根本談不上同情。
正當他這樣告誡自己時,汽車已經到達八重州站口。
他和霞約好下午一點在八重州站口見面,地點是新幹線的中央檢票口。
車票是一點十二分發車的“光號列車”。
伊織到站時間是差十分一點。近來,因為星期六也常塞車,所以他稍微提前一些出來的,沒想到一路暢通。所以就早到了一會兒。他穿過檢票口,徑直走到約會的地點,發現霞還沒來。離開車還有三十分鐘,用不著著急。伊織把包放在柱子旁邊,點燃了煙。
可能因為是星期六,檢票口附近人群熙熙攘攘。大概是一列上行列車正好到站,旅客們提著各種各樣的行李下車了。像是一種呼應,逆行進入站台的旅客也很多。可能是由於一部分學校已經放春假,人流之中,年輕學生與合家旅行的人們特別顯眼。
伊織望著人流,同時留神看著八重州
站口的方向。霞來的時候,肯定要從那邊的樓梯走下來。上次去奈良時她穿的是和服,說不定今天還穿和服來。
霞個子雖然不高,但穿著和服的身段一定特別顯眼。
人越來越多。伊織走到離售票處較近的空地。他站在這裡,也可以看清八重州站口方向湧來的人流。
伊織看著前方,思索著今天的計劃。乘一點十二分的“光號列車”出發,四點鐘可以到達京都。先到旅館,休息片刻之後上街,七點左右吃晚飯。旅館靠近東山,晚飯前可以一邊品茶,一邊欣賞庭院的景色。
這時,他看到又有一股新的人流湧出了車廂。伊織看了看檢票口前面的時鐘,已經一點過五分。再不來就要誤車了。伊織擔心起來,在檢票口附近左尋右找,可就是看不到霞的身影。他們昨天曾經再次通過電話核實了約會的時間和地點,肯定不會搞錯。伊織又回到原來的地方注視著人流。
又等了一會兒,霞依然沒來。也許她已經先進了站台。伊織不放心地到十二分發車的站台上去看了看。列車已經打開車門,乘客幾乎都上了車。他專門到一等車附近察看了一遍,但車廂里和站台上都沒有霞的人影。
伊織拿著車票,霞不可能先上車。他又轉回身來到檢票口找了一遍,仍然不見霞。到底是怎麼回事?正當他情不自禁地踮起腳尖四下張望時,揚聲器通知,一點十二分的“光號列車”馬上就要發車了。
鈴丅聲響了,站台上的時鐘錶針指到十二分。伊織出了站台,走出檢票口。他又回到約好見面的地方看了一遍,還是沒有霞的影子。
到底怎麼回事……
在此之前,霞從未慡約。在飯店或者公寓幽會時,就是有時晚一些,大約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之後也一定會來。然而今天過了約好的時間依然沒來。
老實說,一直到臨開車,伊織還堅信她不會不來。
為什麼沒來呢?是誤了電車?還是突然出了什麼急事?
如果有什麼事情的話,也該打個電話來。今天出發之前,伊織一直呆在青山的公寓裡,沒接到電話。
如此看來,是在來的途中出了什麼事情……
伊織再一次環視四周。檢票口附近,出出進進的人依然很多。已經到了星期六下午,人似乎越來越多了。
伊織又等了一會兒,走向售票處,把車票改簽成下一趟車,又回到剛才等候的地方。
也許是她弄錯見面地點了?或者搞錯時間了?除此之外,他想不出別的原因。
伊織繼續等待。揚聲器又傳來了下一趟“光號列車”發車的通知,檢票口上方的指示牌不斷變換著。過了約定的時間已將近三十分鐘。伊織走向檢票口左手的“問訊處”,詢問湘南列車的運行情況,得到的回答是沒有異常。
時鐘指針一蹦一蹦地向前轉著,指向四十分。“再等五分鐘……”他安慰自己,繼續等下來,但依然不見霞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