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市委常委會緊急召開,針對目前形勢,孫濤書記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市縣兩級要認真對待輿論監督,要以輿論監督為動力,改進工作作風,理清工作思路;特別是在緩解胡楊河流域生態惡化這一重大難題上,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建樹。第二要穩定群眾思想特別是幹部隊伍思想,不要因新聞媒體的批評而喪失立場,喪失信心,要迎難而上。三是成立專門工作小組,深入南北二湖,集中解決一些棘手問題和敏感問題。五天前剛剛宣布為代市長的朱天成意見跟孫濤書記正好相反,他說:“我們歡迎輿論監督,但要看是哪種監督,對道聽途說,惡意詆毀河西市形象者,我們不但不接受,還要依法追究其責任。這點上,我們不僅不能怕,還要旗幟鮮明地站出來,堅決跟製造謠言惡意傳播者做鬥爭。”
“天成。”孫濤書記一聽新搭檔剛一上任便唱起了反調,在邊上提醒道。
朱天成沒理會孫濤書記,繼續道:“我個人意見,第一,責成相關部門迅速找到陳言本人,他雖是不在河西市幹了,但還是我們河西市培養出來的記者,他要對自己的家鄉負責。第二,市委宣傳部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被網絡和不良媒體所惑,要儘快拿出對應措施,做好正面宣傳。第三,對隱在事件背後的個別人,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說到這兒,他掃了一眼會場,清清嗓子,繼續道:“我堅信,單憑了一個陳言,是興不起這麼大風作不起這麼大浪的,有人違背組織原則,擅自向陳言提供假資料,假數據,讓這個已經離開新聞單位的人炮製一些假新聞,再把老百姓的牢騷話加工一番,貼在網上招搖撞騙,這樣的行為我們堅決不能容忍,必須依法追究。對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堅決不能放過。”
朱天成的聲音越說越大,越說越激動,到後來,就成沖整個會場發火了。孫濤書記知道阻止不住他,索性以喝藥為由,離開了會場。一出會議室,他便撥通省委海林書記的電話:“海林書記,局勢我控制不了,天成同志這麼快就跟我對上了。”
“不會吧?”電話那邊傳來海林書記疑惑的聲音。
“要不要我把手機拿到裡面,你聽聽他怎麼說?”孫濤書記也有種心灰意冷的感覺。本來他是不想開這個會的,也不想阻止什麼新聞。有些事,該傳播的時候就應該傳播。兩天前他在省城,也是這麼跟海林書記說的。海林書記批評了他,說他喪失了立場,不該拿這種消極態度對待工作。他當時就問:“啥叫消極,啥叫積極,海林書記,我現在真是糊塗了。”出乎意料,海林書記沒再批評他,但也沒寬慰他,只是很原則地說:“什麼時候都要記住一個原則,你我是黨的書記,維護黨的形象是第一要責。”
這話讓他琢磨很久,按說,上上下下對馮橋還有他背後那個人有這麼大的反對聲批評聲,海林書記不會聽不到,也不會感覺不到。以前的談話中,海林書記也多次發過嘆,言辭間充分流露出這事對他的困擾,為什麼一到關鍵時刻,海林書記首先就想到穩定,想到替他們遮掩?是的,遮掩。到現在,孫濤已十分肯定,海林書記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馮橋他們做遮掩。
他難道真的不想把蓋子揭開,或者……?
“你聽沒聽見我在說話?”電話那邊傳來海林書記的責備聲,孫濤趕忙收起亂想,語氣不大恭敬地說:“天成同志聲音太大,整幢樓都是他的聲音。”
“算了,等會我跟他談。”
電話是掛了,孫濤的心,卻一直懸著。朱天成跟他叫板,跟他唱反調,這是早就意料到的事,不必驚訝,問題是,他也在幫他們平息風波啊,難道他們真可為所欲為,對鋪天蓋地的指責聲充耳不聞?
誰能說得清呢?
他忽然就想起省委秘書長趙憲勇說過的一句話:“啥事都有可能發生,啥結局也有可能出現,省委這盤棋,到底誰能贏,現在還很難說。”
是很難說。
那就不說!
孫濤忽然有了個新想法,風波到底怎麼平息,局面究竟如何控制,索性就交給朱天成。他自己呢,乾脆就做個閒人!
朱天成果然是一個工作風格跟孫濤迥然不同的人。會議一結束,他便帶上宣傳部門的同志趕往省城,兩天後,出乎所有人意料,省報二版以大幅版面,刊出了八老漢長年奮戰在沙漠深處,與天斗,與地斗,治沙種樹,構築防護林的特別報導。省報還加了評論員文章,文章指出,沙漠是人類的天敵,在這場人與沙的曠世較量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是這個時代的驕子,是值得我們大書特書的人!
文章一刊出,立刻引起反響,誰也沒想到,朱天成會有如此驚人之舉!市縣兩級花那麼大氣力沒掀起來的宣傳風波,讓他輕而易舉就掀了起來。手捧當天的省報,孫濤驚了,祁茂林驚了,林雅雯更是驚得不敢相信。聯想到這事的前前後後,她心裡忽然就湧出一層茫然,為什麼,為什麼啊?
第二天,省上幾家報紙同時刊發了八老漢與沙漠作鬥爭的系列報導,稿子都是以前寫好的,各家報社都有,只是當初得到通知,不能刊發,如今宣傳部又來了新通知,要全力以赴,打好這場輿論攻堅戰。各報社便以積極的姿態,爭當這場攻堅戰的主角。
林雅雯沉默了。這天的課她沒去上,一個人站在校園那片榆樹林下,思緒萬千。她忽然感覺著,這世界像個魔瓶,很多事,很多人,絕非她一雙肉眼就能看得清。天開始下雨了,中午還晴朗的天空,不知啥時起了雲,等林雅雯感覺到涼意時,雨絲已紛紛落下,打在她微微抖著的肩上。
司馬古風這一天也沒課,林雅雯站在秋雨中發呆的時候,他也在辦公室發呆。司馬古風是很少發呆的,他自以為能看穿世間一切,自以為已將世界玩於手掌間,大大小小的紛爭,錯綜複雜的爭鬥,到了他的眼裡,就成為一種自然,成為一種不可躲避的現實。為此他還充當著林雅雯跟孫濤書記的智囊,常常替他們指點迷津。哪知,朱天成這一小小的動作,便讓他眼花繚亂,對當下形勢號不准脈了。
司馬古風很沮喪。
望著眼前一大堆報紙,他兀自嘆口氣,看不懂啊,真是看不懂。
真正看不懂的,是朱天成緊跟著走出的第二步。
省內媒體大張旗鼓開始為治沙造林作宣傳時,朱天成帶著一干人來到流管處,已經接到省廳通知的喬仁山迎接了他。喬仁山表情灰冷,沒有朱天成意想中的那麼熱情和激動。不過朱天成不在乎這個,這些年,在官場走動,啥樣的臉色他也見過,不在乎誰冷誰熱,在乎的,只是如何把事情做好,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做完美,做得讓對手沒有還擊的空間。他問喬仁山:“人都抽齊了?”
“齊了。”喬仁山答。
“通知開會。”朱天成的聲音也冷冰冰的,但冷中有威。喬仁山儘管不歸市上管,面對朱天成,他還是本能地流露出服從。半小時後,聯席會議在流管處召開,對這次會議,朱天成後來這樣跟孫濤解釋:“關鍵時刻,就應該有強硬舉措,要不然,還要我們做什麼?”
“天成。”孫濤書記一聽新搭檔剛一上任便唱起了反調,在邊上提醒道。
朱天成沒理會孫濤書記,繼續道:“我個人意見,第一,責成相關部門迅速找到陳言本人,他雖是不在河西市幹了,但還是我們河西市培養出來的記者,他要對自己的家鄉負責。第二,市委宣傳部要保持冷靜,切不可被網絡和不良媒體所惑,要儘快拿出對應措施,做好正面宣傳。第三,對隱在事件背後的個別人,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說到這兒,他掃了一眼會場,清清嗓子,繼續道:“我堅信,單憑了一個陳言,是興不起這麼大風作不起這麼大浪的,有人違背組織原則,擅自向陳言提供假資料,假數據,讓這個已經離開新聞單位的人炮製一些假新聞,再把老百姓的牢騷話加工一番,貼在網上招搖撞騙,這樣的行為我們堅決不能容忍,必須依法追究。對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也堅決不能放過。”
朱天成的聲音越說越大,越說越激動,到後來,就成沖整個會場發火了。孫濤書記知道阻止不住他,索性以喝藥為由,離開了會場。一出會議室,他便撥通省委海林書記的電話:“海林書記,局勢我控制不了,天成同志這麼快就跟我對上了。”
“不會吧?”電話那邊傳來海林書記疑惑的聲音。
“要不要我把手機拿到裡面,你聽聽他怎麼說?”孫濤書記也有種心灰意冷的感覺。本來他是不想開這個會的,也不想阻止什麼新聞。有些事,該傳播的時候就應該傳播。兩天前他在省城,也是這麼跟海林書記說的。海林書記批評了他,說他喪失了立場,不該拿這種消極態度對待工作。他當時就問:“啥叫消極,啥叫積極,海林書記,我現在真是糊塗了。”出乎意料,海林書記沒再批評他,但也沒寬慰他,只是很原則地說:“什麼時候都要記住一個原則,你我是黨的書記,維護黨的形象是第一要責。”
這話讓他琢磨很久,按說,上上下下對馮橋還有他背後那個人有這麼大的反對聲批評聲,海林書記不會聽不到,也不會感覺不到。以前的談話中,海林書記也多次發過嘆,言辭間充分流露出這事對他的困擾,為什麼一到關鍵時刻,海林書記首先就想到穩定,想到替他們遮掩?是的,遮掩。到現在,孫濤已十分肯定,海林書記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馮橋他們做遮掩。
他難道真的不想把蓋子揭開,或者……?
“你聽沒聽見我在說話?”電話那邊傳來海林書記的責備聲,孫濤趕忙收起亂想,語氣不大恭敬地說:“天成同志聲音太大,整幢樓都是他的聲音。”
“算了,等會我跟他談。”
電話是掛了,孫濤的心,卻一直懸著。朱天成跟他叫板,跟他唱反調,這是早就意料到的事,不必驚訝,問題是,他也在幫他們平息風波啊,難道他們真可為所欲為,對鋪天蓋地的指責聲充耳不聞?
誰能說得清呢?
他忽然就想起省委秘書長趙憲勇說過的一句話:“啥事都有可能發生,啥結局也有可能出現,省委這盤棋,到底誰能贏,現在還很難說。”
是很難說。
那就不說!
孫濤忽然有了個新想法,風波到底怎麼平息,局面究竟如何控制,索性就交給朱天成。他自己呢,乾脆就做個閒人!
朱天成果然是一個工作風格跟孫濤迥然不同的人。會議一結束,他便帶上宣傳部門的同志趕往省城,兩天後,出乎所有人意料,省報二版以大幅版面,刊出了八老漢長年奮戰在沙漠深處,與天斗,與地斗,治沙種樹,構築防護林的特別報導。省報還加了評論員文章,文章指出,沙漠是人類的天敵,在這場人與沙的曠世較量中,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是這個時代的驕子,是值得我們大書特書的人!
文章一刊出,立刻引起反響,誰也沒想到,朱天成會有如此驚人之舉!市縣兩級花那麼大氣力沒掀起來的宣傳風波,讓他輕而易舉就掀了起來。手捧當天的省報,孫濤驚了,祁茂林驚了,林雅雯更是驚得不敢相信。聯想到這事的前前後後,她心裡忽然就湧出一層茫然,為什麼,為什麼啊?
第二天,省上幾家報紙同時刊發了八老漢與沙漠作鬥爭的系列報導,稿子都是以前寫好的,各家報社都有,只是當初得到通知,不能刊發,如今宣傳部又來了新通知,要全力以赴,打好這場輿論攻堅戰。各報社便以積極的姿態,爭當這場攻堅戰的主角。
林雅雯沉默了。這天的課她沒去上,一個人站在校園那片榆樹林下,思緒萬千。她忽然感覺著,這世界像個魔瓶,很多事,很多人,絕非她一雙肉眼就能看得清。天開始下雨了,中午還晴朗的天空,不知啥時起了雲,等林雅雯感覺到涼意時,雨絲已紛紛落下,打在她微微抖著的肩上。
司馬古風這一天也沒課,林雅雯站在秋雨中發呆的時候,他也在辦公室發呆。司馬古風是很少發呆的,他自以為能看穿世間一切,自以為已將世界玩於手掌間,大大小小的紛爭,錯綜複雜的爭鬥,到了他的眼裡,就成為一種自然,成為一種不可躲避的現實。為此他還充當著林雅雯跟孫濤書記的智囊,常常替他們指點迷津。哪知,朱天成這一小小的動作,便讓他眼花繚亂,對當下形勢號不准脈了。
司馬古風很沮喪。
望著眼前一大堆報紙,他兀自嘆口氣,看不懂啊,真是看不懂。
真正看不懂的,是朱天成緊跟著走出的第二步。
省內媒體大張旗鼓開始為治沙造林作宣傳時,朱天成帶著一干人來到流管處,已經接到省廳通知的喬仁山迎接了他。喬仁山表情灰冷,沒有朱天成意想中的那麼熱情和激動。不過朱天成不在乎這個,這些年,在官場走動,啥樣的臉色他也見過,不在乎誰冷誰熱,在乎的,只是如何把事情做好,按自己的意志去做,做完美,做得讓對手沒有還擊的空間。他問喬仁山:“人都抽齊了?”
“齊了。”喬仁山答。
“通知開會。”朱天成的聲音也冷冰冰的,但冷中有威。喬仁山儘管不歸市上管,面對朱天成,他還是本能地流露出服從。半小時後,聯席會議在流管處召開,對這次會議,朱天成後來這樣跟孫濤解釋:“關鍵時刻,就應該有強硬舉措,要不然,還要我們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