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博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王妃娘娘這麼說了,那我就應戰了。」

  於是所有人移步校練場。

  楊夫子終於賜座,就坐在蘇宛平的下屬座,以前蘇宛平在楊夫子面前是從來不擺架子,這還是第一次。

  楊夫子想開口勸勸,可是卻是不好開這個口,朝主座上看來了兩眼,又不得不忍下。

  校練場中,兩個孩子上了擂台,各站一方,鄔三木一臉的冷靜,看著雖是少年郎,可是卻像個大人似的,人雖然瘦弱了一些,可是卻是長得高,像根竹杆子似的立在那兒,阮奕沒有他這麼高。

  於是兩孩子互看著對方,都沒有拿兵器,赤手空拳,看來是要肉博了。

  時菡不知道什麼時候爬上去敲戰鼓,三聲鼓響,力氣竟然這麼足,不免讓在場的權貴子弟們都朝那邊側目。

  隨著戰鼓聲落,兩人開始對上,鄔三木開頭並沒有出手,反而背著一隻手,讓了阮奕三招,阮奕使出殺手鐧竟然沒有沾到鄔三木的身子。

  阮奕面上大驚,於是又改變了方針,開始攻擊鄔三木的下盤,可是三招已過,鄔三木已經出手了。

  眼看著阮奕旋風腿掃至,鄔三木卻是憑空翻躍,跳出幾步外,阮奕大喜,看來他下盤不穩。

  沒成想鄔三木不待他出招,又是一個空翻,轉眼到了他的面前,伸手一拳,直擊阮奕的胸口。

  阮奕中了一拳連連倒退,轉眼退到了擂台的邊沿,好在穩住了身子,不然就輸了。

  但阮奕卻是暗自吃驚,瞧著這麼瘦弱,手勁卻是大的出奇。

  接下來兩人又對上數招,眾人明顯的看著阮奕有些招架不住。

  蘇宛平平靜的坐在上頭,楊夫子終於起了身,「娘娘,他們不過是孩子,孩子之間不可以武力解決,多要以理服人,咱們國家向來重文,便是與西夏國作戰與啟國交鋒,都是占著理數的,想來娘娘也是清楚,教孩子一味只用武力,只會將孩子教得更加的暴躁,何況他們個個身份顯貴,一但教導不足,將來也必是禍害。」

  蘇宛平聽著這話皺眉,她看向楊夫子,「所以夫子給我的孩子下令,若再逃學就不得去族學,即使他是左相的親外甥。」

  楊夫子畢竟是一方大儒,自己的教導方式向來得人認可,他不會屈於任何權勢之下,所以即使是逍遙王的孩子,若是品行不端,借勢欺人,他都不會姑息。

  「此話的確是老夫所說,只是娘娘這些日子不在京城,許是不知這事情的經過,且待老夫細細道來。」

  楊夫子正要說,蘇宛平卻是抬手制止,「夫子,且等這一場比試看完再說,我家大子還在博斗中,我擔心他受傷。」

  楊夫子聽到這話,氣出一口老血,見她看得認真,楊夫子不得不落座,心頭想著,看來逍遙王妃果然如傳言中的,如此霸道,難怪這些孩子也如此的不懂事,也是如此的霸道。

  借勢壓人的看多了,楊夫子自認為將這逍遙王府的四個孩子看了個清楚,班裡最調皮的,也是最喜歡搗亂的,徒有聰明的天賦,卻不好好學習,反而處處惹事。

  而此時的擂台上,鄔三木一個反踢將阮奕踢出好遠,阮奕受了傷,嘴邊被摔得破了皮,流了血,反而越是憤怒起來。

  阮奕也是性子強勢不服軟的,忍著痛又翻身而起,接著又纏鬥在一起。

  不過這一次在阮奕扣住鄔三木的手臂時,原本空空的拳頭,阮奕卻忽然從懷裡摸出一把匕首,匕首亮出時,只覺得精光一閃,圍看的貴子貴女都驚呼出聲,楊夫子卻是猛的站了起來。

  蘇宛平下意識的憋住了呼吸。

  鄔三木的身子卻是就勢一矮,就地一滾險之又險的避開。

  阮奕這個時候再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用匕首攻擊起來。

  鄔三木一時間難以制服他,於是兩人又打在了一起,鄔三木袖口幾處被劃破了口子,他淡漠的看了一眼,也不管這些皮外傷,而是順手脫下外衣,見阮奕匕首攻來之時,迅速的用大衣纏住他的匕首,接著往左邊強行一扭,連帶的將阮奕的右手也給纏繞了在一起。

  阮奕手中沒有了匕首,心頭慌亂,然而鄔三木不會再給他機會,卻是一腳將他踢落下台。

  楊夫子終於鬆了口氣,見戰鬥已經結束,連忙走過去,說好的是赤手空拳相鬥,他竟然忽然拿出匕首來,品行就不好,還好已經結束了。

  蘇宛平也是鬆了口氣,她相信鄔三木的功夫,尤其在先前讓對方三招的大師風範,她就知道這孩子帶著幾個弟弟一起不上學,絕對是有原因的,一定是中間有什麼誤會。

  比擂的兩人有大夫上前包紮好,接著全部去了學堂前。

  楊夫子看著兩人,兩人精神還算好,受的都是皮外傷,但是這一次卻是讓楊夫子看到了阮奕的真正面目,先前時嵐和時榮受欺負,時菡一時衝動幫著弟弟實行報復,眼下看來,此案有待考量。

  蘇宛平看向楊夫子,就先前他的問題,她給了回復,「夫子說的對,鳳國重文,但武也不能埋沒,一味的重文或是一味的重武都不是治國之道,文武兼備才是良策。」

  「向來有紛爭,絕不是說幾句話講幾句理就能解決的,最後不都是靠武力解決,所以真正安邦的是武將,治國的才是文臣,文臣武將缺誰也不可。」

  「這一次我的孩子不懂理數,在學堂里鬥毆,此事自不可姑息,即使他們是逍遙王的孩子,也不能以勢壓人,但是也不能因為他們是逍遙王的孩子就反而被人誤解他們會比別人囂張會欺負人。」

  「這幾個孩子一直跟在我身邊,言傳身教,我還是了解他們的脾氣的,絕不會做無理的事,一定是中間有什麼誤會,此事也不難查,多幾個目擊者問問,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蘇宛平的一番話使楊夫子羞愧難當,想他活了這一大把年紀,卻不及一個婦人有遠見。

  「王妃說的對,老夫許是冤枉了孩子們,我這就問問是什麼原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