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4章 插手國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快孫浦從衙門裡回來了,一入門就見寧府的護衛往外頭搬抬東西,孫浦皺眉,他匆匆來到堂前,就看到岳母坐在堂中間指揮著,而自家母親卻不知道去了哪兒。

  孫浦上前行了一禮,坐在母親身邊的寧彩婍立即起身朝丈夫迎了過來,孫浦倒是伸手握住了寧彩婍的手。

  彭氏此時開口說道:「我算了你們孫府這些年的帳目,花銷了我兒兩萬多兩銀子,如今銀子全部退還給我兒,你家裡值錢的自是得搬走的,以後我兒的嫁妝我代她掌管,女婿可有異議?」

  孫浦聽到這話,立即想到母親必被氣倒了,尤其是那株搖錢樹,尤為看重的,而今卻是被搬走。

  孫浦沒有說話,只是臉色有些難看,彭氏見了,含怒問道:「怎麼,你不服氣?用了我兒的銀子不用還的麼?但凡有出息的男人都不會用女人的銀子來養家。」

  孫浦的臉色白了白,沒有反駁,只有寧彩婍在一旁心頭著急,原本只是想讓母親送回家,不想自己落入婆母與大嫂嘴中的笑柄,沒想母親一來這般強勢,她看到丈夫的臉色,忍不住又拉了拉母親的袖口。

  彭氏不以為意,待這邊搬的也差不多了,便也跟著起了身,交代女婿好好照顧她家女兒,寧府可不好惹,她以後但凡聽到女兒過得不好,她必會為女兒出頭,這一次不過是個警告。

  隨即彭氏帶著下人離去,堂前只剩下小夫妻了,孫浦鬆開了寧彩婍的手,轉身便走。

  寧彩婍知道這一次與丈夫是徹底的離了心,她匆匆追了出去。

  孫浦來到母親的房門前,就聽到母親的哭聲,心頭一緊,抬腳進去時,看到寧氏跟過來,於是開口說道:「你就留在這外頭吧。」

  寧彩婍看著丈夫無情的背影,她似乎也明白了,她與丈夫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於是寧彩婍轉身回到自己的小院去了。

  孫府的事自是被彭氏瞞住了,在京城裡不曾傳出半點風聲,而孫府因為用了兒媳婦的銀子自覺面上無光,也不好將此事抖出來,便是吃了一個啞巴虧。

  此時京城裡,似乎一切都顯得還算太平,會試開始了,各地來的才子皆赴考場,各權貴也都見慣不慣,每隔三年就會出幾位人才,有人想要榜下捉婿的,自然也有法子打聽到這些人的成績。

  蘇義跟在寧相身後入宮面聖,兩人得鳳帝召入宮中,似乎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

  御書房前,鳳帝一身龍袍坐於高座之上,待兩人進來時,裡頭還有傅震宇、董德瑞、時柏禮等眾位大臣,他們都是朝中元老,受皇上看重的。

  想必人都來齊了,皇上開了口:「朕決定三日後與皇后一同去往陳留別宮,以後朝中政務皆由太子與逍遙王打理,朕勞累多年,是時候休息了。」

  鳳帝說完這一段話顯得有些沉重,傅震宇聽了眼眶裡帶淚,萬分的不舍,其他幾位大臣也心頭沉重。

  鳳帝見狀反而笑道:「哭什麼,朕不得不服老,再說朕不過是去陳留別宮,以後若有事,還是會回來的。」

  然而傅震宇卻是抹了一把眼角,感嘆時間過得快,憶起當年他們的進入中原時之艱辛,倒是將鳳帝說得也有些難受了。

  這一幫老臣跟著他這麼些年,當年若沒有他們,也不會有今日,鳳帝看向傅震宇,嘆了口氣說道:「你當年彈劾朕,如今朕為皇帝你也照樣敢彈劾,你這張嘴,有時候真是氣著朕了,以後朕不在宮中,你可得管好你的嘴。」

  君臣之間的感情不言而喻,傅震宇撲通一聲跪了下去,說不出挽留的話,卻是匍伏於地,君臣之間的默契,也似乎不用什麼言語。

  隨即鳳帝交代太子,以後不能定斷的事皆要問過朝中這些老臣,「外事不決問鄭侯,內事不決問寧相,朝中不公問傅大人。」

  時郁起身應下。

  交代了所有的事,鳳帝於三日後與帝後一同出發。

  蘇宛平與阮氏這日早早的帶著孩子們入鳳棲宮中見孔氏。

  孔氏抱了抱幾個孫子孫女,出宮時,蘇宛平看到了孔氏身邊下人抱著的女娃娃,模樣很是熟悉,她臉色微變,莫非正是太子側妃李氏之女?

  蘇宛平看得出來,母后很疼愛這個孩子,也會隨她一同帶去別院去了。

  文武百官出城送行,傅震宇一干老臣領頭送行,一送五十里皆是不舍,直到鳳帝下旨讓他們回去,他們才留步。

  帝王帝後去了別宮,這一住可不是短短几月的事,恐怕得是數年了。

  而皇宮裡,太子時郁執政,逍遙王輔佐,兄弟二人同進同出,史官點評,時家兄弟兄友弟恭實屬歷朝歷代難見。

  時燁注重邊防與兵營布陣,所以他管的是兵部與戶部,還有京師營以及各地方軍的調動與考核。

  每日從宮裡回來,時燁累爬了,蘇宛平會幫他揉揉肩和背,夫妻兩人到這個時候就會聊起朝中的事,按理這朝中之事女子不得聽也不得插手,可是時燁與蘇宛平卻是養成了習慣,蘇宛平會時不時給時燁出些主意,同時也有一些新的提議能使兄弟二人打理朝政也省心不少。

  這會兒夫妻二人又聊到了京師營設軍機營一事,這個提議是蘇宛平上一次幫著衛成出錢出力置下游擊軍想出來的,那攀爬的工具讓她靈感頓起,何不專門設一部門研究這些軍事武器,而不是京師營里的工匠聽著主將的命令才會去做。

  畢竟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所以設下軍機營是最好的,到時候可以廣招天下奇士,術業有專攻,只做各自手頭的強項,豈不是更好了。

  蘇宛平的提議時燁很快應下了,還決定明個兒再與兄長一商量,基本能定下來,只是這軍機營的花銷有些貴了,國庫怕是拔出的銀兩不多。

  蘇宛平立即說道:「若能讓衛成掌管軍機營,我願意成立喜客來軍機營專項基金,算是我身為皇商對國家的貢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