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派蘇義出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孔令瑛聽著,心裡難過,可是她卻仍舊固執的看著母親,信必須寫。

  周氏終於拿起了筆,一封信寫出來,孔令瑛看了,上頭的確寫著讓父親投降,並說了孔家的處境,字裡行間皆有勸服之意。

  孔令瑛收起信,轉身要走時,周氏便沉著臉問道:「你的兩個侄兒幾時放他們出天牢?」

  孔令瑛腳步一頓,看向侄兒那渴望的眼神,還這么小,如花的年紀。

  「只要勸服了父親,我會放他們平安離開。」

  孔令瑛拿著信走了,周氏沒有說話,水氏和畢氏卻是著急了,「娘,你怎麼就能將信給她了,萬一她不放過兩侄兒該當如何?」

  周氏聽到兒媳婦的話,冷眸看了一眼,「該當如何,也不過是一死。」

  周氏說完便不再說話。

  皇后孔氏拿了信,立即回到鳳棲宮,同時自己也寫了一封勸服的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父親能懸崖勒馬。

  也就在鄭侯回來的這一日,傍晚時分,時郁從宮裡出來,卻是直接往蘇府去了。

  蘇義從衙門裡回來,與妻子寧氏正在吃飯,太子來了,夫妻二人連忙上前相迎。

  隨即時郁將蘇義叫入書房。

  今日關於鄭侯捉住孔家家眷的事,蘇義自是知道,姐姐已經派人支了信,蘇義最近與寧相一起實施新政,勞心費神,終於有了些成就,最近瀚林院裡正在改革,便是京城裡的官員也建議重新考核,不少官位有其位而無其職,在衙里混日子,寧相與蘇義商量著也是要做些考核後處理的。

  然而時郁今個兒過來不是來問新政的,而是他要派蘇義去往淮陽。

  「逍遙王原本從巴蜀回京城,被本宮半路攔下,如今他應該帶著各地方軍趕往淮陽助戰,這幾日本宮內心不安,蘇義,你將孔家家眷帶上,也往淮陽去一趟。」

  「當年在巴蜀時,你與你姐夫一起,能成大事,你心思細緻縝密,能為逍遙王出謀劃策,本宮擔心他行事魯莽落下圈套。」

  蘇義一聽,應下了,他的確沒有想到太子殿下如此信任他,他不過是一介文臣,但鳳國有難,文臣也不能束手一旁,所有的新政也好,官位調任也好,都不及鳳國的安定。

  時郁知道他會應下的,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說道:「好在本宮如今還有你能依仗,你現在就出發,帶著孔家家眷的事刻不容緩,消息不可傳開,事關重大,你小心謹慎,一路上將人質押入淮陽。」

  蘇義再次應下。

  時郁沒有留下來吃飯而是匆匆走了,寧氏本以為丈夫還要吃晚飯呢,這會兒為等丈夫,她和孩子也還沒有吃,沒想蘇義卻披上了鎧甲,他來不及告訴姐姐,只好向寧氏交代道:「我出京的事,你誰也不必說,等過上十日,你再告訴姐姐和母親,這樣一來,鄭侯也不會擔心我而又私自出京,而我更是要小心。」

  寧氏聽著,心就慌了,她看著丈夫,丈夫明明是個文臣出身,卻仍舊要領兵出征,還不得明目張胆,這一路上風險太大,她寢食難安,於是寧氏抱住了他。

  「夫君,朝中就不能派別人去,朝中那麼多的文臣武將,為何是夫君。」

  寧氏平素不知道有多堅強,這一次卻是露出了本性,蘇義很心疼她,抱住她安慰道:「不必擔憂,我姐夫還在淮陽,姐夫功夫高強,在巴蜀的時候,那才叫危險,不也被姐夫給平定了,我會平安歸來的,此事最好先不要告訴姐姐,我擔心她。」

  寧氏很是不舍,可是有些事是強求不了的,她只好點了點頭,眼淚卻流了下來,蘇義為她抹去眼淚,事情來得太突然,蘇義也不想這樣的。

  最後寧氏目送著蘇義走了,隨即寧氏叫人關了府門,京城裡不管誰的宴席,她都不會再參加,不僅如此,除了去太子府,她基本都不會出府門了,直到丈夫平安歸來為止。

  當天蘇義帶走了孔家的家眷,孔老夫人周氏怕是怎麼也沒有想到太子竟然背著皇后直接派人將他們帶走,原本還能鎮定的周氏這一下也終於慌亂起來,她先前是知道女兒的心軟,兩孫子是沒有生命危險的,但是現在,她無法再保證,也為孔家的將來而擔憂起來。

  蘇義將孔家家眷全部喬裝成莊戶模樣,同時又使了易容材料,將幾人改變了容貌,隨即每輛運貨的驢車上安置一個,看著就像車夫身邊的幫手,沒有什麼特別的。

  孔家家眷沒有想到蘇義如此厲害,不但改變了他們的面貌,還將他們點了啞穴,無法開口說話,更是無法行走,坐在驢車上,便是過路的百姓、還有巡視的兵衛,都不曾發現。

  這是一批走商,運的是香豆,往淮陽的方向去的,一路上,即使蘇義也是喬裝成一位管事,留了鬍鬚,誰能看出他就是朝堂大刀闊斧改了稅政的蘇大人,他身子微曲,與那行商管事簡直像極了。

  周氏倒是能坐馬車,卻由蘇義直接看住,商隊走得很急,一路上又有特殊的令牌,當真是通行無阻,便是進出城門也不必翻查,這不僅是皇商的令牌,還有官府的令牌,誰惹得起。

  經過陳州時,周氏想著,但願二兒子能想到他們的下場,兩軍對戰,人質很重要,正好先前想要回淮陽太難,如今直接到淮陽的地界後被二兒子救走,那就好了。

  不僅周氏一路中抱著這種希望,便是孔家其他人也是如此。

  蘇義帶領的護衛,有真假兩種護衛,真正領隊的護衛,反而是些鏢師,比如青衣和白衣,而扮成苦力和打下手的下人卻是太子拔給他的京兵,他們穿著破爛補丁的衣裳,每到一處紮營,也在慢吞吞的做著。

  有其他的走商隊經過,都忍不住停留朝這邊看來一眼,還替這隊商人擔憂,鏢師帶少了,貨雖值錢,可是在戰亂的時候,香豆不好賣,不如糧草好賺錢,往淮陽方向的多是糧草商,他們是去發國難財的,只要能活命運到,他們就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