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孔林鋒離開京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以前在宮裡陪著孔氏的時候就知道,她實則很想念時燁的,就盼著時燁能天天陪她吃個飯,如此就能一整日的開心。

  這一次她拐走了時燁,她每日思念難過,才會如此的吧。

  看到老了不少,又生了白髮的孔氏,蘇宛平帶著孩子在床邊坐下。

  孔氏伸手趕忙握住小菡兒,她看著小菡兒,這麼一仔細打量,這孩子也與燁兒小時候好像啊,雖說她不曾帶大燁兒,可是當初在京城時,她見過燁兒幾面的。

  她對燁兒小時候的長相總能午夜夢回時想起,她不曾帶大小兒子,是她一生的愧疚。

  孔氏忽然握住蘇宛平的手,啟了啟齒,艱難的說了一句,「宛平,對不起。」

  蘇宛平震驚,她看著孔氏,感覺以前的委屈似乎有了宣洩的出口,她的確恨孔氏的偏心,恨孔家的狠心,恨他們一個一個不將人命放在眼裡,去母留子,最誅心的四個字。

  蘇宛平沒有說話,孔氏卻是閉了閉眼睛,眼淚落下了,她看著蘇宛平,接著說道:「宛平,我其實一直都認可你為兒媳婦了,只是我一直都自我欺騙,當年我叫紅嬤嬤教導你規矩,本是讓你知難而退,甚至打擊你,可是你卻讓我另眼相看。」

  「當年在宮裡,我原本大可以讓紅嬤嬤故意處罰你,可是看到你如此堅毅的性子,還有你那認真的模樣,與我年輕時好像,我便動了惻隱之心,後來慢慢地接納了你。」

  「這麼些年來,我做錯了不少事,也不企盼你能原諒,以後你好好的守在燁兒身邊,能為燁兒開枝散葉,多生幾個孩子,我就很開心了。」

  孔氏似乎頓悟,蘇宛平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母后,她心頭的怒火與怨恨,以及委屈,似乎也沒必要再去計較了。

  這過程中,她也不是好惹的,她也曾反抗過,做為皇后,她能有如此胸懷,早已經對她容忍了。

  母后雖然偏心,但大是大非還是知道的,她與時燁在嶺南這兩年的安逸,也是母后對她的一種成全吧。

  「母后,不要再說以前了,以後,我們好好相處。」

  孔氏聽後,感激的點頭,兒媳婦不僅聰明,她還是一位胸懷寬廣的人,不計較就好。

  終於哄著孔氏睡著了,蘇宛平才拉著孩子出了寢宮,在門帘處,小令上前小聲說道:「夫人,那先前抓的那些孔家的刺客,該如何處置?」

  先前回京城時被那些人刺殺的事,她都帶了來,剛入宮時為了爭孩子的事,將此事給擱置了,如今母后臥在病床上,她畢竟是時燁的母親,她豈能在這個時候給她添堵,她也不是不能對付孔家。

  於是她說道:「全部殺了吧,此事不必張揚了。」

  於是主僕二人走了出去。

  而先前明明看著睡著了的孔氏卻忽然睜開眼睛,她是練過功夫的人,豈會聽不到剛才主僕二人的說話聲,孔氏是震驚的,所以說蘇氏回京城,孔家還派人行刺殺,父親這是越來越無法無天了麼?

  即使蘇氏是側妃位,他派人刺殺,那也是要殺皇室中人,先前拐走皇子的事,已經令孔氏很難過,這一次如同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使得孔氏喘不過氣來,她立即叫來嬤嬤,替她準備文房四寶。

  嬤嬤看著皇后還躺在病床上,豈能寫字。

  孔氏卻是一刻也等不得了,她撐著病軀,寫下懿旨,叫洪公公立即送去孔府。

  孔林鋒還在鬱悶著女兒對家裡的絕情,不扶持兄弟們一把,哪怕是想法子將她大哥從巴蜀召回來也是好的。

  沒想此時洪公公過來傳旨,那冰冷的聖旨尤如此刻孔林鋒的內心,他沒有想到女兒做得這麼絕,居然下旨叫他回老家淮陽,不召不得入京城。

  懿旨也是金口御言,若是沒下旨前,孔林鋒還能求女兒,如今已經下了旨意,就是無法改變的事。

  孔林鋒看向洪公公,懇求著想見皇后一面,洪公公卻是早已經聽令,於是將孔氏的口諭說了,「娘娘說了,淮陽侯即刻啟程,就不必入宮道別了。」

  孔林鋒身姿不穩,往後退了一步,好在下人扶住了他。

  所以孔林鋒回老家的事已經無法更改了。

  洪公公卻是轉身離去。

  淮陽侯自打辭官後一直呆在京城,如今忽然傳出來要回淮陽老家了,而孔家大子此時還外放在巴蜀呢,京城裡除了婦儒,就剩下孔家二子孔凡澤在,可是他的官職不高,沒有淮陽侯在,就沒有人罩著,孔家這是大數已盡麼?

  瞧著最近皇上要啟用蘇大人與寧相的新政,對權貴們居多的制約,就可以看得出來,皇上這是不想再扶持他們這些權貴了,率先從孔家新貴下的手,那他們這些權貴豈不是也沒法再留。

  一時間京城裡人心惶惶,正好這個時候,寧相與女婿蘇義共同推行出新政,等了兩年才實施出來,沒想朝中無人敢反駁的,也出乎寧相的意料。

  以前寧相要改稅政時,朝中不少人反對呢,如今卻是不同了,他不得不說女婿的能耐,在朝堂上,就新政來說,無人能反駁蘇義,不管誰挑出錯來,蘇義都能駁回。

  不僅寧相欣慰,皇上與太子也欣賞。

  一時間新政開始,各地發生了天翻地復的變化。

  而孔林鋒在離開京城的途中,他收到心腹的密信,全國的南臨客棧與玉景客棧全部已經做不下去,虧損的厲害,有一股勢力在對付他們的客棧,就這樣費了上十年心血才建成的各地客棧,轉眼間都沒有了。

  而更令孔林鋒氣憤的是,北邊的市場價格一團亂麻,百姓們維持著生計,可是價格卻不受商人控制,商人做生意也變得個個都保守起來。

  一時間孔家的生意受損,沒了嶺南的私鹽生意,又失去了價格的控制權,還丟失了各地客棧,從此孔家的商隊出行都有不便,可是那私鐵與私鹽,若不住在自己的客棧,那就有可能露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