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 軍立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底下大臣看到鳳帝沉默,沒有第一時間反駁,個個開始擔心起來,尤其是那幾個向著孔家的大臣,那當真是為孔家捏了一把汗,如今孔家無人在朝堂之上,此事一但被皇上定下來,那就是金口御言了。

  於是有大臣出言制止,「臣認為此事不可,妻即是妻,妾自然也只是妾,蘇側妃已經是為側妃,正妃自是另娶他人。」

  又有大臣上前附和。

  鄭一鴻聽著惱火的很,插了一句話,「你們這麼迫不及待,是擔心梅嶺山修通了真的能通往中原麼?你們剛才逼著蘇側妃立下軍立狀時可曾想過,她一介婦人,你們堂堂男兒,她能想到的,你們可曾想到過,憑什麼她想到了,造福了百姓,還得由你們在朝堂上指手劃腳?」

  隨著鄭一鴻的話一出,朝堂前眾位武將全部出列,先前沒站出來,是不想讓這些文臣難看。

  一時間感覺朝堂上都能打起來似的,這些武將個個一臉威嚴的看向這些文臣,這些文臣嚇了一跳,也憤怒了,「侯爺這是要以勢壓人麼?」

  「不,本侯只是就事論事,以勢壓人的該是你們才是,蘇側妃無勢,你們才逼她立下軍立狀,那各位可曾想過,平素處理衙里的事,可曾立下過軍立狀,可曾保證自己每件事都不犯錯?」

  鄭一鴻的話令他們一時間氣得不好反駁,鳳帝開了口,「全部退下,你們當朝堂是菜市口呢,關於嶺南修路一事,派阮大人去往嶺南親自主持,至於軍立狀——」

  「父皇,兒臣認為該立,獎賞也該有,蘇側妃太委屈了,她受了委屈離開京城,離開她的家人,她還懷著身孕,就憑著她生下皇孫,她也有這個資格。」

  鄭一鴻仍舊站在前頭,他忽然向皇上跪了下來,「臣不曾求過皇上,但臣這一次懇求皇上,請皇上將臣的女兒蘇宛平扶為王妃。」

  以護國侯的身份,蘇氏嫁入皇家為正妃,身份足夠,就為著護國侯的功勳,皇上也得答應,護國侯與孔家一樣重要。

  鳳帝原本想著此事暫且不提,一提都是問題,如今侯國侯這是拿出往日的功勳來懇求了,他若再不答應,那這君臣之心就有了溝痕。

  鳳帝沒再猶豫,答應了護國侯,由蘇側妃立下軍立狀,若是修通他梅嶺山能通往中原,那麼她便可回京城,成為逍遙王的正妃。

  說起來於鳳帝來說,他是盼著二兒子一家回來的,他想孫子想得緊,出生到現在不曾見過一面。

  退了早朝,這個消息迅速的傳了出去,京城權貴們很快得知,蘇側妃這一次要翻身了,瞧著她一但修通了梅嶺山,便能成為正妃,京城權貴當中,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也有嫉妒的,更有看孔家笑話的。

  孔林鋒正等著這一次彈劾的成果呢,沒想到會是這麼一個結果,他氣不打一處來,孔林鋒忍不住問起那位大臣,「你以為梅嶺山修通當真能通往中原?」

  那位大臣卻是搖頭,「很難說,瞧著太子殿下和護國侯皆在保她。」

  孔林鋒暗自捉摸,「不成,不管能不能修通,此路都不得修通,我馬上派人去往嶺南。」

  那位大臣連忙勸道:「這一次怕是不行了,這一次由工部侍郎阮大人接手,算是工部的人來參與了,同時修通後能不能通往中原得兩說,咱們何不靜觀其變。」

  孔林鋒卻是很焦慮,「你不知道,這位蘇氏我查過她,此女特別有能耐,她做事向來有深意,她若說修通此路能通往中原,那此事多半是真的。」

  那位大臣卻建議道:「侯爺何必如此著急,修路可不好辦,如今出了事,阮大人去往嶺南得幾個月,再修好又是幾個月,到那時真的修好能通往中原的路,侯爺只需在蘇側妃回京的路上動手,不就可以了,至於修路的事,既然是上頭的事,就根本無法阻止的。」

  孔林鋒一聽,雙眸一亮,對了,他又何必著急,去母留子仍舊有效,弄死了蘇氏,管她事後追封為王妃又如何,這王妃之位仍舊是他們孔家女子的,同時她的孩子還得由孔家女子養大。

  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京城邸報迅速的傳入嶺南,送到了時燁的手上,同時一起送來的還有軍立狀與聖旨。

  若是能修通梅嶺山,蘇宛平便是逍遙王正妃,時燁接連看了兩遍,有些不敢置信,最後他一臉歡喜的將聖旨交到了蘇宛平的手中。

  蘇宛平原本已經掩瞞了這一次修路的意外,沒想還是傳到了京城,合著在京城裡還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看著這聖旨,是不是代表著她這一次因禍得福了。

  「時燁,梅嶺山修通,我敢保證能通往中原。」

  因為這是後世傳揚的一處關卡,她當時穿越過來時,就發現這兒的與後世傳的吻合了。

  時燁聽到這話,心情大好,「好,咱們就認真的將路修通,到時咱們揚眉吐氣的回京城。」

  蘇宛平雖然不捨得離開嶺南,但是她還是希望能給孩子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而不是庶出子。

  於是她點頭應了一聲「好」。

  時燁攬她入懷,兩人一起談起了梅嶺山的事。

  梅嶺山的工程暫時停滯下來,他們要等工部來了人才能開始動工,如今指使的不再是蘇宛平,她只是提供建議的人。

  而原本在等著馬上能回京城的傅慶傑沒想京城裡會傳來這樣的消息,他不僅失望,甚至還有些不可思議,這個外甥女倒是能耐了,這明明對她不利,她卻勝了一籌。

  於傅慶傑來說,他是不喜歡這個外甥女的,可是如今不得離開嶺南不說,工部還派了阮文善過來,他的上司,以後修好了路,那這功勞又是阮文善的了。

  傅慶傑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他要是不曾上奏摺,是不是蘇氏就沒有這造化,阮文善也就不能來嶺南了,當真是失算。

  工部幾位小官得知阮大人要來,他們就放心了,有了阮大人在,他們不必再害怕傅慶傑,而且這工地上的事,他們也算了解清楚了,蘇側妃是真的在為百姓做好事,問過當地人了,此路一定能修通去往中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