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孔凡澤落入吳越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華應和衛成帶著人手立即遊了回去,接著跟蹤。

  只是這一次令他們意外的是,這船不是往梅嶺縣的方向去的,而是往吳越國方向去了,看來真的是吳越國的奸細,沒想到被他們這麼一鬧,正事沒幹,就打道回府了。

  華應和衛成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於是兩人的船也一同去往吳越邊界,藏在水草中,且看著吳越國的動靜。

  大概是晌午時分,孔凡澤一眾人終於看到了海岸,他們放下心來。

  船靠岸,北邊戰士紛紛下船,孔凡澤踩到了地上才安下心來,船還在冒水,再遠行不可能。

  孔凡澤問那水手,「這兒就是梅嶺縣碼頭?」

  那水手卻是朝岸邊看去一眼,暗自心驚,他是想去梅嶺縣碼頭,可是昨夜慌不擇路,他能開船就已經不錯,如今看到這碼頭,他就知道壞事兒了,這兒並不是梅嶺縣的碼頭。

  他也不知道是哪兒,為了保命,只好點頭。

  孔凡澤轉過身去,哈哈大笑,「倒是讓我找到了。」

  話才落,忽然從岸上衝下來一隊人馬,他們個子精瘦,不及他們北邊戰士的身高,可是他們卻很精悍,一身利落的短裝,一看就都是識水性的。

  孔凡澤心下一驚,連忙看向那水手,那水手嚇得往海邊跑,沒想那些人隨便來了幾個一同跳下海,沒多會就將水手抓了回來。

  孔凡澤算是什麼都明白了,於是拿出自己的令牌,亮出自己的身份,原本是想悄悄地來梅嶺縣來搞事情,沒想到才上岸就被逍遙王的人馬知道,不過相較於海上的風險,他也只好露出身份保命了,來日方長呢。

  然而那些人看到他的令牌,個個都露出奇怪的表情,其中一位領頭的戰士,哈哈大笑,「有意思,抓了個當官的,快,押他去天牢。」

  天牢?

  孔凡澤面上一驚,忙問道:「這兒是哪裡?」

  那人面色淡淡地看向他,「吳越國地界,鳳國當官的敢闖入這兒,腦袋很硬朗,且讓你見識一下咱們吳越國的厲害。」

  兩方人要動手,可哪是對方的對手,很快就被對方制住,於是孔凡澤被押走了。

  藏在水草中的華應和衛成從水中冒出頭來,華應驚訝的說道:「衛成,你看到了麼?那領頭的怎麼瞧著像是孔凡澤?」

  衛成點了點頭,「此人去往吳越國是什麼意思?莫非要勾結吳越國行事?」

  「有可能,我們且守好這邊界,靜觀其變,孔家向來狡猾,咱們得抓到證據,不然孔凡澤定不會認,反而會倒打一耙,咱們二人是不該在嶺南出現的呢,一但孔凡澤回京城彈劾,咱們不要說告孔凡澤的御狀了。」

  的確如此,華應與衛成於是兩人輪流著守在這邊界,餘一人在各地巡視。

  京城裡來人了,來的是官船,到了梅嶺縣停靠,蘇宛平知道後,時燁正好不在家中,於是她帶著人過來相迎,說是京城工部來了人,修梅嶺山不知什麼時候傳到了京城,官家派了工部過來援助,同時國庫拔款。

  蘇宛平立即想到自己當初在母后面前說過的一番話,她當時說過修路收過路費的事,這一次父皇沒有懲罰她,反而將此路當成國有了,是不是怕她收過路費啊?要是她打算收梅嶺山的過路費,她怕是要賺發了。

  只是當蘇宛平看來船上下來的人時,她的臉色就不好看了。

  來人正是工部郎中傅慶傑,是她二舅,她是不太相認的,不過對方也不想認她這個外甥女。

  傅慶傑朝她看去一眼,倒也上前行了一禮,一路上聽說了,沒經皇上同意,她在嶺南成了逍遙王妃,當真是笑死人。

  蘇宛平看著這個舅舅,有點兒頭痛,她這修路的事,怕是要有波折。

  後頭跟著工部一群人,他們在工匠上都各有造詣,可以過來指點一二。

  蘇宛平倒也公事公辦的請他們去王府暫住,傅慶傑其實一路坐船,整個人都不好,早就想休息了,可是在這個外甥女面前可不能示弱,正要拒絕,後頭工部各小官已經應下,還道了謝。

  蘇側妃親自過來接他們,他們很感動,果然蘇側妃有能耐,竟然想著修通中原的路,要是放他們身上也不敢想這事兒的。

  幾人坐上馬車往王府去,王府內已經備下了酒菜,為他們接風洗塵。

  傅慶傑裝得再好,到了這會兒,已經受不住,一個兩個的都吐了,吃不下,臉色還挺蒼白。

  那小官只好解釋,原來他們在船上就有些受不住,不習慣坐船,所以他們這一次來更希望能修通梅嶺山,如此一來,不能坐船的就可以走陸路了。

  蘇宛平請來了大夫為他們診治,其實也就是休息些時日即可。

  對上這個舅舅,蘇宛平心情好不起來,於是給他們安排了客院,她便走了。

  梅嶺縣沒有像樣的驛站,無法接待這些官員,要是放在平時,就由官衙租住一處院子住著,如今慶幸能在王府借住呢。

  待傅慶傑來了梅嶺縣才知道,梅嶺縣的知縣都被逍遙王給撤了,如今縣衙空置,簡直是胡鬧。

  豈能這樣的,梅嶺縣沒有知縣,這些地方事務誰有打理,全部交給縣丞,豈不是亂套了。

  可是想歸想,如今在對方的地盤上,傅慶傑只能默默地將此事記了起來,來日回京城,必定彈劾。

  蘇宛平安頓好這些人,便叫高文高武將梅嶺山修路的幾位管事叫了來,想必過幾日,這些工部小官就會去考察了,所以他們可得準備一下,她請的是民間的工匠,費了重金,修路的方式與方法自是與工部這些老工匠不相同的,但嶺南請的這些工匠,他們更熟悉地勢,有著他們獨特的修路方式,所以一但工部這些人若是與她請的人有不同意見時,她自是不會協妥,只有共同討論結果。

  她其實是不太想工部的人來插手,尤其傅慶傑,這樣過來豈不是白撿了功勞,回京城後又能升官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