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遭金無惜背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104章 遭金無惜背叛

  於是她欣然答應了。

  時郁心情似乎好了不少,旁邊坐著的趙朋遠是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的,心想著妹妹以後還是少與陳平陽見面吧,畢竟妹妹是皇家媳,名聲要緊。

  三人一同吃過飯,蘇宛平和趙朋遠將太子送走,而後蘇宛平看著大哥便是哈哈大笑起來。

  轉眼間她在京城裡的產業擴大一倍有餘,最主要的是打擊到了施氏,得了她十萬兩銀子,還阻止了她的生意,簡直不要太爽。

  相必再加上江南江北的打擊,施氏已經不成氣候,她手裡頭沒有產業了,傅家得了她外祖母的嫁妝,傅琴一家人也跟著享受,施氏利用手段從金家得來的產業,也該還回給金家了,她現在也算是零光一身了吧。

  太子府後院,施氏面色含怒的看著跪在眼前的大管事,終於將這事情的脈絡理清了,那些上門討要貨銀的作坊全部結清,算下來賺下的十萬兩銀子歸零不說,她的產業一間不剩。

  先前她覺得賺快錢的生意因為這一次的事,她也想明白了,這生意沒法再做,客商的誠信她無法保證,同時她擔心施氏再藉機向她動手坑害她。

  施氏最氣人的是想方設法賺下的十萬兩銀子落入了蘇氏的口袋裡,而皆是眼前的這位大管事識不清,最後那兩樁生意不做就好了,看到那些什麼東珠,她就來氣了,那裡可是損失了三萬兩銀子。

  施氏攥緊了手娟,半晌才說道:「撤下大管事一職,將功贖罪,立即帶著人馬去往江南金家找金無惜,叫金無惜馬上準備兩批糧食,送去綏州和燕北。」

  那大管事連忙領令,當天便出發了。

  施氏往後一靠,心裡一股怒火無處可泄,想到蘇氏那得意的神情,她就氣得牙痒痒的,她在京城裡的生意沒了,好在江南還有糧食,她一定要東山再起,借著金家的財力,再在京城裡開設秦樓。

  傅家閒庭院裡,傅娟一家正在吃飯,蘇宛平將自己生意上的事說了,她收走了施氏的生意,所以她在京城的產業越發多了。

  寧氏聽後很高興,等她生下孩子,她還想著幫姐姐打理生意。

  蘇宛平卻是連忙制止,「弟媳將來只管著醫院的事,為百姓做好事,才是咱們的根本,而我以後主要還是做糧食皇商,其他的產業也就是順勢而為,只想做穩妥的生意,不想有人眼紅而下手。」

  比如施氏,等她一無所有之時,就難免會對她下手了,施氏在暗處防不勝防,為此早早的杜絕,她的生意必定一清二楚的,與她交往的客商也都是相熟的人。

  寧氏的肚子越發的大了,瞧著再過一個月就要臨盆,蘇宛平在閒庭院裡準備了兩位穩婆,又有乳母等著,一切就緒,就盼著她弟弟能趕回來,整個孕期,弟弟都不在身邊,弟媳著實辛苦。

  傅娟一家很溫馨,而傅琴的院裡卻是烏雲密布。

  傅琴自打那次得知山修死後,她的心如死灰,她的確懷上了山修的孩子,此事除了身邊的嬤嬤外,其他人皆不知,如今飲食起居都由嬤嬤一個人負責。

  那日得知山修被殺,傅琴當晚就見了紅,養了快一個月才下床,終於穩住了。

  想她到這個年紀還懷上了孩子,當初傅琴沒有吃下避子藥,她的確生了與山修廝守一生的想法,甚至她都想好了,等肚子再大一點兒了,她就帶著山修去別院住,到里在莊子上生下孩子後再回來。

  然而一切都不聽傅琴所想,山修死了,死在蘇側妃的手中,她的兒子也是蘇家這對姐弟所為才流放邊疆,她對傅娟一家人的恨意已經不是一點點。

  若不是她現在身體不方便,她一定要對傅娟一家動手,哪怕是賠了她這一條命也再所不惜。

  傅琴吃不下飯,吃了幾口後就放下了碗筷,對嬤嬤說道:「給我女兒遞個信,就說我有急需,想要兩萬兩銀子。」

  她拿著這些銀子準備好生下腹中的孩子,山修不在了,兒子也流放了,大女兒嫁了出去,她這麼大年紀還能懷上,她一定要生下來,也是她餘生的依託。

  嬤嬤應下,服侍著傅琴躺下休息,她才匆匆出門往太子府去。

  施氏得知母親忽然要用兩萬兩銀子,很有些疑惑,但最後她還是給了,心裡卻想著,母親最近似乎有些不對勁。

  幾日後,施氏收到從江南的飛鴿傳書,金無惜竟然不見大管事,便是拿出她的令牌,金無惜也不理會,施氏感覺到不對勁,金無惜到底是個什麼意思?他有這膽量,這些金家的旁支,皆有把柄在她的手中,怎麼會忽然敢反抗了,再說自打跟了她,旁支沒少占好處,莫非金無惜想投靠金二郎不成?

  施氏派人查金無惜,一來二往,終於將那些糧倉追了回來,施氏鬆了一口氣,金家的田產是她唯一的底蘊了,若無這個,太子殿下必不容她,綏州與燕北的兩批糧食,她必須送到。

  只是在施氏還沒有心寬太久,大管事的再來傳話,出事兒了,金無惜交出來的糧倉里全是陳糧,那些糧食有的壞了不少,有的直接爛了不能吃了。

  而金無惜卻將這一要歸結在保管不斷,害得糧食有損,一句話便將責任推掉,施氏發現一個問題,這新收的糧食就成了這樣,那麼她先前出的那些銀子豈不是落入了金無惜的手中了?

  金無惜這是想玩金蟬脫殼不成?施氏的心情壞到了極點,迅速給金無惜寫信一封,如若金無惜不借銀子退出來,她必定將金家旁支的把柄公之於事,那麼都將這金家的田產交給金二郎吧,誰都沒有好處。

  只是施氏不知道的是,江南江北的糧價早已經被杜儲控制住了,除了百姓的日常所需要,但凡糧商來買糧,皆是高價米,也就是說,買糧需憑戶籍,一家按人口算才能買下多少量的糧食。

  這便是蘇宛平做上了糧食皇商的原因,她有了這一層身份,她就只能是鳳國的糧商,其他小糧商在新糧問世之時可以分得一杯羹之外,想再要囤糧來左右市場的價格那是不可能了。

  而且蘇宛平在江南江北布置了這麼久,又豈會讓他們得逞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