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賜寶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739章 賜寶墨

  「好了,收到你的回禮,也算是我在船上留下了念想。」

  蘇宛平好無奈的看著他,這玉佩是她先前準備給弟弟的,上面刻著平安二字,如今落入陳平陽手中,忽然覺得也很貼切,出海行商,平安最重要。

  此時陳平陽也翻看了一下上頭的字,忽然笑道:「你許我平安,我必會聽你的話,以後每次平安上岸,必會給你去信。」

  「這……」

  「若是覺得不方便,我便叫管事的傳個話,便說貨物一切都很平安到達,如此你丈夫也不知道,便不會說你了。」

  蘇宛平見狀,便說道:「沒關係,你可以給我平安信,我夫君向來心寬,又許我自由,你們陳家是我生意上的朋友,他也必定將陳這當成朋友。」

  然而陳平陽卻是撫額,「我是代表個人,不是我陳家,好吧,你要說陳家也隨你,你知道我的意思就是,以後你若是……算了,也不說了,左右我這一輩子怕是娶不上媳婦了。」

  蘇宛平反而有些想笑了,若說先前兩人還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卻真的像一位老友一般。

  「如我這般女子,這世上多的是,陳公子不必擔心便是。」

  陳平陽起身朝她擺了擺手卻是走了。

  蘇宛平拿著千里眼朝窗外望了望,真的能看好遠,她將這稀罕之物好好收起,方去了宴席。

  這會兒宴席已經接近尾聲,蘇宛平和傅氏一起送走這些貴夫人,一個兩個只想幫蘇宛平選門親事,連莫氏都勸她來了。

  終於將人送走,母子三人卻是笑了。

  蘇義無奈道:「哪日我看到姐夫,必會讓姐夫急上一急。」

  傅氏連忙制止,「此事不必再提,女婿若是知道你姐姐這事兒必不高興,這玩笑開不得。」

  蘇義不以為意,雖說姐夫有苦衷,終歸這麼些年也不捎信回來,瞞得他們苦,自然他還是記著了的。

  一家人從清風酒樓回去,過年時節,梅嶺縣很熱鬧,明年梅嶺縣知縣的任期滿,要升官了,便是阮知州也要調回京城,升為三品工部左侍郎。

  傅家年前參加趙知縣的宴席,才得知這個消息的,消息公布出來,開年後,會有新知縣上任,正好做了交接便要走了。

  在蘇宛平相問之下,才知趙知縣這一次去往平江府為知州,這可是富縣,天下糧倉之一,很容易出政績的,想必只要糧食抓好了,官糧有存下的,將來能支持邊關將士也好,救災也好,這都是政績了。

  畢竟當年的傅家能擁有如今的地位,就是借著這糧倉的福,只是這也是能耐,能不能裝滿糧倉,全靠他這個知州的能耐。

  吃飯的宴席上趙知縣與蘇義交流了不少為官之道,倒是令蘇義受益。

  赴了趙府的宴,傅家便不再參加其他人的宴席了,轉眼年三十這日,傅家將院裡院外都收拾的乾淨。

  蘇義寫了對聯,與姐姐一起將對聯貼門上,接著轉身入屋準備吃食去了。

  傅氏出門的時候,卻看到門上的對聯不見了,同時門口擺了一藍子雞蛋,傅氏有些哭笑不得,叫來兒女出來相看,剛貼上不久的對聯被人偷了,對方偷了還留下一籃子雞蛋來。

  果然是人出了名,便是筆墨也出了名。

  蘇宛平無奈的看著弟弟,只好姐弟兩人又回東屋寫對聯,不就做春聯麼,蘇義張口即來,一轉眼寫下上十副對聯。

  姐弟兩人貼上了對聯,將餘下的對聯放在院門口的長凳上,上面寫著讓鄉親們高抬貴手,千萬別動貼上的對聯,凳子上的對聯可以任取,若有求對聯的,也可以敲門上前求取。

  不過一個時辰,門口又擺了數藍子雞蛋,先前寫的對聯全搶光了,傅氏見了,看向兒子,蘇義也有些無奈,不想呆會兒又有人上前敲門,乾脆叫管事的上街買筆墨,他今個兒就多寫幾幅對聯,左右也就今年在這兒過年,以後在外地上任,能回鄉都是難事兒。

  整一個下午,蘇義所寫對聯,全部被人偷拿走,算著這文巷也沒有幾戶人家,如此說來別的街頭也來了街坊過來討對聯了。

  直到天黑了,蘇義一抹汗,手都有些發抖了,才看到留下一張字條,「鄉親們感激蘇才子賜對聯,銘記於心,此乃最後一副,隨後不會再來取。」

  蘇義也算是鬆了一口氣,蘇宛平幫弟弟按摩手臂,旁邊的傅氏卻是越想越好笑,看著兒子累著既心疼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悅,「頭一回還有人如此求寶墨的,見識了。」

  「重點的是這麼多的雞蛋也不知是哪些人給的,無法退了,明個兒咱們將雞蛋煮了去城隍廟裡發給乞丐吃。」

  傅氏這麼建議,蘇宛平自是同意,接著說道:「娘,明個兒咱們一起去,到時我還帶些白米粥去,一碗粥一個雞蛋,也算是過年了。」

  傅氏點頭,兒子出息了,文墨都可以賣錢了,母女兩人看到蘇義像看到一棵搖錢樹。

  蘇義心驚,指了指自己的手,說道:「娘,姐,我的手臂不要了。」

  「要的,要的,這可是一雙生錢的手。」

  蘇宛平補充。

  蘇義無奈的看著姐姐,「你是咱們家財迷,我這雙手可是為百姓申冤的。」

  蘇宛平一聽,立即抬起弟弟的手看,「瞧著也沒有特別之處,可是以後多少案子會經過這雙手呢?」

  蘇義忍不住笑了,他只是隨口而說,瞧他姐與有榮焉的模樣便讓他笑了。

  熱鬧的過了年,初一早上,一家三口煮了雞蛋,做了白米粥,阮娘又做了個帶肉的小菜下粥,一同往城郊的城隍廟去了。

  果然這兒有不少乞丐聚在這兒,他們身上的衣裳大多破爛,瞧著也挺可憐。

  三人架了粥棚,開始施粥,這些乞丐還不曾吃過白米是什麼味兒,偶有在糧鋪門口撿到一把白米,便洗都不洗,直接嚼著吃,也是極好吃的。

  如今白米粥配雞蛋,還有油水的小菜,這些乞丐吃得很香。

  白米是當時代最難得的好東西,便是邊關的戰士也不是常有吃的,蘇宛平今個兒煮得多,這些乞丐吃了個夠,連連向三人道謝。

  這一日過得很清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