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招募水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74章 招募水手

  此時的離朝已經安定下來,邊關不起戰事了,陸路也已經恢復了太平,各地官員開始打壓那些藉機起事的義軍,不過幾個月的時光,又出現了陸路的走商,而海運更是不用說了。

  余家的船隊一直有通行,其他的小船隊也開始恢復過來,雖然不及以前那般通順,卻也還是能做生意的,十樁生意里毀掉兩三樁,還是有利可圖的。

  餘江這一次帶來了不少貨物,徹底與蘇宛平做起了長期的生意合作,蘇宛平將他請下了船,就在清風樓里住著,於是蘇宛平說起了自己的提議,她問余家船隊可招收水手。

  餘江一聽,倒是點頭,「你是什麼機會都不放過,各地陸運和海運恢復後,的確我余家船隊要擴大規模,自然是要招收一些水手的,不過沿海一帶要招些人手挺簡單,尤其是現在,都是擠破了腦袋的想要加入我余家的船隊。」

  那是當然了,余家的船隊在這亂世中還能通行,不僅他們的護衛隊厲害,還有他們黑白兩道的交際手腕,蘇宛平點了點頭,他今日特意將餘江請下船,好酒好菜招待,又送來了美人,怎麼說也是想為梅嶺縣的百姓爭取一些水手的名額。

  餘江在聽到蘇宛平是為梅嶺縣的百姓著想時,他再看蘇宛平的眼神就有些不對勁了,餘江捋了捋鼻端下的八字須,無奈道:「遂不知你一個為利是圖的商人還有這憂國憂民的心思。」

  為利是圖麼?蘇宛平卻是笑了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自然也是一個俗人,不可例外,不過我的家鄉在梅嶺縣,我看著梅嶺縣一步一步的繁華起來,可如今我卻看到了梅嶺縣的莊戶生活越來越不好了,我雖為商人,手中不缺銀子,可是我還是會良心痛,余總管你說,我能怎麼辦。」

  「余家船隊在咱們梅嶺縣賺下不少銀子,不就是順手而為的事,便答應了我的請求如何?」

  蘇宛平說這話時,面上含笑,可是話里話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商量的餘地,餘江看著她就有些牙痛,強龍難壓地頭蛇,她這個地頭蛇還當真令人頭痛的。

  最後餘江同意了,蘇宛平知道余家船隊能在梅嶺縣停留的時間不長,於是二話不說派分銷商又在東西南北四區設點為余家船隊招水手。

  沿海的百姓個個都悉水性,做水手自是不成問題,有出路就好,而且余家船隊同意了,每過三個月,他們便能回家一趟,見見自己的親人,有時能呆半日,有時能呆一日,視情況而定,但相較於那些一去不歸的船隊,於梅嶺縣的百姓來講,這已經是很好的憂待了。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原本應騁雜貨郎的百姓轉身投入余家船隊中,這一下餘江懵了,他怎麼也想不到轉眼幾個月梅嶺縣出現了這麼多的壯丁,他們余家船隊雖然家大業大,可是也用不了這麼多的人,不可能因為蘇宛平的一句話「威脅」,還得他們余家船隊養活整個梅嶺縣多餘的壯丁吧?

  於是餘江叫來蘇宛平,說余家船隊最多要走兩百名水手,多了便不要了。

  好吧,能給百姓謀點差事已經不錯,倒也沒有強行要求,便將餘江這個要求說了出去。

  百姓們一聽,更加瘋狂了,精挑細選之下,終於要走了兩百名水手,這些人不僅壯實,而且水性極為了得,餘江到最後還挺滿意的,發現真是萬里挑一出來的,想來以後行船所需要的人手也不必在其他地方找了,就來梅嶺縣。

  余家的船隊一走,沒想喜客來又得了民心,百姓們對喜客來的感激不言於表,從此後只要是喜客來賣出來的東西,百姓都會放心的買下,也不理會別的小商販了。

  這個時代不知道什麼是品牌效應,但他們卻看到了喜客來的名聲,一時間讓不少商人生出好奇之心來。

  當皇帝需得民心,當知縣需得百姓擁護成為地方父母官,沒成想當一個商人,也需要民心不成?

  自古商人地位低下,百姓的地位還是良籍,雖然沒錢,地位也比商人高,如今得了民心的商人,地位看著低下,卻是有一股無形之中的力量,這讓不少商人紛紛效仿之。

  就像醫館裡的大夫一般,為百姓冶病行善而出名,喜客來卻為百姓解決工作而出名。

  余家船隊招走了水手,轉眼間蘇宛平又給了趙家船隊與賈家船隊的總管事一封信,要招水手,先從梅嶺縣開開始。

  蘇宛平與趙家和賈家的關係,這些總管事哪敢不從,何況兩位少主臨去京城前便有所交代的,立即派了人手過來招騁水手。

  再一次的引起梅嶺縣的百姓們對喜客來的擁護。

  傅家院裡,蘇宛平卻有些不開心,看著時燁說道:「趙朋遠和賈淳去往京城見父母,可是汴京城如今落入了鳳國人手中,那麼他們還能回到離國嗎?」

  時燁也正為此憂心,他擔心的是兩人一路上的安危。

  「時燁,你說撤都如此迅速,朝中官員跟著一同撤走,這些地方百姓與商人自是不能了吧,所以趙家和賈家算是哪國人?」

  這是個嚴肅的問題,畢竟兩家的本家在嶺南,也就是離國,可他們的當家人卻留在了鳳國,平素行商也就算了,可是眼下正是敏感期,王家人當政,不知道這邊關的王將軍會不會對趙賈兩家動手。

  時燁安慰著蘇宛平,叫她別多想,趙賈兩家在嶺南根深蒂固,不會有事的。

  蘇宛平眼下也著實沒有能力護住趙賈兩家,再想到離國此事正需要安穩,或許不會對這些商人下手。

  隨著水手的招幕,梅嶺縣的百姓似乎緩了一口氣,趙知縣知道此事後,忍不住在田氏面前誇讚,「傅家女心智高,竟能想到這樁好事來,多虧得她出生梅嶺縣,轉眼替我解決了不少矛盾。」

  田氏也是很欣慰,先前還有百姓鬧縣衙,轉頭因為水手招募一事,這些百姓們似乎得到了緩解,梅嶺縣的生意又恢復正常,雖然不再像以前那般能隨手拿得出銀子,但也不會攥著銀子而不花銷的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