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蘇義的心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16章 蘇義的心思

  邵正銘與傅家母女談了許多,所有道理他們都懂,眼下就盼著傅家母女能勸住蘇義,乘著這幾日好好寫兩篇賦交上,再由知縣大人指點改正,之後便拿著佳作去拜師了。

  送走邵正銘,母女兩人相視一眼,傅氏感嘆道:「義兒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主張,此事急不來,你跟時燁適當的勸勸,若是他同意拜師固然好,若是不然,也不能強人所難。」

  傅氏這人不喜歡爭也不喜歡搶,對兒女的期盼也不高,只要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若是此次拜師一事會讓義兒不開心,她也不會為了整個梅嶺縣而去逼迫孩子的。

  蘇宛平卻是心思活絡,若想讓弟弟將來真的功成名就,造福百姓,這個師必須得拜,這可是他的前程,豈非兒戲,這個名額不管如此,她都要為弟弟搶到手。

  蘇宛平暗自下定決心。

  夜裡蘇義回來,蘇宛平去了他的東屋,便問起他最近做了些什麼文章,蘇義向來不瞞著姐姐,尤其是一直以他為傲的姐姐,他二話不說便將最近的文章拿出來了。

  蘇宛平拿進自己的房中細看。

  夜裡時燁回來,看到她挑燈夜讀,不明所以,上前一看,見是弟弟寫的文章,便也忍不住看了起來。

  蘇宛平看完,從文章中拿了一篇出來,她覺得這一篇不錯,於是交給時燁,讓他看看。

  時燁看了看,笑道:「若論文筆和流暢,此篇絕對是最好的,只是言詞太過華麗,不太務實,若是宛平想偷偷拿篇文章出來交給季大儒,那不如拿這篇。」

  時燁拿出一篇交到了蘇宛平的手中,蘇宛平看著手中的文章,只見上頭寫得是梅嶺縣的山川地貌,同時說到了水田的溝渠,以及引用活水的一些構思。

  「弟弟的算術著實不錯。」

  「還不是你教的好。」

  時燁開口,蘇宛平忍不住想笑,說來他們幾個的算術都是她教的,只是她弟弟卻是學以至用了,瞧著這引活水的機關術,不正是借用了風的力量,這個點子不錯,蘇宛平一心只想著做生意去了,都忘記了自己還是後世的人,一看到弟弟這上頭說的,就知道此方法實用。

  此時的時燁卻開了口,「弟弟之才若是在京城,可以進入工部就職,可惜離國亂了,這一次鄉試一事,到時還得多聽取一下季大儒的意見,可能今年鄉試不能參加。」

  「不能參加?」

  蘇宛平看向時燁,一臉的不敢置信,「我弟等了三年,已經十五歲了,若是今年不參加,豈不是還得等上三年,到那時他便已經十八歲,再說下考場也不是百發百中的,那要如何是好?」

  蘇宛平一臉的擔憂。

  時燁嘆了口氣,說道:「我只是猜測,季大儒寫下責己賦,便可以看得出來,他對整個朝堂的失望,宛平,你再看看嶺南流放過來的罪人,是不是又多了,這些人先前也是一方官員,結果落得如此下場,比往年來得都要多,你可曾問過他們,到底是什麼罪?」

  「我時家被流放,那的確是有罪在身,可是眼下的這些人,不是忤逆聖意的大罪,便是因為口嘴上的或者別的原因落下了罪名的,這些人是冤枉的,他們根本就是無罪的。」

  蘇宛平覺得時燁說得也對,其實自從她看到了罪人村的罪人後,她就有些擔心弟弟入仕為官一事來,如若朝堂大亂,那弟弟前去,豈不是也得受苦,她是願意將弟弟留家中幾年的。

  何況他們家現在也挺好的,就算弟弟不出仕,她也是願意的。

  夫妻兩人取了這篇文章私下裡留了,其他的卻退回到了蘇義。

  蘇義倒也沒有細看,竟沒有發現。

  季大儒回鄉一事,引來整個保昌郡的轟動,便是梅嶺縣的趙知縣也已經找來地方官員談了談,由趙知且和杜縣丞領頭帶著縣學裡一眾學生一同前去余城接季大儒。

  不僅梅嶺縣的官員前去,其他縣也是去的,但只有趙知縣是奔著為蘇義拜師而去。

  而此時時夫子的私塾里,時凌收到了消息,他跟邵教諭跟在趙知縣身邊一同去拜見季大儒,消息傳來,私塾里的富家公子都高興壞了,眼下夫子要去余城,是不是要帶上幾人在身邊一同前去呢?

  縣學裡的秀才都帶去了,他們這些童生可否也一同去瞻仰一下,那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大人,也是保昌郡最值得驕傲的人物。

  可是能不能跟著去余城,那就得看時夫子了,這一下時凌再次成為香餑餑,再加上他的正妻蘇大丫是學政夫人身邊的紅人,想來這一次見到季大儒的機會會有很高。

  丁家的大公子丁虎自是要跟著時凌一同前去的,時凌打算帶四人前去,剩下三個名額成了眾人爭執的對象。

  此事傳到了蘇三丫的耳中,她連忙回來告知蘇大丫。

  蘇家小院裡,蘇大丫服侍著趙秋紅喝下湯藥,接著將她掖好被子,才從內室出來,就看到蘇三丫一臉焦急的在那兒。

  「出了什麼事?」

  「大丫,這一次時夫子跟著知縣大人一起去往余城,要帶走四名學生,到時指不定還能見到季大儒,而且聽說這一次夫子帶上了丁家公子丁虎,眼下空缺著三個名額,有不少富紳已經開始向時夫子要名額,那寒門出身的幾位學生都不會考慮在內,那莊戶出身的齊文此人該當如何?」

  齊文是蘇大丫看重的,先前私下裡見到此子數次,覺得此人才識了得,卻因為家境貧寒,買不起書本,後來有蘇大丫的救濟,這一年多來進步神速,不比丁虎差,甚至還會更好。

  蘇大丫想了想,說道:「此事不必著急。」

  她在蘇三丫的耳邊低語了兩聲,蘇三丫一聽,一臉疑惑的看著她問道:「這樣就可以了?」

  蘇大丫點頭,「去吧,照著我說的做就是。」

  蘇三丫只好將信將疑的出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