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喜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99章 喜宴

  時凌被蘇大丫拉著往院裡去,到了院子裡,時凌再次看向蘇燕,「燕兒,我如今一無所有了,你當真願意跟著我麼?」

  蘇大丫一臉溫柔的看著他,「時凌,就算你什麼也沒有,你在我心中仍然是那個京城貴公子,你的出身就是與眾不同。」

  時凌心情好了不少,轉身進屋裡換衣服去了。

  蘇大丫站在廊下,背對著蘇三丫,目光淡淡地看向院門口,蘇三丫感覺到大丫心情極不好,剛才還笑臉相迎的,怎麼轉眼又生氣了?她這是生什麼氣呢?

  「三丫,你明日就叫人注意著蘇二丫那邊的動靜,我想要看看她當真會做生意了?能在長富街開鋪子,膽子倒不小,她手裡頭哪來這麼多的銀子?先前你們不是說她挑著擔子去碼頭賣吃的麼?」

  蘇三丫也很驚訝,她哪能知道蘇二丫的銀子是怎麼賺回來的,她只覺得蘇二丫總是來錢很快,不,除了蘇二丫,連著大丫的生意不也是來錢很快,所以她們都是怎麼賺到第一筆銀子的?

  在蘇家人生活過得如此艱難而糾結的時候,為什麼她們卻能輕意的得到這麼多的銀子?

  蘇三丫只好恭敬的應下,如今新開的金豐鏢局大部份功夫好的鏢師基本都為大丫所用,她要調換幾個人不成問題。

  待時凌從屋裡出來,蘇大丫站在廊下看著他,他穿上那身喜氣的綢衫,頭髮梳得整齊後,果然是一表人才,儼然又回到他貴公子時的模樣。

  「燕兒,我們走吧,別誤了吉時。」

  兩人一臉笑容的上了馬車。

  到了二房家的院門外,就見門口停著四輛牛車,而院子裡卻是熱鬧非凡,然而這些村里人說話嗓門大,又有些說粗話,時凌下了馬車的時候聽到這些聲音,他臉色就變了,疑惑的看著蘇燕,「你請的是什麼人?沒有請縣城裡的權貴們?」

  蘇大丫卻是含笑溫柔道:「時凌,今天是咱們的好日子,而我本來就生在古道村,自然得請村裡的人來做鑑證,不然哪日咱們回村裡頭,別人會怎麼看?」

  「再說以後有的是機會與這些權貴們打交道,不在這婚禮之上。」

  時凌面色雖不好,卻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沒有再多說,兩人便進了院子,院內的確是古道村的村民們,這一次蘇家二房找來四輛牛車,就這樣熱熱鬧鬧的將村里人帶來了縣城裡。

  古道村的村民第一次看到蘇家二房竟然過得如此好,個個都以為是時夫子有能耐,讓蘇家人過上了好日子,如今不但時夫子有能耐,還願意以罪人的身份入贅蘇家。

  場中最高興的當數蘇家二老了,先前蘇家人在村里人面前名聲盡失,鬧得一家人成了村裡的笑話,如今這些村里人不還得捧著她,盡說好聽的話。

  村中與錢水芳交好的杜氏這會兒拉著錢氏在角落裡說說笑笑,杜氏自是不知道錢氏成了二房的下人,看到她身上的衣裳是上好的布料,一點補丁也沒有,不免有些羨慕起來。

  錢氏來了縣城這麼久,一直憋著一口氣,趙秋紅叫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偶爾還得二嫂打賞她,這種滋味並不好受,如今卻在杜氏面前有些威風了,心情好了不少。

  於是還帶著杜氏進了自己的屋裡,屋子裡家具齊全,上面的紅漆還是嶄新的,瞧著這日子就是過得非常的好了。

  錢氏手裡頭的確有銀子,每次二嫂打賞她的,她都收著從來不用,就等著留給將來兒子娶媳婦。

  杜氏跟著錢氏說著體己話,錢氏便拿出自己的好衣裳,送給了杜氏兩身,還說這衣裳好,以後穿著去竄門,又拿了一些好吃的點心。

  兩人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村裡頭的事,杜氏說道:「村里人去真陽郡的人都回來了,個個賺了不少,有四五兩銀子之多,有的人勤快的,拿的更多,村長家的小兒子,這一次賺了八兩銀子回來,聽說要建個新屋子,到時兄弟兩人恐怕得分開住著。」

  錢氏聽到這話,臉色變了,她連忙問道:「蘇小安回來了沒有?」

  錢氏搖頭,「沒有看到,不過我聽村里人說,蘇小安跟著出門後並沒有跟著去真陽郡,而半路去了別處,後來也是沒有了消息,你說蘇小安做的什麼事?出門賺錢,他倒好,又偷懶打諢去了。」

  錢氏聽到蘇小安不見了,心裡莫名輕鬆了,她現在才覺得眼前這樣的生活雖然憋屈著,但是有銀子,也不再像以前在村裡頭那樣被丈夫欺負,被公婆打罵,在這兒至少二嫂會幫著她。

  如今三丫也跟在大丫身邊,有銀子傍身了,兒子又在金豐鏢局裡練武,身子板一天比一天結實,感覺整個人都有了盼頭,她更希望是蘇小安再也別回來了,她害怕他回來後,她再也過不上這樣的好日子。

  於是錢氏交代杜氏幫著她留意,若是看到蘇小安,千萬別告訴他她在二房家裡,雖然這事兒如今村里人都知道了,瞞是瞞不了多久,但錢氏還是希望能瞞住的。

  酒宴開始了,蘇大丫跟時凌拜了天地,換了一身喜服出來敬酒,村長吳喜和里正坐在一起,兩人也聊到了時夫子不在縣學的事,不知道時夫子會有什麼打算的。

  正好被蘇大丫聽到,她便搶先一步開了口,「以後時夫子就在縣城裡開私塾了,家裡但凡有餘錢的,都可以把孩子送來時夫子門下,時夫子比那縣學裡的教諭學識還要高,交給時夫子將來必成大器。」

  時凌站在一旁沒有說話,村裡的人聽了卻是有些動心,畢竟如今梅嶺縣弄不到銀子的話可以去真陽郡做工,這一批村里回來的青年都說了那邊的情況,似乎那邊要修路修碼頭,上次修了水庫,反正很需要人手。

  村里人又準備派一批人去,到時家裡有了余錢,大的管著小的,大的賺錢,小的就能去讀書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