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縣城裡置新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58章 縣城裡置新家

  在家裡休息了一日,第二日便帶著傅氏,一家人往縣城裡去。

  一到縣城卻聽到不少傳言,先前院試時被押出來的兩位考生如今回到了梅嶺縣,趙知縣發了大火,一定要清查此事,街頭已經出了懸賞,就是尋找當初賣白衣的那個人。

  梅嶺縣這一次因為白衣事件,名聲壞透了,趙知縣知道,就算他最希望的蘇義能考中秀才,可是因為這一次白衣案,恐怕外頭的人還是會懷疑他成績的真假,甚至以為他也是做弊才能考上的,所以這一點上,趙知縣比任何人都要生氣,他的政跡跟這幾年的考生也是掛勾的。

  將來御史民間探訪之時,若是說梅嶺縣的考生最愛做弊,他這個知縣也只會臉上無光,御史對他的評價自然也高不到哪兒去,指不定為此一事他就得連任。

  趙知縣越想越氣,對這一次的事更是火氣大,前後抓了幾個街訪辨認錯了的書生,最後放了,真正的兇手卻沒有抓到。

  蘇宛平帶著一家人來縣城,今個兒是來買院子的,聽到這個消息後,她也心神一振,先前她還想著找銀子請人去查,眼下倒是不必她出手了,趙知縣的官威比她這銀子好使的多。

  蘇宛平猜不出來背後是誰,畢竟這一次不僅是蘇義中了圈套,還有另外兩位童生,而其他穿白衣的考生卻並沒有,再打聽了被抓的兩位考生,正是梅嶺縣裡比較有才氣的兩位。

  所以蘇宛平有些懷疑像上次福來客棧一樣,或許是這些才子生了嫉妒之心要害這些有才之士,也或許是別人。

  現在有人查了,她便將心思放在了尋找院子上。

  趙朋遠喜歡安靜優美的環境,於是在東邊臨湖的街道上買下一座兩進的院子,這兒很靜,邊上還有百年老樹遮陽,又臨近湖邊,開門看到湖水,晚風吹拂,很是愜意。

  不過銀子費得也不少,趙朋遠出手闊綽,一座小院費了他兩百兩銀子,這處院子占地寬,又開了井,煞是難得。

  蘇宛平找縣學旁邊的院子,沒想價格還挺貴的,不比趙朋遠那塊地區的便宜,可是這裡的環境自是沒有他那兒舒服,而且隔著鬧市也不遠,倒是方便她娘買菜做飯的。

  蘇宛平很有煙火氣,她首先想到的是方便,便在縣學臨近一條街,叫文巷的地方買下了一個兩進的院子,費銀一百八十兩,有獨立開井,院中有一棵百年老槐樹,院子新建不久,裡頭家具一應俱全,沒有落漆,她相當於可以背上包袱就入住。

  一家人新得了院子,院子的地點也經傅氏參好過,她不像蘇宛平,沒有學會趕牛車,更不會趕馬車,要出門買菜自然靠雙腿。

  隔著市場近她很高興,同時這文巷其實也挺靜的,由於挨著縣學書院,有時還能聽到讀書郎的朗朗讀書聲。

  買好了院子,幾人將院子裡收拾一通,接著上街買了十斤肉,又買了糕點糖果,接著一家人坐上馬車又回了古道村,這一次趙朋遠沒有跟著回來,他置下了院子,得去牙市買幾個奴僕管家。

  進了村,便有村民問起,傅氏一家要去往縣城住的消息不脛而走,他們都來問是不是已經置下了院子。

  傅氏高興的一一回應,於是傅氏院子外圍滿了人,院門敞開,不少村民進了院裡,看著傅氏的院子才新建沒多久,這會兒就不住了,多可惜。

  有人問他們賣不賣院子,傅氏笑道:「我家義兒可是古道村的人,不管他將來中沒中功名,他都是要回來的,這院子自然得留著。」

  村里人一聽,安下心了,只要讀書郎還在村裡頭,這名聲都屬於他們古道村的。

  這會兒吳喜一家人也過來了,正好蘇宛平要處置這牛車的事,他們有了馬車,又住到了縣城裡去,縣城裡的路四通八達,路面既平穩又寬敝,有錢人自是置辦馬車去。

  這牛車從魏三娘那兒牽回來就沒有怎麼用,這會兒村里人誰要買牛車的,想起牛車買到手得五兩銀子,個個都猶豫了。

  吳喜倒有些動心,若是能買輛牛車,以後出門也方便,主要是以後春耕,也不必去臨村里借牛,別人家的牛不能累著了傷著了,不然就賠不起,當然自家的牛車也得好好養著,但是總歸是自己的,用起來也放心。

  就這樣鬧鬧哄哄的一個下午,蘇宛平給村裡的孩子們發了糖果,最後送走熱情的村民,院裡只有吳喜一家在。

  吳喜正要說起買牛車的事,蘇宛平卻道:「村長,我們一家多虧了村長幫忙,這牛車就送給村長吧,反正我們也用不上了,放村長家裡,我也放心。」

  吳喜哪敢要,連忙拒絕,傅氏這會兒也開了口,「村長對我傅氏有再造之恩,這些日子給村長添了不少麻煩,這東西就收下吧。」

  村長還是不好意思收,推脫了好半晌,最後是傅氏同周氏說了話,周氏開的口收了。

  牛車被牽走,傅氏一家人終於清靜下來,開始收拾家裡的衣裳。

  晌午蘇宛平做了一盆紅燒肉,叫時燁將紅燒肉送去罪人村,給華應、衛成還有裘叔吃。

  時燁趕著馬車去了。

  傅氏見時燁出了門,便對女兒說道:「等咱們在縣城裡住下了,就叫時燁給罪人村里支點銀子,將他父親請來吃頓飯,或許咱們住縣城裡了,看到那兩進的院子,他父親就同意你們兩人在一起了呢。」

  蘇宛平也是這麼想的,可是人家以前是當大官的,她一個兩進的院子也不算什麼,聽說高官家裡大多是四進的院子,當真他父親會看得上麼?

  蘇宛平應下了。

  收拾了兩日,養的雞都要帶走,反正那縣城裡院子大,事先他們就找好了地方圈出來養雞,方便平時撿雞蛋吃。

  於是傅氏一家人叫了吳喜家的大兒子趕著牛車幫他們將家裡的東西拉去縣城,也好讓村長家裡的人認個門,以後村裡頭有什麼事,好方便去縣城裡找他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