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高士奇直道不可理喻,氣得團團轉。劉相年卻是占著理似的,道:“滿堂春的jì院開不下去了,卑府花銀子把它便宜盤了下來,改作聖諭講堂,省下的也是百姓的血汗錢。不然,再建個聖諭講堂,花的銀子更多。”
李啟龍也正好在場,插了嘴道:“高大人,制台大人,您兩位請息怒!參劉相年的摺子,由我來寫。我明人不做暗事,劉相年目無君聖,卑職已忍耐多時了。”
劉相年瞟了眼李啟龍,冷笑道:“李知縣,您做官該是做糊塗了吧?以您的官品,還沒資格向皇上進摺子!”
高士奇仰頭長嘆,悲天憫人的樣子,說:“好了好了,你們都不要吵了!眼下迎駕是天大的事情。我同陳廷敬大人同值內廷,交情頗深。人非糙木,孰能無情?你們背地裡罵我徇私也罷,劉大人我還是要保的。相年哪,搭建檢閱台的差事,還是由你來辦,你可得盡力啊!”
劉相年知道此事甚難,卻只得拱手謝了高士奇。阿山萬般感慨,道:“高大人真是宰相之風啊!劉相年如此冒犯,您卻一心為他著想。”
高士奇嘆道:“制台大人,我就是不珍惜劉相年這個人才,也得替陳廷敬大人著想。劉相年如果真的獲罪,陳大人可是難脫干係!好了,不要再說了。此處搭台子不妥,我們再走走看吧。”
沿著江堤往前再走一程,但見江水湍急,浪拍震耳,高士奇道:“此處甚好!”
劉相年急了,道:“高大人,這裡江水如此湍急,怎麼好搭台子?”
阿山似乎明白了高士奇的用心,馬上附和道:“風平浪靜的地方,怎能看出水師的威風?高大人,您真選對了地方。”
高士奇並不多說,只道:“劉大人,就這麼定了,你好好把台子搭好吧。”
劉相年又發了倔勁,道:“高大人,這差事卑府辦不了!”
高士奇望著劉相年,目光甚是柔和,道:“相年,我想救您。您已經淹在水裡了,我想拉您上岸,可您也得自己使把勁啊!再說了,皇上在杭州檢閱水師,這台子不是您來搭,誰來搭?制台大人,我們走吧。”
高士奇甩下這話,領著阿山、李啟龍等官員走了,留下劉相年獨自站在江邊發呆。望著高士奇等人的轎子遠去,劉相年知道這差事無論如何都只能辦好,便打馬去了行宮工地。
劉相年多日沒來了,師傅們正在疑惑。劉相年開口說道:“師傅們,不瞞你們說,我不讓你們風風火火地干,就是想等著皇上下令停建行宮。現在我知道了,皇上真的不准建這行宮。勞民傷財哪!建行宮可是要花錢的啊。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百姓的血汗啊。今兒我告訴你們,行宮不建了。”
有師傅說道:“不建就好了,我們明兒可以回家去了。可是這工錢怎麼辦?”
劉相年道:“工錢自然不會少你們的。但我劉某人還要拜託大家最後幫我一個忙。我因反對建行宮,得罪了人。他們想害我,故意命我在水流湍急的江邊搭個台子,供皇上檢閱水師。皇上明兒就駕臨杭州,可現在天都快黑了。台子要是搭不好,我的腦袋就得搬家。”
師傅們聽了,都說這可如何是好?夜黑風高,浪頭更大,人下到河裡沒法動手啊!劉相年沒有說話,只望著師傅們。忽然有位師傅高聲喊道:“兄弟們,劉大人是個好官,我們再難也要通宵把台子搭起來。”大伙兒安靜片刻,都說拼了性命也要把台子搭好。
劉相年朝師傅們深深鞠了一躬,道:“我劉相年謝你們了!”
師傅們又道劉大人請放心,木料這裡都有現成的,大伙兒的手藝也都是頂呱呱的,保管天亮之前把台子搭好。
天黑下來沒多久,陳廷敬正從外頭暗訪回來,碰見百姓們讓衙役們押著,趕往郊外。衙役們打著火把,吆喝喧天。陳廷敬心裡明白了八九分,便叫劉景過去問個清楚。劉景過去問一位老人:“老人家,您這是去哪裡?”
老人說:“迎聖駕!”
劉景說:“深更半夜的,迎什麼聖駕?”
老人嘆道:“衙門裡說了,聖駕說到就到,沒個準的,我們得早早兒候著!”
陳廷敬遠遠地站在一旁,等劉景回來說了究竟,搖頭道:“皇上說不讓百姓迴避,百姓想看看皇上,皇上也想看看百姓。可事情到了下面,都變味兒了!”
珍兒道:“可憐這些百姓啊!”
陳廷敬說:“他們得露立通宵啊!年紀大的站一個通宵,弄不好會出人命!劉景,你去說說,不必通宵迎駕,都回去睡覺去。”
劉景走到街當中,高聲喊道:“鄉親們,你們不要去了!”
百姓們覺得奇怪,都站住了,回頭望著劉景。劉景又道:“聖駕明兒才到,你們都回去睡覺吧!”
師爺跑了過來,打著火把照照劉景:“咦,你是哪方神仙?誤了迎聖駕,小心你的腦袋!”
劉景並不答話,只道:“迎聖駕這麼大的事兒,怎麼不見你們知縣老爺?”
師爺笑道:“真是笑話,知縣老爺也犯得著陪他們站個通宵?知縣老爺正睡大覺哪!”
劉景問道:“你們知縣老爺就不怕誤了迎聖駕?”
師爺說:“不用你操心,只要有聖駕消息,知縣老爺飛馬就到!”
劉景又高聲喊道:“鄉親們,你們都聽聽,知縣老爺自己在家睡大覺,卻要你們站個通宵,世上有這個理兒嗎?”
有個百姓反倒笑了起來,說:“這個人有毛病,我們小百姓怎麼去跟知縣老爺比?”
師爺更是笑了,道:“聽聽,你自個兒聽聽!百姓都明白這個理兒,就你不懂。”
劉景不理會師爺,只喊道:“鄉親們,你們回去睡覺,明兒卯時大伙兒再趕到這裡,我同你們一塊兒去迎聖駕!”
又有百姓笑道:“什麼人呀?你是老胃病吃大蒜,好大的口氣。”
師爺笑得更得意了,說:“你聽聽,他們聽你的嗎?聽衙門的!好了,這小子想說的也都說了,你們愛聽不愛聽也都聽了。我們走吧,迎聖駕去!”
張鄉甫也在人群裡頭,他便喊道:“鄉親們,我們聽這位兄弟的,他的話不會錯!又不是打仗,非得十萬火急,皇上也用不著夜裡趕路啊!”
百姓們有的點頭,有的搖頭,鬧哄哄的。
張鄉甫又道:“聽不聽由你們,我是要回去睡覺了!”
師爺厲聲喝道:“不准回去!”
張鄉甫又喊道:“這會兒皇上在睡覺,知縣老爺在睡覺,要我們傻等幹什麼?”
人群騷動起來,開始往回捅。衙役們阻攔著,揮起棍棒打人。畢竟百姓們人多勢眾,衙役們阻攔不住。也有幾十個百姓膽小的,不敢回去,仍跟著衙役往郊外走。
六十九
第二日,杭州城外黃沙鋪道,聖駕浩浩蕩蕩來了。可離聖駕一箭之遙,竟有兩家迎親的,嗩吶聲聲,爆竹陣陣。皇上坐在馬車裡,探出頭來看看,好生歡喜:“朕怎麼淨看到娶親的?”
李啟龍也正好在場,插了嘴道:“高大人,制台大人,您兩位請息怒!參劉相年的摺子,由我來寫。我明人不做暗事,劉相年目無君聖,卑職已忍耐多時了。”
劉相年瞟了眼李啟龍,冷笑道:“李知縣,您做官該是做糊塗了吧?以您的官品,還沒資格向皇上進摺子!”
高士奇仰頭長嘆,悲天憫人的樣子,說:“好了好了,你們都不要吵了!眼下迎駕是天大的事情。我同陳廷敬大人同值內廷,交情頗深。人非糙木,孰能無情?你們背地裡罵我徇私也罷,劉大人我還是要保的。相年哪,搭建檢閱台的差事,還是由你來辦,你可得盡力啊!”
劉相年知道此事甚難,卻只得拱手謝了高士奇。阿山萬般感慨,道:“高大人真是宰相之風啊!劉相年如此冒犯,您卻一心為他著想。”
高士奇嘆道:“制台大人,我就是不珍惜劉相年這個人才,也得替陳廷敬大人著想。劉相年如果真的獲罪,陳大人可是難脫干係!好了,不要再說了。此處搭台子不妥,我們再走走看吧。”
沿著江堤往前再走一程,但見江水湍急,浪拍震耳,高士奇道:“此處甚好!”
劉相年急了,道:“高大人,這裡江水如此湍急,怎麼好搭台子?”
阿山似乎明白了高士奇的用心,馬上附和道:“風平浪靜的地方,怎能看出水師的威風?高大人,您真選對了地方。”
高士奇並不多說,只道:“劉大人,就這麼定了,你好好把台子搭好吧。”
劉相年又發了倔勁,道:“高大人,這差事卑府辦不了!”
高士奇望著劉相年,目光甚是柔和,道:“相年,我想救您。您已經淹在水裡了,我想拉您上岸,可您也得自己使把勁啊!再說了,皇上在杭州檢閱水師,這台子不是您來搭,誰來搭?制台大人,我們走吧。”
高士奇甩下這話,領著阿山、李啟龍等官員走了,留下劉相年獨自站在江邊發呆。望著高士奇等人的轎子遠去,劉相年知道這差事無論如何都只能辦好,便打馬去了行宮工地。
劉相年多日沒來了,師傅們正在疑惑。劉相年開口說道:“師傅們,不瞞你們說,我不讓你們風風火火地干,就是想等著皇上下令停建行宮。現在我知道了,皇上真的不准建這行宮。勞民傷財哪!建行宮可是要花錢的啊。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百姓的血汗啊。今兒我告訴你們,行宮不建了。”
有師傅說道:“不建就好了,我們明兒可以回家去了。可是這工錢怎麼辦?”
劉相年道:“工錢自然不會少你們的。但我劉某人還要拜託大家最後幫我一個忙。我因反對建行宮,得罪了人。他們想害我,故意命我在水流湍急的江邊搭個台子,供皇上檢閱水師。皇上明兒就駕臨杭州,可現在天都快黑了。台子要是搭不好,我的腦袋就得搬家。”
師傅們聽了,都說這可如何是好?夜黑風高,浪頭更大,人下到河裡沒法動手啊!劉相年沒有說話,只望著師傅們。忽然有位師傅高聲喊道:“兄弟們,劉大人是個好官,我們再難也要通宵把台子搭起來。”大伙兒安靜片刻,都說拼了性命也要把台子搭好。
劉相年朝師傅們深深鞠了一躬,道:“我劉相年謝你們了!”
師傅們又道劉大人請放心,木料這裡都有現成的,大伙兒的手藝也都是頂呱呱的,保管天亮之前把台子搭好。
天黑下來沒多久,陳廷敬正從外頭暗訪回來,碰見百姓們讓衙役們押著,趕往郊外。衙役們打著火把,吆喝喧天。陳廷敬心裡明白了八九分,便叫劉景過去問個清楚。劉景過去問一位老人:“老人家,您這是去哪裡?”
老人說:“迎聖駕!”
劉景說:“深更半夜的,迎什麼聖駕?”
老人嘆道:“衙門裡說了,聖駕說到就到,沒個準的,我們得早早兒候著!”
陳廷敬遠遠地站在一旁,等劉景回來說了究竟,搖頭道:“皇上說不讓百姓迴避,百姓想看看皇上,皇上也想看看百姓。可事情到了下面,都變味兒了!”
珍兒道:“可憐這些百姓啊!”
陳廷敬說:“他們得露立通宵啊!年紀大的站一個通宵,弄不好會出人命!劉景,你去說說,不必通宵迎駕,都回去睡覺去。”
劉景走到街當中,高聲喊道:“鄉親們,你們不要去了!”
百姓們覺得奇怪,都站住了,回頭望著劉景。劉景又道:“聖駕明兒才到,你們都回去睡覺吧!”
師爺跑了過來,打著火把照照劉景:“咦,你是哪方神仙?誤了迎聖駕,小心你的腦袋!”
劉景並不答話,只道:“迎聖駕這麼大的事兒,怎麼不見你們知縣老爺?”
師爺笑道:“真是笑話,知縣老爺也犯得著陪他們站個通宵?知縣老爺正睡大覺哪!”
劉景問道:“你們知縣老爺就不怕誤了迎聖駕?”
師爺說:“不用你操心,只要有聖駕消息,知縣老爺飛馬就到!”
劉景又高聲喊道:“鄉親們,你們都聽聽,知縣老爺自己在家睡大覺,卻要你們站個通宵,世上有這個理兒嗎?”
有個百姓反倒笑了起來,說:“這個人有毛病,我們小百姓怎麼去跟知縣老爺比?”
師爺更是笑了,道:“聽聽,你自個兒聽聽!百姓都明白這個理兒,就你不懂。”
劉景不理會師爺,只喊道:“鄉親們,你們回去睡覺,明兒卯時大伙兒再趕到這裡,我同你們一塊兒去迎聖駕!”
又有百姓笑道:“什麼人呀?你是老胃病吃大蒜,好大的口氣。”
師爺笑得更得意了,說:“你聽聽,他們聽你的嗎?聽衙門的!好了,這小子想說的也都說了,你們愛聽不愛聽也都聽了。我們走吧,迎聖駕去!”
張鄉甫也在人群裡頭,他便喊道:“鄉親們,我們聽這位兄弟的,他的話不會錯!又不是打仗,非得十萬火急,皇上也用不著夜裡趕路啊!”
百姓們有的點頭,有的搖頭,鬧哄哄的。
張鄉甫又道:“聽不聽由你們,我是要回去睡覺了!”
師爺厲聲喝道:“不准回去!”
張鄉甫又喊道:“這會兒皇上在睡覺,知縣老爺在睡覺,要我們傻等幹什麼?”
人群騷動起來,開始往回捅。衙役們阻攔著,揮起棍棒打人。畢竟百姓們人多勢眾,衙役們阻攔不住。也有幾十個百姓膽小的,不敢回去,仍跟著衙役往郊外走。
六十九
第二日,杭州城外黃沙鋪道,聖駕浩浩蕩蕩來了。可離聖駕一箭之遙,竟有兩家迎親的,嗩吶聲聲,爆竹陣陣。皇上坐在馬車裡,探出頭來看看,好生歡喜:“朕怎麼淨看到娶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