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關隱達便找來財政局長,向他嚴肅交待,縣裡財政緊張,一定要堅持一支筆批錢的原則。
這支筆就是關隱達那支筆。
於是,凡是縣委部門要錢的報告,關隱達一律不批。他說縣裡財政緊張,大家都要過緊日子。就連發工資,也把縣委部門推遲一個星期。幹部們的工資都是緊巴巴的,推遲一個星期感覺很明顯。縣委部門的幹部就意見紛紛。關隱達不在乎,他就是要讓向在遠嘗嘗民怨沸騰的滋味。
這天縣長常務會上,關隱達提出了請北京專家的想法。他原以為有人會說他此舉大書生氣的,他事先也在腦子裡準備了一大堆說辭。不料王永坦很贊同這個意見。他說,黎南的發展是該好好謀劃一下了,再也不能李縣長一套,張縣長一套。隱達同志提出請北京專家,我想這個主意很好。我們搞經濟工作一定要尊重知識。城北大橋的事就是個教訓。
王永坦是這個態度,關隱達的確沒想到。但聽他說到城北大橋,就知他開始有意從輿論上爭取主動。憑直覺,他知道王永坦在這中間肯定有交易。可事情不出來,誰也不能說什麼。就像他聽有人議論,說現在當大官的,別看個個在電視上神采奕奕,一旦抓了,都是大問題。城北大橋從事故發生起一直停工,由王永坦牽頭處理這事。因為技術是省橋樑公司承包的,這中間就有扯不清的皮。
關隱達說,作為軟科學課題,需撥一筆經費。據我多方諮詢,這樣大一個課題,至少要十萬。
這下就開了鍋。在座的副縣長們誰也想不通。不就是請他們到縣裡來調查一下,寫篇文章嗎?就值那麼多錢?
關隱達就反覆解釋,說這不是簡簡單單一篇文章的事。他還列舉了國外一些著名點子公司的故事。他知道自己說這些,只能讓這些人背後笑他迂腐,但他還是說了。最後,在他的一再堅持下,定還是定了下來,但大家多少有些口服心不服。
又是兩個多月過去了,關隱達副書記的文件仍沒下。他越發感到了危機。這種局面不改變,他這個縣長只能是個名譽縣長,實權會落到王永坦的手裡。因為他是常委。常委們掌握著幹部們的命運。幹部們不認別的,只認那些有權決定他們命運的人。即使是那些當初投了他票的人,也會慢慢分化過去的。有些人在投靠新的主子時能夠對你表示遺憾,就算很客氣了。多數人只會在背後說你無能,看著一盤贏棋,倒讓你下輸了。他們只好為贏家喝彩了。一切向權力靠攏,這就是官場上的權力法則。
關隱達同肖荃的先生老余通了幾次電話,就像老朋友一樣了。兩人磋商了幾次,說定八萬塊錢的課題費。學問人辦事就是不同,余先生馬上用特快專遞寄了一份合同來。關隱達同王永坦通了一下氣,就代表縣政府簽了字。
按照合同,余先生一方收到款後,合同即生效,他們就派人過來搞前期調研。關隱達就交待財政局長馬上把錢打過去。財政局長答應得好好的,就是拖著不辦。關隱達從中看出了一些名堂,就找來財政局長問是怎麼回事。財政局長推說,是下面辦事的人員不及時。關隱達就借題發揮,說,現在出現了一股歪風,科長不聽局長的,局長不聽縣長的。我要抓幾個典型,找幾個人開刀,看是不是翻天了!財政局長識到了風向,這才回去把錢打了過去。
過了不久,肖荃的先生老余同三位專家一行四人到了黎南縣。
余先生同關隱達一見面,就握著他的手說,差不多,差不多,跟肖荃描述的樣子差不多。
他倆是初次見面。關隱達發現余先生很文氣的樣子,的確像個高級知識分子。個頭也比關隱達高出一頭。他就玩笑道,肖荃找對象眼光高,果然是抬著頭找的了。
笑話一回,余先生說,我們在這裡活動十天。頭兩天蹲下來看資料,再作一個星期的調查,最後一天同縣裡領導交換個初步意見。具體研究工作,我們要回北京才有時間搞。研究過程中還會來一兩次。我們在黎南期間,你們領導同志就不要陪了,只為我們安排一位工作人員,負責有關聯絡工作,找找資料,就得了。
一聽就知余先生他們是干實事的人,不在乎花里胡哨的客套,關隱達就很敬佩,心想官場上的人們只要有這種作風的一半也好了。他便只在頭一天陪他們吃了一頓飯,就不再去打攪他們。
余先生也是在要離開的前一天上關隱達家裡看了看。他說,你老同學交待我一定要到你家來看看,還要我記住你家陳設,回去向她描述。你說害人不害人?我的形象思維不行,真不知回去怎麼同她說哩。
關隱達就調侃道,好在我家簡簡單單,也省得你回去費心思了。肖荃還是那樣孩子氣?
余先生便作古正經說,肖荃總講,你是一位難得的好幹部。這幾天你們配給我們的那位工作人員也常講到你,你的口碑很好。今天到你家裡一看,果然是那麼一回事。隱達,我們這些人是最煩官場腐敗的。可有人說我們是自己沒本事腐敗,心裡不平衡,你說氣不氣人?
陶陶提議,讓余先生同他們家三口一塊兒拍個照,余先生說,這辦法好,省得我回去向她描述了。於是大家就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拍了個照。
過了一段,向書記同關隱達講,你的事我又向宋書記匯報了一次,估計最近會有結果的。其實宋書記對你還是很信任的。不過將心比心,這事也讓地委難堪,要遲就遲點兒吧,你也不要太急,想開點。再說越是上級機關,辦事越是規矩多,講程序,什麼都按程序運作。估計下一次會研究吧。
關隱達知道,下一次就是下個季度。地委一個季度研究一次幹部。想著心裡就有氣。什麼規矩,什麼程序?上次突然任命自己去當教委副主任,規矩和程序到哪裡去了?但他沒有表露出來,還對向書記表示了感謝。
可是只過了一個月,地紀委召他到地區桃園賓館談話。先找他的是紀委一把手吳書記。吳書記說,有群眾反映你有生活作風問題,組織上找你來,是想讓你協助組織把事情弄清楚。
關隱達一聽氣懵了。他儘量克制自己,但話語中還是帶了情緒。作風問題?組織上就憑一封檢舉信,或者一個檢舉電話,就把一位縣長找來談話,我看只怕有欠慎重吧。
吳書記並不生氣,只是很沉著地壓壓手,說,你不要激動,不要激動。我剛才說了,只是請你配合組織搞清情況。這是對你負責啊。你先考慮考慮,把你想到的寫出來。
吳書記說完就客客氣氣同他握了手走了。關隱達一個人站在房間中央,半天不知怎麼回事。寫什麼?這就是要我寫反省了?我一不嫖jì宿娟,二不養小蜜,反省什麼?只怕是有人硬要整倒他了。現在整人,先看你有沒有經濟問題,再就在女人身上打主意。又想紀委是不會隨便找一位縣長談話的,一定要事先報告地委主要領導。這麼說來書記他們是知道這事了。他便扯過電話,想找一下宋書記。卻發現電話早切斷了。
要隔離我了?你隔離吧,老子正好累了,睡覺!他便舒舒服服洗了一個熱水澡,躺到床上去了。
這支筆就是關隱達那支筆。
於是,凡是縣委部門要錢的報告,關隱達一律不批。他說縣裡財政緊張,大家都要過緊日子。就連發工資,也把縣委部門推遲一個星期。幹部們的工資都是緊巴巴的,推遲一個星期感覺很明顯。縣委部門的幹部就意見紛紛。關隱達不在乎,他就是要讓向在遠嘗嘗民怨沸騰的滋味。
這天縣長常務會上,關隱達提出了請北京專家的想法。他原以為有人會說他此舉大書生氣的,他事先也在腦子裡準備了一大堆說辭。不料王永坦很贊同這個意見。他說,黎南的發展是該好好謀劃一下了,再也不能李縣長一套,張縣長一套。隱達同志提出請北京專家,我想這個主意很好。我們搞經濟工作一定要尊重知識。城北大橋的事就是個教訓。
王永坦是這個態度,關隱達的確沒想到。但聽他說到城北大橋,就知他開始有意從輿論上爭取主動。憑直覺,他知道王永坦在這中間肯定有交易。可事情不出來,誰也不能說什麼。就像他聽有人議論,說現在當大官的,別看個個在電視上神采奕奕,一旦抓了,都是大問題。城北大橋從事故發生起一直停工,由王永坦牽頭處理這事。因為技術是省橋樑公司承包的,這中間就有扯不清的皮。
關隱達說,作為軟科學課題,需撥一筆經費。據我多方諮詢,這樣大一個課題,至少要十萬。
這下就開了鍋。在座的副縣長們誰也想不通。不就是請他們到縣裡來調查一下,寫篇文章嗎?就值那麼多錢?
關隱達就反覆解釋,說這不是簡簡單單一篇文章的事。他還列舉了國外一些著名點子公司的故事。他知道自己說這些,只能讓這些人背後笑他迂腐,但他還是說了。最後,在他的一再堅持下,定還是定了下來,但大家多少有些口服心不服。
又是兩個多月過去了,關隱達副書記的文件仍沒下。他越發感到了危機。這種局面不改變,他這個縣長只能是個名譽縣長,實權會落到王永坦的手裡。因為他是常委。常委們掌握著幹部們的命運。幹部們不認別的,只認那些有權決定他們命運的人。即使是那些當初投了他票的人,也會慢慢分化過去的。有些人在投靠新的主子時能夠對你表示遺憾,就算很客氣了。多數人只會在背後說你無能,看著一盤贏棋,倒讓你下輸了。他們只好為贏家喝彩了。一切向權力靠攏,這就是官場上的權力法則。
關隱達同肖荃的先生老余通了幾次電話,就像老朋友一樣了。兩人磋商了幾次,說定八萬塊錢的課題費。學問人辦事就是不同,余先生馬上用特快專遞寄了一份合同來。關隱達同王永坦通了一下氣,就代表縣政府簽了字。
按照合同,余先生一方收到款後,合同即生效,他們就派人過來搞前期調研。關隱達就交待財政局長馬上把錢打過去。財政局長答應得好好的,就是拖著不辦。關隱達從中看出了一些名堂,就找來財政局長問是怎麼回事。財政局長推說,是下面辦事的人員不及時。關隱達就借題發揮,說,現在出現了一股歪風,科長不聽局長的,局長不聽縣長的。我要抓幾個典型,找幾個人開刀,看是不是翻天了!財政局長識到了風向,這才回去把錢打了過去。
過了不久,肖荃的先生老余同三位專家一行四人到了黎南縣。
余先生同關隱達一見面,就握著他的手說,差不多,差不多,跟肖荃描述的樣子差不多。
他倆是初次見面。關隱達發現余先生很文氣的樣子,的確像個高級知識分子。個頭也比關隱達高出一頭。他就玩笑道,肖荃找對象眼光高,果然是抬著頭找的了。
笑話一回,余先生說,我們在這裡活動十天。頭兩天蹲下來看資料,再作一個星期的調查,最後一天同縣裡領導交換個初步意見。具體研究工作,我們要回北京才有時間搞。研究過程中還會來一兩次。我們在黎南期間,你們領導同志就不要陪了,只為我們安排一位工作人員,負責有關聯絡工作,找找資料,就得了。
一聽就知余先生他們是干實事的人,不在乎花里胡哨的客套,關隱達就很敬佩,心想官場上的人們只要有這種作風的一半也好了。他便只在頭一天陪他們吃了一頓飯,就不再去打攪他們。
余先生也是在要離開的前一天上關隱達家裡看了看。他說,你老同學交待我一定要到你家來看看,還要我記住你家陳設,回去向她描述。你說害人不害人?我的形象思維不行,真不知回去怎麼同她說哩。
關隱達就調侃道,好在我家簡簡單單,也省得你回去費心思了。肖荃還是那樣孩子氣?
余先生便作古正經說,肖荃總講,你是一位難得的好幹部。這幾天你們配給我們的那位工作人員也常講到你,你的口碑很好。今天到你家裡一看,果然是那麼一回事。隱達,我們這些人是最煩官場腐敗的。可有人說我們是自己沒本事腐敗,心裡不平衡,你說氣不氣人?
陶陶提議,讓余先生同他們家三口一塊兒拍個照,余先生說,這辦法好,省得我回去向她描述了。於是大家就坐在客廳的沙發上拍了個照。
過了一段,向書記同關隱達講,你的事我又向宋書記匯報了一次,估計最近會有結果的。其實宋書記對你還是很信任的。不過將心比心,這事也讓地委難堪,要遲就遲點兒吧,你也不要太急,想開點。再說越是上級機關,辦事越是規矩多,講程序,什麼都按程序運作。估計下一次會研究吧。
關隱達知道,下一次就是下個季度。地委一個季度研究一次幹部。想著心裡就有氣。什麼規矩,什麼程序?上次突然任命自己去當教委副主任,規矩和程序到哪裡去了?但他沒有表露出來,還對向書記表示了感謝。
可是只過了一個月,地紀委召他到地區桃園賓館談話。先找他的是紀委一把手吳書記。吳書記說,有群眾反映你有生活作風問題,組織上找你來,是想讓你協助組織把事情弄清楚。
關隱達一聽氣懵了。他儘量克制自己,但話語中還是帶了情緒。作風問題?組織上就憑一封檢舉信,或者一個檢舉電話,就把一位縣長找來談話,我看只怕有欠慎重吧。
吳書記並不生氣,只是很沉著地壓壓手,說,你不要激動,不要激動。我剛才說了,只是請你配合組織搞清情況。這是對你負責啊。你先考慮考慮,把你想到的寫出來。
吳書記說完就客客氣氣同他握了手走了。關隱達一個人站在房間中央,半天不知怎麼回事。寫什麼?這就是要我寫反省了?我一不嫖jì宿娟,二不養小蜜,反省什麼?只怕是有人硬要整倒他了。現在整人,先看你有沒有經濟問題,再就在女人身上打主意。又想紀委是不會隨便找一位縣長談話的,一定要事先報告地委主要領導。這麼說來書記他們是知道這事了。他便扯過電話,想找一下宋書記。卻發現電話早切斷了。
要隔離我了?你隔離吧,老子正好累了,睡覺!他便舒舒服服洗了一個熱水澡,躺到床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