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事件發生後  法國聯合英 俄  美等七國向清政府提出抗議 並調派軍艦到華北沿海進行武力威脅怯懦無能的清政府在外國侵略者的恫嚇下 立刻派崇洋媚外  厚顏無恥的崇厚充任出使法國的欽差大臣賠禮道歉  同時命曾國藩以直隸總督的身份處理此案

  曾國藩此時對清政府前途已極為悲觀 最怕發生異常變故  尤其害怕外國人打來 清政府又命自己與洋人開仗  因而  一聽到天津群眾打死法國領事 燒毀教堂  立刻陷於一片驚恐之中 他認為洋人兇悍成性 天津民風好鬥  雙方必然各執一端 互不相讓很可能構怨興兵  激成大變  自己身心本就憔悴 也很可能在這場戰爭中喪命  因而 他再次寫下遺囑向長子曾紀澤交待後事

  曾國藩傳                       144 ·

  月  日 曾國藩抵達天津 當時天津市民正在怨恨崇厚坦護教會  都希望曾國藩來到之後能一反崇厚的媚外政策 公平辦理此案

  但曾國藩早已打定主意與洋人議和 只要能不引起戰爭  什麼條件都答應

  所以曾國藩到了天津之後 立刻下令將罪犯武蘭珍和王三釋放 接著又將天津道員周家勛 知府張光藻 知縣劉傑三人革職 他雖然明知這樣做  事後必然遭到萬民唾罵  輿論譴責  但為了討洋人歡心 不致使事情鬧大 曾國藩不顧同僚 親友的勸告  一意孤行 最後以快刀斬亂麻之勢將天津教案快速了結搜捕群眾  嚴刑逼供 正法  人  充軍  人 賠償白銀  萬兩  張光藻  劉傑交刑部治罪  後判為革職流放黑龍江

  曾國藩一味討好洋人  置中華民族大義於不顧的投降做法  立刻引起朝野內外 全國上下的一致聲討就連他的得意門生李鴻章和他的兒子曾紀澤都覺得他做得太過分了 曾國藩卻據理力爭  不斷為自己辯護說什麼現在外國強盛 要想相安無事  只能對外求和委曲求全  否則只能引起更大的災難  他還大肆歪曲鴉片戰爭以來清政府內部和  戰兩派的鬥爭史  以及中外之間侵略與被侵略的是非界線  將一切罪過歸咎於對外抵抗 將一切功勞推之於忍辱求和 從而得出曾國藩傳                       145 ·一整套民族投降主義理論  作為他堅持媚外方針的依據

  由於曾國藩對天津教案的處理  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 迫於朝野上下反對投降的呼聲  也是為了推卸責任 於  年 月  日中途換馬 改派李鴻章為直隸總督 命曾國藩回任兩江總督 李鴻章接辦此案後  其實仍基本維持原議 只將判死刑的由名減至  名  名緩期  其他都全部未動

  曾國藩的投降主義政策由來已久  早在鴉片戰爭期間 他就是穆彰阿的忠實信徒 對他的屈辱求和倍加讚揚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  正當英法聯軍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的危急時刻  他手握重兵六七萬  卻只用來對付自己的同胞 而不肯派  人北援 因此 曾國藩如此處理天津教案絕非偶然 而是早有打算的

  早在帝國主義侵華之初  著名的愛國思想家魏源就提出  師夷長技以制夷  的口號  自從清政府內部分裂出洋務派和頑固派之後  這個口號似乎也被肢解了 他們各持一端  以曾國藩 李鴻章為代表的洋務派 力求使自己在政治 經濟 文化各方面適應半封建半殖地社會的現實 不惜以犧牲民族利益的投降主義政策取媚洋人  換取  師夷長技   的條件  而將制夷  一事推到遙遙無期的將來  曾國藩也曾在中曾國藩傳                       146 ·國首辦造船廠 安慶軍械所等首批民族工業  但他製造出來的船隻 大炮不是用來對付外國侵略者  捍衛中華民族的獨立與尊嚴 而是將它們瞄準了自己的同胞 為爭取自己的名利而血腥屠殺  這是任何想為曾國藩正名的人無法掩飾的污點

  曾國藩將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鎮壓下去以後曾經引起整個地主階級的歡呼和讚美   一時被捧為

  中興名臣  曠代功臣   簡直成了蓋世英雄剿捻失敗是他名聲降低的起點 而處理天津教案卻使他的聲望一落千丈  轉眼之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漢jian  賣國賊 之名也紛紛而來

  千夫所指  無病而死   何況早已是大病纏身奄奄待斃的曾國藩  受了這場打擊之後 曾國藩在由天津回到江寧僅一年多的時間內即匆匆死去

  曾國藩傳                       147 ·

  結束語

  曾國藩一生以  年出辦團練為界  大抵分為兩個階段 前期以究心舉業 鑽研學問為主  入京以後 他曾一度致力於程朱理學 在鴉片戰爭爆發後受時代的影響 他也兼顧了經世致用之學 這兩者的結合 奠定了他盡忠清王朝的堅定信仰 同時也能夠清醒地正視現實  注重研究一些社會問題 在一定程度上他也關心人民疾苦 具有一定的反侵略思想 但這種反侵略只流於空談 一涉及到實際問題  他仍然堅定不移地執行投降政策

  曾國藩後期以從事軍事  政治為主 太平天國的革命風雷將他推上了政治舞台的前沿  從而使他在近代史上扮演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角色

  曾國藩活躍於政治舞台的時候  正值中國淪為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時期 具有  多年封建歷史的東方古國正處於蛻變的前夜 腐朽  頑固的封建勢力在人民革命的沉重打擊下  不甘心退出歷史舞台它與外國資本主義勢力攜起手來 共同鎮壓人民的革命 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  在西方列強的炮艦威逼和如火如荼的人民革命面前  為了苟全封建統治的生存曾國藩和他的最高統治者一起選擇了一條對內鎮壓曾國藩傳                       148 ·對外屈從的道路

  由於曾國藩一生嚴格執行這條道路 所以年來受到了不同階級 不同派別的不同評價  有人贊他為 中興第一名臣   有人罵他  曾屠戶   曾剃頭   也有人罵他  賣國賊   這都是由於曾國藩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特殊性決定的

  今天  我們把曾國藩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來看待正確評價他的是非功過 正確認識那個時代  對今天對未來都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