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戰爭、死亡、病痛、窮困、遺棄、威脅、恐懼,距離我們太遠,太遠。只要有我在,只要皇帝在,我就希望,大北齊家,永遠都會是陽光燦爛的白晝。

  當然,隱隱約約,我還是能感到瀰漫的綿綿愁思,在整個宮廷內部越來越濃。就連皇帝身邊的寵臣,比如穆提婆、韓長鸞、何洪珍等人,也常常會心不在焉。他們甚至會悄悄聚集在一起,背著皇帝,偷偷商議著什麼。

  從前那種無憂無慮的歡樂氣氛,被一種微妙的東西所侵蝕。

  對於這些出現在我周圍的最細微的跡象,我不想去尋根刨底。男人們的世界,國事的操勞,與我一個女人,完全無關。無論別人說我們現在是浮淺的歡悅,是誤事的慵懶,是虛假的柔情,我都不在乎。不過,我也擔心過,害怕我們現在的快樂,都是炫目而朦朧的幻象。

  即使是幻象,我也要拼命把它們抓住。我人生幸福的謎底,都在幻象般的現在的歡樂中。除此以外,我對任何事情,都應該無動於衷。

  除了皇帝以外,所有人,所有事,都無關痛癢。我只要能沉醉在每一個深沉的夜晚兩個人的玫瑰顏色中,體會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欲望,享受那奢華的樂趣,與皇帝依偎著,看群山升起的藍色煙波,感受著短暫而又漫長的年年歲歲,呼吸著沁人心脾的空氣,即使日後失去了這種天堂,我也不會後悔。

  生命,我們年輕的生命,就是去體味那種能逃脫時間制約的歡愉。轉瞬即逝的美景,讓我特別深刻地感覺到,只有人間的歡樂,才是唯一豐富和真實的。我知道,皇帝也知道。

  即使到達瘋狂的地步,即使知道明天不再來,為了那種更深刻的歡樂,為了那種能超越時間的歡樂,為了那種超脫塵世的幸福,我們也要努力享受這永不褪色的今天!

  這一天,很早的時候,當皇帝在省內與大臣見面的時候,我自己信步踱到晉陽宮。

  忽然,我看到御座上,有七八隻色彩斑斕的長尾雉,悠然地站在那裡。它們的羽毛,極端華麗。那麼鮮活的美麗雉鳥,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看到。

  幾個年長的宦者,站在御座不遠處,面色慌亂。他們看到我,更顯慌張。不像往常,他們沒人過來向我獻殷勤行禮,而是躲避什麼似的,匆匆離去。⑤真是好奇怪。

  “晉州有急報,永昌王高道豁據州造反,迎接周軍入城……”

  穆提婆和韓長鸞大聲說著話,急匆匆向台省走去。

  高道豁,又是什麼樣的人呢?

  ①一種鮮卑式樣的有護頸的帽子。

  ②後兩種藥物出自西域。

  ③即白色的恐龍化石,據說可以治療夢魘和驅邪。

  ④一種據說可以治療腎病的藥,出產於西亞,由奚國傳入。

  ⑤古代宮廷中,有野雉出現在宮中,喻示女色亡國。

  第四十二章 誓將黃旗換黑幟

  我,高道豁,永昌王,乃北齊開國功臣高敖曹的兒子。我們高家,是真正渤海蓨地的豪族。而高家皇族,自神武帝高歡起,自稱渤海蓨人,純粹是借用我們這一支冀州名族的名號,自抬門第而已。高家皇族,起身於懷朔鎮卒,不過是北地的漢人流民。他們的真實籍貫,眾莫能知。

  我父親高敖曹那一輩,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大伯父高乾,二伯父高慎,還有四叔高季式。

  魏朝末年,契胡族酋長出身的魏朝權臣爾朱榮權力達到巔峰,開始對他當時手下的大將高歡產生猜忌,把他從國都洛陽外調到晉州①當刺史。不久後,爾朱榮被他的女婿、魏朝的孝莊帝殺掉。

  爾朱榮的堂侄爾朱兆統領餘眾,從晉陽起兵赴洛陽,為他叔父“報仇”。臨行前,爾朱兆要高歡與他同行。高歡以汾晉地區的降附山蜀作亂為藉口,滯留晉州不動,觀察形勢。

  爾朱兆攻陷洛陽以後,俘虜了孝莊帝。高歡寫信,勸說不要對皇帝下手。爾朱兆不聽,將孝莊帝帶到晉陽縊死。

  當年十月,河西的費也頭部紇豆陵步藩率眾南下,在秀容川大破爾朱兆軍隊,向晉陽進逼。爾朱兆告急於高歡。高歡一面答應救援,一面藉口無橋渡河,遲緩不行。

  經過反覆再三的猶豫,他才在爾朱兆反覆求援後,與之聯兵合擊,將費也頭打敗。

  在打敗費也頭的當天夜裡,爾朱兆興致勃勃地來到高歡的營寨與他通夜宴飲。席間,爾朱兆傻傻地向高歡請教如何治理他轄下的二十多萬六鎮降戶的辦法。這些降戶,原本是葛榮手下造反的六鎮兵民殘餘。葛榮被殺後,爾朱榮把他們強徙到山西的并州②、肆州③一帶。由於經常受爾朱氏契胡軍人的奴役欺凌,六鎮降戶經常起來造反,前後達二十六次之多。爾朱榮、爾朱兆陸續殺掉數萬人,但六鎮騷亂仍然不斷發生。

  高歡聞言,正中下懷。他當時正想另立門戶,苦於兵力不足。而六鎮降戶,正是他所需要的力量。而且,高歡本人,就是六鎮士兵出身。由此,他憑藉自己同六鎮的特殊關係,對爾朱兆說:“二十多萬人,怎麼能都把他們殺死呢?你應該選個可靠的人,把他們加以嚴格編制。如果再有人鬧事,你就懲罰作為統率的將領。如此下去,鬧事的人,自然越來越少。”

  爾朱兆大喜:“好主意!讓誰來管他們呢?”高歡還沒有說話,同座飲酒的鮮卑將領賀拔允不知情,傻乎乎、醉醺醺就提名高歡去管理六鎮兵民。

  高歡佯裝大怒,一拳打掉賀拔允的牙齒,要求爾朱兆處死他。

  如此苦肉計,居然騙倒爾朱兆,對高歡的舉動,他信以為忠,立刻把統率六鎮降戶的權力移交給高歡。

  害怕爾朱兆酒醒後反悔,高歡立即出營,向六鎮降戶宣布爾朱兆對自己的任命,並命令他們即刻到汾水以東的陽曲川集合。

  六鎮降戶歡呼雀躍,他們自然對同為老鄉的高歡有好感,馬上聽調。

  這樣以來,高歡終於有了日後爭雄逐鹿的大本錢。

  為徹底擺脫爾朱兆的控制,高歡藉口並、肆地區頻歲霜旱,缺少糧食,自己要求帶領六鎮降戶到太行山以東的河北就食。

  由於事先買通了爾朱兆的左右,他的要求很快得到了批准。高歡經上黨④,穿大王山,到達河北的滏口後⑤,就駐紮下來。這個時候,是魏朝建明二年⑥。

  當時,河北大部分地區,都在爾朱氏嫡系部隊控制之下,那些人手握重兵,各據重鎮,拒絕向高歡提供糧食。

  關鍵時刻,只有我的大伯父高乾和河北當地豪族封隆之出頭,即刻對高歡表示擁護。

  高歡剛到滏口,我大伯父高乾就與封隆之的兒子封子繪趕去迎接。由此,高歡得以進駐信都。

  爾朱家族的爾朱度律廢掉長廣王元曄,立節閔帝元恭。為尋求高歡的支持,他說服節閔帝,封高歡為渤海王,東道大行台、冀州刺史。這樣以來,高歡終於名實雙歸,在河北、山東穩穩立住腳。

  不久,他就假造書信,對部下的六鎮降卒士兵說,爾朱兆要把六鎮人分配給契胡族做部曲奴隸,並偽造爾朱兆的兵符,強征六鎮人到洛陽一帶去打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