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查理士·勞勃特森是我的祖父。19世紀80年代在堪薩斯州的農莊長大。他想移居到印第安·奈里特利去,看看自己能夠在這個邊界殖民區里做出什麼事業。於是他和他的妻子哈麗整理好行裝,放進一輛敞篷馬車裡,帶著孩子們往未知的前途出發。他們在錫馬龍的河岸定居。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俄克拉荷馬州東北。我的祖父建造了一座木屋,用籬笆圍起一片自己的土地。不久,他借了一些錢在這個小鄉村開起了小店,當時的那個小地方就是現在俄克拉荷馬州的杜爾沙市。
當時,我祖母哈麗特的日子非常艱苦,她要照顧9個小孩,身體不太好,而且生活很不方便。那裡沒有醫生,只有一家一間教室的教會學校可以讓孩子們讀書。艱苦的生活、債務、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這就是他們全部的寫照了——但是以邊疆的生活標準來說,查理士·勞勃特森成功了。哈麗特看到她的丈夫變成一個成功的、受人敬重的居民,她的兒女們也都結婚了,並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印第安·泰里特利也變成聯邦政府的一州。聯邦政府這些州的發展,不僅由於有像查理士·勞勃特森這種男人的眼光,他們開拓了新的天地並且擴展疆界,而且也因為有了這些勇敢的妻子,就像哈麗特,她們勇敢地讓自己的丈夫嘗試新的機會。這些女人信仰上帝,信仰她們的丈夫,而且信仰她們自己。她們勇敢地面對著危險、困苦、疾病和死亡。當她們朝西部前進的時候,有沒有懷念過她們離開的舒適的家?有沒有後悔過離開了朋友、雙親、財富以及現在所面對的物質匱乏、害怕和勞苦的生活?如果她們沒有後悔過,就太無情無義了。
即使是這樣,拓荒的人們跟隨著自己的丈夫來到這些荒涼地區,寫下了美國歷史上光輝的一頁。他們把一大筆遺產留給自己的兒女,包括一片土地、城市,以及一種不屈不撓的勇氣和無法動搖的信心與精神。
想讓自己丈夫成功的妻子,必須發揚我們的拓荒前輩的刻苦精神。妻子必須心甘情願地讓自己的丈夫去做他最喜愛的任何事情,即使他的做法是一種冒險。不管遭到了什麼挫折,她必須有深信丈夫的勇氣,而且毫不畏懼地支持他。
能夠不顧一切地努力實現進取心和創造心的人,更不會因為其他的原因而退縮。
以前,我在一位叫做查爾斯·雷諾茲的人那做過事。他是俄克拉荷馬州杜爾沙市一家大石油公司的財務助理,是個活潑、能幹又討人喜歡的年輕人,看來一定能夠一帆風順地發展。他有太太、3個小孩以及美好的前景。
有空時,查爾斯·雷諾茲喜愛繪畫。他的許多風景油畫,都懸掛在公司辦公室的牆上。有時候他也把畫賣給公司以外的人。
雖然雷諾茲先生很喜歡自己的那份工作,但是他更渴望有更多的時間來繪畫。他一向很喜愛新墨西哥州的陶歐斯城,那兒是藝術家的樂園,他想要放棄自己的工作,永久移居到那邊去。當他和他的太太露絲談到去開一家繪畫用品店時,他太太充滿信心地鼓勵他說:“我們也可以賣畫框,我照顧店面,你就可以畫畫了。我想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有了太太的鼓勵,查爾斯·雷諾茲便下定決心辭掉工作,專心作畫。他們全家人都有了開創新事業的精神,年輕的小查爾斯放學以後也會幫著忙店裡的一些事。他畫得非常好,終於成為西南部最成功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曾經在整個美國展覽過,他在許多畫廊舉辦過個人畫展。後來,他成為了歐斯城畫家協會的會長,在新墨西哥州陶歐斯城聞名的濟特·卡森街上,還建起了自己的畫室、畫廊。這都是因為他和他的妻子敢於嘗試新的機會。
通過冒險取得成功,這並不值得驚訝。勝算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如同范狄格里夫特將軍經常在戰前對他的軍隊所說的:“上帝偏愛那些勇敢和堅強的人。”
最適合一個人的工作,或能夠使他感到快樂的工作,並不一定就會使他富有或是過上好日子。然而除非一個人的工作能夠帶給他內心的滿足,否則就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作為一個妻子,首先精神上要有耐力,才能夠讓她的丈夫自由自在地做他所喜愛的工作,而放棄他所不滿意的、薪水較好但不高興的職位。
很多偉大的成就,可能都是因為不自私的妻子願意嘗試一個機會——而且願意放棄物質享受,因此她們的丈夫才能夠從事適合於他們個性的工作。
其實,成功的真正意義就是找到一份你所熱愛的工作並努力去做——在奮鬥的途中必須不顧自身的安全與幸福,有時候只有這樣做,才是獲得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的唯一方法。
羅勃特·路易斯·史蒂文生說:“上帝啊,請賜給我一個年輕人,他必須有足夠的膽識去做別人心目中的傻事。”莎士比亞則是這樣說:“疑慮是我們心中的叛逆者,由於害怕去追求,將會使我們失去我們通常能夠贏得的東西。”
上帝的確是偏愛那些勇敢和堅強的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丈夫成功,就要支持他們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讓他們在覺得最有成就的工作之中成功,我們就該鼓勵他們去嘗試每一個機會,而且要有足夠的勇氣來共同克服危機。
消除工作和金錢煩惱的第三大原則是:
處理好夫妻間的職業衝突。
合理開支,平衡收入
現在,拿同樣的錢去買東西,比起10年前甚至5年前都要少得多。人們面對著一個不成比例的挑戰,必須好好利用那些錢。物價膨脹,生活水準提高,孩子所需要的教育費用交得更加複雜和昂貴。一般來說,人們都認為只要我們的收入增多一些,我們所有的憂慮就都可以解決了,這個錯誤觀點是普遍存在的。據專家們說,事情並不是這樣。艾爾西·史泰普來頓曾經擔任華納莫克和吉姆貝爾百貨公司職員和顧客的財務顧問。他認為,對大部分人來說,增加收入只能造成花費的進一步增加。
當我搜集本書需要的一些資料時,無意中得到一本有關家庭關係的、不尋常的好書。寫這本書的人是個全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可是,這位作者有個特殊的缺點:他對於家庭預算好像一點也不在行。他寫道:“處理家庭的收入是個簡單問題,有錢的時候就多花,沒有錢少花一些就行了。”
我承認他這個理論確實簡單,但是這種做法,等於沒有好好處理一個人的收入。他的話里有一種動人與毫不在乎的意味,使我們想起小說里那些迷人的放浪人物——等到我們靜下心來想想他話里的含義,才發現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毫無計劃地花費,就等於讓每個人——包括肉販、麵包商和燭台製造商——都來分享你的收入,也就是說除了你本身以外的每個人。
第50章 拋卻名利帶來的煩惱(4)
對於金錢,那種易賺易花、毫不看重的樂天派,無論是在書上還是在戲院裡,都給了我們許多有趣的笑料。我們都會取笑那位老紳士在《你無法把錢帶在身邊》里,他絕不相信所謂所得稅,而且拒絕繳付。當大衛·柯博菲爾德要教他的年輕新娘朵拉按照收入預計開銷的時候,朵拉就噘起嘴撒嬌,她這個角色非常可愛動人。我們也喜愛不朽的《與父親一起生活》里所描寫的母親節,因為,在母親每個月把家庭預算弄得一團糟而引起的爭戰里,父母在母親節那天表現了最好的風度。狄更斯筆下浪費成性的麥考柏先生,在文學上也是一個很讓人喜愛的角色。
當時,我祖母哈麗特的日子非常艱苦,她要照顧9個小孩,身體不太好,而且生活很不方便。那裡沒有醫生,只有一家一間教室的教會學校可以讓孩子們讀書。艱苦的生活、債務、寒冷的冬天和炎熱的夏天,這就是他們全部的寫照了——但是以邊疆的生活標準來說,查理士·勞勃特森成功了。哈麗特看到她的丈夫變成一個成功的、受人敬重的居民,她的兒女們也都結婚了,並且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印第安·泰里特利也變成聯邦政府的一州。聯邦政府這些州的發展,不僅由於有像查理士·勞勃特森這種男人的眼光,他們開拓了新的天地並且擴展疆界,而且也因為有了這些勇敢的妻子,就像哈麗特,她們勇敢地讓自己的丈夫嘗試新的機會。這些女人信仰上帝,信仰她們的丈夫,而且信仰她們自己。她們勇敢地面對著危險、困苦、疾病和死亡。當她們朝西部前進的時候,有沒有懷念過她們離開的舒適的家?有沒有後悔過離開了朋友、雙親、財富以及現在所面對的物質匱乏、害怕和勞苦的生活?如果她們沒有後悔過,就太無情無義了。
即使是這樣,拓荒的人們跟隨著自己的丈夫來到這些荒涼地區,寫下了美國歷史上光輝的一頁。他們把一大筆遺產留給自己的兒女,包括一片土地、城市,以及一種不屈不撓的勇氣和無法動搖的信心與精神。
想讓自己丈夫成功的妻子,必須發揚我們的拓荒前輩的刻苦精神。妻子必須心甘情願地讓自己的丈夫去做他最喜愛的任何事情,即使他的做法是一種冒險。不管遭到了什麼挫折,她必須有深信丈夫的勇氣,而且毫不畏懼地支持他。
能夠不顧一切地努力實現進取心和創造心的人,更不會因為其他的原因而退縮。
以前,我在一位叫做查爾斯·雷諾茲的人那做過事。他是俄克拉荷馬州杜爾沙市一家大石油公司的財務助理,是個活潑、能幹又討人喜歡的年輕人,看來一定能夠一帆風順地發展。他有太太、3個小孩以及美好的前景。
有空時,查爾斯·雷諾茲喜愛繪畫。他的許多風景油畫,都懸掛在公司辦公室的牆上。有時候他也把畫賣給公司以外的人。
雖然雷諾茲先生很喜歡自己的那份工作,但是他更渴望有更多的時間來繪畫。他一向很喜愛新墨西哥州的陶歐斯城,那兒是藝術家的樂園,他想要放棄自己的工作,永久移居到那邊去。當他和他的太太露絲談到去開一家繪畫用品店時,他太太充滿信心地鼓勵他說:“我們也可以賣畫框,我照顧店面,你就可以畫畫了。我想我們一定會成功的。”
有了太太的鼓勵,查爾斯·雷諾茲便下定決心辭掉工作,專心作畫。他們全家人都有了開創新事業的精神,年輕的小查爾斯放學以後也會幫著忙店裡的一些事。他畫得非常好,終於成為西南部最成功的畫家之一。他的作品曾經在整個美國展覽過,他在許多畫廊舉辦過個人畫展。後來,他成為了歐斯城畫家協會的會長,在新墨西哥州陶歐斯城聞名的濟特·卡森街上,還建起了自己的畫室、畫廊。這都是因為他和他的妻子敢於嘗試新的機會。
通過冒險取得成功,這並不值得驚訝。勝算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如同范狄格里夫特將軍經常在戰前對他的軍隊所說的:“上帝偏愛那些勇敢和堅強的人。”
最適合一個人的工作,或能夠使他感到快樂的工作,並不一定就會使他富有或是過上好日子。然而除非一個人的工作能夠帶給他內心的滿足,否則就不算是真正的成功了。作為一個妻子,首先精神上要有耐力,才能夠讓她的丈夫自由自在地做他所喜愛的工作,而放棄他所不滿意的、薪水較好但不高興的職位。
很多偉大的成就,可能都是因為不自私的妻子願意嘗試一個機會——而且願意放棄物質享受,因此她們的丈夫才能夠從事適合於他們個性的工作。
其實,成功的真正意義就是找到一份你所熱愛的工作並努力去做——在奮鬥的途中必須不顧自身的安全與幸福,有時候只有這樣做,才是獲得我們真正想要的東西的唯一方法。
羅勃特·路易斯·史蒂文生說:“上帝啊,請賜給我一個年輕人,他必須有足夠的膽識去做別人心目中的傻事。”莎士比亞則是這樣說:“疑慮是我們心中的叛逆者,由於害怕去追求,將會使我們失去我們通常能夠贏得的東西。”
上帝的確是偏愛那些勇敢和堅強的人。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丈夫成功,就要支持他們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讓他們在覺得最有成就的工作之中成功,我們就該鼓勵他們去嘗試每一個機會,而且要有足夠的勇氣來共同克服危機。
消除工作和金錢煩惱的第三大原則是:
處理好夫妻間的職業衝突。
合理開支,平衡收入
現在,拿同樣的錢去買東西,比起10年前甚至5年前都要少得多。人們面對著一個不成比例的挑戰,必須好好利用那些錢。物價膨脹,生活水準提高,孩子所需要的教育費用交得更加複雜和昂貴。一般來說,人們都認為只要我們的收入增多一些,我們所有的憂慮就都可以解決了,這個錯誤觀點是普遍存在的。據專家們說,事情並不是這樣。艾爾西·史泰普來頓曾經擔任華納莫克和吉姆貝爾百貨公司職員和顧客的財務顧問。他認為,對大部分人來說,增加收入只能造成花費的進一步增加。
當我搜集本書需要的一些資料時,無意中得到一本有關家庭關係的、不尋常的好書。寫這本書的人是個全國知名的心理學家。可是,這位作者有個特殊的缺點:他對於家庭預算好像一點也不在行。他寫道:“處理家庭的收入是個簡單問題,有錢的時候就多花,沒有錢少花一些就行了。”
我承認他這個理論確實簡單,但是這種做法,等於沒有好好處理一個人的收入。他的話里有一種動人與毫不在乎的意味,使我們想起小說里那些迷人的放浪人物——等到我們靜下心來想想他話里的含義,才發現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毫無計劃地花費,就等於讓每個人——包括肉販、麵包商和燭台製造商——都來分享你的收入,也就是說除了你本身以外的每個人。
第50章 拋卻名利帶來的煩惱(4)
對於金錢,那種易賺易花、毫不看重的樂天派,無論是在書上還是在戲院裡,都給了我們許多有趣的笑料。我們都會取笑那位老紳士在《你無法把錢帶在身邊》里,他絕不相信所謂所得稅,而且拒絕繳付。當大衛·柯博菲爾德要教他的年輕新娘朵拉按照收入預計開銷的時候,朵拉就噘起嘴撒嬌,她這個角色非常可愛動人。我們也喜愛不朽的《與父親一起生活》里所描寫的母親節,因為,在母親每個月把家庭預算弄得一團糟而引起的爭戰里,父母在母親節那天表現了最好的風度。狄更斯筆下浪費成性的麥考柏先生,在文學上也是一個很讓人喜愛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