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713 先天二年 七月三日 李隆基粉碎太平公主集團 七月四日 太上皇全面交權

  七月六日 太平公主賜死於家

  十二月一日 改元開元

  716 開元四年 六月十九日 太上皇李旦駕崩

  呵呵,如此跋扈,還不是姑奶奶?

  現在輪到睿宗皇帝成為夾心餅乾。一邊是不讓鬚眉的太平公主,一邊是年輕有為的太子隆基,可憐的哥哥和爸爸只好走平衡木。每次處理政務,他都要先問一遍:向太平請示了嗎?跟三郎討論過嗎?這皇帝當得真累,平衡木也慢慢變成走鋼絲。於是睿宗決定退居二線,讓隆基去做天子。[50]

  沒有了緩衝地帶,公主和新皇帝便只能正面交鋒。更麻煩的是,他們的理念並不相同。隆基要復興貞觀路線,太平卻留戀則天時代。明爭暗鬥的結果,是勢不兩立終於演變為你死我活。迴旋餘地沒了,流血已是不可避免。

  先天二年(713)七月,李隆基得到線人舉報,太平公主將在四日發動政變。年輕的皇帝當機立斷,搶先一步在三日那天將公主的黨羽一網打盡。成為孤家寡人的公主殿下逃入山寺又回家自盡,不再糾結的睿宗也徹底交權。[51]

  直到這時,大唐才真正有了新皇帝。他叫唐玄宗,也叫唐明皇。新時代開始了,它叫開元盛世。當然,潛伏已久的危機也會到來,它叫安史之亂。

  本卷終

  請關注下卷《安史之亂》

  [39]見《新唐書·諸帝公主傳》。

  [40]見《朝野僉載》,《太平廣記》之《任瓌》和《妒婦》。

  [41]見《舊唐書·中宗韋庶人傳》,《新唐書·諸帝公主傳》。安樂公主是唐中宗和韋皇后的小女兒,出生在中宗被廢之後遷往房陵的路上。當時李顯脫下衣服做她的襁褓,所以名叫裹兒。

  [42]見《新唐書·諸帝公主傳》。

  [43]見《舊唐書·上官昭容傳》,《新唐書·韋皇后傳》所附上官昭容傳。婉兒參與武則天政務的時間,《舊唐書》稱在聖歷(698)後,《新唐書》稱在萬歲通天(696)以後。

  [44]見兩《唐書》之節愍太子重俊傳、上官昭容傳,《資治通鑑》卷二百八景龍元年七月條。

  [45]見兩《唐書》之韋皇后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九景龍二年七月條。

  [46]上官婉兒勸韋皇后效法武則天事見《舊唐書·中宗韋庶人傳》。加尊號事見《新唐書·中宗紀》,《資治通鑑》卷二百八景龍元年八月條。

  [47]見《資治通鑑》卷二百八景龍元年七月條和九月條。

  [48]關於中宗李顯之死,《新唐書·中宗紀》只說皇帝崩,卻又在前文加了一句:皇后及安樂公主、散騎常侍馬秦客反,顯然是暗示韋皇后與中宗之死的關係。但同書韋皇后傳則明確說“帝遇弒”。《舊唐書·中宗紀》的說法是:帝遇毒,崩於神龍殿。前文則是:時安樂公主志欲皇后臨朝稱制,而求為皇太女,自是與後合謀進鴆。《資治通鑑》卷二百九景雲元年五月條說得更明白:散騎常侍馬秦客以其醫術,光祿少卿楊均以烹飪技術,而得以進宮,成為韋皇后的情夫,又害怕被中宗發現;安樂公主則希望母后臨朝,自己做皇太女。因此四人合謀在餡餅里放毒藥。

  [49]見《新唐書·諸帝公主傳》,《資治通鑑》卷二百九景雲元年六月條。

  [50]睿宗兼顧太平公主和太子,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九景雲元年六月條。但據《舊唐書·睿宗紀》,睿宗讓位後,仍然掌握大權,自稱朕,新皇帝只能自稱予,也只能處分三品以下官員。所以李旦不是李淵那樣的太上皇,無妨稱之為皇上皇。

  [51]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開元元年七月條,《唐大詔令集》卷三十《睿宗命明皇總軍國刑政詔》。太平公主的下場比韋皇后等人好一些。她被賜自盡,保住了公主名號,見《新唐書·諸帝公主傳》。韋皇后則被追貶為庶人,安樂公主更被追貶為悖逆庶人,見《舊唐書·中宗韋庶人傳》。

  附錄

  本卷大事年表

  617年(隋煬帝大業十三年),武則天之父武士彠追隨李淵在太原起兵。

  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李淵稱帝,大唐建國,武士彠名列二等功臣十四人之一。

  620年(武德三年),武士彠升任工部尚書,正三品。

  622年(武德五年),伊斯蘭教教曆元年。

  625年(武德八年),武則天出生。

  630年(唐太宗貞觀四年),穆罕默德率軍攻陷麥加。

  631年(貞觀五年),玄奘法師抵達印度。

  632年(貞觀六年),穆罕默德歸真。

  638年(貞觀十二年),武則天被召入宮,賜號武媚,年十四歲。阿拉伯人占領耶路撒冷。

  643年(貞觀十七年)正月,魏徵卒。四月,皇太子李承乾被廢,晉王李治被立為太子,時年十六歲。

  649年(貞觀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李世民卒,享年五十二歲。六月一日,唐高宗李治繼位,時年二十二歲。八月前後,武媚娘入感業寺為尼,時年二十五歲。

  651年(唐高宗永徽二年)八月至十月間,武媚娘入宮,為昭儀,正二品。伊斯蘭教開始傳入中國。

  652年(永徽三年)七月,李忠立為太子,李弘出生。十一月,高陽公主、房遺愛等謀反一案事發,吳王李恪因長孫無忌誣陷被賜自殺。

  653年(永徽四年)二月,李績拜為司空。

  654年(永徽五年)十二月,李賢出生。

  655年(永徽六年)十月十二日,王皇后、蕭淑妃被廢。十八日,武昭儀立為皇后。十一月一日,冊封皇后大典。

  656年(顯慶元年)正月,皇太子李忠被降為梁王。十一月五日,李顯出生。

  657年(顯慶二年)三月,李義府任中書令;八月,許敬宗任侍中。來濟和韓瑗被貶。大唐滅亡西突厥。

  658年(顯慶三年),褚遂良在流放地去世。

  659年(顯慶四年)四月,長孫無忌被誣謀反;六月,詔令修改《氏族志》為《姓氏錄》;七月,無忌被逼自盡。

  660年(顯慶五年)六月,唐高宗中風,武后開始參決朝政。新羅聯合大唐滅百濟。

  661年(顯慶六年),阿拉伯帝國伍麥葉王朝建立。

  662年(龍朔二年)六月一日,李旦出生。

  663年(龍朔三年)四月,李義府被判處流放。

  664年(麟德元年)三月,武則天已故長女被追封為安定公主。十二月,高宗廢后失敗,宰相上官儀被殺,廢太子李忠被誣以謀反並被賜死。從此,高宗垂拱而治,武后垂簾聽政,帝後同時臨朝,時稱“二聖”。

  666年(乾封元年)正月,封禪泰山,武后亞獻。八月,武后毒殺魏國夫人,而嫁禍於武惟良和武懷運。

  668年(乾封三年,總章元年)九月,李績率軍攻陷平壤,唐滅高句麗,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

  670年(咸亨元年),吐蕃攻陷大唐西域十八州。

  671年(咸亨二年)六月,殺賀蘭敏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