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閃開一條道就有問題,二十一個人就要進來,就要和三百人會合,在會合的過程當中,吳三桂說他們都閃開了,中間怎麼還有一個人啊?哦,中間一個是下命令的人,他沒有閃開。所以他就想把他弄死,然後一劍,那個將軍從馬上摔到地上死了。那個時候打仗跟這個時候打仗不一樣,那個時候就說你打死多少人,我打死三百,你打死多少人?我打死二十個人。
大家都學過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我軍殲敵三萬,我上學的時候學到的是我軍殲敵一千,我教書的時候我軍殲敵一千,前年我們那個教材是我軍殲敵五百,去年我們那個教材是我軍殲敵很多人。你告訴我,平型關大捷我軍殲敵多少?我是學歷史的也不知道?因為那個時候統計不同,你說我殲敵多少?你得拿幾個人腦袋,所以吳三桂奇怪,那個人一掉下來就說要把這個人的腦袋弄下來,於是就騎著馬過去,到了跟前他不能下馬弄人腦袋,彎腰拿刀一弄,沒想到這個人壓根兒就沒死。他一彎腰過程中底下這個人撞死了,他那個劍是準備好了的,一挑正中吳三桂的鼻樑,轉眼吳三桂的鼻樑鮮血直流。緊接著吳三桂的刀沒有停下,繼續殺,一刀把那個人的腦袋砍下來,腦子跟脖子一分家就有窟窿,一揚手就扔自己馬後邊一個背包里,專門放腦袋的。
我們再說他爸爸率領的三百人,那三百人一看不知道怎麼閃出一塊空地,咱還得趕緊跑。吳三桂爸爸這一跑不要緊,正發現自己兒子把別人腦袋割下來,他的爸爸就說我的兒子真棒,別棒了,你過來吧。然後吳三桂父親從他的馬上一拽,兩個人騎一匹馬,這三百人就衝出了包圍圈。
我們說這個事可不是一件小事。吳三桂帶二十一個人,面對三萬人的包圍圈,救出了三百人。所以當時崇禎皇帝聽說這件事以後就展開了轟轟烈烈向吳三桂同志學習的活動。
那個時候就沒有同志這兩個字,但是向吳三桂學習這個活動是在明朝全軍將士當中展開的,全軍上下沒人不知,沒人不曉。就這麼一個人在大明朝滅亡之後先投奔大順,結果大順沒投奔成,又投奔了清朝。他怎麼就投奔了清朝,怎麼就背叛了大順,我們就不講了。
我就講這個人他骨子裡對大清朝並不服氣,他投奔大清朝那是沒轍。為什麼?我不是給他辯護,肯定投奔大清朝不好,但是咱不說這個人投奔大清朝以後給大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什麼?從山海關開始打,人家吳三桂給大清朝一直打到雲南貴州,你想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誰家的部隊從東北一直打到西南?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個人帶著一支部隊從東北打到西南?古有吳三桂,今有林彪嘛。所以我們說這吳三桂對大清朝可以說確實有恩。但是吳三桂這個人確實有缺點,他領著這個部隊幾十萬人背負著漢jian的稱號,誰不罵吳三桂是漢jian?你要知道當康熙皇帝繼位以後這吳三桂的部隊一年要花多少錢?吳三桂的部隊一年的開銷是900萬兩白銀。大清朝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康熙年間大清朝一年的收入是875萬兩,吳三桂一年花900萬,我這大清朝活什麼呢?所以康熙帝繼位以後下決心要改變這種情況。
他要改變這種情況不要緊,吳三桂在1673年12月底正式宣布造反。他這一背叛大清朝,大清朝就得調集明珠訓練的軍隊,這個時候我們就用上明珠了。調集明珠訓練的軍隊與吳三桂開戰,那個時候明珠訓練的軍隊哪會打仗啊?你聽著,我說的根本就不會打仗。
明珠訓練的軍隊老打敗仗,轉眼之間1673年底造反,等到1675年的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占領了中國整個長江以南,全都是吳三桂的地盤。明珠的部隊連戰連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有一個人,這一個人是誰呢?就是我們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中的王輔臣。如果有看過《康熙王朝》的對王輔臣這個人有一個印象,但是我要說那個康熙王朝對王輔臣的描述不行,為什麼不行?王輔臣這個人壞,可比《康熙王朝》描寫的壞多了。
當時出現一種什麼情況?王輔臣是什麼人?他一直是吳三桂的手下,他當時在甘肅涼州當一個小的將軍,帶著幾千兵。當時吳三桂打到四川南部,就派人與王輔臣聯繫,給王輔臣寫一封信。然後王輔臣一封信給吳三桂,告訴他我馬上歸順你,這是1675年。第二封信寫給康熙皇帝,把吳三桂給的這封信隨同也寄給康熙皇帝,告訴他我永遠和大清朝站在一起,這就是王輔臣。他敢同時寫兩篇,這邊答應了吳三桂,那邊答應了大清朝。當時這一封信到了康熙皇帝那兒,康熙皇帝馬上就把這封信交給明珠了,說這個王輔臣真是天下第一大好臣。如果他不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吳三桂要從四川打甘肅啊。這一下,康熙皇帝立刻就跟明珠商量,出了一個結果,什麼結果呢?把中國西北所有的軍隊都交給王輔臣指揮,然後康熙皇帝派去一個人叫摩羅,前去給王輔臣做副手。結果新疆、甘肅、陝西、寧夏、青海、四川部隊就都歸王輔臣指揮。
大清朝命令他打吳三桂,他率領這幾個地盤的軍隊前去進攻四川,要和吳三桂發生正面衝突了。走到半道,摩羅是他副手,掉頭把摩羅殺掉以後,兵回甘肅,先占領蘭州,在蘭州他宣布歸順吳三桂。這個時候可不得了了,你要知道此前吳三桂占領長江以南,王輔臣一歸順吳三桂,四川、青海、寧夏、甘肅、陝西、新疆當時大清朝2\/3的地盤都落到吳三桂手裡。
在這時候怎麼辦?明珠為難,康熙皇帝也為難。就在這時候,這個神人出現了。誰呢?周培公。周培公是甘肅一平民百姓,當時正好清朝沒辦法的時候他給大將軍圖海寫了一封信,說您根本就不用打,殺雞焉用宰牛刀。不就一個王輔臣嗎?我自己就給您辦了。那個時候圖海是明珠的下級,明珠派圖海去甘肅收拾王輔臣。
圖海說你自己給我辦了?你有多少人?這蘭州城裡有我兩個朋友,我找我兩個朋友,這兩個朋友找王輔臣肯定行,您放心。當時圖海想,死馬當做活馬醫,反正我也不認識你,你周培公是誰啊?一平民百姓,你不就想進城,去,愛怎麼著就怎麼著。這周培公就去了,到那城裡找兩個朋友,那個時候老打仗,但是管理不嚴格,周培公一個平民百姓就進城了,進城找到王輔臣了。你別說王輔臣這個人還真是牆頭糙,他真不經說,這三臭皮匠一說真頂一個諸葛亮,王輔臣想,我掌握這麼大天下我還是吳三桂手下的人,將來吳三桂失敗了怎麼辦?即使吳三桂成功了,我還有什麼前途?算了,我還是歸順大清朝。這個周培公三言兩語就把王輔臣這個事擺平了。
這個周培公就辦了這麼一件事,此後就拿著獎金回家了。沒了,你們還想聽聽周培公什麼事啊?這個人就回家種地。那個電視連續劇的周培公哪有那麼大本事?然後王輔臣重新歸順大清朝,你想這吳三桂可就為難了。吳三桂是實行大包圍政策,整個長江以南得歸他,他想從背後包圍大清朝,所以當時吳三桂就在我們湖北、湖南的地區玩,他就沒過長江,在這邊。明珠也訓練了二十萬軍隊,分成16縱隊同時南下。
結果,吳三桂不敵,在1678年三月稱帝,10月1號他找一個國慶節得了病,得了什麼病呢?先是中風,這中風我估計就是喝酒、吃肉多了。然後夏令,一個是中風走不了,第二就是正好吃那個飯還有大腸桿菌,然後下瀉不止,然後吃飯沒有吃好,打嗝兒。這個咽喉老打嗝兒,下身老拉稀,然後不能動彈,10月2號就死了。他兒子堅持了幾天,最後是明珠訓練的大清朝八旗兵就在1681年把三藩之亂徹底平定,這就是明珠一生中的一件事。
大家都學過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我軍殲敵三萬,我上學的時候學到的是我軍殲敵一千,我教書的時候我軍殲敵一千,前年我們那個教材是我軍殲敵五百,去年我們那個教材是我軍殲敵很多人。你告訴我,平型關大捷我軍殲敵多少?我是學歷史的也不知道?因為那個時候統計不同,你說我殲敵多少?你得拿幾個人腦袋,所以吳三桂奇怪,那個人一掉下來就說要把這個人的腦袋弄下來,於是就騎著馬過去,到了跟前他不能下馬弄人腦袋,彎腰拿刀一弄,沒想到這個人壓根兒就沒死。他一彎腰過程中底下這個人撞死了,他那個劍是準備好了的,一挑正中吳三桂的鼻樑,轉眼吳三桂的鼻樑鮮血直流。緊接著吳三桂的刀沒有停下,繼續殺,一刀把那個人的腦袋砍下來,腦子跟脖子一分家就有窟窿,一揚手就扔自己馬後邊一個背包里,專門放腦袋的。
我們再說他爸爸率領的三百人,那三百人一看不知道怎麼閃出一塊空地,咱還得趕緊跑。吳三桂爸爸這一跑不要緊,正發現自己兒子把別人腦袋割下來,他的爸爸就說我的兒子真棒,別棒了,你過來吧。然後吳三桂父親從他的馬上一拽,兩個人騎一匹馬,這三百人就衝出了包圍圈。
我們說這個事可不是一件小事。吳三桂帶二十一個人,面對三萬人的包圍圈,救出了三百人。所以當時崇禎皇帝聽說這件事以後就展開了轟轟烈烈向吳三桂同志學習的活動。
那個時候就沒有同志這兩個字,但是向吳三桂學習這個活動是在明朝全軍將士當中展開的,全軍上下沒人不知,沒人不曉。就這麼一個人在大明朝滅亡之後先投奔大順,結果大順沒投奔成,又投奔了清朝。他怎麼就投奔了清朝,怎麼就背叛了大順,我們就不講了。
我就講這個人他骨子裡對大清朝並不服氣,他投奔大清朝那是沒轍。為什麼?我不是給他辯護,肯定投奔大清朝不好,但是咱不說這個人投奔大清朝以後給大清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什麼?從山海關開始打,人家吳三桂給大清朝一直打到雲南貴州,你想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誰家的部隊從東北一直打到西南?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個人帶著一支部隊從東北打到西南?古有吳三桂,今有林彪嘛。所以我們說這吳三桂對大清朝可以說確實有恩。但是吳三桂這個人確實有缺點,他領著這個部隊幾十萬人背負著漢jian的稱號,誰不罵吳三桂是漢jian?你要知道當康熙皇帝繼位以後這吳三桂的部隊一年要花多少錢?吳三桂的部隊一年的開銷是900萬兩白銀。大清朝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康熙年間大清朝一年的收入是875萬兩,吳三桂一年花900萬,我這大清朝活什麼呢?所以康熙帝繼位以後下決心要改變這種情況。
他要改變這種情況不要緊,吳三桂在1673年12月底正式宣布造反。他這一背叛大清朝,大清朝就得調集明珠訓練的軍隊,這個時候我們就用上明珠了。調集明珠訓練的軍隊與吳三桂開戰,那個時候明珠訓練的軍隊哪會打仗啊?你聽著,我說的根本就不會打仗。
明珠訓練的軍隊老打敗仗,轉眼之間1673年底造反,等到1675年的時候吳三桂的軍隊占領了中國整個長江以南,全都是吳三桂的地盤。明珠的部隊連戰連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說有一個人,這一個人是誰呢?就是我們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中的王輔臣。如果有看過《康熙王朝》的對王輔臣這個人有一個印象,但是我要說那個康熙王朝對王輔臣的描述不行,為什麼不行?王輔臣這個人壞,可比《康熙王朝》描寫的壞多了。
當時出現一種什麼情況?王輔臣是什麼人?他一直是吳三桂的手下,他當時在甘肅涼州當一個小的將軍,帶著幾千兵。當時吳三桂打到四川南部,就派人與王輔臣聯繫,給王輔臣寫一封信。然後王輔臣一封信給吳三桂,告訴他我馬上歸順你,這是1675年。第二封信寫給康熙皇帝,把吳三桂給的這封信隨同也寄給康熙皇帝,告訴他我永遠和大清朝站在一起,這就是王輔臣。他敢同時寫兩篇,這邊答應了吳三桂,那邊答應了大清朝。當時這一封信到了康熙皇帝那兒,康熙皇帝馬上就把這封信交給明珠了,說這個王輔臣真是天下第一大好臣。如果他不告訴我,我還不知道吳三桂要從四川打甘肅啊。這一下,康熙皇帝立刻就跟明珠商量,出了一個結果,什麼結果呢?把中國西北所有的軍隊都交給王輔臣指揮,然後康熙皇帝派去一個人叫摩羅,前去給王輔臣做副手。結果新疆、甘肅、陝西、寧夏、青海、四川部隊就都歸王輔臣指揮。
大清朝命令他打吳三桂,他率領這幾個地盤的軍隊前去進攻四川,要和吳三桂發生正面衝突了。走到半道,摩羅是他副手,掉頭把摩羅殺掉以後,兵回甘肅,先占領蘭州,在蘭州他宣布歸順吳三桂。這個時候可不得了了,你要知道此前吳三桂占領長江以南,王輔臣一歸順吳三桂,四川、青海、寧夏、甘肅、陝西、新疆當時大清朝2\/3的地盤都落到吳三桂手裡。
在這時候怎麼辦?明珠為難,康熙皇帝也為難。就在這時候,這個神人出現了。誰呢?周培公。周培公是甘肅一平民百姓,當時正好清朝沒辦法的時候他給大將軍圖海寫了一封信,說您根本就不用打,殺雞焉用宰牛刀。不就一個王輔臣嗎?我自己就給您辦了。那個時候圖海是明珠的下級,明珠派圖海去甘肅收拾王輔臣。
圖海說你自己給我辦了?你有多少人?這蘭州城裡有我兩個朋友,我找我兩個朋友,這兩個朋友找王輔臣肯定行,您放心。當時圖海想,死馬當做活馬醫,反正我也不認識你,你周培公是誰啊?一平民百姓,你不就想進城,去,愛怎麼著就怎麼著。這周培公就去了,到那城裡找兩個朋友,那個時候老打仗,但是管理不嚴格,周培公一個平民百姓就進城了,進城找到王輔臣了。你別說王輔臣這個人還真是牆頭糙,他真不經說,這三臭皮匠一說真頂一個諸葛亮,王輔臣想,我掌握這麼大天下我還是吳三桂手下的人,將來吳三桂失敗了怎麼辦?即使吳三桂成功了,我還有什麼前途?算了,我還是歸順大清朝。這個周培公三言兩語就把王輔臣這個事擺平了。
這個周培公就辦了這麼一件事,此後就拿著獎金回家了。沒了,你們還想聽聽周培公什麼事啊?這個人就回家種地。那個電視連續劇的周培公哪有那麼大本事?然後王輔臣重新歸順大清朝,你想這吳三桂可就為難了。吳三桂是實行大包圍政策,整個長江以南得歸他,他想從背後包圍大清朝,所以當時吳三桂就在我們湖北、湖南的地區玩,他就沒過長江,在這邊。明珠也訓練了二十萬軍隊,分成16縱隊同時南下。
結果,吳三桂不敵,在1678年三月稱帝,10月1號他找一個國慶節得了病,得了什麼病呢?先是中風,這中風我估計就是喝酒、吃肉多了。然後夏令,一個是中風走不了,第二就是正好吃那個飯還有大腸桿菌,然後下瀉不止,然後吃飯沒有吃好,打嗝兒。這個咽喉老打嗝兒,下身老拉稀,然後不能動彈,10月2號就死了。他兒子堅持了幾天,最後是明珠訓練的大清朝八旗兵就在1681年把三藩之亂徹底平定,這就是明珠一生中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