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他還有更不堪的理由在口,都從世態人情的經驗中得來,之所以不說,是因為對這位表哥的信任和尊敬---就算和天下男人一樣會被女人騙,最少要比別人被騙得有創意一點。
答案沒有叫他失望。
顧子維說:”哦,她沒有在錢的用途上騙我。“
他望向窗簾遮住的室外,似乎眼神可以穿透布料,以及時光,似乎彼時彼刻破空而來,清晰在前重演。“她要一筆錢作為公關費用,救她男人的生意,全部關節都已打通,就缺那筆錢。”
六百萬?
“其實是一千一百萬。”
“另外的五百萬呢?”
顧子維嘆口氣:“老沈,那次生意上出的是大事,後台倒了,銀行立刻就翻臉,資金鍊一斷,多大的生意都是一個死,他當時帳上最後一筆流動現金,大概兩三百萬的樣子,你知道拿去做什麼?“
顧中銘不知道,不知道也不猜測,何必浪費時間。
顧子維緩緩說:”他通過公對公合法支出的方式,把錢轉到香港,買了一筆很安全的債券,在周致寒的名下。“
就算我一瀉千里,一敗塗地,至少你還可以有一點保障,不至於為衣食奔忙。
“但是周致寒把那筆債券提前贖回,損失高額收益,加上她自己的私蓄,湊夠款項,拿去救回老沈的生意。”
他敘述的口氣很平淡,事情過去那麼多年,大概終於也可以平靜看待。
只有最了解他的人,會感覺到那平淡下的些微情緒波動。
像是怨恨,又像是妒忌。
很微妙。
歷時甚久,時間的強大酸性卻還沒有徹底將之消化,還在隱秘的大腦某個溝回里埋藏著。
顧中銘一言不發。
這個故事超出他對人性的判斷模式。
尤其是表哥的。
他終於直言不諱:“我印象里你不是這麼二十四孝的人,這個女人真的迷了你這麼厲害?”
顧子維笑:“老弟,聽你口氣很不屑,不過為兄的告訴你,一個男人一輩子,沒有這樣痛快淋漓,雖天下人吾往矣地愛過,人生是不夠完整的。”
顧中明喝自己的酒,持保留意見:“愛這麼貴,少愛一點為好。”
他把事情拉回自己關心的部分:“這麼說,她不算騙你啊,目的很清楚。”
顧子維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真正潛藏的原因浮上水面,這才是他耿耿的根源:“她救了老沈,但她沒有跟我走。”
那些話歷歷如新。
無論多麼荒謬,荒唐,荒廢的言語和行為。
是不是到了周致寒那裡,都會變得順理成章。
還是他其實當時中了蠱,把自己的生殺予奪之權全盤交出去,脊背迎上利刃,虔誠地為情受死。
情人的傷害比陌生人的崇拜還甜。
“我會還你錢,按你說的數字還,給我一點時間。”
“我不會跟你走。”
”是的,我喜歡你。“
”可是我不能離開沈慶平。“
”我欠你,你要什麼,我能做到的都答應你。“
”不,我不會跟你走。“
斬釘。截鐵。
她說愛他的時候,也是這樣肯定的。
他一點都沒有懷疑過,那些好日子,周致寒每天給他一封郵件,在稱呼那個地方寫如晤,落款那個地方寫如在的日子。
她把烏雲長發散在他臂彎中靜靜躺著,素麵朝天,眉目入畫,忽然撲哧一笑,睜開眼講一個笑話給他聽的日子。
她聽他的雄圖大業,把有關自己的部分加進去,一茶一飯都思量的日子。
顧子維到最後,孤身遠去香港,到最後一刻和周致寒告別。
他都沒有辦法從天堂和地獄之間的反差中緩過神來。
他不肯相信周致寒騙他。
但她分明自己也承認是騙他。為了最沒有創意的理由。
到現在,連顧中銘也不以為然:“難得看到你死心眼,騙就是騙咯,說不是你心裡好過一點麼,最少人財沒有兩失?”
顧子維覺得表弟真的還嫩:“剛才我說,老沈最後兩百萬拿去給周致寒買債券,你知道我什麼意思嗎?”
顧中明不是傻瓜,略一思考:“你的意思是說,她有足夠魅力讓男人為她赴湯蹈火,以你當時的身家背景,她沒有必要花那麼多功夫在你身上。
顧子維點點頭。”還有就是說回胡蔚那一單,老沈對周致寒這個好法,她自己不讓位,誰能逼得她走。“
那她為什麼要走,對沈慶平沒感情了嗎?
顧子維眼角掠過不易察覺地陰鬱之色,緩緩說:”我恐怕,是因為太有感情了。
舉杯示意顧中明喝酒,他喃喃自語:“到底上一輩子誰欠了誰。”仰頭干下,醇酒濃烈,滾過喉頭,流進胃裡,激起一陣微醺,顧子維忽然有一點傷感,腦子裡不知怎麼,泛起許久前記得的一句納蘭詞:嘆此際淒涼,更何必滿城風雨。
他到這裡,緬懷往事已畢,終於轉回開頭提到的那一樁三百萬的小交易,小小一個導火線,簾幕剛剛拉開,戲子粉墨登場,眼見就是滿城風雨。
他娓娓談來,千頭萬緒的事,也不過三言兩語。顧中銘沒有白在生意上歷練,一頭一腦,清清楚楚聽入耳中。乍然詫異:“三百萬現金入股沈氏集團?你剛剛說談的是收購。“
“煙幕彈而已。”
“入股沈氏幹嗎?他做基建,大部分是國家訂單,又不上市,合適你嗎?”
顧子維聽到表弟問出一連串問題,臉上一直保持神秘微笑,細看那笑容又相當勉強,完全不像衷心而發。
一瓶馬爹利快要到底,冰塊已經加了三次。
“沈氏集團,名義上姓沈,其實沈慶平只持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其他股份,在過去十數年做政府關係的過程中,陸續轉去給關鍵人物,相當分散,另外有百分之十一,在周致寒手裡。”
“沈氏的股東條例中,第一條就是,非經全體股東同意,股份不可外售,如有股份轉讓意向,股東享有平等的優先回購權,如無人主動認購,存續股東以持股比例自動認購相應股份。”
顧中銘恍然:“你入股沈氏,是為了收購他的其他股份?”
沈慶平只有百分之四十九,即意味著,一旦顧中銘成功拿到沈氏集團的股東身份,理論上就有可能將其他零碎股份全部收購到手,將沈慶平的大股東地位一舉打翻,入主所有業務的最後決策位置。
但是,顧子維做金融投資出身,他入主沈氏集團,如同道士主持了和尚廟,大家都是出家人,不過經不念一本,菩薩也不供一個。
到底為什麼?真的是為報情仇?會不會太翡翠台八點檔了一點?
顧子維對顧中銘的猜測不置可否,入神片刻,放下杯中殘酒,看表:“我該回酒店了。”
站起身穿衣服,一面叮囑顧中銘:“美國那邊還上午吧?給弟妹打個電話。”
答案沒有叫他失望。
顧子維說:”哦,她沒有在錢的用途上騙我。“
他望向窗簾遮住的室外,似乎眼神可以穿透布料,以及時光,似乎彼時彼刻破空而來,清晰在前重演。“她要一筆錢作為公關費用,救她男人的生意,全部關節都已打通,就缺那筆錢。”
六百萬?
“其實是一千一百萬。”
“另外的五百萬呢?”
顧子維嘆口氣:“老沈,那次生意上出的是大事,後台倒了,銀行立刻就翻臉,資金鍊一斷,多大的生意都是一個死,他當時帳上最後一筆流動現金,大概兩三百萬的樣子,你知道拿去做什麼?“
顧中銘不知道,不知道也不猜測,何必浪費時間。
顧子維緩緩說:”他通過公對公合法支出的方式,把錢轉到香港,買了一筆很安全的債券,在周致寒的名下。“
就算我一瀉千里,一敗塗地,至少你還可以有一點保障,不至於為衣食奔忙。
“但是周致寒把那筆債券提前贖回,損失高額收益,加上她自己的私蓄,湊夠款項,拿去救回老沈的生意。”
他敘述的口氣很平淡,事情過去那麼多年,大概終於也可以平靜看待。
只有最了解他的人,會感覺到那平淡下的些微情緒波動。
像是怨恨,又像是妒忌。
很微妙。
歷時甚久,時間的強大酸性卻還沒有徹底將之消化,還在隱秘的大腦某個溝回里埋藏著。
顧中銘一言不發。
這個故事超出他對人性的判斷模式。
尤其是表哥的。
他終於直言不諱:“我印象里你不是這麼二十四孝的人,這個女人真的迷了你這麼厲害?”
顧子維笑:“老弟,聽你口氣很不屑,不過為兄的告訴你,一個男人一輩子,沒有這樣痛快淋漓,雖天下人吾往矣地愛過,人生是不夠完整的。”
顧中明喝自己的酒,持保留意見:“愛這麼貴,少愛一點為好。”
他把事情拉回自己關心的部分:“這麼說,她不算騙你啊,目的很清楚。”
顧子維臉上的笑容消失了,真正潛藏的原因浮上水面,這才是他耿耿的根源:“她救了老沈,但她沒有跟我走。”
那些話歷歷如新。
無論多麼荒謬,荒唐,荒廢的言語和行為。
是不是到了周致寒那裡,都會變得順理成章。
還是他其實當時中了蠱,把自己的生殺予奪之權全盤交出去,脊背迎上利刃,虔誠地為情受死。
情人的傷害比陌生人的崇拜還甜。
“我會還你錢,按你說的數字還,給我一點時間。”
“我不會跟你走。”
”是的,我喜歡你。“
”可是我不能離開沈慶平。“
”我欠你,你要什麼,我能做到的都答應你。“
”不,我不會跟你走。“
斬釘。截鐵。
她說愛他的時候,也是這樣肯定的。
他一點都沒有懷疑過,那些好日子,周致寒每天給他一封郵件,在稱呼那個地方寫如晤,落款那個地方寫如在的日子。
她把烏雲長發散在他臂彎中靜靜躺著,素麵朝天,眉目入畫,忽然撲哧一笑,睜開眼講一個笑話給他聽的日子。
她聽他的雄圖大業,把有關自己的部分加進去,一茶一飯都思量的日子。
顧子維到最後,孤身遠去香港,到最後一刻和周致寒告別。
他都沒有辦法從天堂和地獄之間的反差中緩過神來。
他不肯相信周致寒騙他。
但她分明自己也承認是騙他。為了最沒有創意的理由。
到現在,連顧中銘也不以為然:“難得看到你死心眼,騙就是騙咯,說不是你心裡好過一點麼,最少人財沒有兩失?”
顧子維覺得表弟真的還嫩:“剛才我說,老沈最後兩百萬拿去給周致寒買債券,你知道我什麼意思嗎?”
顧中明不是傻瓜,略一思考:“你的意思是說,她有足夠魅力讓男人為她赴湯蹈火,以你當時的身家背景,她沒有必要花那麼多功夫在你身上。
顧子維點點頭。”還有就是說回胡蔚那一單,老沈對周致寒這個好法,她自己不讓位,誰能逼得她走。“
那她為什麼要走,對沈慶平沒感情了嗎?
顧子維眼角掠過不易察覺地陰鬱之色,緩緩說:”我恐怕,是因為太有感情了。
舉杯示意顧中明喝酒,他喃喃自語:“到底上一輩子誰欠了誰。”仰頭干下,醇酒濃烈,滾過喉頭,流進胃裡,激起一陣微醺,顧子維忽然有一點傷感,腦子裡不知怎麼,泛起許久前記得的一句納蘭詞:嘆此際淒涼,更何必滿城風雨。
他到這裡,緬懷往事已畢,終於轉回開頭提到的那一樁三百萬的小交易,小小一個導火線,簾幕剛剛拉開,戲子粉墨登場,眼見就是滿城風雨。
他娓娓談來,千頭萬緒的事,也不過三言兩語。顧中銘沒有白在生意上歷練,一頭一腦,清清楚楚聽入耳中。乍然詫異:“三百萬現金入股沈氏集團?你剛剛說談的是收購。“
“煙幕彈而已。”
“入股沈氏幹嗎?他做基建,大部分是國家訂單,又不上市,合適你嗎?”
顧子維聽到表弟問出一連串問題,臉上一直保持神秘微笑,細看那笑容又相當勉強,完全不像衷心而發。
一瓶馬爹利快要到底,冰塊已經加了三次。
“沈氏集團,名義上姓沈,其實沈慶平只持有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
“其他股份,在過去十數年做政府關係的過程中,陸續轉去給關鍵人物,相當分散,另外有百分之十一,在周致寒手裡。”
“沈氏的股東條例中,第一條就是,非經全體股東同意,股份不可外售,如有股份轉讓意向,股東享有平等的優先回購權,如無人主動認購,存續股東以持股比例自動認購相應股份。”
顧中銘恍然:“你入股沈氏,是為了收購他的其他股份?”
沈慶平只有百分之四十九,即意味著,一旦顧中銘成功拿到沈氏集團的股東身份,理論上就有可能將其他零碎股份全部收購到手,將沈慶平的大股東地位一舉打翻,入主所有業務的最後決策位置。
但是,顧子維做金融投資出身,他入主沈氏集團,如同道士主持了和尚廟,大家都是出家人,不過經不念一本,菩薩也不供一個。
到底為什麼?真的是為報情仇?會不會太翡翠台八點檔了一點?
顧子維對顧中銘的猜測不置可否,入神片刻,放下杯中殘酒,看表:“我該回酒店了。”
站起身穿衣服,一面叮囑顧中銘:“美國那邊還上午吧?給弟妹打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