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頁
但他身上有一樣大多數人都匱乏的東西,就是安全感。
他說出去做什麼,就是出去做什麼,他說什麼時候回來,就是什麼時候回來。
譚衛文所答應的事,除非天災人禍,否則絕對不會落空。
他做不到的,從來都不會說。
至少,在周致寒的所知所見範圍內如此。
他們住在瀋陽以南的錦繡山莊,獨棟別墅,譚衛文買下後空置了三年多。
到瀋陽第五天,他帶她去看這個別墅,裡面差不多已經要長蘑菇,解釋說,這個樓盤開盤的時候,因為和開發商關係很好,對方一再推薦,價格只需要市場的五成,所以就買了,然後喬樵和弟弟上大學的上大學,出國的出國,孩子一走,他和前妻自然就分開住,孤家寡人,房子實在沒有用武之地。
而後語帶欣喜:“你來把裝修搞搞吧,喜歡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
周致寒說好。
裝修期間他們在市中心的一套公寓住,等她基本習慣了一下北方的生活,譚衛文在金域食府,筵開四席,將她隆重介紹給譚家一大家子人。
光打招呼就打得周致寒頭暈眼花,但她一直溫言帶笑。
穿香奈兒套裝,花了好幾個小時化一個跟沒化很像,但比沒化當然好看的妝。
跟職場新兵見第一個大客戶一樣誠懇惶恐。
沈慶平是孤兒出身,他沒有任何親戚給她見。
沒有人承襲天生的資格去問,你們什麼時候結婚,讓他們反思一下自己的關係。
但是譚家的人,個個都這樣問,周致寒只好抿嘴,望著譚衛文求助,男人一笑。
哥哥嫂嫂,弟弟弟媳,表姐表姐夫,二姨媽三姑父。
還有一個九十有二的老爺爺,譚衛文的爺爺,已經沒有太清醒的時候,但是見到周致寒居然咪咪笑,飯桌上示意她多吃菜,大家都吃一驚,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最印象深刻是見到譚衛文的前妻,敦敦實實一個女人,慈眉善目,不比男人經熬,她顯老,第一眼,致寒還以為自己見到廣州的任太太,細看容貌其實不像,只是坐在那裡都像一尊佛,悠如自在,手腕上套兩個翡翠鐲子,水清種好,是一等一的貨色,其他穿著頂戴,生花帶翠,熱鬧非凡,但都和品位兩個字沒什麼關係。
她不見得喜歡周致寒,可也不見太明顯的敵意,在周致寒的眼裡,她和其他譚家人親熱融合,不分彼此的姿態難免有一點刻意,但如此不過自衛而已的程度,已經讓致寒很感激。
她真的花所有時間在裝修上,跑建材市場,找設計事務所,親自去督工。
在廣州碧桂園的別墅,也是她去裝修的,請的是南方著名的設計方集美組的第一號設計師,對方大老闆和她相熟,一切以她要求為本,做出來的成品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碧桂園那一期別墅的標高,很多買主不請自來,看東看西。
但瀋陽不是周致寒的地盤。
連車都不敢自己開,會迷路。
每天打車,跑出去做和裝修有關的林林總總,全情投入。
倘若不如此,周致寒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可以做,想做,願意做。
日日晚上和一個相識沒有超過兩個月的男人廝守,除了和彼此有關的裝修進展,還有什麼可以說。童年往事,還是從前艷史?彼此都不是好對象。
她和他其實陌生到什麼程度---她裝修他的別墅,花到一百七十萬,已經耗盡了自己的現金私蓄,她才去跟譚衛文要錢。
譚衛文好像不認識她一樣,看了周致寒很久。
看得她有點不舒服。
她沒有問男人要錢的習慣,除了沈慶平,但是沈慶平安排得很好,日常她用附屬卡,每個月沈氏集團的財務部門給她存入定額現金作為工資,有大的支出他親自會在場,不需要周致寒操心。
然後譚衛文說:“我給你的那張支票呢。”
他給過一張支票,簽過名字的,數額空白,她可以隨便填,以應付裝修需要的款項。
周致寒完全把這件事忘記了,大概因為他當時給的太輕描淡寫,她又太神不守舍。
霎那間臉紅。
不是錢的問題,是因為立刻就令譚衛文知道,她沒有把他當親人,甚至都不是情人。
她只是萬念俱灰,走投無路時候,抓住比一根稻草結實得多的他救命。
男人轉回頭去看書,什麼都沒有說,第二天陪她去銀行支票轉帳,然後一起去看裝修到大半的房子。
全程牽著她的手。
晚上睡下,把手放在周致寒的臉上,深夜時候她聽到他輕輕的嘆息,像也不知道自己處身何地。
幸好他一輩子似乎都不說我愛你這種肉麻話。
周致寒甚至不敢想他要是說,自己該作何回答。
如果一個人對你說我愛你,而你不能回以我也是的話。
那雙方都是失敗者,在狠狠地浪費著彼此的時間。
譚衛文不是那種容忍時間被無謂浪費的人。
裝修花了大半年時間,晾了幾個月,兩個人搬了進去。
這是周致寒這輩子搬得最容易的一個家。
除了新買的衣服,沒有什麼東西是她的。
到現在為止,情況也未曾發生太大的變化。
回廣州的日程一旦定下來,就牢牢在她腦海里生了根。她開始做夢的時候夢到古井燒鵝,利苑的點心和阿一鮑魚。
她明明不愛吃海鮮,但老是夢見自己去飯局,大家都吃魚翅撈飯。
周致寒吃魚翅撈飯很奇怪,她真的只吃飯,裡面的魚翅,一根根挑出來,碰都不去碰。
當然也不要浪費,於是就挑給沈慶平。
後來一旦遇到這道食物,沈慶平就先把她的碗拿過來,光舀出湯汁來拌飯,滴上醋,再交回給周致寒放心吃。
熟人都懶得理他們,不認識的就會偷眼看。
沈慶平是大男人,表現出這樣心細如髮,外人其實看起來是奇怪的。
十年如一日,他習慣了。
燒鵝周致寒喜歡吃皮,蝦餃要吃裡面那隻蝦,秋天吃螃蟹,光咬公螃蟹的那口膏,最肥滿的部分吞下,其他都不要了。男人跟在後面清場,實在吃不下才算了。
她在沈慶平面前大張旗鼓揮灑自己的驕縱。
他做過什麼都好。
到頭來,她還是想他對她其實好。
訂去廣州的機票,她打電話給譚衛文商量:“下個禮拜六上午的,頭等艙好難訂,飛五個小時,好久,怕你太辛苦。”
他說好,然後說,這種事情以後不需要問我,你做主即可。
致寒很乖巧地急忙掛電話,
就在那天晚上,她再次夢到自己去吃魚翅撈飯,忽然身邊人坐起來,她的依偎姿勢略微落了一個空,迷迷糊糊說:“慶平,你幹嘛呢。”
那個名字從唇邊一出來,她立刻一激靈,如同三九天一盆雪水自頭而下,醒得一清二白,保持著原來的睡覺姿勢,卻發覺自己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譚衛文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只是拍拍致寒,去了洗手間,回來照常睡下。
他說出去做什麼,就是出去做什麼,他說什麼時候回來,就是什麼時候回來。
譚衛文所答應的事,除非天災人禍,否則絕對不會落空。
他做不到的,從來都不會說。
至少,在周致寒的所知所見範圍內如此。
他們住在瀋陽以南的錦繡山莊,獨棟別墅,譚衛文買下後空置了三年多。
到瀋陽第五天,他帶她去看這個別墅,裡面差不多已經要長蘑菇,解釋說,這個樓盤開盤的時候,因為和開發商關係很好,對方一再推薦,價格只需要市場的五成,所以就買了,然後喬樵和弟弟上大學的上大學,出國的出國,孩子一走,他和前妻自然就分開住,孤家寡人,房子實在沒有用武之地。
而後語帶欣喜:“你來把裝修搞搞吧,喜歡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
周致寒說好。
裝修期間他們在市中心的一套公寓住,等她基本習慣了一下北方的生活,譚衛文在金域食府,筵開四席,將她隆重介紹給譚家一大家子人。
光打招呼就打得周致寒頭暈眼花,但她一直溫言帶笑。
穿香奈兒套裝,花了好幾個小時化一個跟沒化很像,但比沒化當然好看的妝。
跟職場新兵見第一個大客戶一樣誠懇惶恐。
沈慶平是孤兒出身,他沒有任何親戚給她見。
沒有人承襲天生的資格去問,你們什麼時候結婚,讓他們反思一下自己的關係。
但是譚家的人,個個都這樣問,周致寒只好抿嘴,望著譚衛文求助,男人一笑。
哥哥嫂嫂,弟弟弟媳,表姐表姐夫,二姨媽三姑父。
還有一個九十有二的老爺爺,譚衛文的爺爺,已經沒有太清醒的時候,但是見到周致寒居然咪咪笑,飯桌上示意她多吃菜,大家都吃一驚,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最印象深刻是見到譚衛文的前妻,敦敦實實一個女人,慈眉善目,不比男人經熬,她顯老,第一眼,致寒還以為自己見到廣州的任太太,細看容貌其實不像,只是坐在那裡都像一尊佛,悠如自在,手腕上套兩個翡翠鐲子,水清種好,是一等一的貨色,其他穿著頂戴,生花帶翠,熱鬧非凡,但都和品位兩個字沒什麼關係。
她不見得喜歡周致寒,可也不見太明顯的敵意,在周致寒的眼裡,她和其他譚家人親熱融合,不分彼此的姿態難免有一點刻意,但如此不過自衛而已的程度,已經讓致寒很感激。
她真的花所有時間在裝修上,跑建材市場,找設計事務所,親自去督工。
在廣州碧桂園的別墅,也是她去裝修的,請的是南方著名的設計方集美組的第一號設計師,對方大老闆和她相熟,一切以她要求為本,做出來的成品很長一段時間內是碧桂園那一期別墅的標高,很多買主不請自來,看東看西。
但瀋陽不是周致寒的地盤。
連車都不敢自己開,會迷路。
每天打車,跑出去做和裝修有關的林林總總,全情投入。
倘若不如此,周致寒不知道自己還有什麼可以做,想做,願意做。
日日晚上和一個相識沒有超過兩個月的男人廝守,除了和彼此有關的裝修進展,還有什麼可以說。童年往事,還是從前艷史?彼此都不是好對象。
她和他其實陌生到什麼程度---她裝修他的別墅,花到一百七十萬,已經耗盡了自己的現金私蓄,她才去跟譚衛文要錢。
譚衛文好像不認識她一樣,看了周致寒很久。
看得她有點不舒服。
她沒有問男人要錢的習慣,除了沈慶平,但是沈慶平安排得很好,日常她用附屬卡,每個月沈氏集團的財務部門給她存入定額現金作為工資,有大的支出他親自會在場,不需要周致寒操心。
然後譚衛文說:“我給你的那張支票呢。”
他給過一張支票,簽過名字的,數額空白,她可以隨便填,以應付裝修需要的款項。
周致寒完全把這件事忘記了,大概因為他當時給的太輕描淡寫,她又太神不守舍。
霎那間臉紅。
不是錢的問題,是因為立刻就令譚衛文知道,她沒有把他當親人,甚至都不是情人。
她只是萬念俱灰,走投無路時候,抓住比一根稻草結實得多的他救命。
男人轉回頭去看書,什麼都沒有說,第二天陪她去銀行支票轉帳,然後一起去看裝修到大半的房子。
全程牽著她的手。
晚上睡下,把手放在周致寒的臉上,深夜時候她聽到他輕輕的嘆息,像也不知道自己處身何地。
幸好他一輩子似乎都不說我愛你這種肉麻話。
周致寒甚至不敢想他要是說,自己該作何回答。
如果一個人對你說我愛你,而你不能回以我也是的話。
那雙方都是失敗者,在狠狠地浪費著彼此的時間。
譚衛文不是那種容忍時間被無謂浪費的人。
裝修花了大半年時間,晾了幾個月,兩個人搬了進去。
這是周致寒這輩子搬得最容易的一個家。
除了新買的衣服,沒有什麼東西是她的。
到現在為止,情況也未曾發生太大的變化。
回廣州的日程一旦定下來,就牢牢在她腦海里生了根。她開始做夢的時候夢到古井燒鵝,利苑的點心和阿一鮑魚。
她明明不愛吃海鮮,但老是夢見自己去飯局,大家都吃魚翅撈飯。
周致寒吃魚翅撈飯很奇怪,她真的只吃飯,裡面的魚翅,一根根挑出來,碰都不去碰。
當然也不要浪費,於是就挑給沈慶平。
後來一旦遇到這道食物,沈慶平就先把她的碗拿過來,光舀出湯汁來拌飯,滴上醋,再交回給周致寒放心吃。
熟人都懶得理他們,不認識的就會偷眼看。
沈慶平是大男人,表現出這樣心細如髮,外人其實看起來是奇怪的。
十年如一日,他習慣了。
燒鵝周致寒喜歡吃皮,蝦餃要吃裡面那隻蝦,秋天吃螃蟹,光咬公螃蟹的那口膏,最肥滿的部分吞下,其他都不要了。男人跟在後面清場,實在吃不下才算了。
她在沈慶平面前大張旗鼓揮灑自己的驕縱。
他做過什麼都好。
到頭來,她還是想他對她其實好。
訂去廣州的機票,她打電話給譚衛文商量:“下個禮拜六上午的,頭等艙好難訂,飛五個小時,好久,怕你太辛苦。”
他說好,然後說,這種事情以後不需要問我,你做主即可。
致寒很乖巧地急忙掛電話,
就在那天晚上,她再次夢到自己去吃魚翅撈飯,忽然身邊人坐起來,她的依偎姿勢略微落了一個空,迷迷糊糊說:“慶平,你幹嘛呢。”
那個名字從唇邊一出來,她立刻一激靈,如同三九天一盆雪水自頭而下,醒得一清二白,保持著原來的睡覺姿勢,卻發覺自己身體都在微微顫抖。
譚衛文似乎完全沒有聽到,只是拍拍致寒,去了洗手間,回來照常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