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亞夫一接到命令,當即乘坐“六乘傳”,也就是六馬駕駛的郵車,是當時最快的交通工具,往前線滎陽方向狂奔。走到霸上的時候,被一個叫趙涉的人攔住了,趙涉勸周亞夫:“吳國一向富庶,養了很多死士刺客。這次肯定會事先打探將軍動向,如果知道將軍從長安出發,一定會派人在崤山和澠池之間的狹窄地點伏擊將軍;況且兵事貴神秘,將軍為何不走右邊大道,經過藍田,出武關到洛陽呢?那不過比你現在計劃走這條道晚一兩天到達而已,到了洛陽,將軍直入武庫,擊鼓聚兵,反賊諸侯會以為將軍是從天而降的,那多牛逼啊。”

  周亞夫採納了這條計策,一路安全到了洛陽,立刻派人去搜尋崤山、澠池間,果然搜得了吳國伏兵,於是很佩服趙涉,召他為護軍。接著又拜見了當地的黑社會大佬劇孟,開心地大笑道:“七國造反,我乘坐傳車到這裡來,沒想到一路上很安全;又以為七國諸侯一定會籠絡劇孟,哪知道他們竟然不懂得劇孟的價值,真是一幫白痴,哪裡還想成功?現在我將據守滎陽,滎陽以東沒什麼可以值得擔憂了。”

  劇孟不過是一個黑社會老大,按照那時的話說,就是一個遊俠。當然遊俠和黑社會老大還是有些區別,和黑社會一樣,遊俠也是不和政府合作的,但是他喜歡劫富濟貧,替天行道,一諾千金,而且不求任何報償。表面上看起來,比政府還好。我們碰到強盜,會撥打110求救,但警察的服務是有報償的,他是有工資的,那工資就是我們每個公民納的稅。而遊俠你要是給他報償,他會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因為他覺得你是在侮辱他,以後說不定就不幫你了。所以跟遊俠打交道,這點要牢記,他們把面子看得比利益重要。當然,我們沒事的時候可以思考一下,遊俠天天忙著幫別人,自己沒時間賺錢,錢是哪裡來的?雖然說是劫富濟貧,但世上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應該被劫的。有些富人的錢固然來得不正當,劫了我們良心上也沒什麼不安;但有些富人的錢確實是靠自己的勤勞汗水和聰明才智賺來的,劫了就不大好。所以,遊俠這種東西有點不講規則。但他起了一個和諧社會的作用則勿庸置疑,現在很多西方政府,不也通過對富人征重稅,來救助窮人嗎?從這點來說,遊俠就起了政府的作用,是西漢政府職能的補充,甚至西漢政府沒有做到或做得不那麼盡善盡美的地方,遊俠都不計報償地幫它做了。這個現象,現在有一個有趣的概括,叫做:黑社會政府化,政府黑社會化。王夫之在《讀通鑑論》卷三里曾精闢地指出:“遊俠之興也,上不能養民,而遊俠養之也。秦滅王侯、獎貨殖,民乍失侯王之主而無歸,富而豪者起而邀之,而俠遂橫於天下。”

  所以,這種代替政府功能的遊俠肯定會引起一切專制政府的仇視。你想想看,人家政府都做不到或者不願做的事,你代它做了,那人家做什麼?你這不是搞得人家收稅都不好意思收了嗎?漢武帝上台後,馬上頒布政策,嚴厲打擊遊俠,搞得遊俠們終於絕種,現在只剩下了純粹的黑社會。這種純粹的黑社會,基本沒有古代黑社會“盜亦有道”的傳統,做事毫無底線,政府一般不是很在乎,因為老百姓不比擁護政府更擁護他們。總之,遊俠和黑社會這兩種概念,我們一定要搞清,司馬遷在《史記》里大讚遊俠,不是沒有道理的。

  劇孟到底在這場戰爭中起了什麼作用,史書上都沒有講。總之劇孟的號召力很好,據說他母親去世的時候,來送葬的高檔車從全國各個地方雲集,有上千輛,而劇孟自己家裡卻很窮,家產總共加起來還不到十金,也就是說,還不到當時的中等人家的家產。這也是很奇怪的,在當代,如果是一個窮鬼,絕對不會有這麼多闊佬想結交他。人們常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從這點來看,倒似乎是真的。如果吳王能夠籠絡劇孟,那麼當地很多無賴少年都會投奔吳王,這點自然也是勿庸置疑的。

  周亞夫離開洛陽,繼續奔至淮陽,問自己父親周勃以前的門客鄧公:“怎麼辦?”鄧公道:“吳兵兵勢銳猛,難與爭鋒。楚兵輕薄,雖然勇猛,卻難以持久。將軍不如引兵奔赴東北方向,在昌邑縣築作營壁,深溝高壘堅守,讓吳國去攻打梁國。將軍再派輕騎截斷淮水和泗水的接口,讓吳國的給養和糧草無法運送。吳兵和梁兵互相廝殺久了就會疲憊,而糧食又接濟不上,必然大亂。我軍則以逸待勞,一舉出擊,破吳必矣。”

  周亞夫一拍膝蓋:“靠,真他媽的牛逼。”完全照辦。

  吳國這邊也有良將,可惜劉濞不識人才。吳王任命田祿伯為大將,田祿伯提議道:“我們的兵就這樣聚集起來按照常規進攻,沒有其他的出奇之策,難以奏效。臣願意率五萬人,沿著江淮而上,進攻淮南、長沙,從武關進入關中,和大王會師,這是一支奇兵啊。”

  吳王太子當即反對這個意見:“大王以造反為名,名聲不大好聽,所以兵最好還是自己掌握,否則別人把兵帶走,又同樣造反,我們怎麼辦?而且分兵另行,事有不便,白白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吳王一聽,就拒絕了田祿伯的計策。

  吳國另一個少將桓將軍也勸諫說:“吳國多的是步兵,步兵適合在險峻的地勢作戰;而漢朝多車兵和騎兵,車騎適合在平地作戰。希望大王率兵火速西進,占據洛陽武庫,以敖倉藏粟作為給養,依據山河的險峻號令諸侯,就算沒有入關,天下也算大定了。如果大王率兵行動遲緩,每攻占一個城市都要留守,等到漢軍車騎馳入梁國和楚國之郊的平原地帶,事情就危險了。”

  吳王有點猶豫,又去問吳國老將,老將們自以為是地說:“這些年輕人都喜歡冒進爭功,幹不成大事,不要理他。”吳王也就沒有採納桓將軍的建議。

  可見劉濞徒有雄心,不知兵事。他年輕時打仗雖然以驍勇著稱,估計也就是匹夫之勇。如果他能採納田祿伯和桓將軍的計策,周亞夫一定會頭疼的。

  劉濞自己掌管所有的兵馬,還沒渡過淮水,他所有的賓客都被封了將軍、校尉、候、司馬,只有一個叫周丘的什麼也沒得到,因為這傢伙喜歡酗酒,吳王看不起他。周丘不服氣,主動求見劉濞,說:“臣因為無能,以致大王對我不理不睬。臣也不敢要求當什麼將軍,只是希望大王能賜給臣一支漢節,臣一定會有所報答。”

  所謂漢節,就是一種用竹子做的,上面纏著氂牛尾巴的東西,用來做皇帝的憑證,拿著這個節出去,就象徵著自己地位很高,誰都得給面子。後來蘇武出使匈奴,被發配到冰天雪地里放羊,都不肯丟掉漢節,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劉濞倒不在乎這個,要漢節,可以,不就相當於印製一張委任狀嗎,大概這傢伙想拿去山裡收編土匪用罷。周丘得了節,馬上連夜馳到自己的老家下邳縣,下邳人已經聽說吳國造反,早早就把城門關上,準備固守了。周丘來到下邳城外的官方傳舍休息,亮出漢節,大呼小叫地命令下邳縣令來見自己。縣令不知虛實,跑來看看,周丘立即假傳命令,讓隨從將縣令當場斬首,並立刻召來自己的親戚鄰居和曾經有過交情的縣政府工作人員,對他們說:“吳國的兵馬馬上就要到達,屠殺下邳是一頓飯之間的事。如果我們馬上投降,家裡人都能保全,有些才能的話,說不定還可以封侯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