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飛哈哈大笑道:“二哥說得是,誰將變鬼,還未可知呢。”

  劉備道:“你們不要閒扯了,快想點良策。軍師,你一向聰明,今天怎的如此煳塗。要不去數數我們軍中還剩下多少箭,如果能湊齊十萬支,一發給他們就是了。”

  諸葛亮笑道:“把我們的箭都給他,那我們怎麼打仗。主公勿憂,亮自有良策。”

  張飛驚訝道:“就這還有良策?”

  諸葛亮拍拍張飛的肩膀:“多虧將軍剛才提醒啊。”

  張飛一臉迷惑:“啊,我,剛才提醒了你什麼?”

  諸葛亮道:“把別家的箭搬到我們這來。”

  張飛仍是不解:“哪家有箭肯讓我們搬?豈有此理。”劉備也道:“豈有此理。”關羽也捋捋長髯,笑道:“豈有此理。”

  諸葛亮笑道:“主公,二將軍,三將軍,你們附耳過來。”

  三個人驚疑地把耳朵靠近,諸葛亮嘰嘰咕咕說了幾句,三人面露驚疑。劉備疑惑地說:“這能行嗎?”

  諸葛亮道:“主公放心,絕無差錯。”

  他們還沒有談得十分妥當,又有人來報:“東吳魯子敬先生又來了。”

  劉備跺腳罵道:“這個魯子敬,平常看他憨厚,沒想到和周瑜一起設圈套騙我軍師,今天我要當面質問他。叫他進來。”

  諸葛亮道:“他也是各為其主,主公不要怪他。這次肯定是周瑜派他來探聽風聲的。主公,你們先進去迴避一下,讓臣獨自來對付他。”

  劉備、關羽、張飛俠快退入後室。不一會,魯肅走了進來。諸葛亮見了他,立刻面現怒容:“子敬,你可害死我了。我曾告訴你,千萬不要把我們之間的談話告訴公瑾,免得他設計害我,你卻不聽。如今叫我三天之內去哪兒弄十萬支箭?”

  魯肅也有些煩躁:“你我的談話,我家都督問起,我自然不敢隱瞞。至於造箭的事,我當初告訴你不要答應,你卻不但答應,還自己要求把期限減為三天,這是你自取其禍,怎能怪我?”他的煩躁也是真心的,對諸葛亮他一向比較敬佩,雅不願他冤死在周瑜刀下。

  諸葛亮道:“也罷,子敬,看在我們朋友一場的份兒上,君借我船二十隻,每船有士卒三十人,船上都以青布為幔,各束草千餘個,分布兩邊,我自有妙用。不過此次千萬不可讓公瑾知曉,否則我計敗矣,你們既收不到箭,我也會丟腦袋。朋友丟了腦袋事小,國家缺了箭用卻事大啊,於公於私,君都不能輕忽。”

  魯肅有些臉紅,國家和私交的確不能兩全,這是他在諸葛亮問題上一向苦惱的事,他感覺此刻自己好像被諸葛亮看穿了心事,只是他還有些不解,疑惑道:“這些卻容易,你要來幹什麼?何時需要?”

  “到時便知,越快越好,請君立刻回去置辦。”諸葛亮道。

  魯肅道:“那肅就此告辭。”說著來到渡口,乘船匆匆回到軍營面見周瑜。

  周瑜見魯肅回來得這麼快,奇怪道:“見到諸葛亮了嗎,他說什麼?”

  魯肅點頭道:“見了,不過他只是和我寒暄了幾句,沒有一字提到造箭的事,也沒有向我要求箭竹、羽毛、膠漆等造箭材料,實在不知道他怎麼想的。”往常魯肅從來沒隱瞞過周瑜任何事,但這次一則關涉諸葛亮的身家性命,實在於心不忍;一則關係軍隊用箭的公事,若沒辦到,影響打仗,自己在周瑜面前也有理由辯解。而且,他心裡也自我安慰,就算諸葛亮到時交不出箭,劉備也不會眼睜睜看著周瑜加害諸葛亮,否則,孫、劉兩家聯盟勢必破裂,而且有可能互相殘殺,抗曹戰爭也勢必失敗,這不符合孫權將軍特地派他去荊州聯合劉備的初衷,因此,就算這次對不起周瑜,卻於國家有利,有何不可。周瑜這次的確做錯了,自己既然勸告不了他,做些這樣的挽救也是可以的。

  周瑜來回走了幾步,道:“哼,且看他三日後如何回復於我。”

  四、告別大喬

  京口。孫權全副戎裝,再次來到大喬宮中。大喬仍舊全身裹著絲綿,正坐在榻上發呆。她身旁扔著幾卷書,床前一盆炭火正在熊熊燃燒。

  看見孫權走人,大喬沒有說話,但微微點了點頭。

  迄今為止,這大概是孫權從大喬那裡看到的最好的表示了,他有些欣喜,柔聲問道:“我今天就要出征,你,沒有什麼對我說嗎?”

  大喬嘴唇翕動:“我說什麼,重要嗎?”

  孫權重重點頭:“是的,非常重要。”

  大喬沉默了。過了會兒,低聲道:“希望主公能平安歸來。”

  孫權喜色滿臉:“你真的這麼希望?”

  大喬緩緩但是堅定地點了點頭。

  孫權柔聲道:“那你好好保重。”又對侍女道,“好好照顧夫人。”他的表情變得威嚴。

  侍女忙伏地道:“謹聞主公命令。”

  孫權又看了一眼大喬,毅然轉身,大踏步走了出去,他的身後突然響起了悲戚的琴聲,但是琴聲有些生疏。大概她的手指還沒有完全恢復。孫權想,眼淚一時又溢滿了眼眶。他走到庭院,一隊將軍正在等候他,他果斷下令道:“出發。”

  魯肅調備了二十隻快船,又準備了一些布慢束草,親自率領著駛往劉備軍營。諸葛亮對魯肅道:“多謝子敬,這次沒有告訴周郎罷?”

  魯肅道:“請先生放心,這次絕對沒有。”

  諸葛亮笑道:“那就好,這幾日你就留在這裡做客,三天後隨我運箭去見周郎。來人,擺酒。”

  魯肅稀里煳塗地就座,兩人相對飲酒。飲了幾杯,魯肅見諸葛亮神色淡和,好像沒有任何事情縈懷,實在忍不住了,驚疑道:“先生到底有何良策,十萬支箭不是光飲酒就能自動齊備的啊?”

  諸葛亮道:“子敬放心,大不了我將頭顱獻給周郎。”

  魯肅道:“要獻頭顱,也不是這樣獻法,死得太過冤枉。”

  諸葛亮笑而不答,只是勸酒。

  這樣的日子一連過了兩日。魯肅主動提出:“今天是最後一天了,先生還是逃跑罷,去夏口,或者將左將軍營中的存箭拿去充數?”

  諸葛亮搖頭道:“左將軍的箭自有用處,怎能挪作他用?況且也未必夠十萬支。”

  魯肅道:“那你難道真想交出頭顱?”

  諸葛亮道:“不然。現在請子敬陪我前去取箭。”

  魯肅道:“何處去取?”

  諸葛亮道:“子敬休問,前去便知。”

  他們走出船艙,這時外面天色已經很暗淡了,到處都是灰濛濛的,魯肅奇怪道:“今夜奇怪,我只知道清晨霧多,沒想到晚上也大霧彌天。”

  諸葛亮望著江上,喜道:“正等此刻。子敬請上船。”

  二十隻快船停在渡口,張飛正在約束那些士卒,見諸葛亮來,道:“軍師,船和士卒,我已經安排好了。你那個計策行嗎?要不讓俺老張陪你去,一旦有變,還可保護你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