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我急問:“在哪兒在哪兒?”
妻說:“走過去了。”
是啊,父親所“演”,不過就是些迎著鏡頭走過來或背著鏡頭走過去的群眾角色,走得時間最長的,也不過就十幾秒鐘。然而父親的確是一位極認真極投入的群眾演員——與父親“合作”過的導演們都這麼說……
在我寫這篇文字時,又有人打來電話——
“梁曉聲?”
“是我。”
“我們想請你父親演個群眾角色啊!……”
“這……我父親已經去世了……”
“去世了?……對不起……”
對方的失望大大多於對方的歉意。
如今之中國人,認真做事認真做人的,實在不是太多了。如今之中國人,仿佛對一切事都沒了責任感。連當著官的人,都不大肯願意認真地當官了。
有些事,在我,也漸漸地開始不很認真了。似乎認真首先是對自己很吃虧的事。
父親一生認真做人,認真做事。連當群眾演員,也認真到可愛的程度。這大概首先與他願意是分不開的。一個退了休的老建築工人,忽然在攝影機前走來走去,肯定的是他的一份愉悅。人對自己極反感之事,想要認真也是認真不起來的。這樣解釋,是完全解釋得通的。但是我——他的兒子,如果僅僅得出這樣的解釋,則證明我對自己的父親太缺乏了解了!
我想——“認真”二字,之所以成為父親性格的主要特點,也許更因為他是一位建築工人。幾乎一輩子都是一位建築工人。而且是一位優秀的獲得過無數次獎狀的建築工人。
一種幾乎終生的行業,必然鑄成一個人明顯的性格特點。建築師們,是不會將他們設計的藍圖給予建築工人——也即那些磚瓦灰泥匠們過目的。然而哪一座偉大的宏偉建築,不是建築工人們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呢?正是那每一磚每一瓦,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十幾年、幾十年的,培養成了一種認認真真的責任感。一種對未來之大廈矗立的高度的可敬的責任感。他們雖然明知,他們所參與的,不過一磚一瓦之勞,卻甘願通過他們的一磚一瓦之勞,促成別人的廣廈之功。
他們的認真乃因為這正是他們的愉悅!
願我們的生活中,對他人之事的認真,並能從中油然引出自己之愉悅的品格,發揚光大起來吧!
父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父親曾是一個認真的群眾演員。或者說,父親是一個“本色”的群眾演員。
以我的父親為鏡,我常不免地問我自己——在生活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員嗎?我是一個什麼樣的演員呢?就表演藝術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員。就現實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個“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員”……
第69節:偶思欲望(1)
偶思欲望
人皆有欲望。
我們談的是欲望。不是在談欲。
欲是本能。
欲望乃是超越於本能的精神活動。這一種精神活動,往往會變成強烈又偉大的精神衝動。它遠非本能的滿足所能抑制和限止。
欲與欲望的區別,好比性與愛情的區別。更好比洗澡與水上芭蕾的區別。
人類停止在欲的滿足方面,這世界的變化也就戛然而止了。
一個家庭也有欲望。一個社團也有欲望。一個民族也有欲望。一個國家也有欲望。人類不可能沒有欲望,因為具體的人都是有欲望的。人類不可以沒有欲望,因為人類也是仰仗著自身的欲望進化,進步,和文明起來的。一個家庭,一個社團,只有依賴了成員們欲望的一致性而凝聚而各異其能,才可實現追求之目標。一個民族也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家庭是靠了家長來統一欲望實現欲望的。社團是靠了核心成員起這種作用的。民族和國家是靠了領袖與傑出的政治人物起這種作用的。共同的欲望的實現,需要確立和維護某種權威。缺少權威的引導,共同的欲望難以實現。共同的欲望既難以實現,多數人的欲望的質量必大受影響。
欲望當然有好壞之分。好的欲望其實便是理想。壞的欲望其實便是野心。一個人產生壞的欲望,極易滑向犯罪的道路。一個家庭由種種壞的欲望氤氳一片,極易使家庭這個溫馨之所變成罪惡之窩。一個社團由壞的欲望所凝聚,將對社會造成危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由壞的欲望統治,則必危害全人類的和平。
因而一個具體人的欲望,是須時時自覺地用理智進行審省、判斷和控制的。一個產生了又壞又強烈的欲望的人,一個這樣的人而不能夠審省、判斷自己欲望的好壞,並且不能夠控制它,那麼這個人對別人是危險的人。一個社團,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都是這樣。
如果說欲望也就是目的,我們則應該明白,每一種欲望的達到,幾乎都是以放棄另一種或另幾種欲望為代價的。或者是以放棄另一部分來實現某一部分。一般而言,在實現欲望的過程中,理想的原則是不適用的。甚至,首先是要被放棄的。
大多數兒童是徹底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企圖實現或獲得,一心所求往往是全部。所以兒童們常會陷入此種兩難之境——當他們把手伸入細頸陶罐掏取什麼的時候,他們的手幾乎都貪婪地抓得滿滿的。結果他們連自己的手也被卡住抽不出來了。他們要麼會急得大哭起來。要麼會發脾氣將陶罐打破。哭是沒用的。流再多的眼淚也不如放下去一點兒想得到的東西。而將陶罐打破,類乎於殺雞取卵……
第70節:偶思欲望(2)
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是善於控制欲望的人。他們面對欲望,好比是有良好教養的人在宴會上的表現。每樣東西都在面前,但他們只取適量的東西。他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之所以還有他們的一份兒轉過去又轉回來了,乃因餐廳里有秩序。餐廳里有秩序,乃因許多人都和他一樣,在控制著自己的欲望。否則,餐刀餐叉,頃刻將會變成進攻的武器……
改革開放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共同欲望。這是好的欲望。因而是理想。既是理想,當然時時須以理智加以審省和檢驗。誰也不能說“大躍進”不是好的欲望不是理想。但大躍進是不理智的。是兒童式的欲望。
好的欲望共同的理想,往往也會因不理智的因素而走向反面。
勿使民族和國家的好的欲望走向反面——政治家的最高責任和最大光榮,正體現在這一點上。
政治家是民族和國家的頭腦。
這個頭腦發燒了,全民族和整個國家就“打擺子”。
這個頭腦始終清醒著,乃是民族和國家的幸運。
商業時代的初期,人們的種種欲望皆被空前刺激起來。這一個時期的人類欲望,具有著極其貪婪的色彩。如何使劇烈膨脹著的個人慾望,凝聚為民族和國家的共同理想,是時代的艱難使命。時代完不成這一使命,時代將走向反面。當許許多多的手都伸入細頸陶罐,都抓得滿滿的,都不願放下一點點東西,都被卡住了抽不出來,陶罐是很容易被弄碎的。在此種情況下,少數人的理智已經難起什麼作用了……
妻說:“走過去了。”
是啊,父親所“演”,不過就是些迎著鏡頭走過來或背著鏡頭走過去的群眾角色,走得時間最長的,也不過就十幾秒鐘。然而父親的確是一位極認真極投入的群眾演員——與父親“合作”過的導演們都這麼說……
在我寫這篇文字時,又有人打來電話——
“梁曉聲?”
“是我。”
“我們想請你父親演個群眾角色啊!……”
“這……我父親已經去世了……”
“去世了?……對不起……”
對方的失望大大多於對方的歉意。
如今之中國人,認真做事認真做人的,實在不是太多了。如今之中國人,仿佛對一切事都沒了責任感。連當著官的人,都不大肯願意認真地當官了。
有些事,在我,也漸漸地開始不很認真了。似乎認真首先是對自己很吃虧的事。
父親一生認真做人,認真做事。連當群眾演員,也認真到可愛的程度。這大概首先與他願意是分不開的。一個退了休的老建築工人,忽然在攝影機前走來走去,肯定的是他的一份愉悅。人對自己極反感之事,想要認真也是認真不起來的。這樣解釋,是完全解釋得通的。但是我——他的兒子,如果僅僅得出這樣的解釋,則證明我對自己的父親太缺乏了解了!
我想——“認真”二字,之所以成為父親性格的主要特點,也許更因為他是一位建築工人。幾乎一輩子都是一位建築工人。而且是一位優秀的獲得過無數次獎狀的建築工人。
一種幾乎終生的行業,必然鑄成一個人明顯的性格特點。建築師們,是不會將他們設計的藍圖給予建築工人——也即那些磚瓦灰泥匠們過目的。然而哪一座偉大的宏偉建築,不是建築工人們一磚一瓦蓋起來的呢?正是那每一磚每一瓦,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十幾年、幾十年的,培養成了一種認認真真的責任感。一種對未來之大廈矗立的高度的可敬的責任感。他們雖然明知,他們所參與的,不過一磚一瓦之勞,卻甘願通過他們的一磚一瓦之勞,促成別人的廣廈之功。
他們的認真乃因為這正是他們的愉悅!
願我們的生活中,對他人之事的認真,並能從中油然引出自己之愉悅的品格,發揚光大起來吧!
父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父親曾是一個認真的群眾演員。或者說,父親是一個“本色”的群眾演員。
以我的父親為鏡,我常不免地問我自己——在生活這大舞台上,我也是演員嗎?我是一個什麼樣的演員呢?就表演藝術而言,我崇敬性格演員。就現實中人而言,恰恰相反,我崇敬每一個“本色”的人,而十分警惕“性格演員”……
第69節:偶思欲望(1)
偶思欲望
人皆有欲望。
我們談的是欲望。不是在談欲。
欲是本能。
欲望乃是超越於本能的精神活動。這一種精神活動,往往會變成強烈又偉大的精神衝動。它遠非本能的滿足所能抑制和限止。
欲與欲望的區別,好比性與愛情的區別。更好比洗澡與水上芭蕾的區別。
人類停止在欲的滿足方面,這世界的變化也就戛然而止了。
一個家庭也有欲望。一個社團也有欲望。一個民族也有欲望。一個國家也有欲望。人類不可能沒有欲望,因為具體的人都是有欲望的。人類不可以沒有欲望,因為人類也是仰仗著自身的欲望進化,進步,和文明起來的。一個家庭,一個社團,只有依賴了成員們欲望的一致性而凝聚而各異其能,才可實現追求之目標。一個民族也是這樣。一個國家也是這樣。
家庭是靠了家長來統一欲望實現欲望的。社團是靠了核心成員起這種作用的。民族和國家是靠了領袖與傑出的政治人物起這種作用的。共同的欲望的實現,需要確立和維護某種權威。缺少權威的引導,共同的欲望難以實現。共同的欲望既難以實現,多數人的欲望的質量必大受影響。
欲望當然有好壞之分。好的欲望其實便是理想。壞的欲望其實便是野心。一個人產生壞的欲望,極易滑向犯罪的道路。一個家庭由種種壞的欲望氤氳一片,極易使家庭這個溫馨之所變成罪惡之窩。一個社團由壞的欲望所凝聚,將對社會造成危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由壞的欲望統治,則必危害全人類的和平。
因而一個具體人的欲望,是須時時自覺地用理智進行審省、判斷和控制的。一個產生了又壞又強烈的欲望的人,一個這樣的人而不能夠審省、判斷自己欲望的好壞,並且不能夠控制它,那麼這個人對別人是危險的人。一個社團,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都是這樣。
如果說欲望也就是目的,我們則應該明白,每一種欲望的達到,幾乎都是以放棄另一種或另幾種欲望為代價的。或者是以放棄另一部分來實現某一部分。一般而言,在實現欲望的過程中,理想的原則是不適用的。甚至,首先是要被放棄的。
大多數兒童是徹底的“理想主義者”。他們企圖實現或獲得,一心所求往往是全部。所以兒童們常會陷入此種兩難之境——當他們把手伸入細頸陶罐掏取什麼的時候,他們的手幾乎都貪婪地抓得滿滿的。結果他們連自己的手也被卡住抽不出來了。他們要麼會急得大哭起來。要麼會發脾氣將陶罐打破。哭是沒用的。流再多的眼淚也不如放下去一點兒想得到的東西。而將陶罐打破,類乎於殺雞取卵……
第70節:偶思欲望(2)
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是善於控制欲望的人。他們面對欲望,好比是有良好教養的人在宴會上的表現。每樣東西都在面前,但他們只取適量的東西。他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之所以還有他們的一份兒轉過去又轉回來了,乃因餐廳里有秩序。餐廳里有秩序,乃因許多人都和他一樣,在控制著自己的欲望。否則,餐刀餐叉,頃刻將會變成進攻的武器……
改革開放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共同欲望。這是好的欲望。因而是理想。既是理想,當然時時須以理智加以審省和檢驗。誰也不能說“大躍進”不是好的欲望不是理想。但大躍進是不理智的。是兒童式的欲望。
好的欲望共同的理想,往往也會因不理智的因素而走向反面。
勿使民族和國家的好的欲望走向反面——政治家的最高責任和最大光榮,正體現在這一點上。
政治家是民族和國家的頭腦。
這個頭腦發燒了,全民族和整個國家就“打擺子”。
這個頭腦始終清醒著,乃是民族和國家的幸運。
商業時代的初期,人們的種種欲望皆被空前刺激起來。這一個時期的人類欲望,具有著極其貪婪的色彩。如何使劇烈膨脹著的個人慾望,凝聚為民族和國家的共同理想,是時代的艱難使命。時代完不成這一使命,時代將走向反面。當許許多多的手都伸入細頸陶罐,都抓得滿滿的,都不願放下一點點東西,都被卡住了抽不出來,陶罐是很容易被弄碎的。在此種情況下,少數人的理智已經難起什麼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