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頁
聽的樣子,詭秘地隔著桌子向對方俯過身去。
12
對方也不由得向她俯過身來。
她的嘴幾乎貼著對方的耳朵說:“我想和陳先生睡覺! ”
對方如同被電擊了一下,倏地躲避開她,意識到受了捉弄,臉氣得煞白。
她表情爛漫地望著對方。
對方猛地站了起來:“今天就談到這裡! ”
“歡迎再來! ”
她坐著不動。只撩起目光,嘲笑地瞧著對方的臉。
此刻,她的牴觸情緒已達到了挑戰的地步。
那一男一女轉身便走。
“我們廠里花開的正好,要不要折一束? ”
“不——要! ——”
門砰地關上了。
徐淑芳怔怔地望著眼前菸灰缸中被水浸濕,漸漸變黃的菸蒂,心中亦如被一
股腥黃的污水浸漬。
忽然,她伏在桌上,臉掩埋臂中。
門輕輕開了。
曲秀娟同情地望著她——她雙肩聳動,在無聲哭泣。
“淑芳……”
“……”
曲秀娟猶豫地站在那裡,幾經踟躕,退了出去……
第二天,她被通告停職反省。
曲秀娟像母親尋找走失了的孩子,找遍全廠,各處打電話,找不到她。問司
機小李,小李也不知她的去向。
“你為什麼不知道她在哪兒? ”曲副廠長大發脾氣。
“你又沒讓我看著她! ”司機小李同樣大發脾氣,他也正為此事著急。
全廠亂了套,沒誰還能安心工作。
姑娘們八個一幫、十個一夥,嘰嘰喳喳,都說廠長如果有個好歹,非把來調
查的人撓成條不可! “老秋翁”寸步不離曲秀娟,喋喋不休:“找哇! 副廠長你
下令找哇! 全廠人都派出去! 找遍全市! ”
相比之下,曲秀娟倒顯得異常冷靜。她相信,徐淑芳既不會去死,也不至於
發瘋。如此這般的不公正如果壓在她自己身上,她也是完全承受得了的。不就是
停職反省麼? 小菜兒一盤! 咽得下去! 她不過是想在徐淑芳需要安慰的時候,給
予一些安慰罷了! 倘徐淑芳真的被撤職了,副廠長她也不當了。仍去經營個體修
鞋鋪,當個自由民! 這年頭,會賺錢的自由民比當個小廠的廠長日子過得瀟灑多
了。
她欺騙姑娘們,說廠長已經找到了,是被陳先生父女請去了。
全廠人這才安心。但姑娘們仍替廠長憤憤不平,一邊幹活一邊計議,有的說
罷工,有的說去遊行,還有的說去審計局鬧去,就像上次去報社一樣,七言八語,
計議到下班,也沒個結果。大家都窩著一口氣。
那一天下午,在公園裡,在碰碰車場,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使玩碰碰車和看
玩碰碰車的人們都好生奇怪。她表情愀然地坐在一輛碰碰車上,卻似乎根本無心
加以控制,被撞來撞去,不驚不慌,不叫不笑,任而由之……
人們以為她神經不正常,或者在家受了丈夫的氣,到碰碰車場上來以獨特的
方式宣洩。
隔日,徐淑芳出現在陳氏父女面前。
她鄭重地對他們說:“我十分感激你們送給我那張珍貴的照片,我願意永遠
保存它! ”
那父女二人驚喜異常地相互望了一眼。
陳先生衝動地向她張開了雙臂,然而撲人他懷中的並不是被停職反省的百花
玩具廠廠長,是他自己的女兒。
女兒對父親說:“爸爸,我真替你高興! ”
隨後,陳小姐擁抱著徐淑芳說:“按照西方的習慣,從今往後。
‘您’對於我們就是‘你’了! 可能我和我的兩位哥哥都將不習慣叫你母親,
但我們都會特別尊敬你,並像我們的父親一樣親愛你! “
陳先生幸福得落淚了,連連說:“退機票! 退機票……”
徐淑芳也落淚了。她內心裡大受感動,卻並不怎樣激動。她的眼淚與陳先生
的眼淚所表達的很不相同。
晚上,她來到了她的小叔子也是妹夫家中。當年的大院已不復存在,全院人
家都住上了樓房。
那一天是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二日。
那一天是她的小偉的生日。
他說:“姐,你來得正巧,幫我們包餃子吧! ”
有時他隨著妻子叫她姐,有時妻子隨著他叫她嫂子。那本是怎麼叫都有理的。
於是她就洗了手,幫他們包餃子。
他們的兒子躺在床上睡著,家裡很安靜。
她細緻地包好了幾個餃子,低聲說:“我要結婚了。”
他們都停了手,有些不相信,以為她在開玩笑。
“真的。”
他問:“跟什麼人? ”
她低下頭,拿起一個餃子皮兒,一邊抹餡一邊說:“跟那個美籍華人陳先生,
一星期後。”雙手使勁—捏,捏成一個工藝品似的餃子。
一陣沉默。
妹妹問:“那,我和立偉能參加你的婚禮嗎? ”
她說:“當然。誰比你們更有資格? ”目光卻望著她的小叔子。
而他說:“我去看看水開了沒有。”走出屋去了。
一會兒,他進來後,仍一言不發地擀餃子皮兒,一個餃子皮兒快被擀透明了,
還擀。
“立偉,你怎麼不說話? ”
“我有點怕……”
“怕什麼? ”
“怕再也見不到嫂子了……”
“放心,嫂子還是你嫂子。我只想作陳先生的妻子,不想作美籍華人。”
他笑了。
她也笑了。
她包的餃子個個像工藝品,沒有一個煮破的。
第十三章
1
婚禮由“僑聯”代為操辦,晚報於是有了頭條新聞。通欄標題是“愛國華僑
覓知音,改革女性結良緣”。不乏祝賀之詞,“在對外開放的大好形勢之下,鵲
橋橫架太平洋,多情伉儷一線牽”云云。
徐淑芳親送部分請柬,也就是曲秀娟、姚守義、吳茵、嚴曉東、姚玉慧、夏
律師,再加上自己的妹妹和小叔子等人而已。
她本不願請王志松,幾經考慮,最終還是將他的名字寫上了請柬。是將他的
名字和吳茵的名字分開寫的,一人一份。
她想:來不來在他,不看僧面看佛面。儘管她已很瞧不起他,但他目前畢竟
還是吳茵的丈夫。實際上她已不將他看成吳茵的丈夫了。他留在她心中的最後的
情愫也早已蕩然無存了。她希望他能在自己的婚禮上反省到,他們沒有結為夫妻
12
對方也不由得向她俯過身來。
她的嘴幾乎貼著對方的耳朵說:“我想和陳先生睡覺! ”
對方如同被電擊了一下,倏地躲避開她,意識到受了捉弄,臉氣得煞白。
她表情爛漫地望著對方。
對方猛地站了起來:“今天就談到這裡! ”
“歡迎再來! ”
她坐著不動。只撩起目光,嘲笑地瞧著對方的臉。
此刻,她的牴觸情緒已達到了挑戰的地步。
那一男一女轉身便走。
“我們廠里花開的正好,要不要折一束? ”
“不——要! ——”
門砰地關上了。
徐淑芳怔怔地望著眼前菸灰缸中被水浸濕,漸漸變黃的菸蒂,心中亦如被一
股腥黃的污水浸漬。
忽然,她伏在桌上,臉掩埋臂中。
門輕輕開了。
曲秀娟同情地望著她——她雙肩聳動,在無聲哭泣。
“淑芳……”
“……”
曲秀娟猶豫地站在那裡,幾經踟躕,退了出去……
第二天,她被通告停職反省。
曲秀娟像母親尋找走失了的孩子,找遍全廠,各處打電話,找不到她。問司
機小李,小李也不知她的去向。
“你為什麼不知道她在哪兒? ”曲副廠長大發脾氣。
“你又沒讓我看著她! ”司機小李同樣大發脾氣,他也正為此事著急。
全廠亂了套,沒誰還能安心工作。
姑娘們八個一幫、十個一夥,嘰嘰喳喳,都說廠長如果有個好歹,非把來調
查的人撓成條不可! “老秋翁”寸步不離曲秀娟,喋喋不休:“找哇! 副廠長你
下令找哇! 全廠人都派出去! 找遍全市! ”
相比之下,曲秀娟倒顯得異常冷靜。她相信,徐淑芳既不會去死,也不至於
發瘋。如此這般的不公正如果壓在她自己身上,她也是完全承受得了的。不就是
停職反省麼? 小菜兒一盤! 咽得下去! 她不過是想在徐淑芳需要安慰的時候,給
予一些安慰罷了! 倘徐淑芳真的被撤職了,副廠長她也不當了。仍去經營個體修
鞋鋪,當個自由民! 這年頭,會賺錢的自由民比當個小廠的廠長日子過得瀟灑多
了。
她欺騙姑娘們,說廠長已經找到了,是被陳先生父女請去了。
全廠人這才安心。但姑娘們仍替廠長憤憤不平,一邊幹活一邊計議,有的說
罷工,有的說去遊行,還有的說去審計局鬧去,就像上次去報社一樣,七言八語,
計議到下班,也沒個結果。大家都窩著一口氣。
那一天下午,在公園裡,在碰碰車場,一位三十多歲的女人使玩碰碰車和看
玩碰碰車的人們都好生奇怪。她表情愀然地坐在一輛碰碰車上,卻似乎根本無心
加以控制,被撞來撞去,不驚不慌,不叫不笑,任而由之……
人們以為她神經不正常,或者在家受了丈夫的氣,到碰碰車場上來以獨特的
方式宣洩。
隔日,徐淑芳出現在陳氏父女面前。
她鄭重地對他們說:“我十分感激你們送給我那張珍貴的照片,我願意永遠
保存它! ”
那父女二人驚喜異常地相互望了一眼。
陳先生衝動地向她張開了雙臂,然而撲人他懷中的並不是被停職反省的百花
玩具廠廠長,是他自己的女兒。
女兒對父親說:“爸爸,我真替你高興! ”
隨後,陳小姐擁抱著徐淑芳說:“按照西方的習慣,從今往後。
‘您’對於我們就是‘你’了! 可能我和我的兩位哥哥都將不習慣叫你母親,
但我們都會特別尊敬你,並像我們的父親一樣親愛你! “
陳先生幸福得落淚了,連連說:“退機票! 退機票……”
徐淑芳也落淚了。她內心裡大受感動,卻並不怎樣激動。她的眼淚與陳先生
的眼淚所表達的很不相同。
晚上,她來到了她的小叔子也是妹夫家中。當年的大院已不復存在,全院人
家都住上了樓房。
那一天是一九八六年九月十二日。
那一天是她的小偉的生日。
他說:“姐,你來得正巧,幫我們包餃子吧! ”
有時他隨著妻子叫她姐,有時妻子隨著他叫她嫂子。那本是怎麼叫都有理的。
於是她就洗了手,幫他們包餃子。
他們的兒子躺在床上睡著,家裡很安靜。
她細緻地包好了幾個餃子,低聲說:“我要結婚了。”
他們都停了手,有些不相信,以為她在開玩笑。
“真的。”
他問:“跟什麼人? ”
她低下頭,拿起一個餃子皮兒,一邊抹餡一邊說:“跟那個美籍華人陳先生,
一星期後。”雙手使勁—捏,捏成一個工藝品似的餃子。
一陣沉默。
妹妹問:“那,我和立偉能參加你的婚禮嗎? ”
她說:“當然。誰比你們更有資格? ”目光卻望著她的小叔子。
而他說:“我去看看水開了沒有。”走出屋去了。
一會兒,他進來後,仍一言不發地擀餃子皮兒,一個餃子皮兒快被擀透明了,
還擀。
“立偉,你怎麼不說話? ”
“我有點怕……”
“怕什麼? ”
“怕再也見不到嫂子了……”
“放心,嫂子還是你嫂子。我只想作陳先生的妻子,不想作美籍華人。”
他笑了。
她也笑了。
她包的餃子個個像工藝品,沒有一個煮破的。
第十三章
1
婚禮由“僑聯”代為操辦,晚報於是有了頭條新聞。通欄標題是“愛國華僑
覓知音,改革女性結良緣”。不乏祝賀之詞,“在對外開放的大好形勢之下,鵲
橋橫架太平洋,多情伉儷一線牽”云云。
徐淑芳親送部分請柬,也就是曲秀娟、姚守義、吳茵、嚴曉東、姚玉慧、夏
律師,再加上自己的妹妹和小叔子等人而已。
她本不願請王志松,幾經考慮,最終還是將他的名字寫上了請柬。是將他的
名字和吳茵的名字分開寫的,一人一份。
她想:來不來在他,不看僧面看佛面。儘管她已很瞧不起他,但他目前畢竟
還是吳茵的丈夫。實際上她已不將他看成吳茵的丈夫了。他留在她心中的最後的
情愫也早已蕩然無存了。她希望他能在自己的婚禮上反省到,他們沒有結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