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他話是這樣說,朱文卻另有打算,只唯唯地應著;同時告訴師父,在京城裡的一切,都托孔石風照料,倘有什麼消息,孔石風一定會托艾全來通知聯絡。又勸師父寬從應變。淳于意頻頻點頭答應。
於是就在月下暫且拜別,等朱文回到艾全守夜的那間屋裡,向孔石風說道:“明天一早,我就要趕回洛陽。”
從這句話中,孔石風就知道淳于意的意思了,十分沉著地一點頭說:“也好。你在洛陽要朋友嗎?”
“當然要。”朱文說:“我要一個能容衛媼安心養病的地方,好讓我脫身趕來。”
孔石風考慮了一會,從腰帶上解下一個玉塊,遞給朱文:“你到洛陽萬歲街萬歲亭緊對面,訪一位姓秦的老者,拿這塊玉塊給他看,他會幫你的忙。”
“多謝!順利的話,十天以後在長安見。”
接著,朱文又向艾全致意,一方面感謝他這一路上對師父的照應;另一方面又托他在獄中費心。艾全很爽快地答應了。
於是第二天雞鳴時分,朱文就騎了那匹黑馬,出關到新安打尖、傍晚時分到了洛陽,徑投東明亭,問明了衛媼的住處,在最後一所小院落,顧不得卸鞍便提了行囊匆匆趕去。
一進院門就遇見緹縈,四目相視,彼此都陡然一驚。緹縈所驚的是,做夢也未曾想到朱文會尋下來;而朱文則驚於不過半個多月未見,緹縈竟似換了個人,雙眼失神,形容憔悴,平日最愛清潔的習慣,也不知哪裡去了?只見她首如飛蓬,一套衫裙似乎穿上身就未曾脫下來洗滌過,真箇不堪之至。
不必看到病榻上的衛媼,只見了她這副形象,朱文便已心酸。緹縈則不僅心酸,說得一聲:“阿文,我好淒涼!”眼淚隨即像決了河似的泛濫了。
朱文沒有話可以安慰她,只拿著系在腰間的一塊大手巾,遞到她手裡,說了句:“這不是哭的時候!讓我先去看看阿媼——我在桃林見著了師父,阿媼的病我已經知道了。”
緹縈一面拭淚一面點頭,有許多話要問,卻不知先問哪一句的好;只帶著朱文往台階上走去,一打開門帘,裡面的燕支急忙搖手,躡手躡腳迎了上來,低聲說道:“剛睡覺!”
朱文望著躺在臥席上的衛媼,薄衾里裹著一把瘦骨,一頭稀疏凌亂的白髮下面,半邊臉往上斜吊著,口眼都無法緊閉;眼下仍然微微抽搐——師父的診斷極準確,衛媼的疾病未脫險境,隨時會發生變化。
於是朱文退了出來,先問得病的經過和這幾天的情形;緹縈受了這一番打擊,以及由於連日衣不解帶的守視,神昏思亂,幸好還有燕支,能夠從頭到尾,說個大概。
等她說完,緹縈又斷斷續續地作了補充。身在客邊,一無依靠,又著急衛媼的病,又惦念著老父的官司,說到傷心處,痛哭失聲,願求一死,來承當家門的種種不幸。
“你別這樣!”燕支勸慰她說:“朱公子來了,一切就都好辦了!”
越是這樣說,緹縈越哭得利害;傷心和委屈,唯有在朱文面前,才能痛痛快快地盡情一瀉。
好不容易等她哭停了,朱文把路上早已盤算了多少遍的話說了出來:“我兩面只能顧一面。把阿媼安頓好了,我馬上還得趕到京里去。你們倆快快收拾,明天就搬。”
“搬到何處?”燕支問說。
“此刻還不知道,明天一早去找了朋友再說。”
“搬好以後呢?”緹縈怯怯地問道:“阿媼的病怎麼辦?”
“師父告訴我了,靜一個月,略可行動了,回陽虛去。阿媼的病我也許治不好;不過讓她拖些日子的本事我還有,等明天搬走,我會告訴你們如何照料看護,安心在這裡等我,只要師父的大事安排好了,我立刻就趕回來。”
“我呢?”緹縈又問。
“你?你當然也留在這裡!”
緹縈不響,低下頭去,又是眼淚紛紛。
燕支知道她這些眼淚從何而來。什麼叫患難相扶,什麼叫知恩報德?不正就是這些地方要挺身自任嗎?於是她莊容說道:“朱公子,我有個計較,不知可用否?明日遷移以後,朱公子儘管伴了緹姑到長安去;阿媼的病,由我來看護。請兩位放心,我必盡心照料,專等你們辦妥了大事來接我的班。”
這話對朱文來說,是在意料之中,而緹縈卻大感意外,喜不自勝,頓時破涕為笑,親熱地喊了聲。“燕支姊姊!”隨即盈盈下拜:“你這一諾,重如泰山,我感激你一輩子。”
燕支慌忙避席,不敢受禮:“不敢當,不敢當!緹姑千萬休如此說。朱公子的大德,我終生莫忘;難得有這麼個機會,應該容我稍表寸心,我反倒要謝謝你。”
“都不必客氣。”朱文揮一揮手對燕支說,“大家像一家人一樣,出了難題,分力對付。目前亦唯有照你的安排。應如何看護,明天我自有詳細交代。”
正說到這裡,只聽“噹”地一聲,緹縈隨即站起來說:“阿媼醒了,在喚人呢!”
“且慢!”朱文拉住她問,“阿媼可能說話?”
“不能。”緹縈搖搖頭,“只能發出一個‘嗯’的聲音,意思正反以聲音長短為斷,短者為正,長者為反。”
“好,我知道了。一切由我來說,你要擺出極高興的樣子,看我的眼色行事。懂我的用意不?”
“我懂。”
於是三個人一起走了回去,緹縈俯伏在衛媼身邊,輕輕說道:“阿媼,阿文來了!”
顯然的,衛媼雖然半身不遂,無法言語,但知覺依然相當靈敏,一聽緹縈的話,眼中頓時顯現了異樣的光輝,努力側轉了頭,要來看朱文,等看到時,眼中湧出豆大的兩滴眼淚。
“阿媼!”朱文握著她的手說:“我來了!你放心,諸事大吉!我先替你診一診脈。”
診了脈,看了瞳仁和舌苔,又診察了麻木的那半身;朱文暗暗心驚,病象大為險惡,就在這兩三天內,要有劇變。然而他表面上絲毫不敢有所泄露,只是極力安慰她,說病不要緊,只要能安心靜養。接著又造了一篇謊話,說陽虛侯已經跟廷尉有過數度的晤談,廷尉也知道倉公受屈,只因為齊國是大國,不能不做出慎重其事的樣子,作為安撫,其實毫不要緊,只等鞫問完畢,便可無罪釋放。
衛媼一面聽,一面臉上就現出了喜色。但是她不能有進一步的表示,只“嗯、嗯”地胡亂發聲,又打手邊叫人的鐘,又拉緹縈的手,是什麼意思,大家都茫然莫辨。
衛媼有口難言,漲得滿臉通紅;這是對病人非常不宜的,朱文趕緊搖手讓緹縈和燕支靜下來,然後低下頭去,問道:“阿媼,你要什麼?你要誰,就看著誰;慢慢就可以曉得你的意思了!”
衛媼點點頭,朝緹縈和燕支這個方向看,但竟不知看的是誰?朱文便叫緹縈先走過去,衛媼眼睛不動,再叫燕支走過去,她的視線跟著轉了。
於是就在月下暫且拜別,等朱文回到艾全守夜的那間屋裡,向孔石風說道:“明天一早,我就要趕回洛陽。”
從這句話中,孔石風就知道淳于意的意思了,十分沉著地一點頭說:“也好。你在洛陽要朋友嗎?”
“當然要。”朱文說:“我要一個能容衛媼安心養病的地方,好讓我脫身趕來。”
孔石風考慮了一會,從腰帶上解下一個玉塊,遞給朱文:“你到洛陽萬歲街萬歲亭緊對面,訪一位姓秦的老者,拿這塊玉塊給他看,他會幫你的忙。”
“多謝!順利的話,十天以後在長安見。”
接著,朱文又向艾全致意,一方面感謝他這一路上對師父的照應;另一方面又托他在獄中費心。艾全很爽快地答應了。
於是第二天雞鳴時分,朱文就騎了那匹黑馬,出關到新安打尖、傍晚時分到了洛陽,徑投東明亭,問明了衛媼的住處,在最後一所小院落,顧不得卸鞍便提了行囊匆匆趕去。
一進院門就遇見緹縈,四目相視,彼此都陡然一驚。緹縈所驚的是,做夢也未曾想到朱文會尋下來;而朱文則驚於不過半個多月未見,緹縈竟似換了個人,雙眼失神,形容憔悴,平日最愛清潔的習慣,也不知哪裡去了?只見她首如飛蓬,一套衫裙似乎穿上身就未曾脫下來洗滌過,真箇不堪之至。
不必看到病榻上的衛媼,只見了她這副形象,朱文便已心酸。緹縈則不僅心酸,說得一聲:“阿文,我好淒涼!”眼淚隨即像決了河似的泛濫了。
朱文沒有話可以安慰她,只拿著系在腰間的一塊大手巾,遞到她手裡,說了句:“這不是哭的時候!讓我先去看看阿媼——我在桃林見著了師父,阿媼的病我已經知道了。”
緹縈一面拭淚一面點頭,有許多話要問,卻不知先問哪一句的好;只帶著朱文往台階上走去,一打開門帘,裡面的燕支急忙搖手,躡手躡腳迎了上來,低聲說道:“剛睡覺!”
朱文望著躺在臥席上的衛媼,薄衾里裹著一把瘦骨,一頭稀疏凌亂的白髮下面,半邊臉往上斜吊著,口眼都無法緊閉;眼下仍然微微抽搐——師父的診斷極準確,衛媼的疾病未脫險境,隨時會發生變化。
於是朱文退了出來,先問得病的經過和這幾天的情形;緹縈受了這一番打擊,以及由於連日衣不解帶的守視,神昏思亂,幸好還有燕支,能夠從頭到尾,說個大概。
等她說完,緹縈又斷斷續續地作了補充。身在客邊,一無依靠,又著急衛媼的病,又惦念著老父的官司,說到傷心處,痛哭失聲,願求一死,來承當家門的種種不幸。
“你別這樣!”燕支勸慰她說:“朱公子來了,一切就都好辦了!”
越是這樣說,緹縈越哭得利害;傷心和委屈,唯有在朱文面前,才能痛痛快快地盡情一瀉。
好不容易等她哭停了,朱文把路上早已盤算了多少遍的話說了出來:“我兩面只能顧一面。把阿媼安頓好了,我馬上還得趕到京里去。你們倆快快收拾,明天就搬。”
“搬到何處?”燕支問說。
“此刻還不知道,明天一早去找了朋友再說。”
“搬好以後呢?”緹縈怯怯地問道:“阿媼的病怎麼辦?”
“師父告訴我了,靜一個月,略可行動了,回陽虛去。阿媼的病我也許治不好;不過讓她拖些日子的本事我還有,等明天搬走,我會告訴你們如何照料看護,安心在這裡等我,只要師父的大事安排好了,我立刻就趕回來。”
“我呢?”緹縈又問。
“你?你當然也留在這裡!”
緹縈不響,低下頭去,又是眼淚紛紛。
燕支知道她這些眼淚從何而來。什麼叫患難相扶,什麼叫知恩報德?不正就是這些地方要挺身自任嗎?於是她莊容說道:“朱公子,我有個計較,不知可用否?明日遷移以後,朱公子儘管伴了緹姑到長安去;阿媼的病,由我來看護。請兩位放心,我必盡心照料,專等你們辦妥了大事來接我的班。”
這話對朱文來說,是在意料之中,而緹縈卻大感意外,喜不自勝,頓時破涕為笑,親熱地喊了聲。“燕支姊姊!”隨即盈盈下拜:“你這一諾,重如泰山,我感激你一輩子。”
燕支慌忙避席,不敢受禮:“不敢當,不敢當!緹姑千萬休如此說。朱公子的大德,我終生莫忘;難得有這麼個機會,應該容我稍表寸心,我反倒要謝謝你。”
“都不必客氣。”朱文揮一揮手對燕支說,“大家像一家人一樣,出了難題,分力對付。目前亦唯有照你的安排。應如何看護,明天我自有詳細交代。”
正說到這裡,只聽“噹”地一聲,緹縈隨即站起來說:“阿媼醒了,在喚人呢!”
“且慢!”朱文拉住她問,“阿媼可能說話?”
“不能。”緹縈搖搖頭,“只能發出一個‘嗯’的聲音,意思正反以聲音長短為斷,短者為正,長者為反。”
“好,我知道了。一切由我來說,你要擺出極高興的樣子,看我的眼色行事。懂我的用意不?”
“我懂。”
於是三個人一起走了回去,緹縈俯伏在衛媼身邊,輕輕說道:“阿媼,阿文來了!”
顯然的,衛媼雖然半身不遂,無法言語,但知覺依然相當靈敏,一聽緹縈的話,眼中頓時顯現了異樣的光輝,努力側轉了頭,要來看朱文,等看到時,眼中湧出豆大的兩滴眼淚。
“阿媼!”朱文握著她的手說:“我來了!你放心,諸事大吉!我先替你診一診脈。”
診了脈,看了瞳仁和舌苔,又診察了麻木的那半身;朱文暗暗心驚,病象大為險惡,就在這兩三天內,要有劇變。然而他表面上絲毫不敢有所泄露,只是極力安慰她,說病不要緊,只要能安心靜養。接著又造了一篇謊話,說陽虛侯已經跟廷尉有過數度的晤談,廷尉也知道倉公受屈,只因為齊國是大國,不能不做出慎重其事的樣子,作為安撫,其實毫不要緊,只等鞫問完畢,便可無罪釋放。
衛媼一面聽,一面臉上就現出了喜色。但是她不能有進一步的表示,只“嗯、嗯”地胡亂發聲,又打手邊叫人的鐘,又拉緹縈的手,是什麼意思,大家都茫然莫辨。
衛媼有口難言,漲得滿臉通紅;這是對病人非常不宜的,朱文趕緊搖手讓緹縈和燕支靜下來,然後低下頭去,問道:“阿媼,你要什麼?你要誰,就看著誰;慢慢就可以曉得你的意思了!”
衛媼點點頭,朝緹縈和燕支這個方向看,但竟不知看的是誰?朱文便叫緹縈先走過去,衛媼眼睛不動,再叫燕支走過去,她的視線跟著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