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席敬酒已畢,隨意飯啖,徐海首先談到正事,向羅龍文問道:“船預備得怎麼樣了?”

  “船現成!”羅龍文答說:“今天不必談這個。你先拋開一切,享享艷福。”

  “罰酒!”胡宗憲把自己的酒遞了過去。

  “為何罰酒?”

  “你先喝了再說。”

  “不教而誅,難令人甘服。”語雖如此,羅龍文還是幹了。

  “如果我說得不對,加倍自罰。”胡宗憲說:“我罰你一個措詞欠妥。”

  “娶妻娶德,怎說艷福?何不說享享畫眉之樂?”胡宗憲問道:“小華,你服不服?”

  “服!”羅龍文只答了一個字,卻又陪了一杯酒。

  那面陸太婆聽見了,便向王翠翹說:“女兒,你聽胡總督,很看得起,你跟徐大婿也該去敬杯酒。”

  “是!”

  王翠翹一聲答應,阿狗已執壺相陪,那桌徐海亦起身先走到這面向陸太婆致了意,方始陪著妻子,雙雙來到胡宗憲面前。

  “總督,多承台愛,讓我們夫婦得有抬得起頭來的一天。水酒一杯,意思是誠的。請總督幹了。”

  “惶恐、惶恐!”胡宗憲毫不遲疑地幹了杯。

  陪飲既罷,王翠翹轉臉說道:“明山,我要一個人敬一敬胡總督。”

  “好,好!”徐海欣然讓開一步。

  等阿狗將王翠翹的杯中斟了酒,她從容說道:“總督,明山一出海,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不要緊,不要緊。”胡宗憲急忙答說:“明山的一切,都在我身上。”

  “有總督這句語,我可以放心了。”說罷,王翠翹仰臉干酒,道一聲:“謝謝!”

  徐海將王翠翹送回原位,再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時,只聽羅龍文跟胡宗憲在談他出海的事了。

  “明山,”胡宗憲問:“應該帶點什麼禮去送?”

  “無非土儀。”徐海答說:“如果總督能寫張字,或者寫把扇子送他,那比什麼都貴重。”

  “我一定寫。”話一出口,胡宗憲才發覺答得失之於輕率;以自己目前的身分,對至今身分還不能確定的汪直,翰墨酬贈,是件不太妥當的事。不過話說出了,收不回來,只好這樣補一句:“就是不知道怎麼落款?”

  “不必落款,意思寫在裡頭就行了。”

  不落上款,便無掛礙,“好!”他完全答應了,“我做首詩,自己寫了送他。”

  “船呢?”徐海問說,“我在想,最好悄悄兒去,不要驚動任何人。”

  “如果不想驚動人,莫如就搭毛海峰的船回去。不過,好象不夠鄭重。”

  “這不要緊,鄭重不鄭重,不在乎表面。”

  “那就坐毛海峰的船。”羅龍文說,“可是毛海峰的船歸心如箭,恐怕不能久等。”

  “他還能等幾天?”

  “昨天他跟我說,看風向,能在這三、五天之內動身最好。”

  “三、五天就三、五天。”徐海說道:“我沒有什麼累贅,帶幾斤好茶葉,拍腿就走。總督這首詩,可得快做了。”“今天晚上就做,明天就能寫好。只是——”胡宗憲看一看那桌的王翠翹沒有再說下去。

  這是說王翠翹離情難捨,還是徐海兒女情長,不得而知;反正為徐海設想,顧慮何在,是很明顯的。

  當然,胡宗憲雖未說完,徐海不必追問,亦不必回答。羅龍文見此光景,覺得這個話題,到此已可告一段落,不宜再談亦無所再談;便將話扯了開去,隨意閒談——不知彼此是有意還是無意,什麼都談,連趙忠的附庸風雅都談到了,就是不談趙文華。

  那一桌亦談得很起勁。“小李”肚子裡裝了無數好笑有趣的見聞,讓陸太婆聽得上了癮,有些是王翠翹都不曾聽說過的,所以也是津津有味地注視著。這樣不拘形跡的歡聚,直到二更方罷。

  “酒醉飯飽,我們散吧!”胡宗憲說:“客去主人安。”

  “我也要走了!”陸太婆站起身來,對王翠翹說:“還是讓你兄弟送我回去吧!”

  “我——”

  剛說得一個字,陸太婆重重地打斷她的語:“翠翹!”

  “娘!”王翠翹愕然。

  王翠翹愣了一下才明白,是義母格外體恤。她原來是想說:“我跟娘一起回大姐家。”如果這話一說出口,陸太婆不能將未成嘉禮的女兒留在未過門的女婿家,只能應允;否則就會受人批評,有玷陸家的門風。因此,“什麼話”都不准她說,這也就是“不痴不聾,不做阿家翁”的道理。

  結果是連小李都不必送,胡宗憲用他總督的官銜燈籠,將陸太婆送回她女婿家,羅龍文為胡宗憲邀去作長夜之談,小李隨著胡元規回典當。嘉賓散盡,燁燁紅燭之下,只有男女主人的一雙儷影。

  窗外西風獵獵,窗內卻是一團春意。徐海神采奕奕,讓王翠翹驚喜地發現,他的消失已久的豪氣,居然又重新出現在他臉上了!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說老了牙的俗語,我一直到今天,才能體會出它的味道。”徐海忽發感慨,“世界上最玄妙,最沒有道理的,就是心境!”

  “說‘玄妙’還差不多,何以謂之‘沒有道理’?”

  “不起而然,就是沒有道理。一個人在心境灰惡的時候,恨不得死了算了。可是過些日子回想,自己都想不通,當時為什麼會有那種可笑的念頭?”

  “我也想不通。不過,我倒是希望你記住今天的想法。”王翠翹說:“人總有遭遇挫折的時候,你將來也許還會有,也許還更重。到心境灰惡的時候,不要一味鑽牛角尖,想想你今天的心境,就容易丟掉那種可笑的念頭。”

  這番話說得很隱晦,徐海一時無法完全了解,只抓住將來還會有挫折,甚至是更嚴重的挫折那一點意思,當作她是勉勵他的意思,自然應該接受,而且自信能夠接受。

  “你放心,‘曾經滄海難為水’,我什麼大風大浪都經過了,受得起打擊。”

  “我相信你也受得起。”王翠翹說:“否則,就辜負我一起心了。”

  “不會!我知道你不是把我看成個沒用的人,我不會辜負你的一起心。”

  “我相信。”王翠翹欣慰地說。

  “有件事,我要跟你說,你不要怪我太擅專。”徐海臉上浮鋪歉意,“大概三、五天就要走了。”

  “我知道。我聽見你們在談。”

  “你的耳朵好尖!”徐海停了一下說:“在那裡幾個月,別的還好辦,就是日本的茶,我喝不慣。”

  “這還不容易,替你多帶一點去。還有那套宜興壺,你也帶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