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羅、胡二人都站了起來,目送王翠翹扶陸太婆入內;然後交換了一個眼色,彼此取得默契,多聽少說。一切都等聽王翠翹談了她的“苦衷”,向胡宗憲請示以後再說。
“羅師爺,胡朝奉!我娘有好些不明白的地方,第一,她確是不知道所謂‘大局’是什麼,趙文華這句話是威脅,兩位當然知道。”
“當然知道!”羅龍文說:“這個傢伙的卑鄙,我們今天才完全了解。陸太婆不明白,怪不得她;她還不十分知道明山對‘大局’的關係甚重。”
“是的。這是我第一個必須顧慮的。第二,我娘愛護我,話很硬,如果趙、陸兩家結了仇,總不是好事。我做了陸家的義女,不能害陸家!”
聽得這話,胡元規悚然動容,激動地說:“翠翹,翠翹,我想不到你想得這麼深,這麼周到!世界上的事,真是變幻莫測,原來是打算讓你借陸家的勢力,好有庇護,想不到反成了你的一個累。”
“也不能說是累!”王翠翹到此時才有悲傷的表情,“我當時萬感交集,想來想去,一句話不錯:前世的冤孽。我是個不祥之身,合該受災受難;今生不受,來世還是不得解脫。徒然害了許多人,倒不如挺身而出,一了百了。”
“話不錯,話不錯!”羅龍文不自覺地忘了剛才與胡元規所取的默契,率直表示他的看法:“不過,你不必答應得這麼快!憑你的機智,當時總能想出一條脫身之計。”
“這就是脫身之計。”王翠翹脫口答道:“如果不是我答應跟他一起走,這時候不會跟兩位見面。”
“莫非,他真的敢把你留下來?”
“為什麼不敢?羅師爺,你如不信,問我娘好了。”羅龍文不作聲,胡元規便問:“那麼,你是決定跟他一起走了?”
“是的。”
“明山呢?”
“我就是要跟兩位談這一點。當時我跟趙文華說:你說顧全大局,我亦為了顧全大局;所以,我有兩個條件:第一、這件事要守秘密;第二、要等明山走了才跟你走。我又說:你不要怕我翻悔,我娘做我的見證——”
“陸太婆做了沒有呢?”胡元規打斷她的話。
“我娘不肯做。我就說:王翠翹三個字不值錢,如今我姓陸!陸家上上下下,男男女女,從來沒有說話不算不算話的。打出這麼一塊招牌,我娘雖不作聲,也只好默認,她總不能說:姓陸的說話不算話。”
“照此說來,”羅龍文逼視著她說:“你是下定決心,要到相府佛樓去照料香火?”
“誰知道將來幹什麼?”王翠翹微喟低聲:“不祥之身!”
“好的!事情完全明了了;你的意思,也完全明了了,這件事只有五個人知道,”羅龍文說:“你們母女、我、胡朝奉,還有胡總督。”
“一點不錯!”王翠翹加重了語氣說:“我丈夫、我兄弟、一點都不知道!”
“有數,有數!”羅龍文作了承諾:“決不會讓你丈夫,兄弟知道。”
“慢點!”胡元規說:“第一,陸太婆也要請她不露任何口風。”
“當然!”王翠翹說:“我會跟我娘說。”
“第二,阿狗問到這件事,怎麼說法?大家要一致,才能瞞得住他。”
“對!怎麼說都可以,只要說一樣的話。我兄弟精靈得很,再小的漏洞,都會讓他捉住。”
“我看這樣,要大家能一致的說法。不宜過於複雜,你們都這樣說好了,對趙某人是用的一條緩兵之計;等明山走了,再把翠翹送進京。趙某人答應了。至於將來如何搪塞,你們只說由我在策劃。等他來問我,我自有一套話讓他深信不疑。”
羅龍文接著說:“事實上我跟趙忠確是商量好了,有七分把握,能夠搪塞得過去。如今,當然不必談了!”
“談談亦不妨。”胡元規說。
“不必不必!”羅龍文亂搖著手:“徒亂人意而已。”
“是的。徒亂人意。”王翠翹低頭想了一下問:“兩位現在是要去看胡總督?”
“是啊!”羅龍文問:“你有話要跟他說?”
“請上達胡總督,第一,儘快安排明山辦正事;第二,胡總督送了明山一所宅子,我想應該把他接來住幾天。”
“宅子是空房子——”
“不要緊!”王翠翹搶著胡元規的話說:“我來替他布置。”
“好!”羅龍文接口,“就這麼說!我可以幫你布置,家具不消說,字畫古董,一切擺設,亦都現成。後天接他進屋,讓他來個意外之喜。”
第三十五章
羅龍文從他與趙忠相晤的情形說起,一直談到王翠翹最後所提出的兩個要求,胡宗憲嗟嘆不絕,感觸萬端,心裡不辨是何滋味?因而黯然無語,只是不斷地搖頭。
“我在想,”胡元規比較樂觀,“小華跟趙忠所談的辦法,不妨照常進行,或許可以挽回。”
“我也是這話。”胡宗憲說:“小華,你一定得設法挽回;不然,將來明山功成歸來,對他不好交代。”
“總督想得真遠。”羅龍文說:“我只想眼前。能讓明山在出海以前,享幾天艷福,就很不錯了。”
“何出此言?”胡宗憲問:“莫非你真的覺得事已無可挽回。”
“旁人只能幫忙,關鍵是在王翠翹身上。如果她自己願意進相府,旁人著急,豈非多餘?”
此言一出,兩胡不由得都愣住了!眼中驚疑不止,並帶著些質問的神色,希望羅龍文有進一步的解釋。
而羅龍文不願再多說一句,於是胡宗憲不能不問了:“你是說,王翠翹別有用心?是貪圖富貴呢?還是另有不測之意?”
羅龍文沉吟半晌,點點頭說:“我想,是另有不測之意。”“什麼不測之意?”胡元規大聲相問。
胡宗憲與羅龍文都不作聲。他們對胡元規這一問,有著相同的想法:此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胡元規如果不能意會,就只好讓他納悶了。
胡元規畢竟亦是非常機敏的人,見此光景,知道其中必有不便形之於口舌的苦衷,那就只好猜了。要猜,當然往出乎常情的所謂“不測”方面去猜。人之不測,無非旦夕禍福,而禍福莫大於生死關頭;循此途徑去琢磨,一下就猜中了。
“不知道猜得對不對,”他急於求證,而在這個場合又無須顧忌,所以率直問道:“翠翹是想借嚴府的勢力報仇?”
語聲未終,羅龍文已以指撮唇,示意他不必再往下說。顯然的,這是肯定他已猜中的表示。
“啊!”胡宗憲亂以他語:“喝酒,喝酒!不必想得太多。”
“羅師爺,胡朝奉!我娘有好些不明白的地方,第一,她確是不知道所謂‘大局’是什麼,趙文華這句話是威脅,兩位當然知道。”
“當然知道!”羅龍文說:“這個傢伙的卑鄙,我們今天才完全了解。陸太婆不明白,怪不得她;她還不十分知道明山對‘大局’的關係甚重。”
“是的。這是我第一個必須顧慮的。第二,我娘愛護我,話很硬,如果趙、陸兩家結了仇,總不是好事。我做了陸家的義女,不能害陸家!”
聽得這話,胡元規悚然動容,激動地說:“翠翹,翠翹,我想不到你想得這麼深,這麼周到!世界上的事,真是變幻莫測,原來是打算讓你借陸家的勢力,好有庇護,想不到反成了你的一個累。”
“也不能說是累!”王翠翹到此時才有悲傷的表情,“我當時萬感交集,想來想去,一句話不錯:前世的冤孽。我是個不祥之身,合該受災受難;今生不受,來世還是不得解脫。徒然害了許多人,倒不如挺身而出,一了百了。”
“話不錯,話不錯!”羅龍文不自覺地忘了剛才與胡元規所取的默契,率直表示他的看法:“不過,你不必答應得這麼快!憑你的機智,當時總能想出一條脫身之計。”
“這就是脫身之計。”王翠翹脫口答道:“如果不是我答應跟他一起走,這時候不會跟兩位見面。”
“莫非,他真的敢把你留下來?”
“為什麼不敢?羅師爺,你如不信,問我娘好了。”羅龍文不作聲,胡元規便問:“那麼,你是決定跟他一起走了?”
“是的。”
“明山呢?”
“我就是要跟兩位談這一點。當時我跟趙文華說:你說顧全大局,我亦為了顧全大局;所以,我有兩個條件:第一、這件事要守秘密;第二、要等明山走了才跟你走。我又說:你不要怕我翻悔,我娘做我的見證——”
“陸太婆做了沒有呢?”胡元規打斷她的話。
“我娘不肯做。我就說:王翠翹三個字不值錢,如今我姓陸!陸家上上下下,男男女女,從來沒有說話不算不算話的。打出這麼一塊招牌,我娘雖不作聲,也只好默認,她總不能說:姓陸的說話不算話。”
“照此說來,”羅龍文逼視著她說:“你是下定決心,要到相府佛樓去照料香火?”
“誰知道將來幹什麼?”王翠翹微喟低聲:“不祥之身!”
“好的!事情完全明了了;你的意思,也完全明了了,這件事只有五個人知道,”羅龍文說:“你們母女、我、胡朝奉,還有胡總督。”
“一點不錯!”王翠翹加重了語氣說:“我丈夫、我兄弟、一點都不知道!”
“有數,有數!”羅龍文作了承諾:“決不會讓你丈夫,兄弟知道。”
“慢點!”胡元規說:“第一,陸太婆也要請她不露任何口風。”
“當然!”王翠翹說:“我會跟我娘說。”
“第二,阿狗問到這件事,怎麼說法?大家要一致,才能瞞得住他。”
“對!怎麼說都可以,只要說一樣的話。我兄弟精靈得很,再小的漏洞,都會讓他捉住。”
“我看這樣,要大家能一致的說法。不宜過於複雜,你們都這樣說好了,對趙某人是用的一條緩兵之計;等明山走了,再把翠翹送進京。趙某人答應了。至於將來如何搪塞,你們只說由我在策劃。等他來問我,我自有一套話讓他深信不疑。”
羅龍文接著說:“事實上我跟趙忠確是商量好了,有七分把握,能夠搪塞得過去。如今,當然不必談了!”
“談談亦不妨。”胡元規說。
“不必不必!”羅龍文亂搖著手:“徒亂人意而已。”
“是的。徒亂人意。”王翠翹低頭想了一下問:“兩位現在是要去看胡總督?”
“是啊!”羅龍文問:“你有話要跟他說?”
“請上達胡總督,第一,儘快安排明山辦正事;第二,胡總督送了明山一所宅子,我想應該把他接來住幾天。”
“宅子是空房子——”
“不要緊!”王翠翹搶著胡元規的話說:“我來替他布置。”
“好!”羅龍文接口,“就這麼說!我可以幫你布置,家具不消說,字畫古董,一切擺設,亦都現成。後天接他進屋,讓他來個意外之喜。”
第三十五章
羅龍文從他與趙忠相晤的情形說起,一直談到王翠翹最後所提出的兩個要求,胡宗憲嗟嘆不絕,感觸萬端,心裡不辨是何滋味?因而黯然無語,只是不斷地搖頭。
“我在想,”胡元規比較樂觀,“小華跟趙忠所談的辦法,不妨照常進行,或許可以挽回。”
“我也是這話。”胡宗憲說:“小華,你一定得設法挽回;不然,將來明山功成歸來,對他不好交代。”
“總督想得真遠。”羅龍文說:“我只想眼前。能讓明山在出海以前,享幾天艷福,就很不錯了。”
“何出此言?”胡宗憲問:“莫非你真的覺得事已無可挽回。”
“旁人只能幫忙,關鍵是在王翠翹身上。如果她自己願意進相府,旁人著急,豈非多餘?”
此言一出,兩胡不由得都愣住了!眼中驚疑不止,並帶著些質問的神色,希望羅龍文有進一步的解釋。
而羅龍文不願再多說一句,於是胡宗憲不能不問了:“你是說,王翠翹別有用心?是貪圖富貴呢?還是另有不測之意?”
羅龍文沉吟半晌,點點頭說:“我想,是另有不測之意。”“什麼不測之意?”胡元規大聲相問。
胡宗憲與羅龍文都不作聲。他們對胡元規這一問,有著相同的想法:此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胡元規如果不能意會,就只好讓他納悶了。
胡元規畢竟亦是非常機敏的人,見此光景,知道其中必有不便形之於口舌的苦衷,那就只好猜了。要猜,當然往出乎常情的所謂“不測”方面去猜。人之不測,無非旦夕禍福,而禍福莫大於生死關頭;循此途徑去琢磨,一下就猜中了。
“不知道猜得對不對,”他急於求證,而在這個場合又無須顧忌,所以率直問道:“翠翹是想借嚴府的勢力報仇?”
語聲未終,羅龍文已以指撮唇,示意他不必再往下說。顯然的,這是肯定他已猜中的表示。
“啊!”胡宗憲亂以他語:“喝酒,喝酒!不必想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