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
就在近衛辭去不久,小川哲雄氣急敗壞地趕到,他勸陳 公博留在日本,說上海、南京等地的肅奸工作,已在9月27 日全面展開;陳公博一飛回去,必難倖免。他說他已經在東 京、奈良、別府、鳥取4個地方,找好了隱秘可靠的藏匿地 點;而且準備了足夠的糧食,不妨暫時隱居個一年半載,看 情勢再定進止。
陳公博很感激小川的好意,尤其那時的糧食,極度缺乏; 像他們一行七眾作為外務省的貴賓,每三天配給一次食物、副 食經常是幾尾小魚,難得有一次豬肉或牛肉;白糖則在過去 的1個月中僅配給過兩次。而小川居然能在4個地方為他們 準備了足夠食物,可想而知費了多大的心血!
這個位於南市火車站附近的看守所,本是煙犯拘留所,設 備當然很差,但另外有”優待所”,一個是愚園路原來吳四寶 的住宅;一個是福履理路”上海市警察局局長”盧英的寓所, 盧英字楚僧,因而題其所居為”楚園”。關在這兩處的汪政府 “要員”,回想當年吳四寶、盧英夜夜元宵、金迷紙醉的往事; 真有渾如夢幻之感。
在楚園中最受優待的有3個人,一個是逃到蘇州卻不能 為任援道所庇護的梁鴻志,獨居一間,並准他的姨太太每天 早至晚歸,來照料他;一個是盛宣懷的侄子,獲得日人賦予 鴉片專賣特權,人稱盛老三之盛幼庵;年已70余歲,鴉片大 癮,如果勒令戒除,勢必不能伏法,因而特准他攜帶菸具,日 夜吞雲吐霧。
再有一個便是繆斌。他到楚園時,已是歲暮天寒的臘月, 在民國34年公布的”懲治漢奸條例”修正公布以後。不過他 的儀態與神情,一點都不像被捕的漢奸,穿得畢挺的西裝;外 面一件水獺領,禮服呢的大衣;頭上是絲絨禮帽,挾著一隻 鱷魚皮的大皮包,鼓得高高地,想見其中的文件不少。
“雨農因為外面機關龐雜,怕我為別的機關誤捉,反而費 手腳;所以乾脆讓我到這裡來避一避。”
他滿面含笑地指著他的起包對熟人說:“這裡面都是奉令 工作的證據;我是絕對沒有問題。”
楚園的羈客,的確以繆斌的態度最輕鬆,談笑風生,豪 飲健啖,不知羨煞了多少人。那知好景不常,只過了3天;忽 然移解到南京。上汽車時雖跟難友揚手揮別,但臉上已有些 焦急的模樣了。
繆斌移解到南京,也是住在”優待所”;地在城北住宅區 的寧海路21號,戰前本是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的官 舍;汪政府時代為”特工總部”的”南京站”;這個部門當然 為軍統接收,寧海路21號改為”優待所”,而名義上稱是 “看守所”。
第一批被優待的”客人”是,由廣州解到的陳璧君、褚 民誼,以及陳璧君的親屬,包括一個兩歲的小外孫女何冰冰 在內,占了那裡一座較小的後院;前院寬廣,除了安頓由憲 兵隊移來的陳公博一行之外,還有梅思平、岑德廣等等舊政 府要員,以及由華北解來的王蔭泰等人;最後則去了一趟重 慶的周佛海、羅君強,丁默邨亦送到這裡來了。
繆斌未到之前,前院3樓,完全騰空;看守人員說不日 將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人物來住。大家都很奇怪,陳公博、周 佛海、梅思平、陳璧君都在這裡,還有什麼”特別重要”的 人物?有人說笑話,也許是岡村寧次亦要來作客;萬萬想不 到竟是繆斌。
初到時,對繆斌的優待還不止於獨占層樓;而是布置看 守所長的辦公室作為臥室;隨後方遷入3樓;一日三餐由何 應欽的總部指定一家餐館供應,四盤四碗一火鍋,一個人據 案大嚼。曾有人偷偷上樓去看他;他仍舊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一定會在短期內釋放。同時他也相信,”懲治漢奸條例”雖已 修正公布;但凡在”優待所”的,政府一定會用政治手段解 決。
不料繆斌卻是首先由法律來解決的人;一天深夜起解,由 設在蘇州的江蘇高等法院審理,依法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但也有人說,繆斌是個特例,因為他之被邀至日本作為 和迫使者,本是買空賣空的勾當;他應該知道,勝利不僅在 望,甚至可以說在握,此時與敵談和,愚不可及。但日本既 然求和心切,在情報工作上,正不妨加以利用,藉機一窺日 本大營的底蘊。繆斌卻不能在這方面建功;反而向日本要人 說了許多不該說的話,紀錄在卷,為盟軍當局發現以後,通 過外交途徑向中國提出交涉,開羅會議曾有不得與日本單獨 媾和的約定,所以關於繆斌的工作,要求提出解釋,而繆斌 之伏法,便是最明確的解釋了。
事實上,被捕而被優待;優待之處又是軍統的看守所,足 見得戴雨農是主張政治解決的。但以敵偽時期,誰對抗戰有 過貢獻,只有他最清楚;因而政治解決的原則,不易為法治 派的人所接受;同時政治解決在技術上亦頗複雜,因而拖了 下來。
一拖拖到三十五年3月19,戴雨農由青島飛南京,因專 機撞山而殉難;像三國演義中所寫龐統死於落鳳坡那樣,戴 雨農在南京板橋附近所撞的這座山,正叫戴山。
“雨農死了,我也完了!”周佛海的話,道出了每一個 “汪政府要員”的心聲。
於是很快地,南京寧海路21號和上海楚園的”禁囚”,分 別被移送至南京的老虎橋監獄;上海的提籃橋監獄;以及蘇 州的獅子口監獄,而且分別以漢奸的罪名片訴。
自夏徂秋,一批一批地被槍決。死得都很從容,例外的 兩個人是,丁默邨與無惡不作的、搞”黃道會”的常玉清。
丁默邨在老虎橋監獄,一聞執行命令,原本蒼白的臉色, 更白得可怕;檢察官作最後詢問時,他已入於休克的狀態,因 而無隻字遺言。常玉清在提籃橋監獄被執行時,大聲疾呼: “我還在上訴,我還在上訴。”其實上訴已經駁回了,只是不 肯死而已。
於是動員了七八名法警,才能將他400磅的身體搬動,他 只是賴在地上不肯走;半推半拉地到得甬道中途,又賴倒在 地,這一下卻是起不來了,活活嚇死在那裡。但依法還是執 行;就在當地打了幾槍,確定已經斃命,方始將那個臭皮囊 拖了出去。
死得最像樣的是陳公博。那天是端午,上午8點多鐘,他 應典獄長之請,在寫一副對聯:”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 不常滿為心”,快寫完時,發現身後站著幾名法警。 ”是不是要執行了?”他問。 ”是。”警長很吃力地答了一個字。 ”那麼,請勞駕等幾分鐘,讓我把對聯寫完。”
寫完最後3個字,題了上下款;他又要求回囚室收拾衣 物,穿上一件藍布大褂,到同判死刑的褚民誼,和被判無期 徒刑的陳璧君那裡訣別。
然後應訊寫遺書,一封致家屬,一封上當道。時將正午, 方始畢事;向法官、書記官、法警分別道謝,才散步似地走 向刑場。 ”請多幫忙。”走到半路,他回頭向行刑的法警說:”給我 個乾淨俐落。”
陳公博很感激小川的好意,尤其那時的糧食,極度缺乏; 像他們一行七眾作為外務省的貴賓,每三天配給一次食物、副 食經常是幾尾小魚,難得有一次豬肉或牛肉;白糖則在過去 的1個月中僅配給過兩次。而小川居然能在4個地方為他們 準備了足夠食物,可想而知費了多大的心血!
這個位於南市火車站附近的看守所,本是煙犯拘留所,設 備當然很差,但另外有”優待所”,一個是愚園路原來吳四寶 的住宅;一個是福履理路”上海市警察局局長”盧英的寓所, 盧英字楚僧,因而題其所居為”楚園”。關在這兩處的汪政府 “要員”,回想當年吳四寶、盧英夜夜元宵、金迷紙醉的往事; 真有渾如夢幻之感。
在楚園中最受優待的有3個人,一個是逃到蘇州卻不能 為任援道所庇護的梁鴻志,獨居一間,並准他的姨太太每天 早至晚歸,來照料他;一個是盛宣懷的侄子,獲得日人賦予 鴉片專賣特權,人稱盛老三之盛幼庵;年已70余歲,鴉片大 癮,如果勒令戒除,勢必不能伏法,因而特准他攜帶菸具,日 夜吞雲吐霧。
再有一個便是繆斌。他到楚園時,已是歲暮天寒的臘月, 在民國34年公布的”懲治漢奸條例”修正公布以後。不過他 的儀態與神情,一點都不像被捕的漢奸,穿得畢挺的西裝;外 面一件水獺領,禮服呢的大衣;頭上是絲絨禮帽,挾著一隻 鱷魚皮的大皮包,鼓得高高地,想見其中的文件不少。
“雨農因為外面機關龐雜,怕我為別的機關誤捉,反而費 手腳;所以乾脆讓我到這裡來避一避。”
他滿面含笑地指著他的起包對熟人說:“這裡面都是奉令 工作的證據;我是絕對沒有問題。”
楚園的羈客,的確以繆斌的態度最輕鬆,談笑風生,豪 飲健啖,不知羨煞了多少人。那知好景不常,只過了3天;忽 然移解到南京。上汽車時雖跟難友揚手揮別,但臉上已有些 焦急的模樣了。
繆斌移解到南京,也是住在”優待所”;地在城北住宅區 的寧海路21號,戰前本是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馮玉祥的官 舍;汪政府時代為”特工總部”的”南京站”;這個部門當然 為軍統接收,寧海路21號改為”優待所”,而名義上稱是 “看守所”。
第一批被優待的”客人”是,由廣州解到的陳璧君、褚 民誼,以及陳璧君的親屬,包括一個兩歲的小外孫女何冰冰 在內,占了那裡一座較小的後院;前院寬廣,除了安頓由憲 兵隊移來的陳公博一行之外,還有梅思平、岑德廣等等舊政 府要員,以及由華北解來的王蔭泰等人;最後則去了一趟重 慶的周佛海、羅君強,丁默邨亦送到這裡來了。
繆斌未到之前,前院3樓,完全騰空;看守人員說不日 將有一個特別重要的人物來住。大家都很奇怪,陳公博、周 佛海、梅思平、陳璧君都在這裡,還有什麼”特別重要”的 人物?有人說笑話,也許是岡村寧次亦要來作客;萬萬想不 到竟是繆斌。
初到時,對繆斌的優待還不止於獨占層樓;而是布置看 守所長的辦公室作為臥室;隨後方遷入3樓;一日三餐由何 應欽的總部指定一家餐館供應,四盤四碗一火鍋,一個人據 案大嚼。曾有人偷偷上樓去看他;他仍舊保持著樂觀的態度, 一定會在短期內釋放。同時他也相信,”懲治漢奸條例”雖已 修正公布;但凡在”優待所”的,政府一定會用政治手段解 決。
不料繆斌卻是首先由法律來解決的人;一天深夜起解,由 設在蘇州的江蘇高等法院審理,依法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但也有人說,繆斌是個特例,因為他之被邀至日本作為 和迫使者,本是買空賣空的勾當;他應該知道,勝利不僅在 望,甚至可以說在握,此時與敵談和,愚不可及。但日本既 然求和心切,在情報工作上,正不妨加以利用,藉機一窺日 本大營的底蘊。繆斌卻不能在這方面建功;反而向日本要人 說了許多不該說的話,紀錄在卷,為盟軍當局發現以後,通 過外交途徑向中國提出交涉,開羅會議曾有不得與日本單獨 媾和的約定,所以關於繆斌的工作,要求提出解釋,而繆斌 之伏法,便是最明確的解釋了。
事實上,被捕而被優待;優待之處又是軍統的看守所,足 見得戴雨農是主張政治解決的。但以敵偽時期,誰對抗戰有 過貢獻,只有他最清楚;因而政治解決的原則,不易為法治 派的人所接受;同時政治解決在技術上亦頗複雜,因而拖了 下來。
一拖拖到三十五年3月19,戴雨農由青島飛南京,因專 機撞山而殉難;像三國演義中所寫龐統死於落鳳坡那樣,戴 雨農在南京板橋附近所撞的這座山,正叫戴山。
“雨農死了,我也完了!”周佛海的話,道出了每一個 “汪政府要員”的心聲。
於是很快地,南京寧海路21號和上海楚園的”禁囚”,分 別被移送至南京的老虎橋監獄;上海的提籃橋監獄;以及蘇 州的獅子口監獄,而且分別以漢奸的罪名片訴。
自夏徂秋,一批一批地被槍決。死得都很從容,例外的 兩個人是,丁默邨與無惡不作的、搞”黃道會”的常玉清。
丁默邨在老虎橋監獄,一聞執行命令,原本蒼白的臉色, 更白得可怕;檢察官作最後詢問時,他已入於休克的狀態,因 而無隻字遺言。常玉清在提籃橋監獄被執行時,大聲疾呼: “我還在上訴,我還在上訴。”其實上訴已經駁回了,只是不 肯死而已。
於是動員了七八名法警,才能將他400磅的身體搬動,他 只是賴在地上不肯走;半推半拉地到得甬道中途,又賴倒在 地,這一下卻是起不來了,活活嚇死在那裡。但依法還是執 行;就在當地打了幾槍,確定已經斃命,方始將那個臭皮囊 拖了出去。
死得最像樣的是陳公博。那天是端午,上午8點多鐘,他 應典獄長之請,在寫一副對聯:”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 不常滿為心”,快寫完時,發現身後站著幾名法警。 ”是不是要執行了?”他問。 ”是。”警長很吃力地答了一個字。 ”那麼,請勞駕等幾分鐘,讓我把對聯寫完。”
寫完最後3個字,題了上下款;他又要求回囚室收拾衣 物,穿上一件藍布大褂,到同判死刑的褚民誼,和被判無期 徒刑的陳璧君那裡訣別。
然後應訊寫遺書,一封致家屬,一封上當道。時將正午, 方始畢事;向法官、書記官、法警分別道謝,才散步似地走 向刑場。 ”請多幫忙。”走到半路,他回頭向行刑的法警說:”給我 個乾淨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