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命令發表的那天,陳公博在南京召集了一個”高級 將領會議”,陳公博在報告了當前的國內外形勢以後,慷慨陳 詞:”日本不和中共妥協,我們也剿共;日本和中共妥協,我 們也剿共。我是不惜因為剿共問題和日本翻臉的!”

  接著,陳公博提出了部署的計劃:第一、孫良誠在河南 的部隊,帶致蘇北;第二、項致莊在蘇北所訓練的3個師,調 浙江,因為浙江只有”第一方面軍’所派的一個師;第三、集 中”第一方面軍”防守京滬線;第四、上海由周佛海的”稅 警團”和”保安隊”負責;第五、將3個”警衛師”集中南 京,由陳公博親自指揮,清剿茅山的共軍和土匪,打破中共 的”三山一湖”計劃,同時防備共軍渡江。

  在汪政府中人看,小磯內閣出現,阻遏了少壯軍人左傾 現象,是件可喜的事;但特派參謀次長柴山到南京,帶來東 京直接向重慶謀和的5條件,則不免有秋扇捐棄的悲哀。陳 公博的下意識中也有這樣的情緒;但為理智所掩遮了。因此, 當討論繼承”國府主席”人選時,雖然他被認作”責無旁 貸”,但卻一直說是”佛海比我適當”。因為他有個想法,如 果東京跟重慶談判成功,南京的”國民政府”不如自己先解 散;果真到了有此需要的這一天,論公,以非”主席”的地 位作此提議,比以”主席”的身分作此宣布在措詞上比較可 以暢所欲言,易於邀得同情;談私,不是”主席”對解散的 悲哀,可能會輕得多。

  這種微妙曲折而複雜的心情,是沒有人能夠體會的;因 此,終於一致壓力,於汪精衛下葬梅花山的前3天,三十三 年11月20日,就任”國府主席”,而且只是”代理”;跟汪 精衛初期”代理”的意義一樣,表示等待真正的國民政府主 席還都,國家復歸統一。

  因此,他在接事當天就發了一個聲明說:”南京國民政府 自還都以來,自始即無與重慶為敵之心。”

  一切的發展,都指向一個再麻木不仁的人也能覺察到的 趨勢:快天亮了!

  天亮了另是一番局面,對於守著漫漫長夜的人,自然大 感鼓舞:但在黑暗中活躍過的人,卻大起恐慌。有些人早就 在尋庇護之路了;而有些人自覺無路可走,不如聽天由命,因 此發展此一種世紀末的頹廢的傾向。加以物價暴漲、幣值暴 跌,一日數變;因而普遍流行著一個觀念:錢,越早用出去 越便宜。這樣,原本紙醉金迷的上海,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 極高度畸形繁榮;但不僅”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是 在朱門之中,亦有禁不住這畸形繁榮的衝擊,終於倒了下去 的——赫赫有名的”耿秘書”就是如此。

  耿績之看不清那種畸形繁榮,只是一種人心虛脫而造成 的幻象,更不明白”絢爛之後歸於平淡”的道理,只覺得 “素富貴行乎富貴”,要不改常度才夠味道。所以雖已外強中 干,仍然照畸形繁榮的水準,在勞爾東路一號設立了一個私 人俱樂部,酒食肴饌,無一不精;服務供應,無所不有,而 只要是他的朋友,能夠踏得進去,一切免費。

  最大的一個漏洞是,他做包賠不賺的頭家。每晚有四五 桌麻將,以黃金計算,八圈的輸贏,最少也得兩根條子;多 則沒有限制,有人四圈不開和,輸了600兩金子。

  賭局終了,帳房照籌碼記帳,贏家第二天上午取現;輸 家如果不見人面,由他代賠。於是,耿家在松江的附郭良田; 在上海的整條弄堂,就這樣逐次出手了。

  到汪政府收回租界,法租界改為上海市第八區。陳公博 很想利用他在舊法租界的關係,派他當區長,結果只當了一 名處長,因為有人中傷,說他原就抽頭聚賭,一當區長就更 方便了。

  這對耿績之的打擊很大,因為當時有一副諧聯,為人傳 誦:”陳公博兼選特簡薦委,五官俱備;汪精衛有蘇浙皖鄂粵, 一省不全。”所謂五官指五官等,陳公博的”立法院長”的選 任;”軍委會政治部長”是特任;”上海市長”為簡任;而 “區長”則在薦委之間。讀了這副對聯,接下來往往批評陳公 博,不該再兼”第八區區長”,忒嫌攬權。如果有人為陳公博 辯護,說法租界情況複雜,沒有人拿得下來;熟於法租界一 切的人就會反駁:從前歷任上海市長,都靠耿績之跟法租界 打交道;莫非如今法租界收回來了,耿績之對法租界的複雜 情況,反而吃不開,拿不下?決無此事!為什麼不叫耿績之 當區長?

  話說到此,無辭以對;那就只有一個結論;耿績之不是 在法租界吃不開;是在陳公博、周佛海面前吃不開。這一來, 最直接的影響是,耿績之在經濟調度上,大感困難:新債借 不動,舊債又來逼,雙重夾攻,很難招架了。

  於是耿績之不能不另外”動腦筋”。這當然動做生意的腦 筋;而以他的個性,生意不做則已,做就要做大生意。便有 他的一個幫閒朋友替他出了個主意。

  此人叫白乾靖,有兩個外號都是由他的名字上諧音而來 的。他能言善道,足智多謀,但奇懶無比,坐而言不肯起而 行,因此為人喚做”不前進”。

  還有個外號就更不高明了,做事拖泥帶水不乾脆;銀錢 出入,更是不清不楚,所以又叫”不乾淨”。他跟耿績之說: 民以食為天,當今凡與民生有關的,都是大生意;’私鹽越禁 越好賣’,所以凡是統制的東西,最容易賺錢。耿先生,你跟 ‘三老’都是老朋友;找袁復老在’米糧統制’上動個腦筋, 比什麼都好!”

  耿績之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決定去找”袁復老”—— 小報上稱之為”上海三老”之一的袁復登。

  5春申三老

  聞蘭亭、袁復登、林康侯的故事。

  上海的聞人,最有名的自是數”三大亨”;商界則公認 “阿德哥”虞洽卿為繼朱葆山以後的領袖;其次是”多子大 王”王曉籟。這些人走的走,死的死;而上海社會不能沒有 聞人,猶如內地不能沒有紳士一樣。於是”三老”應運而生。

  這”三老”的事業不大;家境不裕,但多年來以熱心正 直,贏得親友及同業的尊敬。此時自然而然地擴大了影響,因 友結友,輾轉邀請,先是社團都要他掛個名義;繼而公司銀 行請他當名義上的董事長,至於排解糾紛、發起公益,以及 喜事證婚、喪事點主,不僅無日無之,而且日必數起。有人 說笑話:”當袁復登的汽車司機,是要出頂費的。”因為每處 飯局,司機都可以領飯錢;三老的司機,飯錢格外從豐。一 天十來個飯局,收入著實可觀。

  三老之首叫聞蘭亭,他是常州人;早年從家鄉到上海來 學生意,進的是紗布這一行。到民國初年,已經嶄露頭角。民 國10年前後上海盛行交易所,各式各樣的名堂,如雨後春筍, 成長極快;其中以”阿德哥”主持的”華商證券物品交易 所”為最具規模;聞蘭亭就是那裡的常務理事。同時,他自 己主持一家”華商紗布交易所”——交易所的投機風氣很盛; 那時革命事業,正值低潮,為了籌措經費,陳果夫、孫鶴皋 都在證券物品交易所領照當過經紀人;為革命而從商,所得 自虞洽卿幫助很大,而聞蘭亭間接也是有貢獻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