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直接到我乾爹家,豈不省事?”
“你不是說,你乾爹會問到地圖?”王培利說:“不如我帶了去,到時候看情形說話。”
“對!這樣好。”
於是,先回客棧,王培利即將那本《縉紳錄》帶在身邊,一起到了朱家。
恰是“放午炮”的時候,朱家老婆已燉好了一隻肥雞,在等他們吃飯了。
“朱大叔、朱大嬸,”王培利將四色水禮,放在桌上,探手入懷,取出一個由阜康要來的紅封袋,雙手奉上,“這回來得匆匆忙,沒有帶東西來孝敬兩位,只好折幹了。”
“沒有這個道理。”朱寶如雙手外推,“這四樣吃食東西,你買也就買來了,不去說它,折干就不必了。無功不受祿。”
“不,不!以後打擾的時候還多,請兩老不要客氣。”王培利又說:“家駒的乾爹、乾媽,也就是我的長輩,做小輩的一點心意,您老人家不受,我心裡反倒不安。”
於是朱家駒也幫著相勸,朱寶如終於收了下來,抽個冷子打開來一看,
是一張二百兩銀子的銀票,心裡很高興,看樣子王培利帶的錢不少,便掘寶不成,總還可以想法子多挖他幾文出來。
一面吃飯,一面談正事,“找到一處地方,很象。吃過飯,我帶你們去看看。”朱寶如問:“你那半張地圖帶來了沒有?”
“帶來了。”王培利問:“朱大叔要不要看看?”
“不忙,不忙!”朱寶如說:“吃完飯再看。”
到得酒醉飯飽,朱家老婆泡來一壺極釅的龍井,為他們解酒消食。一面喝茶,一面又談到正事,王培利關照朱家駒把他所保存的半張地圖取出來,然後從《縉紳錄》中取出他的半張,都平鋪在方桌,犬牙相錯的兩端,慢慢湊攏,但見嚴絲合縫,吻合無間,再看墨色濃淡,亦是絲毫不差,確確實實是一分為二的兩個半張。
這是王培利有意如此做作,這樣以真掩假,倒還不光是為了瞞過朱寶如,主要的還在試探朱家駒的記憶,因為當初分割此圖時,是在很匆遽的情況之下,朱家駒並未細看,但即令只看了一眼,圖上骰子大的小方塊,只有一個,他可能還記得,看真圖上多了幾個小方塊,必然想到他已動過手腳,而目的是在對付朱寶如,當然擺在心裡,不會說破,事後談論,再作道理。倘或竟不記得,那就更容易處置了。
因而在一起看圖時,他很注意朱家駒的表情,使得他微覺意外的是,朱家駒雖感困惑,而神情與他的義父相同:莫名其妙。
“畫了小方塊的地方,當然是指藏寶之處!”朱寶如問:“怎麼會有這麼多地方?莫非東西太多,要分開來埋?”
“這也說不定。”王培利回答。
“不會。”朱家駒接口說道:“我知道只有一口大木箱。”
此言一出,王培利心中一跳,因為快要露馬腳了,不過他也是很厲害的角色,聲色不動地隨機應變。
“照這樣說,那就只有一處地方是真的。”他說:“其餘的是故意畫上去的障眼法。”
“不錯,不錯!”朱寶如完全同意他的解釋:“前回‘聽大書’說《三國演義》,曹操有疑家七十三。大概當初怕地圖萬一失落,特為仿照疑家的辦法,布個障眼法。”
王培利點點頭,順勢瞄了朱家駒一眼,只見他的困惑依舊,而且似乎在思索什麼,心裡不免有些嘀咕,只怕弄巧成拙,而且也對朱家駒深為不滿,認為他笨得跟木頭一樣,根本不懂如何叫聯手合作。
“我在上海,有時候拿圖出來看看,也很奇怪,懊悔當時沒有問個明白。
不過,只要地點不錯,不管它是只有一處真的也好,是分開來藏寶也好,大不了多費點事,東西總逃不走的。“
聽得這一說,朱家駒似乎釋然了,“乾爹,”他說:“我們去看房子。”
“好!走吧!”
收好了圖,起身要離去時,朱家老婆出現在堂屋中,“今天風大,”她對她丈夫說:“你進來,添一件衣服再走。”
“還好!不必了。”朱寶如顯然沒有懂得他老婆的用意。
“加件馬褂。我已經拿出來了。”
說到第二次,朱寶如才明白,是有話跟他說,於是答一聲:“也好!”
隨即跟了過去。
在臥室中,朱家老婆一面低著頭替丈夫扣馬褂鈕扣,一面低聲說道:“他們兩個人的話不大對頭,姓王的莫非不曉得埋在地下的,只有一口箱子。”
一言驚醒夢中人,朱寶如頓時大悟,那張圖上的奧妙完全識透了,因而也就改了主意。到了嚴進士所住的那條弄堂,指著他間壁的那所房子說:“ 喏,那家人家,長毛打過公館,只怕就是。”
“不知道姓什麼?”
“聽說姓王。”朱寶如信口胡說。
“喔!”王培利不作聲,回頭關帝廟,向朱家駒使個眼色,以平常腳步,慢慢走了過去,當然是在測量距離。
“回去再談吧!”朱寶如輕聲說道:“已經有人在留意我們了。”
聽這一說,王培利與朱家駒連頭都不敢抬,跟著朱寶如回家。
原來朝廷自攻克金陵之後,雖對太平軍有所謂“脅從不問”的處置,但同時“盤查奸宄”,責有攸歸的地方團練,亦每每找他們的麻煩,一言不合,便可帶到“公所”去法辦,所以朱家駒與王培利聽說有人注目,便會緊張。
到家吃了晚飯,朱家駒送王培利回客棧,朱寶如對老婆說:“虧得你提醒我,我才沒有把嚴進士家指給他們看,省得他們私下去打交道。”
“這姓王的不老實,真的要防衛他。”朱家老婆問道:“那張圖我沒有看見,上面是怎麼畫的?”
“喏!”朱寶如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劃,“一連三個長方塊,上面又有一個橫擺的長方塊,是嚴進士家沒有錯。”
“上面寫明白了?”
“哪裡!寫明白了,何用花心思去找?”
“那麼,你怎麼斷定的呢?”
“我去看過嚴家的房子啊!”朱寶如說,“他家一共三進,就是三個長方塊,上面的那一個,就是嚴老太爺種牡丹的地方。”
“啊、啊,不錯。你一說倒象了。”朱家老婆又問:“聽你們在談,藏寶的地方,好象不止一處,為啥家駒說只有一個木箱。”
“這就是你說的,姓王的不老實。”朱寶如說:“藏寶的地方只有一處,我已經曉得了。”
“在哪裡?”
“就是種牡丹的那個花壇。為啥呢?”朱寶如自問自答,“畫在別處的方塊,照圖上看,都在房子裡,嚴家的大廳是水磨青磚,二廳、三廳鋪的是地板,掘開這些地方來藏寶,費事不說,而且也不能不露痕跡,根本是不合情理的事。這樣一想,就只有那個露天之下的花壇了。”
“你不是說,你乾爹會問到地圖?”王培利說:“不如我帶了去,到時候看情形說話。”
“對!這樣好。”
於是,先回客棧,王培利即將那本《縉紳錄》帶在身邊,一起到了朱家。
恰是“放午炮”的時候,朱家老婆已燉好了一隻肥雞,在等他們吃飯了。
“朱大叔、朱大嬸,”王培利將四色水禮,放在桌上,探手入懷,取出一個由阜康要來的紅封袋,雙手奉上,“這回來得匆匆忙,沒有帶東西來孝敬兩位,只好折幹了。”
“沒有這個道理。”朱寶如雙手外推,“這四樣吃食東西,你買也就買來了,不去說它,折干就不必了。無功不受祿。”
“不,不!以後打擾的時候還多,請兩老不要客氣。”王培利又說:“家駒的乾爹、乾媽,也就是我的長輩,做小輩的一點心意,您老人家不受,我心裡反倒不安。”
於是朱家駒也幫著相勸,朱寶如終於收了下來,抽個冷子打開來一看,
是一張二百兩銀子的銀票,心裡很高興,看樣子王培利帶的錢不少,便掘寶不成,總還可以想法子多挖他幾文出來。
一面吃飯,一面談正事,“找到一處地方,很象。吃過飯,我帶你們去看看。”朱寶如問:“你那半張地圖帶來了沒有?”
“帶來了。”王培利問:“朱大叔要不要看看?”
“不忙,不忙!”朱寶如說:“吃完飯再看。”
到得酒醉飯飽,朱家老婆泡來一壺極釅的龍井,為他們解酒消食。一面喝茶,一面又談到正事,王培利關照朱家駒把他所保存的半張地圖取出來,然後從《縉紳錄》中取出他的半張,都平鋪在方桌,犬牙相錯的兩端,慢慢湊攏,但見嚴絲合縫,吻合無間,再看墨色濃淡,亦是絲毫不差,確確實實是一分為二的兩個半張。
這是王培利有意如此做作,這樣以真掩假,倒還不光是為了瞞過朱寶如,主要的還在試探朱家駒的記憶,因為當初分割此圖時,是在很匆遽的情況之下,朱家駒並未細看,但即令只看了一眼,圖上骰子大的小方塊,只有一個,他可能還記得,看真圖上多了幾個小方塊,必然想到他已動過手腳,而目的是在對付朱寶如,當然擺在心裡,不會說破,事後談論,再作道理。倘或竟不記得,那就更容易處置了。
因而在一起看圖時,他很注意朱家駒的表情,使得他微覺意外的是,朱家駒雖感困惑,而神情與他的義父相同:莫名其妙。
“畫了小方塊的地方,當然是指藏寶之處!”朱寶如問:“怎麼會有這麼多地方?莫非東西太多,要分開來埋?”
“這也說不定。”王培利回答。
“不會。”朱家駒接口說道:“我知道只有一口大木箱。”
此言一出,王培利心中一跳,因為快要露馬腳了,不過他也是很厲害的角色,聲色不動地隨機應變。
“照這樣說,那就只有一處地方是真的。”他說:“其餘的是故意畫上去的障眼法。”
“不錯,不錯!”朱寶如完全同意他的解釋:“前回‘聽大書’說《三國演義》,曹操有疑家七十三。大概當初怕地圖萬一失落,特為仿照疑家的辦法,布個障眼法。”
王培利點點頭,順勢瞄了朱家駒一眼,只見他的困惑依舊,而且似乎在思索什麼,心裡不免有些嘀咕,只怕弄巧成拙,而且也對朱家駒深為不滿,認為他笨得跟木頭一樣,根本不懂如何叫聯手合作。
“我在上海,有時候拿圖出來看看,也很奇怪,懊悔當時沒有問個明白。
不過,只要地點不錯,不管它是只有一處真的也好,是分開來藏寶也好,大不了多費點事,東西總逃不走的。“
聽得這一說,朱家駒似乎釋然了,“乾爹,”他說:“我們去看房子。”
“好!走吧!”
收好了圖,起身要離去時,朱家老婆出現在堂屋中,“今天風大,”她對她丈夫說:“你進來,添一件衣服再走。”
“還好!不必了。”朱寶如顯然沒有懂得他老婆的用意。
“加件馬褂。我已經拿出來了。”
說到第二次,朱寶如才明白,是有話跟他說,於是答一聲:“也好!”
隨即跟了過去。
在臥室中,朱家老婆一面低著頭替丈夫扣馬褂鈕扣,一面低聲說道:“他們兩個人的話不大對頭,姓王的莫非不曉得埋在地下的,只有一口箱子。”
一言驚醒夢中人,朱寶如頓時大悟,那張圖上的奧妙完全識透了,因而也就改了主意。到了嚴進士所住的那條弄堂,指著他間壁的那所房子說:“ 喏,那家人家,長毛打過公館,只怕就是。”
“不知道姓什麼?”
“聽說姓王。”朱寶如信口胡說。
“喔!”王培利不作聲,回頭關帝廟,向朱家駒使個眼色,以平常腳步,慢慢走了過去,當然是在測量距離。
“回去再談吧!”朱寶如輕聲說道:“已經有人在留意我們了。”
聽這一說,王培利與朱家駒連頭都不敢抬,跟著朱寶如回家。
原來朝廷自攻克金陵之後,雖對太平軍有所謂“脅從不問”的處置,但同時“盤查奸宄”,責有攸歸的地方團練,亦每每找他們的麻煩,一言不合,便可帶到“公所”去法辦,所以朱家駒與王培利聽說有人注目,便會緊張。
到家吃了晚飯,朱家駒送王培利回客棧,朱寶如對老婆說:“虧得你提醒我,我才沒有把嚴進士家指給他們看,省得他們私下去打交道。”
“這姓王的不老實,真的要防衛他。”朱家老婆問道:“那張圖我沒有看見,上面是怎麼畫的?”
“喏!”朱寶如用手指在桌面上比劃,“一連三個長方塊,上面又有一個橫擺的長方塊,是嚴進士家沒有錯。”
“上面寫明白了?”
“哪裡!寫明白了,何用花心思去找?”
“那麼,你怎麼斷定的呢?”
“我去看過嚴家的房子啊!”朱寶如說,“他家一共三進,就是三個長方塊,上面的那一個,就是嚴老太爺種牡丹的地方。”
“啊、啊,不錯。你一說倒象了。”朱家老婆又問:“聽你們在談,藏寶的地方,好象不止一處,為啥家駒說只有一個木箱。”
“這就是你說的,姓王的不老實。”朱寶如說:“藏寶的地方只有一處,我已經曉得了。”
“在哪裡?”
“就是種牡丹的那個花壇。為啥呢?”朱寶如自問自答,“畫在別處的方塊,照圖上看,都在房子裡,嚴家的大廳是水磨青磚,二廳、三廳鋪的是地板,掘開這些地方來藏寶,費事不說,而且也不能不露痕跡,根本是不合情理的事。這樣一想,就只有那個露天之下的花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