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事實上,人們歷來用生活語言說話,用書本語言寫書,已沿成習慣。用書本語言說話和用生活語言寫書都是難事,前者非不可救藥的書呆子不能為,後者非不可企及的大師不能為。
7
文字平易難,獨特也難,最難的是平易中見出獨特,通篇尋常句子,讀來偏是與眾不同。如此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獨特,方可稱作風格。
8
刻意求來的獨特是平庸的另一副面孔,你會發現,它其實在偷偷地模仿,而它本身也是很容易被模仿和複製的。
真正的獨特是不可模仿的。它看不見,摸不著,而你卻感覺到它無處不在。它不是某些精心做出的姿態,而是貫穿作者全部作品的靈魂。這便是我所理解的風格。
9
有的人用平平淡淡的語言說出不同凡響的見解和樸實的真理(兩者往往是一回事),有的人滿懷激情地說些老生常談。據說他們寫的都是哲理散文。
10
語言是一個人的整體文化修養的綜合指數。凡修養中的缺陷,必定會在語言風格上表現出來。
11
一種人用平淡樸實的口氣說出獨特的思想,另一種人用熱烈誇張的口氣說出平庸的思想。
12
我的目標是寫得流暢質樸而且獨特,而不是寫得艱澀玄妙以造成獨特的外觀。
13
有的文字用樸素的形式表達深刻的內容,有的文字用華麗的形式掩蓋膚淺的內容。然而,人們往往把樸素誤認作淺顯,又把華麗誤認作豐富。
14
我的人格理想:成熟的單純。我的風格理想:不張揚的激情。
15
某人寫了一本書,上門求教。書出版後,他來信表示感謝,說是根據我的意見縮減了篇幅,並複述了我的意見:“別人說過的儘量少說,自己想說的儘量說透。”我忘記我說過這話了,但覺得很有道理,亦可作為自己寫作的指南,錄下備忘。
16
一段表達精當的文字是一面旗幟,在它下面會集合起共鳴者的大軍。
17
格言是天神們私下議論人類隱情的悄悄話,卻被智者偷聽到了。
18
世上根本就沒有所謂格言家。格言乃神的語言,偶爾遺落在世間荒僻的小路上,凡人只能僥倖拾取,豈能刻意為之。
19
俏皮話機智,大實話中肯。好的格言既機智,又中肯,是俏皮的大實話。
20
那些在市場上兜售,內容大同小異,少男少女們買去填在贈言冊、生日卡、賀年卡上的東西,也配稱作格言麼?
21
只有聰明人才能寫出好格言,但只讀格言的人卻是傻瓜。
22
浪漫主義的可笑在於失去了欣賞者。
23
文人最難戒的毛病是賣弄。說句公道話,文字本身就誘惑他們這樣做。他們慣於用文字表達自己,而文字總是要給人看的,這就很容易使他們的表達變成一種表演,使他們的獨白變成一種演講。他們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面向公眾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擺好姿勢。有時候他們拉上窗簾,但故意讓屋裡的燈亮著,以便把他們的孤獨、憂傷、痛苦等等適當地投在窗簾上,形成一幅優美的剪影。即使他們力戒賣弄,決心真實,也不能擔保這訴諸文字的真實不是又一種賣弄。
24
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作者,並且知道自己多愁善感,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動,於是愈發多愁善感了。他在想像中看到讀者感動的眼淚,自己禁不住也流下感動的眼淚,淚眼朦朧地在稿紙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論天才
1
一個天才也許早熟,也許晚熟。問題不在年齡,而在於他有一些他自己的話要說出來,或早或遲,非說出來不可。 2
博學家一輩子說別人說過的話,天才則能說出自己的話,哪怕一輩子只說出一句,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是非他說不出來的。這是兩者的界限。
3
天才區別於常人的不是智力,不是勤奮,而是一種使命感。也許他自己也說不清這使命感究竟是什麼,但是卻始終存在,並且常常出其不意地叮嚀他,折磨他。這是一種責任心,不是對他人,對人類,而是對自己的生命的責任心。
4
多數人屬於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於有與無,最小與最大,自我與永恆。
5
對天才來說,才能是沉重的包袱,必須把它卸下來,也就是說,把它充分釋放出來。“天才就是勤奮”,但天才的勤奮不是勉為其難的機械的勞作,而是能量的不可遏止的釋放。
6
有時候,天才與普通人的區別僅在於是否養成了嚴格的工作習慣。
7
天才是最接近自然本來面目的個性。既然自然本身是豐富多采、充滿矛盾的,那麼,天才怎麼可能永遠自相一致呢?哲學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如柏拉圖、康德,恰恰是最自相矛盾的。二律背反是天才的命運。
8
沒有真誠,就沒有豐富性。
許多人罕能返視自己的心靈,一旦返視,也要安上一片習俗和輿論的濾色鏡,於是只看見一種色彩。
天才對自己是誠實的,他不想阻止他心靈的天然色彩放射出來,而天然色彩總是豐富的。
9
深刻的無聊是一種偉大的不滿足,它催促人從事不倦的創造。儘管創造也不能一勞永逸地解除深刻的無聊,但至少可以使人免於淺薄的無聊和淺薄的滿足。真正的創造者是不會滿足於自己既已創造的一切成品的。在我看來,一個人獲得了舉世稱羨的成功,自己對這成功仍然不免發生懷疑和厭倦,這是天才的可靠標誌。
10
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
11
精神仍在蓬勃生長,(禁止)卻已經衰老,這是某一些創造者晚年的悲哀。
一個人的精神財富是以他的心靈為倉庫的。不管你曾經有過多麼豐富的經歷、感受和思想,如果你的心靈已經枯寂,這一切對於現在的你就不再有意義。哪怕你著作等身,它們也至多能成為心靈依然活潑著的別人的精神財富,對於你卻已是身外之物了。這是另一些創造者晚年的悲哀。
12
天才是大自然的靈感。因此,一個天才在洩慾時是動物,在吃喝時是凡夫俗子,只有在大自然的靈感降臨於他時才是天才。因此,一個天才在平時多數場合不是天才,只有在少數幸運的時刻才是天才。
13
天才往往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人。如同大自然本身一樣,天才必有他的笨拙之處。
14
一個有才華有活力的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找到了歸宿,他永遠在嘗試,在探索。天才之缺乏自知之明,恰如庸人一樣,不過其性質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卻不知自己之長。德拉克羅瓦在創作他的傳世名畫之時,還在考慮他是否做一個詩人更合適些。
7
文字平易難,獨特也難,最難的是平易中見出獨特,通篇尋常句子,讀來偏是與眾不同。如此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獨特,方可稱作風格。
8
刻意求來的獨特是平庸的另一副面孔,你會發現,它其實在偷偷地模仿,而它本身也是很容易被模仿和複製的。
真正的獨特是不可模仿的。它看不見,摸不著,而你卻感覺到它無處不在。它不是某些精心做出的姿態,而是貫穿作者全部作品的靈魂。這便是我所理解的風格。
9
有的人用平平淡淡的語言說出不同凡響的見解和樸實的真理(兩者往往是一回事),有的人滿懷激情地說些老生常談。據說他們寫的都是哲理散文。
10
語言是一個人的整體文化修養的綜合指數。凡修養中的缺陷,必定會在語言風格上表現出來。
11
一種人用平淡樸實的口氣說出獨特的思想,另一種人用熱烈誇張的口氣說出平庸的思想。
12
我的目標是寫得流暢質樸而且獨特,而不是寫得艱澀玄妙以造成獨特的外觀。
13
有的文字用樸素的形式表達深刻的內容,有的文字用華麗的形式掩蓋膚淺的內容。然而,人們往往把樸素誤認作淺顯,又把華麗誤認作豐富。
14
我的人格理想:成熟的單純。我的風格理想:不張揚的激情。
15
某人寫了一本書,上門求教。書出版後,他來信表示感謝,說是根據我的意見縮減了篇幅,並複述了我的意見:“別人說過的儘量少說,自己想說的儘量說透。”我忘記我說過這話了,但覺得很有道理,亦可作為自己寫作的指南,錄下備忘。
16
一段表達精當的文字是一面旗幟,在它下面會集合起共鳴者的大軍。
17
格言是天神們私下議論人類隱情的悄悄話,卻被智者偷聽到了。
18
世上根本就沒有所謂格言家。格言乃神的語言,偶爾遺落在世間荒僻的小路上,凡人只能僥倖拾取,豈能刻意為之。
19
俏皮話機智,大實話中肯。好的格言既機智,又中肯,是俏皮的大實話。
20
那些在市場上兜售,內容大同小異,少男少女們買去填在贈言冊、生日卡、賀年卡上的東西,也配稱作格言麼?
21
只有聰明人才能寫出好格言,但只讀格言的人卻是傻瓜。
22
浪漫主義的可笑在於失去了欣賞者。
23
文人最難戒的毛病是賣弄。說句公道話,文字本身就誘惑他們這樣做。他們慣於用文字表達自己,而文字總是要給人看的,這就很容易使他們的表達變成一種表演,使他們的獨白變成一種演講。他們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面向公眾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擺好姿勢。有時候他們拉上窗簾,但故意讓屋裡的燈亮著,以便把他們的孤獨、憂傷、痛苦等等適當地投在窗簾上,形成一幅優美的剪影。即使他們力戒賣弄,決心真實,也不能擔保這訴諸文字的真實不是又一種賣弄。
24
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作者,並且知道自己多愁善感,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動,於是愈發多愁善感了。他在想像中看到讀者感動的眼淚,自己禁不住也流下感動的眼淚,淚眼朦朧地在稿紙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論天才
1
一個天才也許早熟,也許晚熟。問題不在年齡,而在於他有一些他自己的話要說出來,或早或遲,非說出來不可。 2
博學家一輩子說別人說過的話,天才則能說出自己的話,哪怕一輩子只說出一句,卻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是非他說不出來的。這是兩者的界限。
3
天才區別於常人的不是智力,不是勤奮,而是一種使命感。也許他自己也說不清這使命感究竟是什麼,但是卻始終存在,並且常常出其不意地叮嚀他,折磨他。這是一種責任心,不是對他人,對人類,而是對自己的生命的責任心。
4
多數人屬於家庭,國家,社會。天才屬於有與無,最小與最大,自我與永恆。
5
對天才來說,才能是沉重的包袱,必須把它卸下來,也就是說,把它充分釋放出來。“天才就是勤奮”,但天才的勤奮不是勉為其難的機械的勞作,而是能量的不可遏止的釋放。
6
有時候,天才與普通人的區別僅在於是否養成了嚴格的工作習慣。
7
天才是最接近自然本來面目的個性。既然自然本身是豐富多采、充滿矛盾的,那麼,天才怎麼可能永遠自相一致呢?哲學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如柏拉圖、康德,恰恰是最自相矛盾的。二律背反是天才的命運。
8
沒有真誠,就沒有豐富性。
許多人罕能返視自己的心靈,一旦返視,也要安上一片習俗和輿論的濾色鏡,於是只看見一種色彩。
天才對自己是誠實的,他不想阻止他心靈的天然色彩放射出來,而天然色彩總是豐富的。
9
深刻的無聊是一種偉大的不滿足,它催促人從事不倦的創造。儘管創造也不能一勞永逸地解除深刻的無聊,但至少可以使人免於淺薄的無聊和淺薄的滿足。真正的創造者是不會滿足於自己既已創造的一切成品的。在我看來,一個人獲得了舉世稱羨的成功,自己對這成功仍然不免發生懷疑和厭倦,這是天才的可靠標誌。
10
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靈、更超脫、更形而上的,那時候他們的靈魂已經抵達天國的門口,人間的好惡和批評與他們無關了。
11
精神仍在蓬勃生長,(禁止)卻已經衰老,這是某一些創造者晚年的悲哀。
一個人的精神財富是以他的心靈為倉庫的。不管你曾經有過多麼豐富的經歷、感受和思想,如果你的心靈已經枯寂,這一切對於現在的你就不再有意義。哪怕你著作等身,它們也至多能成為心靈依然活潑著的別人的精神財富,對於你卻已是身外之物了。這是另一些創造者晚年的悲哀。
12
天才是大自然的靈感。因此,一個天才在洩慾時是動物,在吃喝時是凡夫俗子,只有在大自然的靈感降臨於他時才是天才。因此,一個天才在平時多數場合不是天才,只有在少數幸運的時刻才是天才。
13
天才往往不是那些最聰明的人。如同大自然本身一樣,天才必有他的笨拙之處。
14
一個有才華有活力的人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找到了歸宿,他永遠在嘗試,在探索。天才之缺乏自知之明,恰如庸人一樣,不過其性質相反。庸人不知自己之短,天才卻不知自己之長。德拉克羅瓦在創作他的傳世名畫之時,還在考慮他是否做一個詩人更合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