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巧妙的諷刺中浸透著怎樣的辛酸啊。我敢斷定,正是為了擺脫在成人中感到的異乎尋常的孤獨,聖埃克絮佩里才孕育出小王子這個形象的。他通過小王子的眼睛來看成人世界,發現大人們全在無事空忙,為占有、權力、虛榮、學問之類莫名其妙的東西活著。他得出結論:大人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相反,孩子們是知道的,就像小王子所說的:“只有孩子們知道他們在尋找些什麼,他們會為了一個破布娃娃而不惜讓時光流逝,於是那布娃娃就變得十分重要,一旦有人把它們拿走,他們就哭了。”孩子並不問破布娃娃值多少錢,它當然不值錢啦,可是,他們天天抱著它,和它說話,便對它有了感情,它就比一切值錢的東西更有價值了。一個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時,看重的是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意義,而不是它們能給自己帶來多少實際利益,這樣一種生活態度就是真性情。許多成人之可悲,就在於失去了孩子時期曾經擁有的這樣的真性情。

  說起來你們也許不信,一般來說,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智慧。真的,孩子都有些蘇格拉底式的氣質呢,他們感覺到自己處在一個新鮮的未知的世界之中,因而對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從來不強不知為知。可惜的是,孩子時期的這種天然的慧心是很容易喪失的。待到長大了,有了一技之長,掌握了某一方面的知識,人就容易被成見所囿並且自以為是,仿佛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新鮮事了。實際上,許多大人只是麻木得不再能夠憧憬世界的無限和發現世界的新奇而已。

  有時候,我們也把從整體上洞察和把握事物真相的直覺看作智慧的一種表現。在這方面,孩子同樣比大人占據著優勢。你們一定聽過安徒生講的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兩個騙子給皇帝做新衣,他們說,這件衣服是用最美麗的布料做的,不過只有聰明人能看見,蠢人卻看不見。事實上,他們什麼布料也沒有用,只是假裝在縫製罷了。皇帝穿著這件所謂的新衣遊行,其實他光著身子,什麼也沒有穿。然而,皇帝本人,前呼後擁的大臣們,圍觀的老百姓,因為害怕別人說自己愚蠢,都使勁地讚美這件新衣多麼美麗。最後,有一個人喊了起來∶“可是他什麼也沒有穿呀!”誰喊的?正是一個孩子。所有的大人明明看見皇帝光著身子,但他們都這麼想∶第一,既然別人都在讚美這件新衣,就說明皇帝確實穿著一件美麗的新衣,只是我看不見罷了。第二,我看不見說明我比別人都蠢,千萬不可讓別人知道了笑話我,我一定要跟著別人一起讚美。他們都寧肯相信多數人的意見,不願相信自己親眼所見的事實。孩子卻不同,他沒有虛榮心的顧忌,也不盲從別人的意見,一眼就看到了真相。

  兒童的可貴在於單純,因為單純而不以無知為恥,因為單純而又無所忌諱,這兩點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徵。相反,偏見和利慾是智慧的大敵。偏見使人滿足於一知半解,在自滿自足中過日子,看不到自己的無知。利慾使人顧慮重重,盲從社會上流行的意見,看不到事物的真相。這正是許多大人的可悲之處。不過,一個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顆童心,同時善于思考,就能避免這種可悲的結局,在成長過程中把單純的慧心轉變為一種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見,智慧與童心有著密切的聯繫,它實際上是一種達於成熟因而不會輕易失去的童心。《聖經》里說∶“你們如果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子,就一定不得進天國。”帕斯卡爾說∶“智慧把我們帶回到童年。”孟子也說∶“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說的都是這個意思。那麼,我衷心祝願你們在逐漸成熟的同時不要失去童心,從而能夠以智慧的方式度過變幻莫測的人生。我想我的我對孩子的期望就是兩個願望:第一個願望:平安。如果想到包圍著她的環境中充滿不測,這個願望幾乎算得上奢侈了。第二個願望:身心健康地成長。至於她將來做什麼,有無成就,我不想操心也不必操心,一切順其自然。我今天的講座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四)周國平談孩子-周國平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傳播發揚中華文化!

  愛我中華,振興祖國!

  努力學習,創造新的中華文化!

  提高中華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