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乃木本來想採用長期圍困的辦法,不斷消耗俄軍戰鬥力,最終攻克要塞。但是由於大本營施壓,甚至海軍使出撒手鐧,向天皇直接上奏,於是明治天皇向乃木第三軍下達了不惜一切代價,奪取旅順港、擊沉敵艦的敕命。
這成了壓垮乃木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將功成萬骨枯
11月26日,總攻開始。
已經被圍三個月、彈盡糧絕的俄軍開始了最激烈的反撲。守衛這座高地的俄軍,正是在南山之戰中以一團之力對抗奧保鞏三萬五千大軍的俄軍第五狙擊步兵團。由於兩個月前日軍對203高地的突襲,促使俄軍也注意到203高地的戰略價值,緊急趕工將其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要塞。俄軍的巨炮向日軍的營地接連開火,日軍再次遭遇慘敗。
12月1日,滿洲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大將趕到旅順前線接管了乃木的指揮權。想當年,兒玉源太郎的父親在藩內被刺殺,年僅九歲的兒玉親手為父親擦拭屍體,料理後事。從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兒玉的性格——冷靜、殘忍。
兒玉的到來,把第三軍的傷亡數字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203高地之戰的慘烈程度更上一個台階。激戰到最後,英國隨軍記者看到日軍用刀剪,用手扯,用牙咬,雙方士兵的武器由機槍變成了指甲和牙齒。12月5日下午5點,太陽旗終於在山頂的破磚碎瓦和彌天的煙霧中,迎著餘暉隨風飄揚。
日本海軍終於心滿意足地看到陸軍從203高地上發射炮彈,把已經失去戰鬥力的殘餘俄艦盡數擊沉。此時,海軍自始至終無比擔憂的心腹大患——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才剛剛行駛到馬達加斯加。
203高地失陷之後不到一個月,旅順要塞的守軍投降,旅順落入日軍手中。旅順爭奪戰,日軍以五萬人傷亡的代價,消滅了俄軍四萬人。
戰後,乃木大將賦詩寫道:“王師百萬征強虜,野戰攻城屍做山。愧我何顏見父老,凱歌今日幾人還?”會戰一年後,乃木希典回到日本,作為旅順會戰神話的締造者,受到了日本國民的狂熱追捧。但是乃木本人卻被罪惡感縈繞終身,他的兩個兒子也在旅順戰役中陣亡,他本人實際上已經絕後了。五萬將士殞命的事實,讓他終生難以釋懷。
當人們在慶功會上向他舉杯慶賀時,他說:“余即殺乃父乃兄之乃木也。”全場無不痛哭失聲。入宮復命時,乃木在天皇面前拜伏痛哭:“臣不肖,折損陛下忠良將士,夙夜惶懼,唯有剖腹謝罪。”天皇則勸慰道:“卿衷情朕全知曉,然卿尚有重任在身,卿強行其志,姑待朕百年之後。”
後來,明治天皇駕崩,乃木希典在奉安大典後,與其妻一同殉君自殺,這一天是1912年的9月13日。八年前的這一天,乃木定下了進攻203高地的戰略。鑄就乃木輝煌戰績的203高地被他改名為爾靈山,山上修築了表忠塔和紀念碑。
1945年以前,每年都有日本老師帶學生來到這座步槍子彈形狀的紀念碑前接受軍國主義教育。而旅順會戰所使用的大規模人海戰術,在日俄戰爭十年後的“一戰”中,被推向了極致。
搬炮彈的小兵——東鄉平八郎
日軍攻占203高地,旅順港的俄軍投降之後,日俄戰爭俄方敗局已定,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日俄海軍之間的決戰。日俄海軍的決戰引出了一位在日本歷史上跟乃木希典並稱為“軍神”的人物,這就是號稱“東方納爾遜”的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
東鄉平八郎1848年出生在日本的薩摩,自幼修文習武,後來又專門研習過炮術。1863年,他參加了抗擊英國的薩英戰爭,當時在炮台開炮的炮手中,就有日俄戰爭中的滿洲軍總司令大山岩元帥,搬運炮彈的小兵里,除了東鄉平八郎,還有一位號稱日本海軍之父的山本權兵衛。
1866年,薩摩藩成立了海軍,年僅十八歲的東鄉平八郎踴躍報名入選,開始正式步入軍界。1868年,政府軍跟幕府方面的海軍進行了海上決戰,這就是著名的阿波沖海戰,也是日本歐式軍艦之間交戰的開端。當時,東鄉平八郎跟隨政府軍艦遠征北海道,轉戰各地,為明治政府初立戰功。
1870年5月,日本兵部省制訂了大辦海軍的方案。日本海軍在包括學校學員在內的全體青年軍官中選出了十二名最優秀的軍官,去英國留學深造。東鄉平八郎有幸入選,在英國待了八年。在此期間,他奉命前往英國船廠督造日本訂購的軍艦。八年後,東鄉平八郎親自駕駛著“比叡”號巡洋艦回到日本,已經成為一名精通軍艦建造和駕駛等海軍全部業務的專家。
回國之後,東鄉平八郎先後擔任了多艘軍艦艦長的職務。1889年,晉升為海軍大佐。甲午戰爭爆發前,東鄉平八郎大佐擔任“浪速”號巡洋艦艦長。對他而言,這個艦長職位來得十分不容易。
1892年,日本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大佐,在西鄉從道海軍大臣的支持下進行了改革日本海軍的第一次行動,強令那些只會駕駛帆船的海軍軍官下崗。山本擬了一個包括中將在內的八名將官,八十九名佐官、尉官的名單,挨個兒接見名單上的九十多名軍官,向他們宣布下崗決定。山本大佐在桌上放了一把短劍,不管你是來硬的還是來軟的,都絲毫不為所動,鐵石心腸地完成了日本海軍史上的第一次瘦身行動。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更新了組織,將一批最有能力的軍官安排到了合適的位置,東鄉平八郎得以出任艦長。
東鄉平八郎在甲午戰爭豐島海戰中,擊沉了幫助中國陸軍運兵的英國商船“高升”號,還參加了著名的黃海海戰。1895年,東鄉被晉升為海軍少將,出任日本海軍南方艦隊司令官,參加了侵略中國台灣的軍事行動。1898年,東鄉晉升為海軍中將,1900年出任日本海軍常備艦隊司令官,率艦隊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頻繁的對外侵略戰爭,使東鄉平八郎在日本海軍中的地位日趨上升。
賭徒就得運氣好
日俄戰爭爆發前夕,日本海軍元老山本權兵衛臨陣換將,起用已經準備退休的東鄉平八郎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官。
當時日本常備艦隊司令日高壯之丞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將領,但是由於這個傢伙天不怕地不怕,誰也不敢保證他會不會在關鍵時刻與海軍首腦保持一致,為了確保海軍首腦的命令可以得到貫徹,山本讓他下崗,挑選了東鄉平八郎。當明治天皇詢問,為什麼選擇東鄉平八郎出任聯合艦隊司令官的時候,山本權兵衛回答:“這傢伙運氣好。”反正在日本人看來,跟強大的俄國打仗就是賭博,既然是賭博,找一個運氣好的上桌,顯然最為重要。
1904年2月5日,日本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向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大將發布了出擊的書面命令,之後日俄斷交。2月6日凌晨,聯合艦隊在旗艦“三笠”號上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東鄉平八郎向聯合艦隊發出了進攻俄國遠東艦隊的命令。
日本艦隊不宣而戰,先發制人,悄無聲息地駛出佐世保軍港。2月8日深夜,日本艦隊對泊在旅順和朝鮮仁川的俄軍艦隊實施突襲,擊傷俄國多艘主力艦。這一幕也成了以後日本海軍開戰的經典戰術,在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爭中一再上演。
這成了壓垮乃木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將功成萬骨枯
11月26日,總攻開始。
已經被圍三個月、彈盡糧絕的俄軍開始了最激烈的反撲。守衛這座高地的俄軍,正是在南山之戰中以一團之力對抗奧保鞏三萬五千大軍的俄軍第五狙擊步兵團。由於兩個月前日軍對203高地的突襲,促使俄軍也注意到203高地的戰略價值,緊急趕工將其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要塞。俄軍的巨炮向日軍的營地接連開火,日軍再次遭遇慘敗。
12月1日,滿洲軍總參謀長兒玉源太郎大將趕到旅順前線接管了乃木的指揮權。想當年,兒玉源太郎的父親在藩內被刺殺,年僅九歲的兒玉親手為父親擦拭屍體,料理後事。從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兒玉的性格——冷靜、殘忍。
兒玉的到來,把第三軍的傷亡數字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使203高地之戰的慘烈程度更上一個台階。激戰到最後,英國隨軍記者看到日軍用刀剪,用手扯,用牙咬,雙方士兵的武器由機槍變成了指甲和牙齒。12月5日下午5點,太陽旗終於在山頂的破磚碎瓦和彌天的煙霧中,迎著餘暉隨風飄揚。
日本海軍終於心滿意足地看到陸軍從203高地上發射炮彈,把已經失去戰鬥力的殘餘俄艦盡數擊沉。此時,海軍自始至終無比擔憂的心腹大患——俄國波羅的海艦隊,才剛剛行駛到馬達加斯加。
203高地失陷之後不到一個月,旅順要塞的守軍投降,旅順落入日軍手中。旅順爭奪戰,日軍以五萬人傷亡的代價,消滅了俄軍四萬人。
戰後,乃木大將賦詩寫道:“王師百萬征強虜,野戰攻城屍做山。愧我何顏見父老,凱歌今日幾人還?”會戰一年後,乃木希典回到日本,作為旅順會戰神話的締造者,受到了日本國民的狂熱追捧。但是乃木本人卻被罪惡感縈繞終身,他的兩個兒子也在旅順戰役中陣亡,他本人實際上已經絕後了。五萬將士殞命的事實,讓他終生難以釋懷。
當人們在慶功會上向他舉杯慶賀時,他說:“余即殺乃父乃兄之乃木也。”全場無不痛哭失聲。入宮復命時,乃木在天皇面前拜伏痛哭:“臣不肖,折損陛下忠良將士,夙夜惶懼,唯有剖腹謝罪。”天皇則勸慰道:“卿衷情朕全知曉,然卿尚有重任在身,卿強行其志,姑待朕百年之後。”
後來,明治天皇駕崩,乃木希典在奉安大典後,與其妻一同殉君自殺,這一天是1912年的9月13日。八年前的這一天,乃木定下了進攻203高地的戰略。鑄就乃木輝煌戰績的203高地被他改名為爾靈山,山上修築了表忠塔和紀念碑。
1945年以前,每年都有日本老師帶學生來到這座步槍子彈形狀的紀念碑前接受軍國主義教育。而旅順會戰所使用的大規模人海戰術,在日俄戰爭十年後的“一戰”中,被推向了極致。
搬炮彈的小兵——東鄉平八郎
日軍攻占203高地,旅順港的俄軍投降之後,日俄戰爭俄方敗局已定,剩下的基本上就是日俄海軍之間的決戰。日俄海軍的決戰引出了一位在日本歷史上跟乃木希典並稱為“軍神”的人物,這就是號稱“東方納爾遜”的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
東鄉平八郎1848年出生在日本的薩摩,自幼修文習武,後來又專門研習過炮術。1863年,他參加了抗擊英國的薩英戰爭,當時在炮台開炮的炮手中,就有日俄戰爭中的滿洲軍總司令大山岩元帥,搬運炮彈的小兵里,除了東鄉平八郎,還有一位號稱日本海軍之父的山本權兵衛。
1866年,薩摩藩成立了海軍,年僅十八歲的東鄉平八郎踴躍報名入選,開始正式步入軍界。1868年,政府軍跟幕府方面的海軍進行了海上決戰,這就是著名的阿波沖海戰,也是日本歐式軍艦之間交戰的開端。當時,東鄉平八郎跟隨政府軍艦遠征北海道,轉戰各地,為明治政府初立戰功。
1870年5月,日本兵部省制訂了大辦海軍的方案。日本海軍在包括學校學員在內的全體青年軍官中選出了十二名最優秀的軍官,去英國留學深造。東鄉平八郎有幸入選,在英國待了八年。在此期間,他奉命前往英國船廠督造日本訂購的軍艦。八年後,東鄉平八郎親自駕駛著“比叡”號巡洋艦回到日本,已經成為一名精通軍艦建造和駕駛等海軍全部業務的專家。
回國之後,東鄉平八郎先後擔任了多艘軍艦艦長的職務。1889年,晉升為海軍大佐。甲午戰爭爆發前,東鄉平八郎大佐擔任“浪速”號巡洋艦艦長。對他而言,這個艦長職位來得十分不容易。
1892年,日本海軍之父山本權兵衛大佐,在西鄉從道海軍大臣的支持下進行了改革日本海軍的第一次行動,強令那些只會駕駛帆船的海軍軍官下崗。山本擬了一個包括中將在內的八名將官,八十九名佐官、尉官的名單,挨個兒接見名單上的九十多名軍官,向他們宣布下崗決定。山本大佐在桌上放了一把短劍,不管你是來硬的還是來軟的,都絲毫不為所動,鐵石心腸地完成了日本海軍史上的第一次瘦身行動。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更新了組織,將一批最有能力的軍官安排到了合適的位置,東鄉平八郎得以出任艦長。
東鄉平八郎在甲午戰爭豐島海戰中,擊沉了幫助中國陸軍運兵的英國商船“高升”號,還參加了著名的黃海海戰。1895年,東鄉被晉升為海軍少將,出任日本海軍南方艦隊司令官,參加了侵略中國台灣的軍事行動。1898年,東鄉晉升為海軍中將,1900年出任日本海軍常備艦隊司令官,率艦隊參加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頻繁的對外侵略戰爭,使東鄉平八郎在日本海軍中的地位日趨上升。
賭徒就得運氣好
日俄戰爭爆發前夕,日本海軍元老山本權兵衛臨陣換將,起用已經準備退休的東鄉平八郎擔任聯合艦隊司令官。
當時日本常備艦隊司令日高壯之丞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將領,但是由於這個傢伙天不怕地不怕,誰也不敢保證他會不會在關鍵時刻與海軍首腦保持一致,為了確保海軍首腦的命令可以得到貫徹,山本讓他下崗,挑選了東鄉平八郎。當明治天皇詢問,為什麼選擇東鄉平八郎出任聯合艦隊司令官的時候,山本權兵衛回答:“這傢伙運氣好。”反正在日本人看來,跟強大的俄國打仗就是賭博,既然是賭博,找一個運氣好的上桌,顯然最為重要。
1904年2月5日,日本海軍大臣山本權兵衛向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大將發布了出擊的書面命令,之後日俄斷交。2月6日凌晨,聯合艦隊在旗艦“三笠”號上緊急召開了軍事會議,東鄉平八郎向聯合艦隊發出了進攻俄國遠東艦隊的命令。
日本艦隊不宣而戰,先發制人,悄無聲息地駛出佐世保軍港。2月8日深夜,日本艦隊對泊在旅順和朝鮮仁川的俄軍艦隊實施突襲,擊傷俄國多艘主力艦。這一幕也成了以後日本海軍開戰的經典戰術,在二戰期間的太平洋戰爭中一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