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陳曉銅
回信
曉銅:
愛情非常珍貴,不僅值得用鬥爭來保衛,而且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值得。
在這茫茫人世間,一定有一個生命特別適合你,她已經來到世間,等著你。為了找到她,你會經歷很多事情,週遊很多地方,終於如電光一閃,充分成熟的你找到了充分成熟的她,然後互相託付漫長的生命。
但我不相信,她,正恰就降落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年級、同一個班級,降落在高中一年級。那麼巧,那麼准,又那麼早。而且,同樣的巧事還發生了四對!
當然,勉強說來,你們的交往也可算作初戀,但初戀畢竟是一個人的重大事件,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第二次初戀,你們大家難道就這麼隨意地集體打發了?
今後有人問起你們的初戀,如果你們齊聲回答是高中一年級時的同班同學,別人聽了一定會大叫:不算,不算,把公式化的兒戲來蒙人,真乏味!
我的這封回信也許會引起你的女友生氣,好像我故意在拆散你們。其實,未經艱苦尋找的草率結合,對她也是不尊重。她和你一樣,都有尋求深刻愛情的權利。
如果經歷了人生坎坷,嘗過了世間甘苦,突然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個高中時的女同學,一談之下情投意合,二談之下心心相印,那就誰也不會反對你們的戀愛了。
余秋雨
三
來信
余教授:
進入高中以來,我無數次地哭泣過,為我的形象、我的學業、我的人緣、我的環境。我是個多餘的人,就好像在黑暗中被別人遺棄了。我本以為讀了高中會出現轉機,可多少次的失敗使希望和信心蕩然無存。我也知道誰都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成功,而我是根本就無法成功!沒有秀美的容顏、沒有聰穎的天資、沒有出眾的才華、沒有驕人的學業、沒有一個真正關心我的朋友、沒有和睦溫馨的家庭……我真的是一無所有,根本沒有資本去改變不公的命運。看到別人幸福的微笑,我好羨慕;面對自己前途的渺茫,我又急又無能為力。說句老實話,我想過死,之所以沒有那麼做,不是怕死而是不甘心!我真想有一天能讓所有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也是好樣的"。可是,會有那一天嗎?
荷東
回信
荷東:
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境由心造",優美的意境是如此,懊喪的困境有時也是如此。一個孩子,早晨不小心摔壞了一個玩具,下午爸爸媽媽臨時有事不帶他到公園去玩了,他就會覺得日月蒙塵、天地無光。等到長大後一想,這算什麼事呢!
其實你所遇到的困境也是如此,把自以為突不破的困難一個個收攏起來嚇唬自己,把自己嚇得垂頭喪氣。
你嚇唬自己的方法,是先設想一個成功者的範本,然後一條條地與自己比,把自己比得一無是處。按照你的這種對比方法,天地間沒有什麼東西站得住了。泰山會嘆息:"我比世界屋脊矮了那麼許多";黃河會自卑:"在遼闊的太平洋面前,我只是一道濁流"……
退一萬步說,如果你確實處處不如人,遇到了比別人大得多的困難,那也應該發揮生命的主動性,改變這種情況。你還那麼年輕,一切都可以改變,一切都可以創造,一切不利因素都有可能轉變成有利因素。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迎接困難的,看到了一個個困難,心裡就特別踏實,因為這才像活著。如果一時找不到困難,這倒反而心裡發虛,懷疑自己是否在夢中。即便遇到乍一看無法克服的困難,也咬著牙齒一個個克服,這才是一個強者的生活。如果一切都已安排得順順噹噹、完美無缺,還要我們做什麼?我曾在一本書上說過,人生,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還有無限的可能。我這是對那些身殘、年邁或真正陷入絕境的人說的,像你這樣,何止是"一線希望"!建議你讀一讀傑克·倫敦的小說《熱愛生命》。
必須向你指出的是,你的問題出在一個根本觀念上。你很看不起普通人的生活,認為那種生活是"一無所有",讓你與普通人一樣,你覺得是"不公的命運"。請你到大街上看看,再注意一下長輩親屬、隔壁鄰居,究竟多少人,兼有"秀美的容顏"、"聰穎的天資"、"出眾的才華"、"驕人的學業"?難道命運對他們都"不公"?那麼命運又對誰"公"了?把別人都沒有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算"公"嗎?你如此地看不起周圍的普通人,卻希望他們來"真正關心"你,這"公"嗎?
我不知道你的這種觀念是從哪裡來的,只希望你及早丟棄,早一點明白:以平常態,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
余秋雨
四
來信
余教授:
剛剛結束了初中生活,現在的我心頭空蕩蕩的。對初中生活斷斷續續的回憶只有那陽光不再燦爛的感覺。有人說過:"初中時,孩子們的心靈是純真的、友善的。"那我敢斷言,我的同學們都是"早熟"的,初中就是鬥爭和欺騙的開始。學習委員在班主任面前打小報告,排擠他人以謀得班長的寶座;英語正副課代表則不擇手段在英語老師那兒爭寵;就連我這個小老百姓,也不顧一切地要衝進班級前十名……說句真心話,我從未受過這個集體,一絲一毫。
現在進了高中,會不會冷漠有加?成熟真的那麼可怕嗎?
周霽雲
回信
霽云:
雖然我沒有到過你初中的班級,但我可以斷言,你把同學們的問題看嚴重了。你一定會說我不了解情況,那你不妨再去問一問其他大人,他們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
這個同學向老師說點班級的事,你認為是"打小報告";那個同學與老師親熱一點,你認為是"爭寵";某同學做了班長,你認為這個位置是"寶座",別人沒做是因為受了"排擠"……我不知道現在初中班級里一門課的課代表還分正副,但你都把它們看作了官職,因此把自己說成是"小小老百姓"。你用如此政治化、鬥爭化、權術化的眼光觀察了自己班級之後,居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初中就是鬥爭和欺騙的開始"。
霽雲,讀了你的信,我先是好笑,然後心情沉重。我一直在猜想,究竟是什麼途徑,把陰暗的政治權謀思維灌進了你如此幼小的心靈,使你如此敏感和恐懼。我真希望哪位老師能在初中學生中作一些調查,分析一下他們形成這種思維方式的具體原因。看了哪幾本普及政治權術的書?或是看了哪幾部反映宮廷鬥爭的電視劇?我早就聽幾位中學教師告訴我,報刊間那些轉彎抹角攻擊人、挖苦人的小雜文,因篇幅短小、行文有趣,對初中學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從你信中看,影響之大已超過那些譁眾取寵的小雜文所能發揮的能力了。
也許你在旁聽長輩言談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這些觀念的?那真是長輩們的不幸,他們在無意之中把自己曾經身受的災難遺傳給了下一代。
回信
曉銅:
愛情非常珍貴,不僅值得用鬥爭來保衛,而且即使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值得。
在這茫茫人世間,一定有一個生命特別適合你,她已經來到世間,等著你。為了找到她,你會經歷很多事情,週遊很多地方,終於如電光一閃,充分成熟的你找到了充分成熟的她,然後互相託付漫長的生命。
但我不相信,她,正恰就降落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年級、同一個班級,降落在高中一年級。那麼巧,那麼准,又那麼早。而且,同樣的巧事還發生了四對!
當然,勉強說來,你們的交往也可算作初戀,但初戀畢竟是一個人的重大事件,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第二次初戀,你們大家難道就這麼隨意地集體打發了?
今後有人問起你們的初戀,如果你們齊聲回答是高中一年級時的同班同學,別人聽了一定會大叫:不算,不算,把公式化的兒戲來蒙人,真乏味!
我的這封回信也許會引起你的女友生氣,好像我故意在拆散你們。其實,未經艱苦尋找的草率結合,對她也是不尊重。她和你一樣,都有尋求深刻愛情的權利。
如果經歷了人生坎坷,嘗過了世間甘苦,突然有一天,在街上遇到了一個高中時的女同學,一談之下情投意合,二談之下心心相印,那就誰也不會反對你們的戀愛了。
余秋雨
三
來信
余教授:
進入高中以來,我無數次地哭泣過,為我的形象、我的學業、我的人緣、我的環境。我是個多餘的人,就好像在黑暗中被別人遺棄了。我本以為讀了高中會出現轉機,可多少次的失敗使希望和信心蕩然無存。我也知道誰都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成功,而我是根本就無法成功!沒有秀美的容顏、沒有聰穎的天資、沒有出眾的才華、沒有驕人的學業、沒有一個真正關心我的朋友、沒有和睦溫馨的家庭……我真的是一無所有,根本沒有資本去改變不公的命運。看到別人幸福的微笑,我好羨慕;面對自己前途的渺茫,我又急又無能為力。說句老實話,我想過死,之所以沒有那麼做,不是怕死而是不甘心!我真想有一天能讓所有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也是好樣的"。可是,會有那一天嗎?
荷東
回信
荷東:
中國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境由心造",優美的意境是如此,懊喪的困境有時也是如此。一個孩子,早晨不小心摔壞了一個玩具,下午爸爸媽媽臨時有事不帶他到公園去玩了,他就會覺得日月蒙塵、天地無光。等到長大後一想,這算什麼事呢!
其實你所遇到的困境也是如此,把自以為突不破的困難一個個收攏起來嚇唬自己,把自己嚇得垂頭喪氣。
你嚇唬自己的方法,是先設想一個成功者的範本,然後一條條地與自己比,把自己比得一無是處。按照你的這種對比方法,天地間沒有什麼東西站得住了。泰山會嘆息:"我比世界屋脊矮了那麼許多";黃河會自卑:"在遼闊的太平洋面前,我只是一道濁流"……
退一萬步說,如果你確實處處不如人,遇到了比別人大得多的困難,那也應該發揮生命的主動性,改變這種情況。你還那麼年輕,一切都可以改變,一切都可以創造,一切不利因素都有可能轉變成有利因素。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迎接困難的,看到了一個個困難,心裡就特別踏實,因為這才像活著。如果一時找不到困難,這倒反而心裡發虛,懷疑自己是否在夢中。即便遇到乍一看無法克服的困難,也咬著牙齒一個個克服,這才是一個強者的生活。如果一切都已安排得順順噹噹、完美無缺,還要我們做什麼?我曾在一本書上說過,人生,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還有無限的可能。我這是對那些身殘、年邁或真正陷入絕境的人說的,像你這樣,何止是"一線希望"!建議你讀一讀傑克·倫敦的小說《熱愛生命》。
必須向你指出的是,你的問題出在一個根本觀念上。你很看不起普通人的生活,認為那種生活是"一無所有",讓你與普通人一樣,你覺得是"不公的命運"。請你到大街上看看,再注意一下長輩親屬、隔壁鄰居,究竟多少人,兼有"秀美的容顏"、"聰穎的天資"、"出眾的才華"、"驕人的學業"?難道命運對他們都"不公"?那麼命運又對誰"公"了?把別人都沒有的東西集中在一個人身上,算"公"嗎?你如此地看不起周圍的普通人,卻希望他們來"真正關心"你,這"公"嗎?
我不知道你的這種觀念是從哪裡來的,只希望你及早丟棄,早一點明白:以平常態,做普通人,是最有滋味的人生。
余秋雨
四
來信
余教授:
剛剛結束了初中生活,現在的我心頭空蕩蕩的。對初中生活斷斷續續的回憶只有那陽光不再燦爛的感覺。有人說過:"初中時,孩子們的心靈是純真的、友善的。"那我敢斷言,我的同學們都是"早熟"的,初中就是鬥爭和欺騙的開始。學習委員在班主任面前打小報告,排擠他人以謀得班長的寶座;英語正副課代表則不擇手段在英語老師那兒爭寵;就連我這個小老百姓,也不顧一切地要衝進班級前十名……說句真心話,我從未受過這個集體,一絲一毫。
現在進了高中,會不會冷漠有加?成熟真的那麼可怕嗎?
周霽雲
回信
霽云:
雖然我沒有到過你初中的班級,但我可以斷言,你把同學們的問題看嚴重了。你一定會說我不了解情況,那你不妨再去問一問其他大人,他們一定會同意我的看法。
這個同學向老師說點班級的事,你認為是"打小報告";那個同學與老師親熱一點,你認為是"爭寵";某同學做了班長,你認為這個位置是"寶座",別人沒做是因為受了"排擠"……我不知道現在初中班級里一門課的課代表還分正副,但你都把它們看作了官職,因此把自己說成是"小小老百姓"。你用如此政治化、鬥爭化、權術化的眼光觀察了自己班級之後,居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初中就是鬥爭和欺騙的開始"。
霽雲,讀了你的信,我先是好笑,然後心情沉重。我一直在猜想,究竟是什麼途徑,把陰暗的政治權謀思維灌進了你如此幼小的心靈,使你如此敏感和恐懼。我真希望哪位老師能在初中學生中作一些調查,分析一下他們形成這種思維方式的具體原因。看了哪幾本普及政治權術的書?或是看了哪幾部反映宮廷鬥爭的電視劇?我早就聽幾位中學教師告訴我,報刊間那些轉彎抹角攻擊人、挖苦人的小雜文,因篇幅短小、行文有趣,對初中學生有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從你信中看,影響之大已超過那些譁眾取寵的小雜文所能發揮的能力了。
也許你在旁聽長輩言談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這些觀念的?那真是長輩們的不幸,他們在無意之中把自己曾經身受的災難遺傳給了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