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那麼,一六一六年的四月二十三日,也就變得更加奇怪。
當時,無論是英國的斯特拉福,還是西班牙的馬德里,都沒有對他們的死亡有太大的驚訝。人類,要到很多年之後,才會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經是餘震。真正的坍塌發生時,街市尋常,行人匆匆,風輕雲淡,春意闌珊。
五
當時東方也站立著一位文化大師,那就是中國的湯顯祖。
二十世紀前期,一位叫青木正兒的日本學者第一次把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他慶幸東西方的戲劇詩人同時活躍在世界,而讓他奇怪的是,在莎士比亞去世的次年,湯顯祖也去世了,追得很緊。
但是,青木正兒先生把中國紀年推算錯了。不是次年,而是同年。湯顯祖也是在一六一六年去世的,離莎士比亞去世未滿百日。
中國與歐洲畢竟路途遙遠,即便是冥冥中的信息傳遞,也需時日。如果我們設想有一雙神秘的巨手讓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同日離開世界,那麼,讓東方的湯顯祖稍晚百日離開,也算是同時。
他們一起,走得何其整齊,又何其匆匆。
文化,在它的至高層次上絕不是江水洋洋,終年不息,而是石破天驚,又猛然收煞。最美的樂章不會拖泥帶水,隨著那神秘指揮的一個斷然手勢,鍵停弦靜,萬籟俱寂。
只有到了這時,人們才不再喧譁,開始回憶,開始追悔,開始紀念,開始期待。
一六一六年,讓人類驚悚。
/* 47 */
玲瓏小國(上) 余秋雨
連載:出走十五年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余秋雨 一
一個主權國家的全部面積不到二平方公里,摩納哥實在太小了。但是,這個袖珍小國卻濃縮著四個隱形大國:賭博大國、郵票大國、賽車大國、旅遊大國。
這四個隱形大國都具有俯視世界的地位。就說賭博大國吧,蒙特卡洛賭場那種地毯厚厚、燈光柔柔、家具舊舊的老派貴族派頭,連美國氣魄宏大的拉斯維加斯也要鞠躬示敬,更不待說墨爾本、吉隆坡、澳門的那些豪華賭場了。全世界的賭場選"大佬",看來還是非蒙特卡洛莫屬。
更讓人驚異的是賽車。那么小的國家不可能另選賽車場地了,這些蜿蜒於山坡上的真實街道就是賽車跑道。到時候街道邊人山人海,擁擠著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而跑道上則奔馳著五光十色的各種賽車。我們沒有趕上賽車季節,只是順著賽車的路線繞了兩圈,奇怪的是每輛車的駕駛員似乎都認得路線,一問,原來都是從每次賽車的電視轉播中看熟了的,可見影響之大,印象之深。
其實在摩納哥,最能衝擊遊人感官的是海濱山崖上一排排豪宅。這是世界各地大量超級富豪選擇的終老之地。據我歷來讀到的資料,很多綁匪、巨盜、毒梟瘋狂斂財,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能在摩納哥舒舒服服地隱居。為此,我每次來摩納哥都會看著這些房子出神,心想多少人終於沒有拿到鑰匙而只能永久地待在監獄裡傻想了,而拿到了鑰匙的,大概也有不少人不敢出門,或者不願與鄰居寒暄。一扇扇花崗岩框的木門緊鎖著,腳下碧波間白色的私家遊艇也很少解纜。偶爾解纜於沒有風浪的月夜,如貼水而飛的白鷗,把全部秘密傾吐給地中海。
但是,摩納哥自身的秘密,並沒有被賭場、賽車、豪宅所窮盡。甚至可以說,即使把四個隱形大國疊加在一起,也無法填充一個最大的缺漏。
尋找這個缺漏並不難,它便躲藏在那幢最宏偉的公共建築--海洋學博物館裡。
如果有時間把這個博物館看得細一點,就會發現種種奇麗珍罕的展品都出自於一種長年累月的出海考察。於是你會對那些有關出海考察的展覽發生興趣,逐一觀察當年的船隻、器具、槍枝和泛黃的照片,直至那時剛剛學會拍攝的無聲電影紀錄短片。看著看著又有了新的發現,原來這一切的指揮者就是摩納哥的國家元首阿爾貝一世。
這位國家元首並不是撥款資助專家去考察,而是親自以專家的身份率隊出海,整整二十八次,科研成果卓著,成了世界近代海洋學的創始人。
海洋學博物館三樓可以觀看當年拍攝的無聲電影紀錄短片,我連看兩段就很感動,遲遲不願離開。阿爾貝一世在顛簸的海船上完全不像一個國家元首,而是一名不辭辛勞的科學家。夜晚來臨,他們只能棲宿荒島,狂風襲來,他慌忙去撿拾吹落的風帽。
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歐洲大地正兵荒馬亂,他統治的小國寡民哪有周旋之力,於是乾脆轉身,背對戰塵面對蔚藍。就在他撿拾風帽的時刻,多少歐洲君主也在為撿拾皇冠而奔忙。惟有這樣的風帽他戴得舒適,軟軟地扣在頭頂,他的力量和榮譽,早已不在帽子上。
作為小國之君他無足輕重,但在人類探索自然的領域,他做過真正的君王。
二
比摩納哥大一點的小國,是聖馬利諾。所謂"大一點"卻大了三十多倍,總共六十平方公里吧,大約是上海市的百分之一。
聖馬利諾嵌在義大利中部,進出要經過義大利海濱小城裡米尼,那我們乾脆就在里米尼住下了。其實在里米尼停駐的很多遊人和我們一樣,為的是去聖馬利諾。
遊人們沒到目的地就在大門口玩上了。里米尼海灘確實很棒,碧海藍天間最出風頭的是皮膚曬得黝黑的苗條女子和身材健碩的光頭男子。奇怪的是,苗條女子身邊總有一個男友,而光頭男子背後卻沒有女性,只跟著幾個小伙子。
靠近海灘的街道上,有一種營生很熱鬧,就是替剛剛從海水裡鑽出來的年輕旅客描繪皮膚花紋。只是描繪,不是刺青。皮膚已經曬黑,描上金線銀線,花草搖曳、魚蟲舞動,描得多了就像繃了一件貼身花衫。至少今晚上不能洗澡了,那就安靜躲汗,明朝帶一身花花綠綠去聖馬利諾。
聖馬利諾是一座山城,道路盤旋重疊。據說公元三世紀一個叫馬力諾的石匠為逃避宗教迫害從亞得里亞海的對岸來此藏身並傳教,因而有了這個地名。看來看去,這真是一個藏身的好地方。
從種種傳說看,這位石匠留下了一些淳樸的政治遺囑,而這個小國後來也確實成了歐洲最早的共和國。由於它實在太小,產生不了什麼國際影響,卻也不會輕易地在一些立國方針上受別國影響,因此它所保存的政治生態像是存在於一個隔離艙內,顯得特別純淨。
當年拿破崙縱橫歐洲,把誰也不放在眼裡,有一天突然發現,在義大利的國土之內居然還有如此一個芥末小國。他饒有興趣地吩咐部下,找這個小國的首領來談一談歷史。誰知一談之下他漸漸嚴肅起來,雙目炯炯有神,立即宣布允許聖馬利諾繼續獨立存在,而且可以再撥一些領土給它,讓它稍稍像樣一點。
但是,聖馬利諾人告訴拿破崙,他們的國父說過:"我們不要別人一寸土地,也不給別人一寸土地。"國父,就是那位石匠出身的馬力諾。
我相信這個回答一定使拿破崙沉默良久。他連年奪城掠地,氣焰熏天,沒想到在這最不起眼的地方碰撞到了另一個價值系統。他沒有發火,只是恭敬地點頭,同意聖馬利諾對加撥領土的拒絕。
當時,無論是英國的斯特拉福,還是西班牙的馬德里,都沒有對他們的死亡有太大的驚訝。人類,要到很多年之後,才會感受到一種文化上的山崩地裂,但那已經是餘震。真正的坍塌發生時,街市尋常,行人匆匆,風輕雲淡,春意闌珊。
五
當時東方也站立著一位文化大師,那就是中國的湯顯祖。
二十世紀前期,一位叫青木正兒的日本學者第一次把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相提並論,他慶幸東西方的戲劇詩人同時活躍在世界,而讓他奇怪的是,在莎士比亞去世的次年,湯顯祖也去世了,追得很緊。
但是,青木正兒先生把中國紀年推算錯了。不是次年,而是同年。湯顯祖也是在一六一六年去世的,離莎士比亞去世未滿百日。
中國與歐洲畢竟路途遙遠,即便是冥冥中的信息傳遞,也需時日。如果我們設想有一雙神秘的巨手讓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同日離開世界,那麼,讓東方的湯顯祖稍晚百日離開,也算是同時。
他們一起,走得何其整齊,又何其匆匆。
文化,在它的至高層次上絕不是江水洋洋,終年不息,而是石破天驚,又猛然收煞。最美的樂章不會拖泥帶水,隨著那神秘指揮的一個斷然手勢,鍵停弦靜,萬籟俱寂。
只有到了這時,人們才不再喧譁,開始回憶,開始追悔,開始紀念,開始期待。
一六一六年,讓人類驚悚。
/* 47 */
玲瓏小國(上) 余秋雨
連載:出走十五年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余秋雨 一
一個主權國家的全部面積不到二平方公里,摩納哥實在太小了。但是,這個袖珍小國卻濃縮著四個隱形大國:賭博大國、郵票大國、賽車大國、旅遊大國。
這四個隱形大國都具有俯視世界的地位。就說賭博大國吧,蒙特卡洛賭場那種地毯厚厚、燈光柔柔、家具舊舊的老派貴族派頭,連美國氣魄宏大的拉斯維加斯也要鞠躬示敬,更不待說墨爾本、吉隆坡、澳門的那些豪華賭場了。全世界的賭場選"大佬",看來還是非蒙特卡洛莫屬。
更讓人驚異的是賽車。那么小的國家不可能另選賽車場地了,這些蜿蜒於山坡上的真實街道就是賽車跑道。到時候街道邊人山人海,擁擠著來自世界各國的觀眾,而跑道上則奔馳著五光十色的各種賽車。我們沒有趕上賽車季節,只是順著賽車的路線繞了兩圈,奇怪的是每輛車的駕駛員似乎都認得路線,一問,原來都是從每次賽車的電視轉播中看熟了的,可見影響之大,印象之深。
其實在摩納哥,最能衝擊遊人感官的是海濱山崖上一排排豪宅。這是世界各地大量超級富豪選擇的終老之地。據我歷來讀到的資料,很多綁匪、巨盜、毒梟瘋狂斂財,都是為了達到一個目標,能在摩納哥舒舒服服地隱居。為此,我每次來摩納哥都會看著這些房子出神,心想多少人終於沒有拿到鑰匙而只能永久地待在監獄裡傻想了,而拿到了鑰匙的,大概也有不少人不敢出門,或者不願與鄰居寒暄。一扇扇花崗岩框的木門緊鎖著,腳下碧波間白色的私家遊艇也很少解纜。偶爾解纜於沒有風浪的月夜,如貼水而飛的白鷗,把全部秘密傾吐給地中海。
但是,摩納哥自身的秘密,並沒有被賭場、賽車、豪宅所窮盡。甚至可以說,即使把四個隱形大國疊加在一起,也無法填充一個最大的缺漏。
尋找這個缺漏並不難,它便躲藏在那幢最宏偉的公共建築--海洋學博物館裡。
如果有時間把這個博物館看得細一點,就會發現種種奇麗珍罕的展品都出自於一種長年累月的出海考察。於是你會對那些有關出海考察的展覽發生興趣,逐一觀察當年的船隻、器具、槍枝和泛黃的照片,直至那時剛剛學會拍攝的無聲電影紀錄短片。看著看著又有了新的發現,原來這一切的指揮者就是摩納哥的國家元首阿爾貝一世。
這位國家元首並不是撥款資助專家去考察,而是親自以專家的身份率隊出海,整整二十八次,科研成果卓著,成了世界近代海洋學的創始人。
海洋學博物館三樓可以觀看當年拍攝的無聲電影紀錄短片,我連看兩段就很感動,遲遲不願離開。阿爾貝一世在顛簸的海船上完全不像一個國家元首,而是一名不辭辛勞的科學家。夜晚來臨,他們只能棲宿荒島,狂風襲來,他慌忙去撿拾吹落的風帽。
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歐洲大地正兵荒馬亂,他統治的小國寡民哪有周旋之力,於是乾脆轉身,背對戰塵面對蔚藍。就在他撿拾風帽的時刻,多少歐洲君主也在為撿拾皇冠而奔忙。惟有這樣的風帽他戴得舒適,軟軟地扣在頭頂,他的力量和榮譽,早已不在帽子上。
作為小國之君他無足輕重,但在人類探索自然的領域,他做過真正的君王。
二
比摩納哥大一點的小國,是聖馬利諾。所謂"大一點"卻大了三十多倍,總共六十平方公里吧,大約是上海市的百分之一。
聖馬利諾嵌在義大利中部,進出要經過義大利海濱小城裡米尼,那我們乾脆就在里米尼住下了。其實在里米尼停駐的很多遊人和我們一樣,為的是去聖馬利諾。
遊人們沒到目的地就在大門口玩上了。里米尼海灘確實很棒,碧海藍天間最出風頭的是皮膚曬得黝黑的苗條女子和身材健碩的光頭男子。奇怪的是,苗條女子身邊總有一個男友,而光頭男子背後卻沒有女性,只跟著幾個小伙子。
靠近海灘的街道上,有一種營生很熱鬧,就是替剛剛從海水裡鑽出來的年輕旅客描繪皮膚花紋。只是描繪,不是刺青。皮膚已經曬黑,描上金線銀線,花草搖曳、魚蟲舞動,描得多了就像繃了一件貼身花衫。至少今晚上不能洗澡了,那就安靜躲汗,明朝帶一身花花綠綠去聖馬利諾。
聖馬利諾是一座山城,道路盤旋重疊。據說公元三世紀一個叫馬力諾的石匠為逃避宗教迫害從亞得里亞海的對岸來此藏身並傳教,因而有了這個地名。看來看去,這真是一個藏身的好地方。
從種種傳說看,這位石匠留下了一些淳樸的政治遺囑,而這個小國後來也確實成了歐洲最早的共和國。由於它實在太小,產生不了什麼國際影響,卻也不會輕易地在一些立國方針上受別國影響,因此它所保存的政治生態像是存在於一個隔離艙內,顯得特別純淨。
當年拿破崙縱橫歐洲,把誰也不放在眼裡,有一天突然發現,在義大利的國土之內居然還有如此一個芥末小國。他饒有興趣地吩咐部下,找這個小國的首領來談一談歷史。誰知一談之下他漸漸嚴肅起來,雙目炯炯有神,立即宣布允許聖馬利諾繼續獨立存在,而且可以再撥一些領土給它,讓它稍稍像樣一點。
但是,聖馬利諾人告訴拿破崙,他們的國父說過:"我們不要別人一寸土地,也不給別人一寸土地。"國父,就是那位石匠出身的馬力諾。
我相信這個回答一定使拿破崙沉默良久。他連年奪城掠地,氣焰熏天,沒想到在這最不起眼的地方碰撞到了另一個價值系統。他沒有發火,只是恭敬地點頭,同意聖馬利諾對加撥領土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