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
我心中大慟,抱住香如哭道:“你不要這樣說,我們不會分開,永遠不會分開的。香如,我那麼喜歡和你一起生活,你記得我們以前說過的話嗎?我們要彼此相愛,只因為這世界上有你有我而快樂、而存在……”
“我們,要,彼此,相愛?”香如喃喃重複著,眼神里充滿團團思慮。
我忽然醒悟,當初說這番話時,是因為香如受到了報紙和柏如桐的雙重打擊,我為了安慰她才這樣說的。現在舊話重提,不是存心要提醒她那幕慘劇的始末嗎?
不,不能讓她再追想下去,不能讓她想起那場噩夢。我胡亂地指著塘中荷葉,急急尋找話題:“香如,你看這荷花塘有多大,可惜我們搬來的晚,沒來得及趕上荷花開。明年夏天,我們就有荷花看了,那時滿塘開滿紅白荷花,一定很美。”
說著,我不禁滿心愴惻。明年荷花開,唉,不知到了明年此時,香如在還是不在,我們可還有機會一起並肩看荷花嗎?
但是香如全無懷疑,她微笑地看著橋下,果然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荷花上,輕輕說:“昔年哪咤剔骨還父,割肉報母,一縷孤魂悠悠蕩蕩,遁入深山。恩師太乙真人將他的魂魄裹在荷花中,凡三日夜,哪咤在荷花的花蕊里醒來,荷花為衣,荷葉為裳,獲得重生。所以荷花在神話傳說里,是擁有起死回生的還魂能力的。”
重生?還魂?我怦然心動,不禁合掌對著滿塘荷葉虔誠地祈禱:“荷花哦荷花,如果你真有這種非凡的能力,請你保佑香如的魂,讓她在你的庇護下永生,讓我不要失去她的陪伴,求你了,好嗎?”
香如奇怪地看著我問:“紅顏,你在做什麼?念念有詞的。”
“我,我在回憶我們的中學課本,《愛蓮說》。”我笑,並且背誦起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真懷念上學時的日子,無憂無慮,只想著一件事:讀書。生活那麼有計劃、有目標,不會像現在這樣,茫茫然的總覺好景不長。”香如又陷入她莫名的傷感中,好在很快就拋開了,微笑地說,“中學時寫論文,我還記得我有過一篇《論純潔》,把純潔分為三種境界,老師給了我滿分。當範文貼在學校布告欄上,讓我很出了一迴風頭呢。”
“純潔的三種境界?”
“是,我將純潔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陽春白雪——自天而降、一塵不染,可是經不起任何的挫折玷污,稍不留神就廢了功夫,踩一腳都會變成污水。這樣的純潔,說穿了其實是一種簡單蒼白,是因為無知而無邪,最做不得準的。第二種是秋空皓月——遺世獨立、潔身自好,照耀人間千萬年而依然皎潔如故。但是這種純潔是依靠有意的與世隔絕來維持的,與其說是純潔,不如說是清高,是有條件的,做不得準的,就像《紅樓夢》里的妙玉,‘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這樣的純潔一旦被摧毀,會比任何人都敗得慘……”
她說到這裡,停下來,臉上又出現了那種令我憂心的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知道她是有感而發了,這番話,說的分明是她自己。我打斷她的思索,笑著追問:“第三種呢?說下去呀,第三種純潔是什麼?”
“第三種純潔,就是這凌波的荷花了,像你剛才背誦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不是沒有見識過什麼叫骯髒,也不是不曉得什麼叫風流,但是她卻不甘於淪落風塵,她是在真正的入世後傲然出世。這一種純潔才是經歷過大波大浪,辨得清大是大非的,是真正的純潔,是一種智慧,是人生的禪悟,也是純潔的最高境界。”
“所以,你才最喜歡寫風塵女子是嗎?”我被香如這一番純潔論深深地感動了,嘆息,“所以你才說你最喜歡的女子是薛濤,她自官宦之女淪為藝妓,名動巴蜀後又隱居浣花溪,素衣道服,恬淡以終老。她是真正擁有入世後而出世的高尚情操的,是嗎?”
“是的。我欣賞薛濤那種隨遇而安的品格,不卑不亢的德行。古代風俗,每逢農曆正月,由初一到三十,仕女們到水邊洗衣賞酒,以度厄運。李商隱有詩‘濯錦桃花水,湔裙杜若洲’描寫的就是這一盛況。我想薛濤幼時也曾經有湔裙的習慣,然而後來入了娼門,再也不是仕女,不便再濯錦,就改成漂紙了——把宣紙在水面輕輕拂過,沾著桃花的芬芳鮮妍,就成了有名的‘松花紙’。其實這是一種意外所得,只有經歷過真正的磨難再重新站起來的人,才有資格說自己是成功而且堅強的,否則,一切不過是運氣。”
說得好。但是香如自己,卻沒有抵得過她生命中的大磨難,她選擇了逃離、選擇了死亡、選擇了落花猶似墜樓人……
淚流下來,直到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香如執意於穿白衣的深意。
我一生中從不曾認識過第二個比她更加冰清玉潔的女子,她是我心頭永遠的傷,刻骨難忘。
晚上念兒回來,我拿了那些照片給她看,並告訴她下午香如的反應。
她果然不悅:“你不該讓香如看照片。這些東西太真實了,會刺激她。很早以前,人們把照相叫做收魂術,可見鬼魂對於攝影的恐懼。一切可以提醒她真實與幻象的區別的東西都要遠離她,免她杯弓蛇影,叫她驚醒。”
我後悔不迭,低了頭不說話。
念兒說:“紅顏,你有沒有覺得,香如最近好像有些不同,她似乎想起來一些什麼了。”
“是呀,今天在荷花池,她跟我說她的時間不多了。我深深憂心,這是不是意味著,香如就要離開我們了?”
“我不知道。也許,人有壽,妖鬼也有期限吧。還有一件事……”念兒有些欲言又止,“紅顏,你最近覺得身體怎樣?”
“普通吧,怎麼?”
“你自己不覺得,可是我卻留意到你的臉色越來越不好,常常臉上發青,而且情緒也太壓抑。”
“可能是睡眠不足吧。”我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我一直在和那些鬼魂打交道,又怎麼能不臉色發青呢?
念兒嘆息,終於說:“有件事是我一直擔心的,但我只是聽說,沒有驗證過,現在看來,這是真的了——我外婆說過,與鬼魂一起生活,即使他們是善意的,也畢竟陰陽異路,此消彼長。紅顏,你我的陽氣會因此而越來越弱,我還可以藉助舞蹈來保護自己,可是你……”
“念兒,我知道你在擔心的是什麼。不過我已經想過了,如果這是和香如相聚必須付出的代價,我願意。”
“紅顏……”念兒與我緊緊相抱,都覺得仿佛有萬語千言要說,又覺所有的話都不必說出來,只要一個眼神,我們已經心靈相通,很明白對方在想什麼。香如“死”後,我們三個人的友誼只有更深厚、更親密無間了。
“我們,要,彼此,相愛?”香如喃喃重複著,眼神里充滿團團思慮。
我忽然醒悟,當初說這番話時,是因為香如受到了報紙和柏如桐的雙重打擊,我為了安慰她才這樣說的。現在舊話重提,不是存心要提醒她那幕慘劇的始末嗎?
不,不能讓她再追想下去,不能讓她想起那場噩夢。我胡亂地指著塘中荷葉,急急尋找話題:“香如,你看這荷花塘有多大,可惜我們搬來的晚,沒來得及趕上荷花開。明年夏天,我們就有荷花看了,那時滿塘開滿紅白荷花,一定很美。”
說著,我不禁滿心愴惻。明年荷花開,唉,不知到了明年此時,香如在還是不在,我們可還有機會一起並肩看荷花嗎?
但是香如全無懷疑,她微笑地看著橋下,果然將注意力轉移到了荷花上,輕輕說:“昔年哪咤剔骨還父,割肉報母,一縷孤魂悠悠蕩蕩,遁入深山。恩師太乙真人將他的魂魄裹在荷花中,凡三日夜,哪咤在荷花的花蕊里醒來,荷花為衣,荷葉為裳,獲得重生。所以荷花在神話傳說里,是擁有起死回生的還魂能力的。”
重生?還魂?我怦然心動,不禁合掌對著滿塘荷葉虔誠地祈禱:“荷花哦荷花,如果你真有這種非凡的能力,請你保佑香如的魂,讓她在你的庇護下永生,讓我不要失去她的陪伴,求你了,好嗎?”
香如奇怪地看著我問:“紅顏,你在做什麼?念念有詞的。”
“我,我在回憶我們的中學課本,《愛蓮說》。”我笑,並且背誦起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真懷念上學時的日子,無憂無慮,只想著一件事:讀書。生活那麼有計劃、有目標,不會像現在這樣,茫茫然的總覺好景不長。”香如又陷入她莫名的傷感中,好在很快就拋開了,微笑地說,“中學時寫論文,我還記得我有過一篇《論純潔》,把純潔分為三種境界,老師給了我滿分。當範文貼在學校布告欄上,讓我很出了一迴風頭呢。”
“純潔的三種境界?”
“是,我將純潔分為三種,第一種是陽春白雪——自天而降、一塵不染,可是經不起任何的挫折玷污,稍不留神就廢了功夫,踩一腳都會變成污水。這樣的純潔,說穿了其實是一種簡單蒼白,是因為無知而無邪,最做不得準的。第二種是秋空皓月——遺世獨立、潔身自好,照耀人間千萬年而依然皎潔如故。但是這種純潔是依靠有意的與世隔絕來維持的,與其說是純潔,不如說是清高,是有條件的,做不得準的,就像《紅樓夢》里的妙玉,‘好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這樣的純潔一旦被摧毀,會比任何人都敗得慘……”
她說到這裡,停下來,臉上又出現了那種令我憂心的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知道她是有感而發了,這番話,說的分明是她自己。我打斷她的思索,笑著追問:“第三種呢?說下去呀,第三種純潔是什麼?”
“第三種純潔,就是這凌波的荷花了,像你剛才背誦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不是沒有見識過什麼叫骯髒,也不是不曉得什麼叫風流,但是她卻不甘於淪落風塵,她是在真正的入世後傲然出世。這一種純潔才是經歷過大波大浪,辨得清大是大非的,是真正的純潔,是一種智慧,是人生的禪悟,也是純潔的最高境界。”
“所以,你才最喜歡寫風塵女子是嗎?”我被香如這一番純潔論深深地感動了,嘆息,“所以你才說你最喜歡的女子是薛濤,她自官宦之女淪為藝妓,名動巴蜀後又隱居浣花溪,素衣道服,恬淡以終老。她是真正擁有入世後而出世的高尚情操的,是嗎?”
“是的。我欣賞薛濤那種隨遇而安的品格,不卑不亢的德行。古代風俗,每逢農曆正月,由初一到三十,仕女們到水邊洗衣賞酒,以度厄運。李商隱有詩‘濯錦桃花水,湔裙杜若洲’描寫的就是這一盛況。我想薛濤幼時也曾經有湔裙的習慣,然而後來入了娼門,再也不是仕女,不便再濯錦,就改成漂紙了——把宣紙在水面輕輕拂過,沾著桃花的芬芳鮮妍,就成了有名的‘松花紙’。其實這是一種意外所得,只有經歷過真正的磨難再重新站起來的人,才有資格說自己是成功而且堅強的,否則,一切不過是運氣。”
說得好。但是香如自己,卻沒有抵得過她生命中的大磨難,她選擇了逃離、選擇了死亡、選擇了落花猶似墜樓人……
淚流下來,直到這一刻,我才真正明白香如執意於穿白衣的深意。
我一生中從不曾認識過第二個比她更加冰清玉潔的女子,她是我心頭永遠的傷,刻骨難忘。
晚上念兒回來,我拿了那些照片給她看,並告訴她下午香如的反應。
她果然不悅:“你不該讓香如看照片。這些東西太真實了,會刺激她。很早以前,人們把照相叫做收魂術,可見鬼魂對於攝影的恐懼。一切可以提醒她真實與幻象的區別的東西都要遠離她,免她杯弓蛇影,叫她驚醒。”
我後悔不迭,低了頭不說話。
念兒說:“紅顏,你有沒有覺得,香如最近好像有些不同,她似乎想起來一些什麼了。”
“是呀,今天在荷花池,她跟我說她的時間不多了。我深深憂心,這是不是意味著,香如就要離開我們了?”
“我不知道。也許,人有壽,妖鬼也有期限吧。還有一件事……”念兒有些欲言又止,“紅顏,你最近覺得身體怎樣?”
“普通吧,怎麼?”
“你自己不覺得,可是我卻留意到你的臉色越來越不好,常常臉上發青,而且情緒也太壓抑。”
“可能是睡眠不足吧。”我知道自己是在自欺欺人。我一直在和那些鬼魂打交道,又怎麼能不臉色發青呢?
念兒嘆息,終於說:“有件事是我一直擔心的,但我只是聽說,沒有驗證過,現在看來,這是真的了——我外婆說過,與鬼魂一起生活,即使他們是善意的,也畢竟陰陽異路,此消彼長。紅顏,你我的陽氣會因此而越來越弱,我還可以藉助舞蹈來保護自己,可是你……”
“念兒,我知道你在擔心的是什麼。不過我已經想過了,如果這是和香如相聚必須付出的代價,我願意。”
“紅顏……”念兒與我緊緊相抱,都覺得仿佛有萬語千言要說,又覺所有的話都不必說出來,只要一個眼神,我們已經心靈相通,很明白對方在想什麼。香如“死”後,我們三個人的友誼只有更深厚、更親密無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