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除了翻漫畫,還想練練毛筆字.其實練字是假,借這個機會走進與其有關的一兩間古文化的屋子才是最重要的.於是琉璃場跑了很多趟,好筆好墨也沒少 買,字也的確練了有半年,感覺很不錯,但日子一天忙似一天,筆也就放下.現在看著筆筒里各種漂亮的毛筆和桌上的硯台,也會嘲笑自己一下,莫非要等到自己退休以後,再用丹青去描繪夕陽之紅嗎?
另外也想重回童年,一首一首唐詩和宋詞背下來,並不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只是為唐詩宋詞之中那種絕頂之美,看著一種美放在書架上,卻不能時時去體會,那是有些悲哀的.
變著法地想追求,可還是現代的輕飄飄的.難道年少時陰差陽錯由於時代的原因錯過了,就註定錯過一生嗎?難道從此只能是把這種夢想,變成幾幅字畫或是一套紅木家具放在家中附庸風雅嗎?我是有些不甘心,但一時也沒有主意.
前不久,聽我同事講採訪中的一件事,一位老學者告訴我的同事,人們常說過年過年,年其實是一頭惡獸,每年除夕之夜就會出來遊蕩,到人間作惡,於是人們放鞭炮貼對聯,希望把年弄走,折騰一個除夕夜,大年初一早晨,天亮了年跑了,於是見面的人互相恭喜:"過年好""過年好",潛台詞是:咱們都沒讓年給吃了.老人給我的同事講了這個故事之後,就發了感慨:現在的人們離除夕還差十天半個月,就開始拜上了早年,一口一個"過年好",孰不知,年這頭怪獸還沒出來呢?說個什麼"過年好"啊!
你看,在古文化方面非常無知就會上常常上演非常笑話,想著自己也常給人拜早年,我就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當然也可以安慰一下自己,誰讓我無知呢?可一想在這方面無知的不只是我一個,對這事就不太想原諒了,因為笑話可能鬧得更大.
二、 外語
有這麼一個段子,和外語能力有關.
三隻小耗子,有一天在耗子媽媽的帶領下出去散步,鳥語花香,心情不錯,一路歡聲笑語,可危險突然來了,前方出現了一隻貓,三隻小耗子立即驚慌失措,可耗子媽媽鎮定自若,對小耗子說:"別怕看我的."說完,耗子媽媽就大聲叫道:"汪汪汪".
貓聽到狗叫,轉身跑遠了,耗子媽媽得意地對小耗子說:怎麼樣?掌握一門外語很重要吧!
段子講完,聽者哈哈大笑.可笑過之後有些悲哀,這類段子一般是外語不怎麼樣的人最樂意講,這就有點阿Q的意思,透著有一種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味道.
其實外語真的很重要.
對這一點我也從小就知道.打倒"四人幫"後不久,母親就逼著我天天坐在收音機前聽陳琳的英語講座,母親還告訴我,父親當年還打算自學英語,那可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事,顯然在我的家裡對外語還是很尊重的.
最初我還可以,上了初中,由於跟著收音機學過一段英語,竟當上了英語課代表.
但那時改革開放還沒有那麼蔚然成風,對英語的重視在我的心裡一天不如一天,加上咱們外語教學的確有些問題,這個句型那個語法,更把外語當大學問來研究.慢慢地,自己對英語的興趣就淡下來了,直到考高中時,英語才得了47分,這讓我對英語徹底絕望.
上了高中,一切要聽從高考這個指揮棒的引導,英語如此糟糕,將來考大學肯定會出問題,好在我們那兒可以改學俄語,於是高中三年,走進俄語世界,三年學完六年的課程,高考竟得了78分,順利走進高校.
上了大學,本有重學英語的念頭,但看著同學快慢班分著,壓力還挺大,就樂得在俄語世界裡瀟灑.在廣播學院,我們這個年級,一共才五個學俄語的,上起課來如研究生一般,考試也極其容易,一晃四年過去了,俄語也沒什麼長進,畢業後,中俄邊貿雖然熱火朝天,可我留在北京又幹上了新聞,俄語極少派上用場,十年過去,俄語已從我腦海中慢慢退出.
在外語方面,我終於又成了"文盲".
但為此產生的遺憾一天強似一天.
出國多少次,本是研究同行的好機會,但打開電視,除了研究一下布景和猜猜主持人的年紀,說的什麼,就一頭霧水!採訪中,老外就在身邊,本想交流一下,但除了翻翻白眼,又能說些什麼呢?
於是,就只能憑藉道聽途說,來了解西方的同行在怎麼做著電視,自己的主動觀察與評析就沒了市場,相信這種遺憾不僅只屬於我.這就難怪,資訊如此發達,在很多方面,我們仍不能和國外的發展保持同步,總是晚了半拍的感覺.
光我一個人這樣就罷了,可身邊如我類人實在太多,另外還有相當多的人光能睜眼看一下文字,到張嘴的時候又成了啞巴,這讓我們這個最需要溝通的行當,時常封閉起來,只好大言不慚的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更何況還有別的弊病.
不是已經有很多學者發過議論嗎?當初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們都是從俄譯本中去理解消化的,而過了很多年,當看到原文的德語馬恩著作,才知道其中的誤差.如果當初直接從德語著作中吸收馬恩精髓,我們是不是會少走許多彎路呢?這可不是一個人外語不好只耽誤自己這麼簡單的事!
對外語文盲這個身份我是不甘心的,不能掌握外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世界,無論個人與國家都是如此,也許當我完成這部書稿,就會趕緊去找個外語班報名,三十多歲開始學藝還不算太晚,我真不想這隻腿邁進新世紀,而另一隻卻一直停在過去,被封閉自然會被淘汰,誰也不想中途掉隊,真希望有一天碰到你,我們會用外語嘰哩咕嚕半天后,象耗子媽媽那樣得意的說:"怎麼樣?掌握一本外語還是挺重要的吧!"三、 電腦
現在的人們常說一句:現代人必須掌握三種本事,外語、電腦、駕駛技術.
每次面對這句話,我都很自卑,因為外語方面的文盲加上電腦方面的弱智,在新世紀裡,看樣我只剩下開車亂跑的份兒.
我的電腦水平不高,寫這本書的過程也可以證明,別人早已經是電腦代筆,可我依然用筆用紙,一字一字寫出,然後夫人接手,打到電腦上,再列印出來,我在上面修改.如此複雜的流程,加上面對夫人的勞作,我只有打趣的自嘲:還好,將來咱有手稿可供拍賣.
話是這麼說,卻掩飾不住我面對電腦的智商不足.
我也不是對機器一竅不通的那種文科學生,比如音響發燒,我就到了很高的熱度,至少在周圍的人群中算作專家,書架上一堆堆音響類雜誌也還讀的進去.
可遇到電腦就有些發蒙.
也不算沒名師指點,周圍高手很多,也都好為人師,但我卻遲遲入不了角色,讓老師們空有一身技藝無的放矢.
想當初,大約是九一年,我還被報社送到山東華光集團學過電腦排版,當時也算好學生,每分鐘打個三四十字沒問題,電腦排版也入門,怎奈回來後,幾頓飯過去,就消化掉了.
但有一點要聲明,如果說古文化底子薄,今日想惡補,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之發力太晚,遲遲進入不了情況,而外語則是今日弱,但變弱為強的決心很大,明日一定會有結果,那麼面對電腦,我是多少有些躲避的.
在電腦上打不打字不重要,我還是喜歡,稿紙鋪好,選一支順手的筆,然後開始沙沙作響的寫作,一來有種古典美二來這時靈性飛揚,可面對電腦,思緒往往變得枯燥,這可能是我的一種毛病.
另外也想重回童年,一首一首唐詩和宋詞背下來,並不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只是為唐詩宋詞之中那種絕頂之美,看著一種美放在書架上,卻不能時時去體會,那是有些悲哀的.
變著法地想追求,可還是現代的輕飄飄的.難道年少時陰差陽錯由於時代的原因錯過了,就註定錯過一生嗎?難道從此只能是把這種夢想,變成幾幅字畫或是一套紅木家具放在家中附庸風雅嗎?我是有些不甘心,但一時也沒有主意.
前不久,聽我同事講採訪中的一件事,一位老學者告訴我的同事,人們常說過年過年,年其實是一頭惡獸,每年除夕之夜就會出來遊蕩,到人間作惡,於是人們放鞭炮貼對聯,希望把年弄走,折騰一個除夕夜,大年初一早晨,天亮了年跑了,於是見面的人互相恭喜:"過年好""過年好",潛台詞是:咱們都沒讓年給吃了.老人給我的同事講了這個故事之後,就發了感慨:現在的人們離除夕還差十天半個月,就開始拜上了早年,一口一個"過年好",孰不知,年這頭怪獸還沒出來呢?說個什麼"過年好"啊!
你看,在古文化方面非常無知就會上常常上演非常笑話,想著自己也常給人拜早年,我就想找個地縫鑽進去.當然也可以安慰一下自己,誰讓我無知呢?可一想在這方面無知的不只是我一個,對這事就不太想原諒了,因為笑話可能鬧得更大.
二、 外語
有這麼一個段子,和外語能力有關.
三隻小耗子,有一天在耗子媽媽的帶領下出去散步,鳥語花香,心情不錯,一路歡聲笑語,可危險突然來了,前方出現了一隻貓,三隻小耗子立即驚慌失措,可耗子媽媽鎮定自若,對小耗子說:"別怕看我的."說完,耗子媽媽就大聲叫道:"汪汪汪".
貓聽到狗叫,轉身跑遠了,耗子媽媽得意地對小耗子說:怎麼樣?掌握一門外語很重要吧!
段子講完,聽者哈哈大笑.可笑過之後有些悲哀,這類段子一般是外語不怎麼樣的人最樂意講,這就有點阿Q的意思,透著有一種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味道.
其實外語真的很重要.
對這一點我也從小就知道.打倒"四人幫"後不久,母親就逼著我天天坐在收音機前聽陳琳的英語講座,母親還告訴我,父親當年還打算自學英語,那可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事,顯然在我的家裡對外語還是很尊重的.
最初我還可以,上了初中,由於跟著收音機學過一段英語,竟當上了英語課代表.
但那時改革開放還沒有那麼蔚然成風,對英語的重視在我的心裡一天不如一天,加上咱們外語教學的確有些問題,這個句型那個語法,更把外語當大學問來研究.慢慢地,自己對英語的興趣就淡下來了,直到考高中時,英語才得了47分,這讓我對英語徹底絕望.
上了高中,一切要聽從高考這個指揮棒的引導,英語如此糟糕,將來考大學肯定會出問題,好在我們那兒可以改學俄語,於是高中三年,走進俄語世界,三年學完六年的課程,高考竟得了78分,順利走進高校.
上了大學,本有重學英語的念頭,但看著同學快慢班分著,壓力還挺大,就樂得在俄語世界裡瀟灑.在廣播學院,我們這個年級,一共才五個學俄語的,上起課來如研究生一般,考試也極其容易,一晃四年過去了,俄語也沒什麼長進,畢業後,中俄邊貿雖然熱火朝天,可我留在北京又幹上了新聞,俄語極少派上用場,十年過去,俄語已從我腦海中慢慢退出.
在外語方面,我終於又成了"文盲".
但為此產生的遺憾一天強似一天.
出國多少次,本是研究同行的好機會,但打開電視,除了研究一下布景和猜猜主持人的年紀,說的什麼,就一頭霧水!採訪中,老外就在身邊,本想交流一下,但除了翻翻白眼,又能說些什麼呢?
於是,就只能憑藉道聽途說,來了解西方的同行在怎麼做著電視,自己的主動觀察與評析就沒了市場,相信這種遺憾不僅只屬於我.這就難怪,資訊如此發達,在很多方面,我們仍不能和國外的發展保持同步,總是晚了半拍的感覺.
光我一個人這樣就罷了,可身邊如我類人實在太多,另外還有相當多的人光能睜眼看一下文字,到張嘴的時候又成了啞巴,這讓我們這個最需要溝通的行當,時常封閉起來,只好大言不慚的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更何況還有別的弊病.
不是已經有很多學者發過議論嗎?當初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我們都是從俄譯本中去理解消化的,而過了很多年,當看到原文的德語馬恩著作,才知道其中的誤差.如果當初直接從德語著作中吸收馬恩精髓,我們是不是會少走許多彎路呢?這可不是一個人外語不好只耽誤自己這麼簡單的事!
對外語文盲這個身份我是不甘心的,不能掌握外語,就不能真正了解世界,無論個人與國家都是如此,也許當我完成這部書稿,就會趕緊去找個外語班報名,三十多歲開始學藝還不算太晚,我真不想這隻腿邁進新世紀,而另一隻卻一直停在過去,被封閉自然會被淘汰,誰也不想中途掉隊,真希望有一天碰到你,我們會用外語嘰哩咕嚕半天后,象耗子媽媽那樣得意的說:"怎麼樣?掌握一本外語還是挺重要的吧!"三、 電腦
現在的人們常說一句:現代人必須掌握三種本事,外語、電腦、駕駛技術.
每次面對這句話,我都很自卑,因為外語方面的文盲加上電腦方面的弱智,在新世紀裡,看樣我只剩下開車亂跑的份兒.
我的電腦水平不高,寫這本書的過程也可以證明,別人早已經是電腦代筆,可我依然用筆用紙,一字一字寫出,然後夫人接手,打到電腦上,再列印出來,我在上面修改.如此複雜的流程,加上面對夫人的勞作,我只有打趣的自嘲:還好,將來咱有手稿可供拍賣.
話是這麼說,卻掩飾不住我面對電腦的智商不足.
我也不是對機器一竅不通的那種文科學生,比如音響發燒,我就到了很高的熱度,至少在周圍的人群中算作專家,書架上一堆堆音響類雜誌也還讀的進去.
可遇到電腦就有些發蒙.
也不算沒名師指點,周圍高手很多,也都好為人師,但我卻遲遲入不了角色,讓老師們空有一身技藝無的放矢.
想當初,大約是九一年,我還被報社送到山東華光集團學過電腦排版,當時也算好學生,每分鐘打個三四十字沒問題,電腦排版也入門,怎奈回來後,幾頓飯過去,就消化掉了.
但有一點要聲明,如果說古文化底子薄,今日想惡補,但心有餘而力不足加之發力太晚,遲遲進入不了情況,而外語則是今日弱,但變弱為強的決心很大,明日一定會有結果,那麼面對電腦,我是多少有些躲避的.
在電腦上打不打字不重要,我還是喜歡,稿紙鋪好,選一支順手的筆,然後開始沙沙作響的寫作,一來有種古典美二來這時靈性飛揚,可面對電腦,思緒往往變得枯燥,這可能是我的一種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