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丁美玲驚訝地看著張保國,“你真夠開明的。”
張保國說,“不過,這歌確實片面。這些惡習,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根治起來比較困難。譬如說,飯前便後不洗手和隨地吐痰的陋習,改了多少年,還是沒改掉。非典來了,逼得大家暫時改掉了這些陋習。可以後呢?以後怎麼辦,才是個關鍵。你把這首《非典治了歌》給我抄一份,我想在適當的地方,對適當的人,講講這首歌。”
丁美玲說,“很願意為你效勞。”
張保國說,“這條信息,你可別到處轉發。”
丁美玲笑說,“遵命。說你葉公好龍,好像不合適。說你這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好像也不合適。反正我理解你的矛盾心理。”
張保國說,“理解萬歲。”
房間的電話鈴響了。
張保國拿起話筒,聽幾句,罵道:“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自己上來看看。”把電話砸了。
丁美玲問,“是萬富林吧?”
張保國哼了一聲,“不是他,能是誰?”
萬富林似笑非笑地進來了,探頭朝臥室里看看,開玩笑說,“想不到丁小姐整理床鋪的水平這麼高……”
丁美玲的小拳頭雨點一樣落在萬富林的肩上和背上。
萬富林躲閃著,“你這是狗咬呂洞賓……”
丁美玲說,“我問你,十天前……你回家那件事兒,是不是你編的?”
萬富林問,“你們也沒親熱成啊?”
張保國說,“你說呢?你在耍我們。”
萬富林說,“小的不敢。我想我們是老夫妻,激情不足……想不到你們乾柴烈火也燒不去非典的陰影。”
丁美玲說,“萬富林,你還是把我送回度假村吧。”
萬富林說,“你想想再做決定。我承認,我是好心辦了壞事。不過,你們每天見個面總比只打電話強吧?這些都是非典後遺症,咱們得慢慢治。市長大人,報告兩個不大好的消息。”
張保國說,“說吧。”
萬富林說,“有三家醫院報告說,有不明身份的人,向他們要非典病人死亡者名單。”
丁美玲說,“他們要這名單幹什麼?”
張保國說,“目的肯定不可告人。有人看我們這麼快控制了非典疫情,不高興,想拿死人說事兒。醫院是怎麼做的?”
萬富林說,“按要求做的。我已經告訴了周東信,這個名單的公布、甚至處置權,完全歸市政府。”
張保國問,“另一個壞消息呢?”
萬富林說,“國棉六廠那個田大嫂,你們還記得吧?”
丁美玲說,“怎麼不記得?那天保國同志逞英雄,取了口罩讓她認清廬山真面目,嚇得我幾天都睡不好。”
張保國問,“她怎麼了?”
萬富林說,“一周前她出院了。可是,她最能幹的三兒子沒挺過來。下午,她去了市政府,要求政府給她做主……”
丁美玲不解地問,“政府免費給她全家九個人治了病,她還不知足呀?她到底想幹什麼?”
萬富林說,“田大嫂說,她們家九個人染病,死了兩個人,政府和省第一人民醫院負有主要責任。她說她丈夫到醫院治膽結石,是交了錢的,交了錢就是消費者。田師傅住院期間染上了非典,醫院應該賠償。還有,醫院已經給田師傅做了初步診斷,田師傅就算是醫院的病人了。醫院拒收田師傅,是導致田師傅死亡、導致他們家大悲劇的直接原因。”
丁美玲嘆口氣,“天哪!田大嫂得次非典,可以做律師了。她對政府也有意見?如果不是政府,她們家恐怕已經死絕了。”
萬富林說,“她說是政府的失誤,才導致了她家的悲劇。她還說她正是念起政府的救命之恩,才來求政府給她和家人做主的。”
丁美玲說,“還有人替她出這種主意?”
萬富林說,“這個人還是一個惟恐天下不亂的高人。保國,這件事可不能等閒視之。”
張保國皺著眉頭,思索一陣後,說,“你通知在家的常委,晚上七點鐘在小會議室開會。必須認真對待這件事。富林,晚上你帶點禮物,再拿一千塊錢,去看看田大嫂和她的家人。”
丁美玲說,“我也去。”
張保國說,“你去幹什麼?”
丁美玲說,“我是想幫萬秘書長做做田大嫂的工作。”
萬富林靈機一動說,“對呀!美玲是田大嫂的偶像,說不定會有奇效。”
張保國點點頭,“你們記住:你們只是代表市政府去看望他們。這類問題怎麼解決,要等上面的指示。咱們要認識到這件事還有它積極的一面。我們正在建立法治社會。不管田大嫂背後的高人用意如何,我們都要感謝他。他向我們提了一個醒兒。譬如說吧,孫志剛在收容站被人打死了,這確實是一個悲劇。但他的死,讓我們看到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弊端,促使一部新的、更適合現實生活的法規提前出台了。所以,你們也不要評價她的想法。即便她最後仍然堅持用法律程序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這也不是壞事。孫志剛一案,結案時附帶了國家賠償條款,國家付出了一些代價,但這代價花得值。當然,從感情上,我接受不了她的這種作法。醫院裡還住著五十二個非典病人,整個城市還在流血……”
萬富林,“唉——以後這官,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要是那天她真把非典傳染給了你,你又去找誰賠償呢?”
丁美玲認同地說,“就是。”
張保國說,“富林,你混淆了官和民的概念。我染了非典,哪怕最後光榮了,給我個烈士哀榮,足矣。那天,我只是在盡一個市長應盡的職責。官不好當了,民才可以安心。”
田大嫂一見丁美玲,臉上總算有了點笑容。沒等丁美玲細問,田大嫂把什麼都說了。那個背後高人,是一個即將留美的法律系高材生,開口閉口都是在美國遇到什麼情況,會得到什麼樣的法律支持。這個工人的兒子,一聽說政府來人了,也到了田大嫂家。
萬富林不好用外交辭令打發這個大學生,說,“我們承認,目前我們的法制不是很健全。但是,你也必須看到,在這場抗非典的鬥爭中,我們的民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後的結果。這些成績應該說是在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取得的。”
大學生說,“我只是在法律層面上,告訴田大娘和她的家人,他們的什麼樣的權利受到侵害了。我並沒任何惡意。我選擇到美國留學,目的是在將來,能為生活在底層的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政府所做的正確選擇,我都看到了結果。我沒什麼不滿意的。看到醫護人員前赴後繼搶救非典病人,我也流過眼淚。丁小姐主持的節目,我看過不少,也多次被感動過。我很欽佩你的勇敢和可敬的職業精神。但是,這和田大娘一家所受到的侵害,沒有關係。”
張保國說,“不過,這歌確實片面。這些惡習,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根治起來比較困難。譬如說,飯前便後不洗手和隨地吐痰的陋習,改了多少年,還是沒改掉。非典來了,逼得大家暫時改掉了這些陋習。可以後呢?以後怎麼辦,才是個關鍵。你把這首《非典治了歌》給我抄一份,我想在適當的地方,對適當的人,講講這首歌。”
丁美玲說,“很願意為你效勞。”
張保國說,“這條信息,你可別到處轉發。”
丁美玲笑說,“遵命。說你葉公好龍,好像不合適。說你這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好像也不合適。反正我理解你的矛盾心理。”
張保國說,“理解萬歲。”
房間的電話鈴響了。
張保國拿起話筒,聽幾句,罵道:“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自己上來看看。”把電話砸了。
丁美玲問,“是萬富林吧?”
張保國哼了一聲,“不是他,能是誰?”
萬富林似笑非笑地進來了,探頭朝臥室里看看,開玩笑說,“想不到丁小姐整理床鋪的水平這麼高……”
丁美玲的小拳頭雨點一樣落在萬富林的肩上和背上。
萬富林躲閃著,“你這是狗咬呂洞賓……”
丁美玲說,“我問你,十天前……你回家那件事兒,是不是你編的?”
萬富林問,“你們也沒親熱成啊?”
張保國說,“你說呢?你在耍我們。”
萬富林說,“小的不敢。我想我們是老夫妻,激情不足……想不到你們乾柴烈火也燒不去非典的陰影。”
丁美玲說,“萬富林,你還是把我送回度假村吧。”
萬富林說,“你想想再做決定。我承認,我是好心辦了壞事。不過,你們每天見個面總比只打電話強吧?這些都是非典後遺症,咱們得慢慢治。市長大人,報告兩個不大好的消息。”
張保國說,“說吧。”
萬富林說,“有三家醫院報告說,有不明身份的人,向他們要非典病人死亡者名單。”
丁美玲說,“他們要這名單幹什麼?”
張保國說,“目的肯定不可告人。有人看我們這麼快控制了非典疫情,不高興,想拿死人說事兒。醫院是怎麼做的?”
萬富林說,“按要求做的。我已經告訴了周東信,這個名單的公布、甚至處置權,完全歸市政府。”
張保國問,“另一個壞消息呢?”
萬富林說,“國棉六廠那個田大嫂,你們還記得吧?”
丁美玲說,“怎麼不記得?那天保國同志逞英雄,取了口罩讓她認清廬山真面目,嚇得我幾天都睡不好。”
張保國問,“她怎麼了?”
萬富林說,“一周前她出院了。可是,她最能幹的三兒子沒挺過來。下午,她去了市政府,要求政府給她做主……”
丁美玲不解地問,“政府免費給她全家九個人治了病,她還不知足呀?她到底想幹什麼?”
萬富林說,“田大嫂說,她們家九個人染病,死了兩個人,政府和省第一人民醫院負有主要責任。她說她丈夫到醫院治膽結石,是交了錢的,交了錢就是消費者。田師傅住院期間染上了非典,醫院應該賠償。還有,醫院已經給田師傅做了初步診斷,田師傅就算是醫院的病人了。醫院拒收田師傅,是導致田師傅死亡、導致他們家大悲劇的直接原因。”
丁美玲嘆口氣,“天哪!田大嫂得次非典,可以做律師了。她對政府也有意見?如果不是政府,她們家恐怕已經死絕了。”
萬富林說,“她說是政府的失誤,才導致了她家的悲劇。她還說她正是念起政府的救命之恩,才來求政府給她和家人做主的。”
丁美玲說,“還有人替她出這種主意?”
萬富林說,“這個人還是一個惟恐天下不亂的高人。保國,這件事可不能等閒視之。”
張保國皺著眉頭,思索一陣後,說,“你通知在家的常委,晚上七點鐘在小會議室開會。必須認真對待這件事。富林,晚上你帶點禮物,再拿一千塊錢,去看看田大嫂和她的家人。”
丁美玲說,“我也去。”
張保國說,“你去幹什麼?”
丁美玲說,“我是想幫萬秘書長做做田大嫂的工作。”
萬富林靈機一動說,“對呀!美玲是田大嫂的偶像,說不定會有奇效。”
張保國點點頭,“你們記住:你們只是代表市政府去看望他們。這類問題怎麼解決,要等上面的指示。咱們要認識到這件事還有它積極的一面。我們正在建立法治社會。不管田大嫂背後的高人用意如何,我們都要感謝他。他向我們提了一個醒兒。譬如說吧,孫志剛在收容站被人打死了,這確實是一個悲劇。但他的死,讓我們看到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弊端,促使一部新的、更適合現實生活的法規提前出台了。所以,你們也不要評價她的想法。即便她最後仍然堅持用法律程序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這也不是壞事。孫志剛一案,結案時附帶了國家賠償條款,國家付出了一些代價,但這代價花得值。當然,從感情上,我接受不了她的這種作法。醫院裡還住著五十二個非典病人,整個城市還在流血……”
萬富林,“唉——以後這官,是越來越不好當了。要是那天她真把非典傳染給了你,你又去找誰賠償呢?”
丁美玲認同地說,“就是。”
張保國說,“富林,你混淆了官和民的概念。我染了非典,哪怕最後光榮了,給我個烈士哀榮,足矣。那天,我只是在盡一個市長應盡的職責。官不好當了,民才可以安心。”
田大嫂一見丁美玲,臉上總算有了點笑容。沒等丁美玲細問,田大嫂把什麼都說了。那個背後高人,是一個即將留美的法律系高材生,開口閉口都是在美國遇到什麼情況,會得到什麼樣的法律支持。這個工人的兒子,一聽說政府來人了,也到了田大嫂家。
萬富林不好用外交辭令打發這個大學生,說,“我們承認,目前我們的法制不是很健全。但是,你也必須看到,在這場抗非典的鬥爭中,我們的民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後的結果。這些成績應該說是在政府強有力的領導下取得的。”
大學生說,“我只是在法律層面上,告訴田大娘和她的家人,他們的什麼樣的權利受到侵害了。我並沒任何惡意。我選擇到美國留學,目的是在將來,能為生活在底層的人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務。政府所做的正確選擇,我都看到了結果。我沒什麼不滿意的。看到醫護人員前赴後繼搶救非典病人,我也流過眼淚。丁小姐主持的節目,我看過不少,也多次被感動過。我很欽佩你的勇敢和可敬的職業精神。但是,這和田大娘一家所受到的侵害,沒有關係。”